(美)乔纳森•海特《象与骑象人》摘录:人必须修炼自己的内在世界才能找到快乐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推荐序+前言
1、佛学禅宗以“狂象”、“醉象”比喻妄心;莎士比亚以“骑者”、“骑士”比喻有意识的理智。学贯中西的心理学学者海特则以《象与骑象人》为积极心理学时代贡献出一本重要的作品。
2、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是爱情和工作。”
俄国思想家托尔斯泰也说过:“只要一个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就可以拥有精彩的人生。”
海特对此做了补充。他分析说,大部分人对工作有三种态度:差事,职业,事业。不过,这种划分和工作本身并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位名校学者可以把工作当差事,一位医院勤杂工可以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事业。关键在于,你认为工作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3、
人是通过心理滤除(mental filter)来看这个世界的,所以我们会出现某些情绪,会对事件有反应,且出现某些心理疾病。莎士比亚以下这句话刚好简要地说明了这种现象:“事情没有好坏,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1、
激情为辔,理性为轭。
一一本杰明·富兰克林
2、
翻开历史,人类一直和动物生活在一起,也一直想操控动物,于是,古代人便拿动物来做种种比喻。例如,佛陀便将人的“心理”比喻为野生大象:
我此过去心一一任意随所欲,随爱好游行。我今悉调伏,如象师持钩,(制御)泌液象。
柏拉图也用过类似的比喻。他把自我“心灵”(soul)比喻成一辆马车,而由“心理”的冷静、理性的那一面来驾驭马车,柏拉图的马夫必须驾驭两匹马:
右边这匹马气宰轩昂,体形挺拔强健,脖子长又直,鼻子有贵相……这匹马很自爱,也知谦虚自制;重视荣誉感,所以无需鞭打、只要下口令即可。但另三匹马却四肢弯曲,关节粗大……动作粗野无礼,耳朵四周毛发杂乱,聋得像根柱子似的,只有用马鞭抽它,用马刺刺它,才能让它就范。
柏拉图认为,人类的某些情绪及热情是好的(比如荣誉感),因为它们可以将自我导向正途;有些情绪却是有害的(比如欲望及贪念)。
柏拉图式的教育目标旨在帮助马夫,让他得以完全驯服这两匹马。2300年以后,弗洛伊德提出相关的模型。他指出,人格分成三个部分: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 (superego,即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每每我讲课说到弗洛伊德时,我就会以马和马车来比喻人的心理,马车夫(自我)为了驾驭饥饿、贪婪又不听话的马儿(本我),总得经过一场激烈奋战。同时,马车夫那坐在后座的父亲(超我)却还一路对他说教。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自我,让自我能更好地控制本我,并摆脱超我的束缚。
3、
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有一段非常传神的描述。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里,女主角美狄亚夹在自己对杰森的爱与对父亲的责任之间,左右为难,痛苦万分。她哀叹道:
一股奇妙的力量牵引着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着我。我很清楚哪一条是正确的路,心里也很认同,但我却踏上错误的路。
4、当我在思考自己为何老是那么软弱时,我联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里握着缰绳,只要动动缰绳,我就可以指挥大象转弯、停止或往前走。不过,只有在大象没有它自己的欲望时,我才指挥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么,我就根本斗不过它。
5、对人的“心理”的划分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心灵和身体、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控制化和自动化。第四种最重要,因为它最符合骑象人及大象的比喻,不过前面三种划分方式也能解释我们在面对诱惑、软弱及内在冲突时的一些体验。
6、
人类的理性其实非常依赖复杂的情感,因为只有当充满情绪的大脑运作顺畅时,理性才得以运转。柏拉图把理性比喻为控制桀骜不驯的马匹的马夫,但这可能有过度强调智慧及马夫力量之嫌。我认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的比喻更贴近达马西奥的研究结果:
只有理性与情感携手合作,人才会表现出聪慧的行为,但是情绪(大象)仍负责绝大部分的工作。直到大脑出现新的大脑皮层,骑象人才开始活跃起来,大象也因此变得更加聪明。
7、大部分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均属完全无意识状态,尽管某些部分显示出有自觉。比如,我们会觉察到似乎有流动的“意识流”,它遵循自己的联想规则,无须“自我”花任何感情在上面,或费力去引导。
8、你可以通过影像产生千丝万缕的想法,可是要有语言才能周详地规划事情,衡量不同方法的利弊得失,分析过往成败的原因。
9、
自动化处理和控制化处理的成熟度不同,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便宜的电脑解决逻辑、数学、下棋等问题的能力,胜过任何人类(大多数人做这些事都很吃力)。然而,无论造价多昂贵的机器人,要它走路穿越树林,一定都会输给6岁大的小孩(人类的知觉和运动系统是一流的)。
10、以进化的角度来看,最能善用语言者便是优胜者。
11、控制化系统可让人思索长远目标,免得总是只着眼于此时此地,一看到诱人的事物就立刻自动上钩。人能想出眼前以外的其他不同抉择,眼前的快乐跟长期的健康风险到底孰轻孰重,人也知道要先衡量一下。此外,人还能通过聊天学会趋吉避凶之道,以期名利双收。
12、控制化系统的功能则比较像一名顾问,它就像是一个骑在大象背上的骑象人,可帮助大象做出更好的选择。骑象人看得远也想得远,只要跟其他骑象人交谈一下,或研究一下地图,他就能学到宝贵信息。但是,骑象人无法在违背大象本身意愿的情况下命令大象。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曾说道:“理性,应该只是激情的奴隶,除了服从之外,没有其他可能。”我相信休谟这句话比柏拉图的话更接近真理。
13、大象包含我们内心的感觉、本能反应、情绪和直觉,这些都是自动化系统的组成要件。大象和骑象人各自拥有聪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杰出的人类,但是两者的合作关系总是状况百出。
14、单靠意志力,控制化系统是很难打败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化系统跟一紧绷便疲惫不堪的肌肉一样,很快就疲软无力,举白旗投降。不过,自动化系统则是无须费力且全年无休地自动运转。一旦你了解刺激性控制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环境中的刺激,避开恼人的刺激来源。如果没办法这么做,那你就多想想它们不吸引人的那一面。比如,佛陀为了打破人对肉体的沉溺,便想出静观腐尸的方法。只要眼睛瞪着看会让自动化系统反感的东西,骑象人就能改变大象以后的欲念。
15、
我们的心理其实是由组织松散的联邦组成的,但我们认同与注意的却只有其中一部分一一能有意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
我们就像谚语里那个站在街灯下找车钥匙的醉汉一样。(警察问:“你车钥匙掉在这里了吗?”这个醉汉答道:“不是,我把车钥匙掉在后面巷子里,但这里比较亮,比较好找。”)心理的运作非常庞杂,但因为我们只看得到其中的一个小角落,所以当我们感觉到不明所以的内心冲动、希望及诱惑时,就会大觉意外。
我们发了一大堆声明、誓言,下了无数次的决心,但总是意外地发现自己执行的意志是那么软弱。
16、
整个宇宙就是无止境的改变,你认为生命本身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一一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一一佛陀
以上两句引言涵盖了通俗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Life itself is but what you deem it)
17、《哲学的慰藉》(波爱修斯)
哲学女神提醒波爱修斯,幸运女神向来善变,要来要走,完全随她之意。波爱修斯把幸运女神当做自己的情妇,完全摸透了她的脾胃,所以他才会长期得其眷顾。但是,波爱修斯现在有什么权利要求把幸运女神拴在自己身边呢?哲学女神帮幸运女神说出她的辩辞:
为什么就我一个人该被剥夺原有的权利?上天给人美好的白天,接着就是黑暗的夜晚。这一年天地肥沃,花朵蔬果亮澄澄地四处绽放,但紧接着就是乌云蔽日、霜害频繁的欠收之年。水手航行时,大海时而晴空万里、平静无波,时而暴风雨肆虐,让人吓破胆。难道为了满足这个人无止境的贪念,就要我违反本性,总是被绑在同一个人身边?
哲学女神道出世事无常这个事实一一改变本就是幸运女神的权利。波爱修斯曾为幸运女神眷顾,但如今好景不再。这没什么好愤怒的,波爱修斯反而应该心存感激,毕竟多年来他一直享有幸运女神的恩宠。现在他应该冷静地接受幸运女神已离开他的事实。
18、
分裂的自我就像一名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一样,我们总是过于看重骑象人(即有意识的思想)的重要性。哲学女神就跟今日的心理学大师一样,把目标摆在骑象人身上,循循善诱,引导骑象人走到灵光一闪的那一刻。
如果你的人生曾有过那灵光一闪的片刻,并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那么你可能会发现,三个月后,你又回到原点。
顿悟可以改变人生,但大部分最后都只是镜花水月,只有几天或几星期的热度。仅仅是下定改变的决心,骑象人无法命令大象朝新的目标大步向前。改变要持久,唯一的办法就是要重新训练大象,但这非常困难。
19、有时候,临床心理学家会这么告诉我们:有两种人会寻求心理治疗,第一种是需要让自己紧绷起来的人,第二种是需要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人。对那些为了让一切井然有序,努力自制,好为自己前途负责的病人来说,他们之所以就诊,无非是希望能让自己放松下来一一心情愉快些,不要再为昨天自己在会议上说过的话,或明天午餐约会时肯定会碰到的钉子而烦忧不休。大多数人身上的大象看坏的事看得太多,看好的事看得又实在太少。
20、
如果由你来设计鱼类的心理,你会让鱼类对机会及威胁的反应一样强烈吗?答案是不会,错失一个找寻食物的线索,鱼不会付出太高的代价,反正大海里的食物多的是,一次没吃到也饿不死。不过,如果不小心忽略了掠食者靠近的信号,那么这条鱼很可能就一命呜呼了。如果鱼类的警觉性不够,它的基因很快就会遭到淘汰。
动物界某些共同特征甚至横跨不同物种,所以我们称为“物种设计原理”。其中一个设计原理是,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难以克制。这项我们称为“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的原则,充分显现于人类所有心理层面。在夫妻关系的互动中,一句批评的话或一个破坏性行为造成的伤害,起码要有5个善意或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弥补过来。就金融交易及赌博而言,就算输赢的金额一样,赢钱的快乐总比不上输钱的痛苦。
(巴西心理学家马塞尔·洛萨达(Marcel Losada)发现,在职场中,当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3:1时,公司就能蓬勃发展。在婚姻关系中,要想获得亲密的、充满爱的婚姻,积极和消极的比例就要达到5:1。这就是“洛萨达比例”,又称“洛萨达线”。在由湛庐文化策划的《持续的幸福》和《积极情绪的力量》中,都对此有详细的解读。一一编者注)
21、
我们在评断一个人的人格时,常会估计一个人要救过25条人命,才抵得过杀害一条人命的罪过。准备三餐时,食物很容易遭到污染(只要蟑螂一根触角碰到就完了),要保持食物的洁净却很困难。因此,心理学家一再发现,人类的心理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人类的心理就是会主动去搜寻并回应威胁、侵犯及挫败,所以我们没办法强迫自己从好的角度看事情。正如富兰克林所言:“一点点病痛,我们就感觉得到,而健康得活蹦乱跳,我们却毫无知觉。”
22、
你是通过一个把模糊事件解读为潜在危险的过滤器来看这个世界的。如果有人冒犯你,把你惹火了,那么在你眼中,那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有污辱及侵犯你的意味。哀伤会蒙蔽你的心,让你再也感受不到快乐和机会。
有位罹患抑郁症的知名人士曾说过:“在我眼中,这个世界多么令人疲累、陈腐、沉闷且无益!”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用自己的话道出与奥勒留相同的喟叹:“事情没有好坏,一切都是人的想法在作祟。”哈姆雷特说的没错,但他还可以加上一句:是他的消极情绪让他自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一件好事。
23、“快乐”其实是人的个性中最受遗传影响的特质。双胞胎的研究显示,个人平时的心情愉悦的程度有50%~80%可归咎于基因,而非生活经验。(至于特别快乐或沮丧的情绪反应,通常得观察个人情绪倾向与所发生事件之间如何互动,才有办法深入了解。)
24、20世纪80年代末期,威斯康星大学的理查德·戴维森(Richard Davidson)发现,脑波不对称的现象跟个人积极及消极情绪的倾向有关联。额头左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跟额头右半脑脑波比较活跃者相比,自认为心情比较愉快,也不会一天到晚受到害怕、焦虑、羞愧的困扰。后来的研究更发现,这种“皮质左撇子”(cortical lefties)更不会陷入沮丧情绪,遇到不如意的事也复原得比较快。
25、引用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的话来重述奥勒留的感叹:“我的心是一国之主,它可以让地狱变成天堂,天堂变成地狱。”
26、
假定你看到一则介绍药丸的报道,这种药丸只要每天吃一颗,就可减轻你的焦虑感,让你对生活更满意。如果真有这种药丸,你会不会吃?假定这种药丸会产生几种副作用,但都是好的副作用:提高自尊心,让你更有同情心,更能信任别人,甚至还能提升记忆力。又假定这种药丸是纯天然,而且完全免费,现在,你愿不愿意吃?
这世上真的有这种药丸,就是冥想。
27、
冥想可分成几种不同的方式,其共同点是: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大多用这个姿势),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
冥想一开始非常困难,头几个礼拜你会一再失败,但这是在教导你心中的骑象人如何学会谦卑与耐心。冥想就是要改变自动化思考过程,驯服你心中的大象。一旦你解除心中的依恋,就表示你已驯服了你心中的大象。
28、
查尔斯这个人很喜欢赚钱,整天都在注意赚钱的机会,每当他接到罚单或金钱上的交易有损失时,他就会难过得辗转难眠。对查尔斯来说,赔钱的痛苦远大于赚钱的快乐,即便他越来越有钱,赔钱带给他的不快乐也大于他拥有金钱的快乐。
对佛陀来说,心理依恋就像在赌轮盘一样,是别人在转轮盘操控这场赌局:越沉迷其中,就输得越惨。唯一的制胜之道就是,离开赌桌。离开赌桌,不去在乎人生起落的唯一方法就是,冥想,驯服不安的内心。你放弃赢的快乐的同时,也放弃了输的痛苦,而后者绝对高于前者。
29、冥想是典型东方式的人生问题解决之道,其实在佛陀之前,中国的老子就说过:“智慧之道,在安静无为,无欲等待。”
30、(“认知疗法”,阿伦·贝克)
我们之所以说理,为的不是找出真理,而是想找到理由来支持我们直觉所认定的想法(即大象所认定的想法)。沮丧的人心里有三种认知,即“我这个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我的未来毫无希望”。
沮丧忧郁的人思考时会扭曲事实,进而产生消极情绪,而消极情绪又让扭曲的思考更为严重,于是在恶性循环之下,永无宁日。贝克让我们了解到,只要改变想法,
就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就是训练病人掌握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指出扭曲之处,之后找出替代方案及更正确的思考方式。几个星期后,病人的思考会越来越贴近真实,打破了思考扭曲的恶性循环,使病人的焦虑、沮丧跟着消融大半。
31、
为了受教育,我们得花12~20年的时间接受学术训练,同样,人格发展也应该花一辈子的时间。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锻炼出个人的道德修为。
要一个9岁的孩子真诚地面对自己,不是靠保持9岁时的心理及人格;在父母持续不断地要求下,一个9岁的孩子在课后与周末,会被父母送去学钢琴、接受宗教洗礼。学习艺术及运动,只有通过如此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自我。就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孩子开始改变,这是孩子努力的成果,孩子的改变会得到众人的赞许,这样的改变就是求真精神的体现。
不过,这世上假设有一种药丸能提升你的网球技巧,或是有一种简单的手术,可以把精湛的钢琴技巧直接、永远地植入头脑,将会怎样呢?这种把自我精进及求真精神一分为二的做法,只会让很多人吓得不敢领教。
32、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一一《论语》
33、动物会飞,似乎违反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但只要我们多懂一点儿物理学知识,动物会飞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动物界,飞行的进化起码有三次:昆虫飞行能力的进化,恐龙飞行能力的进化(包括现代的鸟类),以及哺乳类(蝙蝠)飞行能力的进化。以上三类动物的体型都有符合流体力学的特征(例如,鳞片加长变成羽毛,有了羽毛后,动物就能滑翔)。
34、
和平共存营造出大规模群体的动物,似乎违反了进化的原理(竞争之道及适者生存),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进化,就会了解其中道理。超强群居性一一几百或几千只动物靠着群体的分工合作,共同营造出大规模社群,这种现象在动物界起码进化了四次:膜翅目昆虫(蚁类、蜜蜂及黄蜂)的进化、自蚁的进化、无毛/裸鼹鼠的进化以及人类的进化。以上四类动物都有彼此互助合作的特质。
这三类人类以外的具有超强群居性的物种,其共同特征就是:以基因为导向、为了家族的生存愿意牺牲自我。动物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自己孩子的安全:在进化的生存竞赛中,唯一“制胜”之道就是让你身上的基因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35、
所有彼此合作群居共生的动物几乎都属近亲共生,所以动物界这种“牺牲自我以利家族”(亲缘利他)的行为,刚好印证这句格言:“基因相同,利益便相同。”不过,家谱表每分出一支,家族成员间共同的基因就越来越少(表兄弟姐妹间共同的基因只剩1/32),所以这种“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行为,只能解释以几十只或顶多100只动物为一群的动物家族为何可彼此合作、过群居生活。
人类为了扩大这种“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精神,帮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虚构出家族称谓,比如,我们会要孩子称呼自己的朋友巴柏叔叔、莎拉阿姨等。黑手党就是以“家族”来区分,之所以会有“教父”这种称呼,就是为了在其他黑手党成员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教父”之间,建立一种类似家族的关系。家族关系对人类是很有吸引力的,充斥着社会的裙带关系就起因于“牺牲自我以利家族”这种观念。不过即便是黑手党,“牺牲自我以利家族”的观念也不是万灵丹,家族关系有其限度,你还是得跟没什么血缘关系的人打交道,这时你可得有两把刷子才行。
36、
如果有陌生人寄给你一张圣诞卡,你会怎么做?真的就有一位心理学家随机将圣诞卡乱寄给不认识的人,借此研究收件人的心理。结果,大多数收到卡片的人都回寄了圣诞卡给他。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Cialdini)在他的《影响力》一书中便引用上述研究及其他研究来证明,人有一种无心、自发式的互惠本能反应。
全世界的猫在跟踪老鼠时,都是采取“压低身体、扭动前进、一扑而上”的擒鼠技巧。但是当猫看到一根线尾端吊着一颗毛线球时,它也会采取同样的擒鼠技巧来扑抓毛线球,因为这条线启动了猫的“老鼠尾巴侦测模块”。西奥迪尼认为,人类的互惠行为也是一种类似的行为学反应: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就算是陌生人送给我们不具有实质意义的好处,我们也会想回报对方。
37、
人的脑袋只占身体体重的2%,却得消耗掉身体20%的能量。人的大脑在出生时还处于未成熟状态(其他哺乳类动物出生时,其大脑大约已可控制身体行动,但人类则不能),之后便越长越大,但即便是未成熟的大脑,要通过产道也还是相当困难的。胎儿脱离子宫后,与大得不成比例的大脑相比,身体显得幼小而无助,完全无法独立生活。所以刚出生的婴儿有一两年时间需要有人无微不至的照顾。
人类从与黑猩猩有共同祖先的时代起,一路进化到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得花费父母巨额费用的现代社会,其大脑成长有三倍之多,这背后一定有重要原因。有人说,这是因为狩猎及制造工具所需,有人则说大脑可帮助我们的祖先找到水果。唯一解释为何动物大脑体积大小不一的理论则指出,动物大脑体积大小与其群体数量多寡有直接关系。
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就曾说明,在特定脊椎动物中,灵长类、肉食动物、有蹄动物、鸟类、爬虫类或鱼类,其大脑体积大小的对数,几乎跟其群体规模的对数完全成正比。换言之,在动物界,大脑越大,其可以管理的群体就越大。群居性的动物都是聪明的动物。
邓巴还指出,黑猩猩的群体大概以30只为单位,而且黑猩猩跟其他群居动物一样,花很多时间帮其他同伴梳理毛。从人类大脑体积的对数来看,人类群体大约以150人为单位。
邓巴认为,语言的进化就是用来取代梳毛功能的。有了语言,群体规模较小的成员便能很快地建立彼此的关系,了解其他成员间的关系。邓巴指出,人类使用语言,谈的其实都是别人的事一一想知道谁对谁做了什么事,谁跟谁在一起,谁跟谁吵架等。邓巴还指出,在人类这种超群居社会中,社交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容易成功。重点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简言之,邓巴认为,人类之所以会进化出语言,是因为人要靠语言来说长道短。不管沟通方式有多原始,消息灵通的人总是比消息不灵通的人有优势。
人一旦开始说人长短(流言),就会出现一场难以控制的比赛一一所有人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来操控别人,破坏别人的关系,或保护自己的名声,凡此,皆要有超强脑力才能办得到。
38、流言会引出更多流言,靠着流言,我们无须亲眼目睹别人行径,仍可以掌握每个人的名声。流言为我们创造出非零和游戏,因为跟别人交换信息,我们不用付出任何成本,但彼此却能得到更多信息。
39、有时候我们也会讲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但好人好事的故事大概只有伤风败俗流言的10%。当你说出一则内容丰富(非常有料)的“八卦消息”时,你会觉得自己更有力量,更能评论事情的对错,同时还会拉近我们跟一起聊八卦的谈话对象间的距离。
40、
流言是我们的一项很重要的道德武器,在一个大家说长道短的世界里,我们不只会报复伤害我们的人,感激帮助我们的人;就连素昧平生的人,我们一听到他们的嚣张行径,也会心生鄙夷与愤怒,而知道别人有心计,贪婪不已及不为人知的缺点遭到曝光时,我们会有羞愧丢脸及难堪不安的感觉。
流言具有维持社会秩序与进行社会教化的功能,一旦没有流言,我们的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及无知之中。
41、
西奥迪尼指出,业务员有六大推销技巧,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互惠之道。
克利须那协会(Hare Krishna Society)就将这个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把花朵或廉价的《薄伽梵歌》塞到路过的行人手中,然后出其不意地要对方捐献。依据西奥迪尼在芝加哥奥海尔国际机场的研究,他发现克利须那协会的人会跑到垃圾桶边,把路人刚刚丢进去的花捡回来,重新再塞进别的路人手中。很少有人想要这种花,但一开始时,大部分路人拿到这种花后都会忍不住想回馈对方一点儿好处。
结果,克利须那协会就靠着人们这种互惠的本能反应积聚了大笔财富一一直到大家知道克利须那协会这种行径,懂得避开这种“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后,才不再有人受骗。
42、
“互惠之道”可以说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一剂大补帖。只要使用得当,便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化、延长及活化的效果。互惠之道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大象天生就是一个模仿高手。
比如,当我们跟自己喜欢的人相处时,会不自觉地想模仿对方的一言一行。对方拿脚打拍子,你就可能拿脚打拍子,对方摸自己的脸,你就可能也摸自己的脸。我们不只会模仿喜欢的对象,也会喜欢模仿我们的那些人。我们会比较乐于帮助喜欢模仿我们的人,对后者的态度也比较和善。懂得模仿顾客的女服务生,小费总是拿得比较多。
43、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一一《圣经·马太福音》
易见他人过,自见则为难。扬恶如扬糠,己过则覆匿,如彼狡博者,隐匿其格利。
一一佛陀
44、古今中外最具普世真理的箴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当我们蔑视别人虚伪之时,更显得自己加倍虚伪。社会心理学家已把这种“对自己眼中的梁木视而不见”的心理机制孤立出来进行研究,但研究结果让人不大好受。事实上,它挑战了我们心中对道德最有把握的认知。不过,也让我们得以从极具毁灭性的道德论及分裂人格的“自以为是”中挣脱出来,解放自己。
45、在所有策略之中,效益最高的就是“以牙还牙”策略。从长期来看,不管在哪种环境下,乐于与人合作但保持警戒不受骗,绝对都是最优策略。
46、
在真实人生中,我们并不是针对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是依据自己心中认为的别人的行为来做出反应,而真实行为及个人认知两者间的落差就要靠“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的技巧来弥平了。如果生命是“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那么何不把时间精力拿来打理自己的外表,让别人相信自己是个有德行又值得信任的对手呢?
权谋大师马基雅维利(Nicclo Machiavelli)在500年前写道:“大部分人都非常满足于外表建构的假象,乐于把假象当成真实,事物的表象比事物的真相更具影响力。”
47、
要为自己博得处事公平的好名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处世,但在真实的人生及心理学实验中,有时候我们会被迫在表象及真实之间做选择。
★★★幸福实验:
心理学家丹·巴特森(Dan Bustson)巧妙地设计了一项实验来研究人如何选择,其研究结果看起来不大美妙。巴特森先让学生被试认为他是在研究不公平的回馈如何影响团队合作,然后他把被试单独带进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他向学生解释实验的流程: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如果答对问题,就能得到一张高额奖金的奖券,但另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他还告诉学生,这个实验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研究“控制权”的效应:你可以决定你们两个人谁能得奖券,谁不能得奖券。你那一组的另一位伙伴已经来了,就在另一个房间,不过你们俩不会碰面,你会告诉你的伙伴谁能得奖纯粹靠运气。你可以依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决定谁可以得奖。结果,大部分的被试都认为丢硬币是做出公平决定的好方法。
之后,被试就被单独留下来做决定,大约有一半的被试用到了硬币。巴特森之所以能知道有一半的被试用到了硬币,是因为他事先用塑料袋将这些硬币包了起来,最后发现有一半的塑料袋都被打开了。在没有丢硬币做决定的被试中,有90%的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在用丢硬币的方法做决定的被试中,还是有90%的人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定,也就是说,概率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
在进行本项实验之前几个星期,巴特森就已针对道德领域的议题给这些被试做过不同的问卷调查(这些被试都是来学心理学的学生),所以他可以对比出学生的道德性格与其实际行为之间的差距。巴特森的研究结果如下:在问卷调查中表示自己很关心别人的权益及社会责任者,确实更可能用丢硬币的方式做决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就更会做出对别人有利的决定。也就是说,自认道德感特别强的人确实更可能“做出正确决定”去丢硬币,但是如果丢硬币的结果不如意,他们就会当做没这回事,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巴特森把这种重视道德表象胜过道德真相的做法称做“道德虚伪”。
在实验中用丢硬币的方法的被试(在问卷调查中)表示,自己已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定。第一次实验结束后,巴特森认为或许这些被试会故意含糊不清地欺骗自己,故意不先清楚地确定到底是丢出正面还是反面才算对自己有利(正面,嗯,就是我可以拿奖券)。因此,后来巴特森就在硬币的正反两面都做出清楚的标示,但结果还是一样。只有在被试正前面摆一面大镜子,并一再对被试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后,才会影响到被试的决定。人们只有在被迫思考何谓公平,且发现自己正在作弊的情况下,才会放弃自利的行为。正如耶稣及佛陀在本章一开头所言,当我们向外看时,很容易就能发现骗子,但自我内省时,却很难发现自己欺瞒的行为。
48、
人性本自私,或只要知道自己不会被发现,人有时候就是会骗人。在所有研究中比较隐蔽的是,我们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事了,再真实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管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车的飙车族,还是设置集中营来杀人的纳粹,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且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善良动机。
一如罗伯特·赖特(Robert Wright)在其杰作《道德的动物》(The Moral Animal)一书中所言:“人类这种动物一讲到道德就头头是道,但可悲的是人自己总是误用道德,最惨的是,误用道德后还浑然不知。”
49、
大家之所以会看不起律师,有一个理由就是律师只为客户的利益辩护,不管事实真相为何。好的律师通常就是高明的骗子。很多律师不会直接说谎,但他们会把不利于客户的事实掩盖起来,巧妙地编出一套可信的说辞来取信法官及陪审团,而这套说辞有时候连律师自己都知道是虚构的。我们自己内心的辩护律师也是如此,不同的是,我们真的相信这套说辞。一定要当场捉个正着,我们才会了解自己内心的辩护律师如何思考运作,而且压力不同,其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有时候会问我们的律师某项做法合不合法,我们会这么说:你不要觉得有压力,只要照实告诉我这么做合不合法即可。这时,律师就会查阅相关法律及判例,然后直接回复:可以,有一条法律及判例对此有明确规范。他也可能会说:以律师的身份,我建议你不要这么做。好的律师会周全地考虑所有问题点,仔细推敲所有可能的情况,最后再建议客户采取另一种替代方案,但周详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态度一一客户是真的想听取律师的意见,还是他只想知道律师赞不赞成他这么做。
50、
有关人们日常思考推理的研究指出,我们心中的大象并不是好奇的客户。每当人们要思考难题时,比如,你认为政府是否应调升最低工资,人们通常会先做出赞成或反对的决定,然后再来思考可支持自己立场的理由。例如,有人本能地认为政府应该调升最低工资标准,采取这个立场之后,再来找支持自己立论的证据。这时她心里想的是:她的阿姨只拿最低工资,阿姨单靠最低工资没办法支付一家人的开支,所以没错,政府应该调升最低工资标准,就是这样。
认知治疗师德亚娜·库恩(Deanna Kuhn)曾深入研究过人们平常是如何思考推理的,发现人们常会拿出“我的阿姨”这种身边实例的“假证据”。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立场都提不出真实的证据,也不会费力去找不符合自己立场的证据。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David Perkins)曾苦心致力于研究如何改善人们的思考推理,也发现了相同的结果。他指出,一般人都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考方式。如此便足以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之后所有思考便戛然而止。在压力小的情况下,如果有人从相反的立场提出不同理由及证据,那么我们还比较愿意改变心意,但是我们不会自发地去做这样的反向思考。
51、
有关“特定动机思考推理”的研究指出,出于特定动机做出结论的人,其思考推理比库恩及帕金斯的研究对象更有偏差,但其内心的思考机制是一样的:一面倒地只想找寻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
社会智能测验考不好的人,会想尽各种理由来怀疑该测验的效度;看过不利于自己坏习惯的研究报告者一一例如喝咖啡对健康不好,则会非常努力找出这个研究的缺失,而不喝咖啡的人是注意不到这些缺失的。不同的研究一再显示: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
52、
富兰克林就曾识破自己这种自欺的行径。他自认为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但有一回在海上航行时,他看到有人在烤鱼,这时他开始流口水:
我本来陷入天人交战,但在我看到鱼被人开肠剖肚,小鱼被人从大鱼胃里取出来后,我便在个人原则及个人偏好之间找到平衡点,后来我想,如果你吃了一条鱼,那别人有什么理由不吃你。之后,我便不觉得鳕鱼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此后跟别人一起吃饭,我仍以吃素居多。
由此,富兰克林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当个讲理的人其实很容易,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帮自己找到或编出一个理由。”
53、
我不想把所有过错都怪到律师头上,毕竟,律师(也就是我们心中的骑象人)其实就是我们心中有意识、会思考推理的“自我”,他不过是接收大象(我们心中自动化及无意识的自我)发出的指令。事实上,骑象人及大象两人共谋合作,希望靠马基雅维利式的“以牙还牙”策略,在人生竞赛中打胜仗,只是双方都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意图。
要想在人生竞赛中打胜仗,就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以昭世人,我们必须表现得很有美德(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有美德),而且不管自己有没有资格,都必须得到合作的好处。不过,因为每个人都在玩一样的把戏,所以你也得提防别人一一谨防别人的表面功夫。人际往来原本就是大家互比手腕。
54、我们在拿自己跟别人比时,要么就是膨胀自己的价值,要么就是贬低别人的价值。这两种做法大概都会派上用场,不过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我们对别人的评估其实相当精确,而自我评价却常常扭曲失真,因为我们往往透过玫瑰色的眼镜在观察自己。
55、幸福实验:
尼克·埃普利(Nick Epley)及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曾做过一系列相当出色的实验,来探讨人类如何评估自我。
在第一次实验中,他们询问康奈尔大学的学生,本校即将举行一项慈善活动,请预估自己及其他该校大学生会在该慈善活动中买多少花。接下来,他们观察学生实际的行为,结果发现:学生会过分高估自己的善行,但对别人的行为倒是估算得相当准确。
在第二次实验中,埃普利及邓宁要求学生预估自己在一项金钱游戏中的行为一一是采取自私策略,还是合作策略。第二次实验的结果跟第一次实验的结果一样:有84%的学生预测自己会采取合作策略,但却预期(平均)其他人只有64%会采取合作策略。实验进行之后,有61%的学生采取合作策略。
在第三次实验中,埃普利及邓宁付给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5美元,然后问他们,如果在这次实验结束后有人要他们为慈善捐款,请预估自己及其他人会捐出多少钱。结果,学生预测(平均)自己会捐2. 44美元,但别人只会捐1. 83美元。不过,埃普利及邓宁后来真的要求这些被试捐钱时,这些被试平均只捐了1. 53美元。
接下来是埃普利及邓宁最精彩的实验,研究人员先跟一组新的被试解说第三次实验的细节,然后再要求这些被试预测,如果“真的”得捐钱,自己会捐多少钱,康奈尔大学的其他学生又会捐多少钱。这一次,被试仍然预测自己会比别人慷慨,但后来研究人员告诉这组新的被试:参加第三次实验的被试实际捐款金额平均只有1. 53美元。在得知以上消息之后,研究人员给新的被试一次更正预估金额的机会,他们真的更正自己预估的金额,但他们只是降低了自己对其他人捐款金额的预估数字,却没有改变自己对自己捐款金额的预估数字。换言之,被试会善用基础率信息(base rate information)来修正自己对他人的预估,却拒绝将其应用到自我预估上,对自己仍然充满攻瑰色的幻想。
在判断别人时,我们会依据对方的行为来做判断,但是对自己,我们却认为自己“里外如一”,所以我们很容易便可为自己的自私行径找到开脱的理由,然后一味沉溺在“自己高人一等”的幻想中。
56、
模糊不清会助长我们的幻觉。因为很多特质(例如领导能力)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所以我们就会随意挑一个最符合自己特质的标准来谄媚自己。
如果我是个有自信的人,我就会把领导能力定义为自信心。如果我对人很有一套,我就会把领导能力定义为了解、影响别人的能力。当我们拿自己跟别人相比时,我们的思考过程如下:先把议题定出来(无意识地、自发地),如此我们所认定议题中的特质,就会跟自己自认的优点联结起来,之后我们再来找证明自己拥有该优点的证据。一旦我们找到一项证据,就会觉得“果然如此”,之后一切就戛然而止,这时我们不再思考,开始自我陶醉。
难怪在一项针对100多万名美国高中生的研究中,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超过平均水平,但只有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低于平均水平。每人都可以找出某项跟领导能力有关的特质,然后再找到某项可证明自己拥有该特质的证据。(就本研究而言,大学教授比高中生更没有自知之明,居然有高达94%的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超过平均水准。)不过,一旦没有模糊的空间——例如,你身高多少,大家的反应马上就变得更贴近实际情况了。
57、如果这种四处可见的自我膨胀大头病只是让人自我感觉良好,就不会造成问题。有证据表明,对自我、自己的能力、自己未来的远景秉持积极幻想的人,会比缺乏这种幻想的人更幸福,其心理更健康、更受人喜爱。不过,这种幻想会让你觉得自己理应比别人获得更多,从而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引发无尽的纷争,因为别人也认为他该得到同样的好处。
58、有关这类“无意识的自我膨胀”的研究显示,丈夫与太太在估算各自所承担的家务时,双方估算的数字总共加起来高达120%;MBA研究小组的学生在估算各自对小组的贡献时,其数字总共加起来高达139%。只要是需要我们跟别人合作的情况,自私的偏见往往就会把互利变成互相憎恨。
59、“天真实在论”
如果连配偶、同事以及室友之间都会发展到互相愤恨,那么彼此间没有感情基础或共同目标的人要谈判协商,就难上加难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得耗费庞大的社会资源来处理诉讼案件、罢工、离婚纠纷及和平谈判破裂后的暴力冲突的原因,因为人类的这种自私的偏见会激起人们心中的伪善愤慨。面对这种高压状况,律师)真正的律师及象征性的律师)会不眠不休地找寻对自己客户有利的证据。
任教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乔治·洛温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及同事便找出一种研究这类思考过程的方法。
洛温斯坦等人先将被试分为两人一组,再将一份真实的法律案例(一件发生在德州的摩托车事故)发给被试让他们细读,然后指定其中一名被试担任被告,另一位担任原告,随后真的发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去协商赔偿金额。研究人员会告诉这两名被试双方必须达成公平协议,并警告两人,如果协商破裂,研究人员就会强制双方和解,而且从这笔金额中扣下“法庭费用”,这么一来,原告跟被告只会更惨。两位被试从开始知道自己担任的角色起,各自阅读的案件资料便有所不同,因此对法官在真实案件中所做的和解安排,猜测的方向也完全不一样,因此双方的辩论立场都相当偏颇。
结果,有超过25%的小组无法达成协议。不过,如果被试是在阅读过所有资料之后才知道自己是扮演原告或被告的,那么双方的立论就都会比较合理,最后只有6%的小组末能达成和解。
60、
普林斯顿大学的埃米莉·普罗尼(Emily Pronin)教授及斯坦福大学的李·罗斯(Lee Ross)教授曾企图帮助人们克服自私的偏见,他们先向人们讲解何为偏见,然后再问对方:“好了,你知道人有这些偏见,现在你会想改变自己的自我评价吗?”经过多次研究,结果都一样:大家都很乐于了解各种自私的偏见,也知道应用这些知识来预测别人的反应,但是自己的自我评价还是不动如山,就算你拉着对方的衣领,摇着他的身体告诉他:“仔细听着!大部分人的自我评价都是自我膨胀,你应该务实一点儿!”
他们也根本不信你这套说法,还是会自言自语道:“别人可能有偏见,但是我真的是个优秀的领导人才。”
61、普罗尼及罗斯在深入研究这种抗拒面对真实自我的态度后,称这种现象为“天真实在论”(naive realism),即我们每个人看到的、感觉到的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我们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实,每个人也都看得到,所以别人应该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如果别人有不同的想法,要么就是他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事实,要么就是他们被自己的利益及意识形态蒙蔽。
62、
善恶之战,是许多宗教自创立以来最困惑的问题,如果上帝是全善全能的,那么这世上之所以存在着恶,是因为上帝允许其存在(这就表示上帝并非全善),抑或上帝也在对抗邪恶(这就表示上帝并非全能)。宗教一般会从以下三个答案中选其中一种说法来解决这个矛盾。
第一个答案是二元论:世界上有善、恶两股力量,两者力量相当,彼此抗衡,永远不断地对抗。人类是善恶战场上的一部分,我们身上有一部分为善,一部分为恶,所以我们必须决定自己要站在善的一方,还是恶的一方。发源于波斯及巴比伦的宗教,如拜火教,就是持这种论调,这种论调也影响了基督教中的摩尼教的教义。
第二个答案则是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是上帝依世界所需创造这个世界,邪恶是一种幻象,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大都持这种论调。这些宗教主张,整个世界一一或起码掌握我们情绪者,就是一个幻象,只有打破这个幻象,人的内心才能清明。
第三种论调是基督教的论调,这种论调将二元论及一元论混合起来,得出一种折中的说法:上帝的全善及全能与撒旦共存。
63、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摩尼教的说法最有道理。正如佛陀所言,“我们的人生是心理创造出的产物”,我们的心理慢慢学会使用马基雅维利式的“以牙还牙”策略。我们每个人都会做出自私、短视的行为,但我们内心的辩护律师则会确保自己不会把过错怪到自己身上。如此,我们就会确信自己做的都是对的,但却能很快看出别人充满偏见、贪婪及口是心非的那一面。
我们总能正确地判断出别人的动机,但一旦自己遇到冲突,就会开始夸大自己的善行,编出一个善(自己这一边)恶(别人那一边)大战的故事。
64、
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已针对这个困扰人类3000年之久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完整、引人入胜的心理学分析。在《恶:在人类暴力与残酷之中》(Evil:Inside Human Violence and Cruelty)一书中,鲍迈斯特分别从被害人及案犯的角度检视邪恶的面貌。
鲍迈斯特的研究让人感到不安的是,我们常会自我扭曲地把自己当做被害人,还会正义凛然地为受害人伸张正义。鲍迈斯特从他翻阅过的所有文献中发现一个事实:被害人通常也得为整个事件负部分责任。大部分谋杀案都是挑衅及报复不断循环升级后而导致的惨剧,而且最后死的也很可能是出手杀人的人。在所有家庭纠纷中,有一半的案件双方都使用过暴力。鲍迈斯特还指出,即便是警察滥用暴力的案件,案件真相也往往比媒体报道的要复杂许多。
以1991年罗德尼·金(Rodney King,一名违反交通规则的黑人青年)在洛杉矶惨遭洛杉矶警察暴力攻击为例,整个过程被录下来了,在该录影画面被媒体披露之后,洛杉矶警方马上成为众矢之的,恶名昭彰。(电视新闻就是要满足人们那种“邪恶正在美国四处猖獗”的心理,才有观众要看。)
65、
鲍迈斯特指出,我们对暴力及残忍有一种心理,一种被鲍迈斯特称为“邪恶至极”(pure evil)的心理,该迷思最重要的想法就是:坏人做坏事的动机都非常邪恶(无非是出自虐待及贪婪等动机);被害人则是完全无辜(平白无故地受害);邪恶来自外界,并与别的团体或攻击我们的力量结合起来对付我们。而且,谁质疑这套说法,谁胆敢挑战这套道德论,蹚这潭浑水,谁就是选择站到邪恶那一边。
“邪恶至极”的迷思就是自私偏见的最终版,也是“天真实在论”的终极版,还是双方长期陷入暴力循环的最终原因,因为两边都用这套说法让自己陷入善恶之战。
当美国总统布什说,“9·11 ”事件的恐怖分子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暴行,是因为他们“怨恨我们所享有的自由”,这充分表明他完全不懂这些恐怖分子的心理。不管是劫机犯还是拉丹,他们对美国女性可以开车、投票、穿比基尼并不在意,许多极端分子之所以想杀美国人,其实是因为他们都用这套“邪恶至极”迷思来解释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及现今的事件。在他们眼中,美国就是撒旦。
透过这套扭曲的“邪恶至极”神话论,他们做出这些恐怖行动,只不过是在回应美国在中东的行动及影响。恐怖分子把所有平民百姓一律视为“敌人”,恣意地滥杀无辜,确实非常骇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起码还说得通,但是如果说他们因为怨恨我们享有的自由而做出这些坏事,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66、
鲍迈斯特还得出另一个令人不安的结论,他发现邪恶及残暴有四大主要成因。前两个是邪恶的属性:贪婪、野心(例如抢劫案,个人为了能直接获利而使用暴力)及虐待狂(从伤害别人中得到乐趣)。不过,贪婪、野心只解释了小部分暴力事件的成因,虐待狂则几乎不成原因。
邪恶两个最大的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
自尊心强并不会直接导致暴力,但是如果你的自尊心过强,造成自己脱离现实或过度自恋,你就会很容易觉得受现实所迫。而当面对这些威胁时,特别是年轻人,往往会激烈抨击社会。
67、
从个人角度来看,自尊心受威胁确实是暴力事件的主要成因,而理想主义则是造成大规模杀戮事件的主要原因一一因为秉持这种想法的人认为,自己的暴行是追求道德目标的一种手段。执行20世纪大规模杀戮事件的刽子手,不是认为自己正在创造一个乌托邦,就是认为自己正在保家卫国。
理想主义之所以危险,是因为理想主义总是认为目的可以让手段合理化。如果你是为了善或上帝而战,那么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大家都不重视法律规定,但是重视形成所有法规之基础的道德原则。不过,一旦道德使命与法律相抵触,我们通常就会站在道德使命这一边。
心理学家琳达·斯基特卡(Linda Skirka)发现,人们一旦对某项争议性议题产生强烈道德感情一一即对此负有“道德使命”,就比较不在意法律上是否符合程序正义。他们只希望让“好人”无罪释放,让“坏人”受罚。这就是为什么布什政府一再主张,在面对“打击恐怖主义的战争”时,一些不经司法审判的处决,未经审判的入狱,以及对囚犯残酷地用刑都是合法、合宜的措施的原因。
68、
以前在大学上哲学课时,常常听到“世界是一种假象”这样的说法。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写道:“人类是一种悬浮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也就是说,我们生存的世界并不是真的由岩石、树木等实物建造而成,而是一个由辱骂、机会、身份象征、叛徒、圣人及罪人构筑的世界。这些都是人类的心理创造出来的,它们也算得上真实、但不是岩石、树木的那种真实。这些人类的心理创造的产物就像巴里(James.M. Barrie)所创作的彼得·潘一样,只有在你相信他们时,他们才会存在,他们就像电影《黑客帝国》的母体,是彼此共同创造出来的幻觉。
69、古印度给人类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体验的人生是一场名叫“生老病死轮回”(samsara)的游戏。在人生的生老病死轮回里,碰到好事,我们就快乐;碰到坏事,我们就会生气或悲伤,如此好坏交替,直到死亡为止。等到我们“转世投胎”重新来到人间,生老病死的轮回就又重新启动。
70、
克利希纳大神(god Krishna)说道:
我喜爱无恨无喜之人,无悲无欲之人,……对朋友及敌人一视同仁之人,不管被尊敬或被鄙视态度一样之人,不管冷热,不管苦乐,态度一样之人,摆脱依附且宠辱不惊之人……以及逆来顺受之人。
71、
中国禅宗大师僧璨曾在禅诗中提出将“不做判断”的主张作为人追求“完满之道”的先决条件。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
72、你现在的任务是找出一件自己所做的错事。把梁木移走的那一刻真的很痛,但一下子就不痛了,而且接下来你会觉得放松下来,甚至很愉快。人一旦发现自己的过错,心里就会很难受,但不会太久,如果你能承认自己的过错,反而会因此感觉到一股混合着骄傲的愉快感。这就是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后感觉到的快乐,这就是荣誉感。
73、
善人离诸(欲),不论诸欲事。苦乐所不动,智者无喜忧。
一一佛陀
不求事如己愿,但求凡事顺乎自然,如此人生就会顺遂自得。
一一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如果金钱及权势可以买到幸福,那么《圣经·旧约·传道书》的作者应该能登上狂喜的巅峰。
我曾做过的大事——为自己建造房屋,栽种葡萄园,修造花园,在园中栽种各类果树,又拥有大群牛羊,胜过任何比我先在耶路撒冷的人所拥有的。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以及列王和各省的财宝。我又为自己招募男女歌手,纳了许多妃嫔,是世人所以为乐的。于是我日渐昌大、超过任何比我先在耶路撒冷的人;我的智慧仍然与我同在。我眼中所求的,我都不禁止。
不过,作者接下来却发现,这些身外之物其实让人空虚(接下来这段话可能是人类最早出现的关于“中年危机”的记载)。
然后,我省察我所做的一切,以及我劳碌换来的成就,想不到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
74、佛教及斯多葛学派教诲我们:追求身外之物,或强求世事如己所愿,最后只是一场空。幸福只能内求诸心,断除对身外之物的执著,对一切采取接受的态度。
75、当动物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进化、可让自己在生存游戏中保持领先地位的行为,其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dopamine),这是一种会带来快感的神经递(neurotransmitte)。食物及性交会带来快感,这种快感会变成一种强化物(reinforcer,行为主义学派的用语),以后就成为动物找寻食物与性交的动机。不过,人类的情况比较复杂。
76.
心理学家理查德·戴维森指出,人有两种积极的情感。他称第一种为“达成目标之前的积极情感” (pre−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这是我们朝着目标前进时感觉到的情绪。他称第二种为“达成目标之后的积极情感”(post-goal attainment positive affect),并说这是我们达成目标后感觉到的情绪。后者是大脑在目标达成后,前额叶皮质区活动趋缓,使人感觉到短暂释放的满足感。换言之,追求目标时真正重要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因此,先为自己设定目标,每朝着目标前进一步,我们都会感觉到朝着目标前进的幸福与满足。成功来临的那一刹那,我们心里的感觉其实是像走完漫长的旅程卸下沉重背包时的那种如释重负之感,而不是欣喜若狂。人们总是朝着目标,全力以赴,以为自己达成目标时会欣喜异常。然而当成功降临时,我们其实只是感觉到一点点短暂的幸福感,这时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是这样?于是我们会忍不住去贬低自己的成就,认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一场空。
我们称此为“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莎士比亚说得好:“成功之时,一切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是最幸福的。”
77、
彩票中奖绝对比瘫痪要好,但是两者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终究会慢慢适应,只是事情刚刚出现时,我们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耐。我们很不善于准确地预测自己未来的情绪,往往会高估自己情绪反应的强度及持续性。不管你是中了彩票还是下身瘫痪,不出一年(平均而言),你就会恢复原有的幸福基准线。
中奖者会买一栋新房子,买一辆新车,辞掉原来的无聊工作,吃穿花用样样比以前高档,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的生活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过几个月后,这样的对比开始变得模糊,原有的快乐也慢慢淡去。人的心理对变化特别敏感,但是对于绝对状况,心理的反应就会钝化。中奖者之所以开心,是因为他的财富突然间暴增许多,但几个月后,新的财富已变成他新的生活水平基准线。对此他也觉得理所当然,但他的财富已不可能再增加,更糟的是,金钱会破坏原有的人际关系,朋友、亲戚、骗子、陌生人全都跑来缠着他不放,
想尽办法想从他身上分一杯羹(还记得自私的偏见吗?每个人都能找到理由来说明别人亏欠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中奖者常常饱受骚扰,以至于不得不搬家,躲起来,切断原有的关系,最后只好彼此安慰,组成中奖者支持团体,共同面对新的生活难题的原因。(不过,几乎所有中奖者都还是很庆幸自己中奖。)
最倒霉的四肢瘫痪患者,一开始会以为自己从此将与幸福绝缘。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完了,得放弃自己原来的希望,心中哀伤不已。不过他跟中奖者一样,情况发生变化时,心理感觉最敏感,但面对绝对情况时,敏感度就会降低。因此几个月后,他也开始适应新的情况,设定比较平实的人生目标。他发现物理治疗能改善自己的体能。既然四肢瘫疾,哪儿也去不了,只能坐着,所以每进步一点儿,他就能感觉到一种“进展原则”带来的幸福。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20岁出头时就被医生诊断得了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e disease),从此身体便一直萎缩,无法自由行动,但是霍金仍然持续地进行宇宙演化研究,而且解答了许多重要问题,获奖无数,并出版了最畅销的科普书。2004年,在他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记者问他为何能保有这样的斗志及精神,他答道:“21岁时,我对人生的期盼降到零,从此以后,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给我的额外的恩赐。”
78、
当我们了解适应原则的原理,又发现人的平均快乐程度是跟遗传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时,就得面对一个惊人的事实:从长远来看,人生际遇如何其实并不重要,不管是好运还是坏运,我们最后都会回归自己的幸福起始点(happiness setpoint),即大脑系统默认的快乐程度,而这基本上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
1759年,早在世人知道有基因这种东西之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便得出同样的结论:
在恒常状况下,即不预期会出现变化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心理迟早都会恢复平常的自然平静状态。碰到顺境,一段时间后,我们的心理就会恢复平常的平静;遇到逆境,一段时间后,情况亦然。
79、良好的婚姻是影响人生及幸福最重要且持续的因素之一。幸福造就婚姻,幸福的人比较早婚,而且比那些幸福起始点较低的人的婚姻更持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幸福的人在婚前约会时就比较有吸引力,结婚后也比较好相处。幸福最大的效益就是,这种特质可以形成真实、持久、可靠的伴侣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人类一种基本需求。
80、
一个只关心自己,凡事都问是否合乎自己利益者,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如果你要为自己而活,就必须为你的邻居而活。
一一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
81、
整个20世纪50年代,鲍比(约翰·鲍比)不断发展自己的思想,努力熬过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和梅兰妮·克莱恩(Melanie Klein)这些精神分析学家对他的讥讽(鲍比反驳她们的“性欲与乳房”理论)。
鲍比这个庞大且综合各种学说的理论被称为“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这个名称来自控制论(cybernetics),这门科学专门研究机械和生物系统如何随着周遭环境及内部变化来调整自己,以达到预定目标。鲍比提出的第一个隐喻是最简单的控制系统一一一种恒温器,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它就会自动打开暖气。
如果儿童长期与依恋对象分开(譬如住院),很快就变得被动绝望。鲍比说,一旦儿童无法拥有一种稳定持久的依恋关系(例如,不断地变换不同养父母或护士来照顾他),他们就很可能一辈子都会因此痛苦不安。他们可能变成冷漠孤独的人,或是无可救药的黏人精,这些就是鲍比在担任义工时看到的现象。鲍比的理论跟弗洛伊德及安娜的理论相抵触,鲍比的理论表明,如果你希望你的小孩健康成长、独立自主,那么你应该去拥抱、去搂、去哄、去爱他们。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全堡垒,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这个世界。
爱能克服恐惧,《圣经·新约》里有一段话描述得很好:“爱里没有惧怕,完全的爱可以驱除惧怕。”
82、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
依据鲍比的控制论,环境的改变会启动孩童的依恋机制。光看着小孩在玩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的,你必须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探索”及“安全”如何回应环境的变动。因此,安斯沃斯设计了一个小型戏剧,也就是后来所称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由儿童亲自上场演出。从本质上讲,这是依据哈洛将猴子及玩具一起放在开放式房间里的实验而重新设计的。
★★★幸福实验:
第一幕,母亲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一个舒适的、满是玩具的房间,在实验里,大部分的小孩很快便开始在房间里四处爬行或蹒跚而走地展开探索。
第二幕,一名和善的女士走进房间,跟母亲交谈几分钟后,跟小孩一起玩。
第三幕,母亲起身离开房间,让小孩单独跟陌生人共处几分钟。
第四幕,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
第五幕,母亲再次离开,让小孩单独一个人留在房间里。
第六幕,陌生人回来了。
第七幕,母亲回来,不再离开。
整部戏的重点就是逐步增加小孩的压力,看看小孩的依恋系统如何应付每一幕的变化。结果,安斯沃斯发现了三种共同的应付模式。
她先观察母亲在家时的反应,发现个性温和、对孩子很有反应的母亲,最可能培养出在陌生情境里出现安全依恋型的小孩。这些知道自己有母亲可以依靠的小孩,是最勇敢的,也是最有自信的。
个性冷漠、不太回应孩子的母亲则较有可能培养出逃避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不要太期望自己的母亲会帮助或安慰自己。
反应古怪、行为反复的母亲则很可能培养出冲突型依恋的儿童,他们知道自己寻求安慰的努力有时候会有回应,有时候则是白费力气。
83、只要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爱侣关系和“父母幼儿”的关系,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爱意涌现时,情人之间无尽地相互凝望、彼此拥抱,童言童语地讲情话,享受催产素的分泌而带来的亲密感,而催产素正是让母亲跟婴儿如上瘾般紧紧黏在一起的荷尔蒙。催产素除了可以让雌性哺乳动物做好生产(引发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的准备之外,还会影响她们的大脑,强化母亲的母性行为,并减轻母亲的压力。
84、柏拉图的著作《会饮篇》(The Symposium)
在文中,阿里斯托芬向爱神敬酒一段提到了爱情的起源。阿里斯托芬说,人原来有四只脚、四只手臂和两张脸,但有一天,众神感觉到自己被人类的力量及傲慢所威胁,因此决定将人类劈成两半。从那天开始,人类便在世上流浪,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半。(有的人原来有两张男人的脸,有的人是两张女人的脸,其余的人则是一男一女,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会有性倾向上的差异。)
阿里斯托芬要求我们想象火神兼匠神的赫菲斯托斯,来到一对拥抱躺卧的情侣身旁时,开口说道:
你们人类到底想要从彼此身上得到什么?……难道这就是你们内心的渴望吗一一让两人成为一体的两部分,竭尽所能靠近对方,不分昼夜,永不分离?如果这就是你们内心的渴望,我想将你们融成一体,让你们合而为一。从此,只要你们活着,你们两人就要共享一个生命,因为你们是一体的。同样,当你们死去时,你们也要共赶冥府,死在一起。看看你们的爱情吧,想想这是否就是你们所渴望的爱情。
阿里斯托芬说,没有爱侣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85、
如果说我们用火来比喻激情,那么友爱就像是不断生长、纠结缠绕的蔓藤,逐渐将两人联结在一起。不同文化的人都曾经历过狂野与沉静两种天壤之别的爱情。正如非洲纳米比亚狩猎部落的一位妇女所言:“两人刚相遇时,爱火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其中的激情炙热非常。一段时间激情冷却后,它便永远被留住。”
如果我们把时间从6个月拉长到60年,那么这时反而是激情显得微不足道——像昙花一现一样,而友爱却能持续一生。当我们羡慕一对夫妻在结婚50周年纪念日依然相爱时,就是这种爱(以友爱为主的爱)令人称羡。
86、
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有多幸福,或是可以活多久(在不得询问其基因或个性的条件下),你应该了解其人际关系。拥有强大社会人际关系可以强化个人的免疫系统,延长寿命(跟戒烟相比),手术后能快速痊愈,并降低个人罹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不是只有外向的人天生才比较快乐、健康;当内向的人被迫变得外向时,他们通常也能乐在其中,并借此改善自己的心情。就连那些自认不需要人际往来的人也同样可以从中获益。这不只是“我们都需要有人来依靠”。近来关于“给予”的研究显示,关心他人者要比接受帮助者获益更大。
依恋与感情关系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就像萨特 (Jean−Paul Sartre)在《禁闭》(No Exit)剧中一角所说:“他人即地狱。”
不过,他人也是天堂。
87、
一直到最近这15年,研究人员不再执著于适应力的问题,转而开始探讨巨大压力可能为人们带来哪些好处。有时候,我们会用“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一词来描述这样的情形,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词形成对比。研究人员已针对身处不同逆境的人进行研究,包括癌症患者、心脏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遭强暴的受害人、遭受攻击的受害人、瘫痪的病人、无法生育的人、火灾受难者、空难受害者以及地震灾民。
研究人员也深入研究失去至爱者——痛失爱子、配偶或伴侣、父母,他们将如何面对内心伤痛。
没有人真正知道自己的能耐,你可能会这么告诉自己:“我要是失去X,一定活不下去。”“我要是碰到发生在Y身上的事,一定撑不下去。”如果你真的失去X,或身处Y的处境,你的心脏还是会继续跳动,你还是得面对这个世界,而且这些反应会自动进行,不受你的意志控制。
事件发生几个星期后,我们会努力搞清楚自己损失有多大,处境有多惨,身心状况也会恢复到一定的正常状况。只要不被逆境打倒,你就会活下来,这时会换成别人说:“我要是碰到发生在Y身上的事,一定撑不下去。”痛失所爱或饱受创伤后,人们最常学到的道理就是:
我们其实比自己以为的更坚强,而这种认知会给自己带来信心,以面对未来的挑战。这可不是痴人说梦,经历过战祸、强暴伤害、集中营迫害或人生重创的人,通常更能从容面对未来的压力。他们也会恢复得比较快,部分原因是他们知道自己有这份能耐。
88、
我们都听过这类故事:有钱有势的人与死神擦身而过后,整个人幡然醒悟。1993年,我在印度的布巴内斯瓦尔市(我曾在此待了三个月,研究当地文化与道德)的石墙上,看到一个最精彩的传奇故事。
★★★幸福实验:
印度的阿育王约在公元前272年掌控孔雀王朝,之后他便四处征伐,扩张领土。阿育王成功地打下大片江山,但连年杀戮征战让阿育王逐渐慑服于对死亡的恐惧。尤其在经历了与羯陵迦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之后,阿育王的内心满是恐惧与懊悔,于是他皈依佛教,宣布从此不再出兵征战,并将奉献自己的余生建立一个追求正义、遵从达摩(印度教与佛教的宇宙道德律)的王国。
阿育王规划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及美德规范,并把这些敕令刻在王国的石墙上。他还派遣特使远赴各国,最远到达希腊,以传播自己追求和平、美德与不同宗教彼此容忍的理念。
阿育王的幡然皈依并非出于逆境,而是出于胜利,但我们从现代有关军人的研究中可发现,不管是杀人者还是面对死亡威胁者,都属于受创者。因此,阿育王跟许多经历过创伤后成长的人一样,内心有了非常深刻的转变。阿育王在他的敕令中叙述,他变得更能宽恕、同情别人,容忍异己。
89、
一如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一剧中所言:
逆境也有好处,
就像又丑又毒的蟾蜍,
头上却戴着珍贵的珠宝一样。
90、许多人在历经逆境考验之后会改变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下定决心减少工作时间,多关爱别人,更注重休闲生活。只要在事情发生后头几个月采取行动,这些改变就会持续生根。不过,如果你仅仅只是下决心,没有付诸行动(我绝对不会忘记我的人生新目标),那么你很快就会故态复萌,又回去走功成名就的旧路了。
91、心理学家花了很多心力想了解,是哪些人会在逆境中成长,哪些人被逆境击倒,其研究结果让“人生是不公平的”这个说法更显有力: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能从逆境胜出。乐观的人就像是赢了“皮质乐透奖”的人,他们有比较长的幸福持久度,他们习惯展望人生的光明面,也很容易就能发现凡事皆有光明的一面。幸福的人会更快乐,这跟有钱的人会更有钱的道理是一样的。
92、杰米·彭尼贝克(Jamie Pennebaker)的《放开心胸》(Opening Up)
★★★幸福实验:
在彭尼贝克发现倾吐心声与受害人的健康互有关联后,他设计出一套科学化的流程,让人们说出心中的秘密,以改善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彭尼贝克要求被试写出“一生中最不愉快或伤痛的体验”,最好是被试这辈子从来不曾告诉别人的事,而且越详细越好。
彭尼贝克发了很多空白纸给被试,要求他们每次连续写15分钟,连写4天。对于控制组的被试,则要他们同样花15分钟写作,但是针对别的主题(比方谈自己的房子、工作的日子等)。进行实验研究时,彭尼贝克会征得被试的同意,于未来某个时间取得其医疗记录。过了一年之后,彭尼贝克开始观察这两组被试生病的频率。结果发现,写创伤经验的被试第二年看病或去医院的次数变少了。
我第一次听到这项研究结果时简直难以置信,天底下哪有随便写个一小时的东西就能减少半年后感冒的次数?彭尼贝克的研究结果支持弗洛伊德提出的宣泄法(catharsis),即能表达自己情绪的人
(也就是“宣泄胸中块垒”或“宣泄怒气”的人)比较健康。但是当我检视有关精神宣泄的文献时,却找不到支持这种说法的证据,发泄怒气只会让人更加怒火中烧,但不会让人冷静下来。
彭尼贝克发现,重点不在怒气,而在于找出意义。在实验中,用写作来宣泄怒气的被试并未从中获益。
一定要用文字,而且是能让人写出充满意义的人生故事的文字,才会发挥效果。如果你如法炮制写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就算在事发多年后,你也能从“重新评估”这套因应之道中获益。至此,你人生中的那个屡屡搅动你的思虑,阻碍你向前的篇章,终于可以告一段落。
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一旦生活出了问题,在事件发生几个月后,一定要记得拿出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感受。彭尼贝克建议我们每天持续写15分钟,连续写几天。不要去改写内容,也不要自我检查,更不用管语法或句式对不对,只要放手去写就对了。把事件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五一十地写下来。如果不想写,那么对着录音机讲也行。重点就是原原本本把自己的想法及感受表达出来,就算内容杂乱无章也没关系,因为连续几天下来,你所写的文章内容自然就会乱中有序。切记,在做结论之前,一定要好好回答这两个问题: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我能从中汲取什么好的教训?
93、
在儿童时代碰上重大人生逆境时,几乎不可能得到什么好处。(不过,对于单一事件的伤害,孩子会表现出惊人的复原能力,即便是性侵犯这种伤害,孩子也大多能坚强面对,反而是长期性的挫折与伤害对孩子的影响比较深。)
当然,孩子需要规范,才能学会自制,也必须经历无数的挫折才会领悟:要成功,就必须持续不懈地努力。孩子应该受到保护,而不是被溺爱。
94、
青少年的情况就有所不同。青少年对自己的人生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能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串连起来,说出连贯的人生故事,要等到青少年成长到15~20岁左右才办得到。有一种叫做“记忆隆起”(memory bump)的自传式记忆法便支持上述说法。当你要求30岁以上的成人去回想一生中最重要或印象最鲜明的事件时,大部分人的答案都集中在15~25岁时发生的事件。15~25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一一初恋、上大学、知性的成长、开始独立生活或旅行,这段时间是年轻人(起码在西方国家)做出许多人生重大选择的阶段。如果人生有一段自我形成的特殊时期,且该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对以后的人生故事会产生最深影响,那就是这个时期。因此,如果年轻人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岁出头时碰到逆境的洗礼,且最后完全克服逆境的磨难,重新站起来,那么他便能从逆境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95、没有人有办法提出一套理想的人生历程,通过精心的安排,让逆境出现在一个绝佳的时间点上,使每个人得以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不过,尤其是对那些曾在20多岁时克服过人生逆境的人而言,逆境的磨炼确实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优秀、更快乐。
96、
难道没有不需要付出代价就能从人生逆境获益的方法吗?这里有一个世人皆知的道理:人生最重要的道理,是无法直接用“教”就学得会的。
普鲁斯特曾这么说: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97、
知识可分两种:显性(explicit)知识及默会(tacit)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的、有意识说出口的、不受时空条件所限制的事实。不管我在何处,我都知道保加利亚的首都是索非亚。学校教的知识就是外显知识,骑象人会去搜集知识,然后整理归档,以备来日推理之用。
不过,智慧来自默会知识。默会知识讲的是过程(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获得这类知识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默会知识存在于大象之中,它是大象自人生经验中日积月累磨炼出来的技巧。默会知识还会随时空环境的不同而变化。不管是想结束一段感情,给朋友意见,还是解决道德争议,都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做法。
98、
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表示,智慧是一种能让我们在两者间取得平衡的默会知识。
第一,有智慧的人能在自己及他人的需要以及非当下人事物(之后可能因此受到负面影响的组织、环境或人)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点。无知的人看事情非黑即白,他们有一种“坏人一定坏到底”的迷思,而且其受自身利益之影响非常明显。有智慧的人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事情,也能了解世事不是非黑即白,中间有深浅不一的灰色地带,所以他会选出一个长期而言对每个人最有利的计划。
第二,有智慧的人能平衡地采用以下三种回应方式:自我调适(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塑造环境(改变环境),以及选择(选择新的环境)。第二种平衡基本上回应了祷文中的这句话:“主,求你赐给我心境坦然之恩,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勇敢去改变我能改变的,并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认清。”
99、
人只要活得快乐,就一定有明智、高贵、公正的人生。同理,人只要活得明智、高贵、公正,就一定有快乐的人生。
一一伊壁鸠鲁
若人作善己,应复数数作;
当喜于作善,积善则受乐。
一一佛陀
100、
本杰明·富兰克林绝对是一位相当值得我们敬佩的传奇人物。
1706年,富兰克林出生于美国的波士顿,12岁那年,富兰克林开始当他哥哥詹姆斯的学徒,当时詹姆斯经营了一家印刷厂。当学徒那几年,富兰克林常常跟詹姆斯争吵,詹姆斯也动辄对富兰克林拳打脚踢,富兰克林心只想自由,但是詹姆斯拿出学徒合约当法宝,不肯放人。
到了17岁、富兰克林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离家出走、搭船逃到纽约,但在纽约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跑到费城。他先找到印刷学徒的工作,经过不断努力与辛勤工作,富兰克林终于开了自己的印刷厂、还自己发行报纸。
富兰克林其他的事业亦相当成功:在科学方面,富兰克林证明了闪电是电,后来还发明了避雷针:政治上,富兰克林担任过无数公职。富兰克林活到84岁,一辈子都过得很痛快;他对自己在科学上的发现及公共事务的成就相当自豪:他深爱并尊崇美、法两国;而且即使上了年纪,他还是很在意异性的目光。
101、
富兰克林有什么人生秘诀?秘诀就是美德,但不是现代人认为的那种紧张兮兮、敌视享乐、清教徒式的美德,而是一种可追溯到古希腊,具有更宽松含义的美德。
希腊语中arete具有优异、美德或善行等含义,且特别强调实用的那一面。比如刀子的arete就是好切;眼睛的arete就是看得清楚;而人的arete则是……这可是个最最古老的哲学问题:到底什么才是人的本性、作用或目标,让我们得以据此判断一个人过得好还是不好?
当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或快乐(eudaimonia)是“符合优异或美德原则的心灵活动”时,他可没有说快乐来自施舍给穷人,压抑性欲。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好的人生可让我们发挥自己的长处和发展潜能,成为一个符合自己本性的人。亚里士多德虽然不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皆为神明所设计,但他相信宇宙间所有事物皆有其telos,也就是目的。
102、
富兰克林有一种过人天赋:他能看出事情的潜力,并让它充分展现出来,例如,富兰克林看出人行道及街灯、消防队、公共图书馆的潜力后,便在费城大力推动上述公共建设。此外,他也看到美国成为共和国的潜力,于是在美国独立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他也看到自己还有自我发展的空间,所以便下定决心磨炼自我。二十七八岁开始经营印刷事业后,富兰克林便着手实施他的“大胆、艰苦的道德发展A计划”。他选了几项美德进行自我锻炼,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不过,他马上发现“自我”的能耐有限:
每当我全心对付某项缺点,常常就又发现自己别的缺点;只要一不注意,习惯就占了上风;有时,光靠理智是克服不了自己原有习性的。所以我的结论就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光是心里以为自己一定能表现出高尚道德,并不足以避掉故态复萌的窘境,在自己能稳定、持续地表现出正直的行为之前,一定得先革除坏习惯,养成好习性。
103、
他设计了一套美德训练计划。他列了13项美德,每一项美德都有他应该或不应该做的行为。(比方“节制”:食不过饱;“节俭”:珍惜一丝一缕,但要善待他人及自己;“贞洁”:不可纵欲,但因健康或传宗接代之故则可)。他还印了一个表,上面共分7栏(每一栏代表一星期的每一天)13行(每一行代表每一种美德),每次只要他某一天没有遵守某项美德,他就会在那个小格子里画个黑点。
富兰克林一星期只专注于某项美德,整个星期的重点就是做到那项美德,其他美德先不管,但是如果其他美德他没做好,那么他还是会做记号。如此进行了13个星期后,他又再照表操兵。然后他发现,表上的黑点越来越少。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上写道:“如果我没有进行这个‘道德发展A计划,我绝对不可能比以前更好、更幸福。”他还说:“我要这么告诉我的子孙,就是靠着这套锦囊妙计,还有上帝的保佑,他们的祖先和我才有办法一辈子享受幸福人生,而且一直到写这段文章的79岁高龄,依旧快意无限。”
104、
《阿曼尼摩比之教诲》(Teaching of Amenemope)是人类最早专门探讨道德教诲的一本著作,是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问世的一本埃及文本。
书中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段内容不厌其烦地要求大家要诚实,尤其要尊重其他农夫所立的边界,该书如此写道:
只要认真耕耘,就会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你会从脱粒后的麦田,收到香浓的面包。
上帝赐给我们一蒲式耳,胜过偷抢拐骗得到的五千蒲式耳,宁可快活地啃着面包、也不要坐拥宝山却心苦恼。
105、
孔子曾以学音乐跟培养道德相比,表示两者皆需研读文本,遵守好榜样立下的规范,并经多年不断练习以求臻于“化境”。对此,亚里士多德也用过类似的比喻说法:
要想成为盖房子的工匠,就要多盖房子;要想成为竖琴家,就要多弹竖琴。同理,只有行公义、才能成为正义之士;只有多自制,才能学会自制;只有行事勇敢,才能成为勇者。
106、
对柏拉图及后来许多思想家而言,理性是众神赐给人类的礼物,是一个可用来控制人类动物本能的工具。因此,应该由理性来主导一切。
康德跟柏拉图一样,相信人类有双重天性:一部分是兽性,另一部分是理性。人类的兽性依循自然定律运作,跟石头因地心引力而掉落或狮子追杀猎物的道理一样。这种兽性没有什么道德可言,纯粹是因果关系。康德又说,人类的理性则依循不同的定律运作:理性能遵守行为规范,所以我们可依据个人遵守正确行为规范的程度,来判断其个人道德。何谓正确的行为规范?对此,康德想出了道德哲学中最高明的一个妙招。康德提出这样的推论:道德规范如欲成为定律,必须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107、
康德表示,我们不应该去找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规范(一来很难办得到,二来很可能只能得出一些枯燥无味的通则),而应该把问题颠倒过来,要大家去思考一个问题一一这些约束众人的行为规范,是否可作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定律:如果你已不愿再信守一个不合时宜的承诺,难道你真的可以提出这样的规范吗一一人们应该毁弃不合时宜的承诺?一旦我们同意这样的行为规范,所有的承诺就会顿时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是为什么你不能同意“人可以用偷拐抢骗等方式去夺取其他人的权利或财产”的原因,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成为另一个受害者。这个康德称为“绝对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的简单测验,威力强大,它让伦理学变成应用逻辑学(applied logic)的一支,伦理学的内容从此变得较为明确,不像世俗伦理学(secular ethics),一旦没有借助典籍,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雾里看花之感。
108、
哲学家埃德蒙·平科夫斯(Edmund Pinceoffs)指出,在结果论者及义务论者共同携手下,20世纪西方人心中的道德已变成一种道德窘境及道德困境的研究。
古希腊人把道德焦点摆在个人人格上,所问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现代伦理学却把焦点摆在行为上,所问的问题则是“某项行为是对或错”。
哲学家们现在得跟生死两难的问题搏斗:我们可以杀一个人来拯救5个人吗?我们可以用堕胎后的胚胎来做干细胞的研究来源吗?如果一名妇人已丧失意识瘫痪15年,我们可不可以拔掉她赖以为生的进食管?一般人则要面对没有那么生死攸关的窘境:如果其他人没有如实报税,那么我还要依法缴税吗?如果我捡到一名毒品贩子的皮夹,那么我要交给警方吗?我要把自己的风流艳遇告诉另一半吗?
109、我认为道德教育从人格道德转向困境道德是非常严重的错误,理由有二。第一,这会削弱道德的力量,并窄化道德的范畴。在古人眼中,人的每项行为都关乎美德及人格,但在现代人眼中,道德则仅仅局限于特定情境。在现代人单薄又局限的道德观念中,所谓有道德的人是指捐款给慈善团体、帮助别人、遵守规定,以及大体而言不会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者。现代人大部分活动及决定其实都与道德无关。当道德已窄化成“自私自利”的反义词时,美德假设就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论点:套用现代的说法,美德假设的主张,变成“违反自身利益的行为反而有利自身利益”。
11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道德教育开始把骑象人跟大象分开,只训练骑象人独自解决问题。标准的上课方式就是,先上几个小时的个案研究,接下来在教室里讨论种种道德困境,然后就播放影片(影片中的当事人遇到种种道德困境,之后做出正确抉择),如此,孩子便学会如何思考道德问题(而非何为道德)。之后,课程结束,骑象人趁着下课时间又跑回去坐在大象背上,一切照旧。
教孩子理性思考,然后期待孩子表现出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就像去摇狗的尾巴好让狗高兴一样,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111、
我在上研究生一年级时发现自己道德推论的弱点。当时我拜读过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家彼德·辛格(Peter Singer,他是一位强调人道主义的结果论者)的著作一一《实践伦理学》(Practical Ethics)。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在关怀他人福祉的同时,解决许多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道德问题。辛格在书中的有关残杀动物的道德问题的思考,改变了我对食物的态度。辛格针对残杀动物的道德问题,合情合理地提出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会让任何有知觉的生物感受到痛楚及伤害的行为都是不对的,所以现今大规模的畜牧养殖是不道德的。第二,杀害存有一定自我意识及感情的生物是不对的行为,所以人类去杀害有较大脑部及较发达社会行为的动物(如其他灵长类及哺乳类动物)是不对的,就算它们原先被蓄养在舒适环境中,之后再以无痛的方式予以宰杀,这样的行为仍然不对。
辛格强有力的论点让我一时之间完全信服,看过那本书之后,我在道德上开始反对所有大规模的畜牧养殖。道德上我虽反对,但行为上并没有反对。我还是很喜欢吃肉,看过辛格的《实践伦理学》的头半年,我唯一改变的是,每次点汉堡时,我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虚伪。
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我开始研究与恶心(厌恶)有关的人类情绪反应,当时我跟保罗·罗津(Paul Rozin)一起研究这个议题,罗津是研究“吃”的心理学的先驱及权威。当时罗津跟我努力找各种恶心的影片,好让我们的被试在看了影片后产生恶心的感觉,有一天早上,我们跟一位研究助理碰面,这位研究助理把他找到的影片放给我们看。其中有一个片名叫《死亡真面目》(Faces of Death)的影片,该影片将各种真实及假造的杀戮画面剪接在一起(有些画面非常吓人,因道德关系,我们不予采用)。除了自杀及行刑处死的画面外,影片中还有一段屠宰场宰杀动物的画面。当我看到成群的牛走向滴着鲜血的肢解输送带,先是受到重击,然后被钩子钩起,最后被切成一片又一片,我内心的恐惧达到最高点。
看完影片后,我跟罗津一起去吃午餐,好一边讨论实验计划,结果我们两人不约而同都点了素食。几天后,影片中的血腥画面还是让我觉得恶心不已,这时,我体内的感觉跟辛格告诉我的观点终于合而为一,我的大象跟骑象人达成共识,我在当时变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三个星期后,我体内恶心的感觉慢慢消失,我开始吃一点儿鱼跟鸡肉,之后也开始吃红肉,但18年后的现在,我仍然不太爱吃红肉,如果要吃,我也会选非大规模畜养并宰杀的动物的肉。
这次经验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我向来自认是个相当理性的人,辛格的说法对我也很有说服力,容我用自己的话把这首歌再唱一次一一我看到正确的道路,也知道该走这条路,但我却走错路,直到内心感觉涌现,推了我一把,才让我走上正途。
112、
比如,我曾问过一位梵文学校(专门训练宗教学者的学校)校长,为什么保持个人纯净会这么重要?他是这么回答的:
我们可以成神,也可成魔。这完全取决于你。一个人的行为像恶魔那么邪恶,比如,杀了人,那他就是恶魔。人内心有神性,行为就会像神那么神圣,那么他就像神一样。……我们应该了解一个道理:我们就是神。如果我们的想法像神那么神圣,我们就会成神,但如果我们的想法像恶魔那么邪恶,我们就会成魔。像恶魔有什么不好?现今的乱世,就是恶魔当道所致。何为神圣的行为?就是不欺骗,不杀戮。这才是完满的人格。内心有神性的人,就是神。
113、
不只印度人会把美德、纯净及神性联想在一起,爱默生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行善者,立显贵,行恶者,显狭卑。去杂污,求纯净。公正存心,即为上帝。
114、
我开始盘问我的学生、家人及朋友:当你看到某人行善时,你有感觉吗?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你身体哪个部分有这种感觉?你会因此而想有所作为吗?提升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发现大部分的人都跟我一样,但却很难精确地表达出来。
大部分人都说那是一种放开自己、很温暖或发光发亮的感觉。有的人会特别提到心脏这个部位,有些人则说他们说不出是身体哪个部位有这种感觉,但他们的手有时会在胸前划圈圈,手指则指向自己的身体,好似在说他们的心脏内部有什么东西在跳动着。有些人则说感觉宛如一阵寒意涌现,或是被呛到似的。大部分人都说这种感觉会让他们想见贤思齐,让自己更好。
115、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可以引发我们心中有益的情绪:看到有人行善或知恩图报,或即使这些善行只是人们发挥想象力的创作,这些完美的情操不仅会深深打动人心,还会让人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相反,当我们目睹暴行时,这些人性的丑恶会让我们觉得恶心,并心生厌恶。这些情绪都是我们内心善良的表现、这就像我们的四肢一样,要勤练习,才有力量。
杰斐逊还说,阅读伟大文学作品所激发的感觉及效果,跟真实事件的影响一样强烈。他以一个当代法国剧为例:
读者看到剧中英雄人物所表现的忠诚与慷慨时,胸口胀紧,激动善感,这跟我们目睹真实历史事件时内心的震荡,有什么差别呢?他更问,难道读者看过这本剧作后,不会觉得自己因此更好,并暗下决心要起而效法?
116、
新英格兰先验论运动,就是以“上帝存在每个人身上、存在大自然之中”为观念而发起的一项运动。先验论者认为,在树林中独处,就是一种了解上帝、敬拜上帝之道。该项运动的创始人爱默生曾写道:
站在荒野平地,我的头冰浴在宜人的空气中,整个人都像被拉进无垠天空,此时,所有自私自利的自我瞬间消失无踪。我变成一颗透明的眼球、我什么都不是,我看到了一切,宇宙存在的气流穿透了我的身体,我成了上帝的一部分。就算是最亲近的朋友,此时,对我也像陌生人一般。是兄弟、是朋友、是主人还是仆人,根本不重要,不过是扰乱人心的琐事。此时,我的心已完完全全为这不朽、无限的美景所占据。
117、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其宗教心理学方面最伟大的著作中,曾分析过“各种不同的宗教体验”,其中就包括突然与逐渐的宗教皈依,以及借助药物、大自然的经历所发生的神启经验。
詹姆斯从这些宗教体验的报告中发现,其雷同之处非常惊人,他认为其中代表着非常深刻的心理学真理。詹姆斯认为最重要的一项真理就是,人类是以分裂的自我在体验人生,往往被互相冲突的欲望搞得支离破碎。不管信不信上帝,宗教体验其实很真实,也很普遍,而且这些宗教体验常常让人产生完整、平和之感。
118、
追寻精神层面的提升与成长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花很多年的时间不断沉思冥想、祈祷、自制,有时候还要否定“自我”。“自我”不喜欢被否定,“自我”很会找理由去扭曲或欺骗。
很多宗教都这么教诲人们:“自我”对享乐与名利的依恋诱使人们离开美德的道路。从某个角度而言,“自我”是撒旦,如果不是,至少也是“撒旦”的入口。
119、
要高中毕业生不用“人生是一场旅程”这种比喻,实在有点强人所难。比如,有4个学生引用凯特·斯蒂文斯(Cat Stevens)《探寻之路》(On the Road to Find out)的歌词。
还有两个学生引用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话:“我已启航,驶向广阔无边的大海,或许,没有安全的港口可让我停泊。”还有一个学生引用了“蓝领摇滚教父”布鲁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歌词:“我喝了啤酒,开上高速公路/宝贝,我拥有了你,你也拥有了我。”
120、托尔斯泰便曾说过:“只要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爱人,人就可以在这世上活得更精彩,我们要为自己所爱的人工作,也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121、
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大部分人对工作所秉持的态度可分为以下三种:把工作当做一份“差事”,视工作为一份职业,或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份差事,单单只为了赚钱才做这份工作,那么你上班的时候一定常常瞪着时钟,一心巴望着周末赶快到来,同时你可能会有自己的嗜好,而这份嗜好远比你的工作更能满足你心中的效能需求。
如果你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份职业,你就会为自己订下目标,希望自己能从工作中得到升迁及名声。你会全身带劲地追求这些目标,有时候还会把工作带回家,因为你一心只想把工作做好。不过,有时候你还是不禁心想,自己为什么要工作得这么辛苦。偶尔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简直就像老鼠赛跑一样,每个人都是为了竞争而竞争。
然而,如果你把工作当做一种事业,那么你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实现自己的抱负一一你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才做这份工作。你会时常在工作时体验到那股心流,你不会总是期待“下班的解放时刻”,也不会有一股冲动想大喊:“谢天谢地,今天终于星期五了!”如果你突然变得富裕起来,你或许会连没有酬劳也不在意,而旦还一直不停地工作。
122、
在最好的状况下,工作意味着联结、投入及承诺。正如诗人纪伯伦所言:“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托尔斯泰也曾用以下这段话回应:
仔细用心纺出细线,用这细线编织布料,宛若挚爱穿戴其身。
尽心尽意盖出房舍,宛若挚爱安住其中。
温柔播种欢喜收割,宛若挚爱尝食其果。
123、
他(发现心流体验的心理学家希斯赞特米哈伊)想知道这样的人生是如何形成,个人又是如何下定决心投入某个领域,然后成就如此出色且充满创意的人生的。
希斯赞特米哈伊发现,这群人追寻理想的过程各有其独特之处,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享受到片刻的心流体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相关的人、事及核心价值建立起紧密的关系,进而享受到更久的心流体验。
希斯赞特米哈伊跟他的学生(其中有一位是中村小姐)深入探讨这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并称此为“全心投入”(vital engagement),一种他们定义为“个人与一个由心流体验(专注地沉醉其中)及意义(个人主观认定之意义)所组成的世界间的关系。”“全心投入”可谓另一种“工作是爱的具体展现”的说法。他们对全心投入的叙述,简直跟浪漫小说的用语如出一辙:
自我及客体两者之间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联结一一作家整个人“昏了头似的”沉浸于一个写作计划,科学家“目炫神迷地沉醉于天文学中"。这种关系出于个人主观所认定,至此,工作已成一种“天职”。
全心投入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概念,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程时,上课的学生都不太能了解其中含义。那时我心想,如果用实例说明,学生应该更能听得懂,所以我就请一个女生说说她的体验,这个女生平常上课时不太说话,但是有一次曾提到自己很喜欢马。于是我请她告诉大家她是怎么喜欢上骑马的。
她说自己从小就很喜爱动物,马是她的最爱。10岁时,她求父母让她上骑马课,她的父母也同意。一开始,骑马只是好玩,后来她开始参加骑马比赛。上大学时,她之所以会选弗吉尼亚大学,有部分原因就是这所学校有一个非常出色的骑马队。
她是个害羞的女生,所以简要地说明自己从小骑马到上大学的过程后,她就不再多言。她已经提到自己对骑马的投入,但全心投入不只是如此。接下来我开始问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我要她告诉大家几个世纪以来最特别的几种名马。她面带微笑,像是透露秘密似的开口说道,她开始骑马的同时也开始阅读各种跟马有关的书籍,所以对马的历史以及历史上有名的马,她都如数家珍。我问她有没有因为骑马而交到朋友,她说她的好朋友几乎都是“马友”,彼此因为参加马展或一起骑马而结成莫逆。
在讲述的过程中,她的态度越显活泼、自信。因此,我们可以从她的举止及言谈中确信,她确实全心投入骑马这个活动。正如希斯赞特米哈伊他们所言,她一开始只是对骑马有兴趣,后来这个兴趣逐渐深化成一种关系,让她跟骑马这个活动、骑马的传统以及骑马爱好者形成一种绵密的网络。骑马对她来说已成为一种心流、喜悦、身份、效能及关系的源泉。如果有人问她的人生目的为何,那么骑马就是她的答案之一。
124、
试想,你从小就是一位布巴内斯瓦尔的婆罗门,每天你都得注意纯净和亵渎两者之间那条看不见的分界线,在你碰触别人或从别人手中接下东西之前,你都得先留意对方是否纯净。此外,你每天得沐浴好几次一一在供奉祭品前一定得先沐浴或用圣水浸泡双手。你供奉的不仅是言词,还是真的供奉食物给上帝(僧侣会拿你供奉的祭品去碰触圣像或内室的神像),之后再把祭品交还给你,如此你便能吃神明吃剩的东西。吃别人吃剩的东西意味着你愿意吃对方的口水,这是一种亲密及顺从的表现。经过20年岁月,周而复始地过着这样的生活,你对印度教仪式的了解已到了很深的程度。你所知道的宗教知识,伴随着无数身体的记忆与感觉:清晨沐浴时的颤抖;午后沐浴净身,洗去尘土后穿上干净衣服的舒适感;走进内室时,赤脚踏在冰凉石地上的感觉;香的味道;众人念着梵文的祈祷声;祭拜过神明后的米饭的甘纯味道。这一切的一切,让你对印度教的了解从心理层面扩及身体层面,而当生理层面与心理层面联结一致时,你就会衷心地接受这些仪式。
之后,你对这些仪式的了解还会逐渐扩展到社会文化层面。从小你浸润在一个有着4000年历史的宗教传统中,这个宗教传统有着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你从小就耳熟能详,故事主要是教导大家何为纯净,何为污染。
印度教通过种姓制度来规范你的社会空间,而种姓制度则是依据不同职业的纯净及污染程度来建立。此外,印度教还会订出纯净及污染的空间分野,以常保寺庙、厨房及右手之纯净。印度教还会教导你一种宇宙观:个人依其神性的高低来决定其转世投胎的阶级。所以,你每次供奉祭品给神明时,你的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就会同时校准,彼此紧密联结起来。此时你肉体的感觉、你的思想、你的行动三者连贯一致,让你对自己归属于这个文化产生强烈的意义。
当你供奉祭品给上帝时,你心里想的不是“做这些仪式到底有什么意义?我干嘛要做这些仪式”,而是你在做的同时,意义便产生一一在三个层次连贯一致时自动浮现。幸福一一或是让我们的生活经验更丰富的意义感,来自中庸之道。
125、
有一种马来西亚蚂蚁,该蚁群内有一群蚂蚁为兵蚁,兵蚁的外甲壳底下储存有一种黏性物质。战斗时,这些兵蚁会自体爆炸把自己当自杀炸弹以攻击敌人。
对蚂蚁及蜜蜂来说,蚁(蜂)后不是大脑,而是卵巢,整个蜂群或蚁群可视为物竞天择下所形成的群体,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卫卵巢,以制造更多蜂群或蚁群。因为所有成员都在同一条船上,所以用群体选择论来解释该群体的行为不只是说得通;根本就像命令一样,所有成员都得彻底执行。
上述漏洞可能应用到人类身上吗?人类也会集体竞争、集体生活、集体死亡吗?种族及部落确实会成长壮大或衰败凋零,有时这个过程是集体屠杀而造成的。
126、脑神经学家安德鲁·纽伯格(Andrew Newberg)
纽伯格认为仪式中含有重复动作及话语者,特别是众人同时进行的仪式,都具有协助参与者在大脑建立一种“共振形态”(resonance patterns),让神秘状态更容易产生的效果。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McNeill)虽援引不同的资料,但也得出相同结论。1941年,麦克尼尔被征入伍,进行基本训练时,他得跟好几十个士兵紧紧靠在一起,花几百个小时一起练习踢正步。一开始,麦克尼尔觉得踢正步只是在打发时间,因为他们的基地根本没有武器可操练。不过几个星期训练下来,踢正步开始让他在心里产生不一样的意识:
训练时众人冗长一致的动作,在我心中引发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实非文字所能形容。回想起来,这是一种弥漫的幸福感;讲得更精确点儿,是一种从个人扩散开来、膨胀起来的异样感,一种比生命更巨大的感觉,这一切都拜集体仪式所赐。
127、
麦克尼尔还引用了格伦·格雷(J. Gleen Gray)所写的《战争日志》(The Warriors:Reflections of Men in Battle)一书某段,内容是描写士兵们集体呈现的兴奋共体感:
不知不觉中,“我”慢慢融入“我们”之中.“我的”变成“我们的”,个人生死已不再重要……我相信在那样的时刻,不朽使得自我牺牲变得不算什么……我可能会倒下,但我不会死去,因为真正的我已超越原有肉身,继续活在我所奉献捐躯的同胞身上。
世上确实存在比自我更大,会让人认为这就是自己存在之目的,而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生命之事物一一群体。(当然,有时这个群体所认为的崇高目的,在另一个群体眼中却是邪恶至极。)
128、
异中求同,折中冲突,乃万事万物生存之道。
一一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没有对立,就没有进步。吸引与厌恶,理智与冲动,爱与恨,都是人类生存之必需。
一一英国诗人、版画家,威廉·布莱克
129、
我在花了20年时间研究道德议题之后,看到一个事实:几乎所有人的行事,背后都有其道德动机。个人在做决定时,往往出于自私的动机,但是如果有一群人持续不懈地想改变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大多为了追求某种道德、正义或神圣的愿景。
单从自利的角度来看,你很难解释为何有人采取如此强硬的立场去支持堕胎、环保或宗教等议题。(我们无法用自利来解释恐怖主义,但是群体出于无私的动机,却可解释恐怖主义的形成。)
130、
文化心理学有一句名言:每种文化都会在人类生存的某些层面发展出其特长之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文化能兼顾所有人类生存的层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政治光谱两端的政治团体。我个人的研究也确认了一般大众的认知:自由派特别擅长思考牺牲、平等、自主及个人权利等议题,尤其是少数族群及不愿墨守成规者,特别受自由派所关注。相反,保守派则非常擅长思考忠于团体、尊敬权威及传统、神圣等议题。一旦有一方压倒另一方,结果可就难以收拾了。
一个没有自由派的社会,对许多人而言是一个严酷暴虐的社会,而一个没有保守派的社会,则会出现涂尔干所说的社会结构及束缚解体的乱象。人越自由,社会就越混乱。想寻找人生的智慧,就要从自己最想不到的地方开始一一死对头的“内心”。
自己阵营的想法,你已知之甚详,如果你能放下“对方是恶魔”这样的心理,你可能就会第一次发现对方的想法也有其可取之处。
以中庸之道(平衡),找寻人生的智慧一一不管是古与今,东方与西方,甚至保守与自由,中庸之道都可让我们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找到人生的满足、幸福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