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适合打高尔夫
高尔夫是为中国人天造地设的运动项目
中国人先天条件决定,凡是身体对抗的项目很难达到世界一流,就算隔着网的排球网球也一样,因为都要强健体魄和强大力量。女排算是个例外但也起伏不定。唯独需要技巧性灵活性柔韧性的或者分体重级别的会玩得很好,比如乒乓球体操跳水还有举重。还有一个有趣的情况是这些几乎都是个人项目。
高尔夫是一项很特别运动。身高马大的达斯汀、长得像橄榄球运动员的科普卡可以打得好,只有一米七的小麦也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开球距离还是第一。还有女子高坛,更是一茬茬韩国球手轮流坐庄,欧美女球手差不多成为陪衬。新西兰也有一位小女孩很厉害,名字叫Lydia Ko。我靠(Ko),差点被她骗了,以为白种人不服输---其实是位韩裔!
为什么?因为高尔夫就是这么一项运动动,决定性是身体柔韧性和控制力、击球精确性和高度专注力,不取决于身高体壮绝对力量和肥瘦。君不见胖乎乎的朴仁妃与肥嘟嘟的冯珊珊都曾经是世界第一,德尚博为了增加开球距离居然增重二十多公斤,而Ko小姐看起来像是还没发育完整的初中生。
这些条件要求是不是完美契合中国人的身体特点和性格天性?
先说柔韧性和对身体的精确控制。高尔夫是通过扭转身体然后释放出速度和力量,再通过精确控制身体姿态在合适时间位置爆发加速度击球完成挥杆动作。这个过程柔韧性最重要,身体柔韧性好的人能扭转更大幅度,然后释放回转同样有更大幅度。小麦就是这样的球手,他在十四岁时就发现自己能够在转动胯部击球一霎那还能继续转胯一定角度送出杆头,距离马上增加三十码。简单说就是能够两次转动胯部而一般人只能转一次。
这说起来好像很玄妙,其实在我们的跳水高手看来简直是小儿科。看看东京奥运会的全红蝉,那种柔韧性和对身体的精确控制应该比小麦不止高一个档次。他们的爆发力肯定也是很厉害的,要不没有那么高的腾空高度和翻转速度。想想这些人来打高尔夫,可能会觉得挑战性太低。
再说击球精确性。高尔夫需要根据落点需要击打球的不同部位打出不同抛物线不同旋转的球,特别是切杆和推杆,落点和力量更是生死攸关。高手就是能够保证球落在合适的位置、滚出自己要的路线。这些东西在我们的乒乓球国手看来也是so easy了。想想他们需要对着飞速冲来的球打出转与不转出不出台、上旋还是下旋侧旋,难度不是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
还有专注力。高尔夫比赛起码四到五个小时一场,连续打四天。专注力不够的球手往往一个晃神就前功尽弃输掉比赛。这些比起练琴练围棋的人来说强度真是不值一提。以前说到围棋必谈李昌镐李世石,等到我们的古力柯洁成长起来,韩国棋手夺冠就变成大新闻了。可见中国人的专注力也是罕有可比肩者。
可以说高尔夫就是草地上玩的乒乓球,其实还简单点、乒乓球球是动的而高尔夫球就躺地上一动不动。
不难想象,要是中国有跟玩乒乓球一样多的人喜欢高尔夫,肯定就像如今乒乓球比赛需要限制中国选手的参赛人数了。韩国高协现在就需要限制她们的女球手每次参加比赛的人数,害怕她们夺走全部冠军就没有人办比赛了。
更重要一点是高尔夫是有完善的职业比赛体系的,每年从头到尾从南到北有各种各样比赛,每场奖金差不多跟网球一样多、比赛场次还更多。大满贯赛事冠军现在奖金超过两百万美金,沙特人今年开始搞的LIV联赛更是高出一倍不止。
而且这项运动还男女老少皆宜,从八岁可以打到八十岁。不单业余锻炼身体是这样,职业比赛也是如此。远的不说,去年米克尔森又一次拿大满贯已经超过五十岁了。,
不像乒乓球,我们那么多运动员抢破头就是争几年一次的那几块金牌,好不容易得到国家和要掏腰包发奖金。真是赔钱赚吆喝。
这几年也终于有了职业比赛,可也就一年几站每站奖金十来万。寒酸到不好意思见姥姥。
所以说我们应该大力发展高尔夫这项运动,它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体育项目。不单能锻炼身体还能带来丰厚的金钱回报。
至于为什么国内现在开展的不太理想,我们下一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