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药的“闹”咋个写 空“劳劳”的“劳”长啥样?
□向军
“你像吃了痨药,差点儿挞扑爬,走路专心一点嘛,地上满是潲水……”这句话里,痨(lao)药、挞扑爬、潲水属地道的重庆方言。在重庆,无论在繁华都市的大街小巷,还是乡村野外的田间地头,随时都能充斥着亲切的乡音。我们今天说起顺溜的重庆方言,与辛亥革命先贤、蜀中名家巴南人向楚留下的“语根密码”息息相关。
日前,中国东方姓氏委向氏文化研究中心重庆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今天重庆人说的方言,百年前,向楚任总纂的全国名志《巴县志》,首次用专门章节,对重庆方言语根进行论述,让后人对了解和研究地方语言的来龙去脉有了开启的钥匙。
语根密码破译重庆方言
向楚:让更多人通过方言懂得重庆
语根,也称语源、根词、词源。由一语源推衍为多数词语,其语源称为语根。也是同源派生词的始源形式、总根。
重庆直辖前,重庆方言和四川方言统称四川方言,亦称巴蜀方言。有学者研究认为,重庆方言形成于西汉时期,由中原华夏语与古蜀语、古巴语融合而成,最初被称为“梁益方言”,与秦晋方言较为相近。但由于川渝盆地较为封闭内向的自然条件,至宋代,川渝发展成一个独立的语言区。
宋范成大旅居蜀地时在《石湖诗集》卷十七《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记载: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
此后,由于明初与清初的两次“湖广填四川”,巴蜀地区人口构成巨变,各地移民方言融合演变,发展成现今的四川话和重庆话。
此前,虽有人对巴蜀语有零星见解,但无系统研究,如何破译巴蜀语,尤其让众多的人会说并懂得方言?向楚决定:用语根密码破译。
“空劳劳”原来是“空廫廫”
向楚:《巴县志》里亲撰《方言》
因为有超凡的记忆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1926年到1936年,时人称为“活字典”的向楚,两度被聘为《巴县志》(民国)总纂。
向楚认为,历史正在逝去,记忆也在淡薄,文化名城重庆应该有一部拿得出手的地方志,使命在肩,责无旁贷。编史首推公允,不该记住的让宽容替代,不敢忘却的刻在心底。史学,在向楚心中始终是神圣的。
旧《巴县志》原有“疆域”“职官”“建置”等11类,向楚因时制宜,增加了“学校”“商业”“交通”“市政”等,特别增添了“革命军始末”,一共23类,保存了大量明清以来的珍贵资料。除统稿外,向楚亲自撰写的《革命军始末》《事纪》《叙录》《礼俗》等篇章,有的是他的亲身经历,有的是网罗有史以来关于巴县之编年纪事于一炉。尤其是《礼俗篇》中特撰《方言》一章,对巴郡(现重庆和四川部分地方)的方言语根,进行详细地分辨和解析。
“方言凡饮药而毒,北燕朝鲜之闲谓之痨。《说文》:瘌,楚人谓药毒曰痛瘌,痨瘌皆在来母,蜀语亦呼毒药杀人者曰痨药,作去声。医家谓血弱病、丐痨病实当作劳,凡劳于力劳于酒色皆是也。”在由向楚任总纂的《巴县志》,其中对重庆方言“痨(lao)药”,就用语根对其出处、意思、读音等进行破译,称“痨药”的出处是《说文》,源于楚人药毒母语“痨瘌”,四川(含重庆)话就叫毒药杀人为“痨药”……
《说文》唏笑也,《广雅》释诂:唏唏笑也。蜀语谓笑曰:唏唏,或作:嘻嘻。这是向楚对“唏笑”语根的解析。
打莲箫(民间舞蹈)、寿木(棺材)、沙牛(母牛)、潲水、疿子(湿热气候引起的皮肤病)、空廫廫(音lao、空虚)……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庆方言,向楚对语根进行解码,在《巴县志》里,一共有十多页方言及语根解析。
寻找重庆方言之根
向楚:为后人留下方言研究的钥匙
今天,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普及,说惯重庆方言的人,发现与普通话对照,声母总是少zh、ch、sh、r,鼻音n和边音l分不清……学者们研究发现,重庆方言是北方话区的一个语支,同公共汉语的北方官话相比,在微观上属于殊方异语。学者们研究重庆方言时,向楚在《巴县志》中对重庆方言的语根解析,就起到开启研究之门的钥匙作用。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向楚传》评论:向楚尤通晓巴蜀方言,故《礼俗篇》中特撰《方言》一章,推寻巴郡方言之语根,辨析甚精,诚学术之名篇,不仅一县之志书而已。
向楚其人
记忆强被誉活字典
孙中山题赠他“儒宗”
向楚(1877—1961),字仙乔(亦作仙樵),号觙公,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人。
1899年秋,向楚任职清廷内阁。1900年赴乡试中举。正值戊戌六君子被诛、八国联军入北京,清廷与德、美、英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黑暗的政局和动荡的时代深深触痛着向楚。乡试得中,有人向他报喜,向楚却漠然地说:“国将不国,一举人何足为荣!”
1906年初,重庆成立中国同盟会支部,推杨庶堪主事,向楚由巴县老乡杨庶堪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同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在朝天观举行市民大会,宣告重庆独立,向楚任秘书院院长。
1915年,向楚加入中华革命党。次年冬天赴广州,1918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四川财务厅厅长。后任大元帅府秘书。孙中山以向楚学术渊宏、诲人不倦,亲笔为他题赠“蔚为儒宗”四字。
1924年,向楚毅然辞去所有职务,回归教育事业,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国文系主任,后又担任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及国文系主任。在川大教学时,向楚的文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达到他人生的顶峰。他以理解力之好、记忆力之深而被誉为“活字典”。
1931年11月,向楚任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
(作者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