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风情的 哲学论说文怎么写?
法式哲学教育:
论说文怎么写?
哲学新媒体驻法记者孙有蓉
访问巴黎索邦大学哲学博士生
Juliette
法国高中哲学会考题目,即便是受过台湾大学教育的一般人可能都看不懂,看懂了也不知怎么答,所以年年都引起讨论。我们在上一篇的报导中,访问了几位刚考完会考的高中生,跟台湾读者分享他们今年参加会考的心得,此篇系列报导中,我们访问了一位正就读索邦大学哲学博士班的学生 Juliette Ferry ,请她来说明如何针对一个哲学会考题目而写出一篇好的论说文。
题目分析
一篇论说文的导论可以针对题目所包含之语词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
Jeliette 首先强调,论说文的撰写并不是只有在写哲学文章时会使用到,所有的学科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写作。法国高中会考的题目,通常是一个问题,所以通篇论说文的目的就是要去回答这个问题。为了方便解说,她选了一个她当年会考的题目来作为分析说明的范例:「语言是否背离思想?」
根据Jeliett的说法,当我们看到这个题目,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分析题目所包含的重要词汇来阐明问题意识,以此范例来说就是分析「语言」和「思想」这两个词汇。所谓的分析,就是先把想到的相关字词先列举出来。譬如,「语言」一词应该会跟「文字」、「沟通」、「对话」这些语词有关。在把题目中的每个字词都用这样的方式分析完了之后,就要试着在这些不同词汇中寻找其定义之间的关联。
思考不同语词/概念之间的关联性
问题(question)与难题(problem)是不同的概念;而所谓的问题意识,就是透过对难题的问题分析,来呈现出不同的思考面向,并透过这之间的逻辑关联性,来掌握和了解难题的意义,进一步才能回答或给出适当的答案。
不同语词之间的关联可能是一种悖论或张力。在撰写的技巧上,需要将问题意识,也就是不同定义之间所蕴含的张力,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展现。这边可分成两个部份来说明。
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并不是论说文题目所要回答的这个「难题」,而是指我们如何透过一系列问题的提问来拆解出可能的不同面向,并进一步透过阐释这些不同面向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让我们对论说文的题目——也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难题——获得一个全面性的了解。
语词/概念和语词/概念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种类的张力关系。
张力指的则是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元素、语词或概念,由于无法化约成同一个东西,而产生的特定逻辑关系。举例来说,语词之间的张力可能是一种对反关系,像是「黑白」、「阴阳」等等这种相对应的关系;或是逻辑上无法同时为真的矛盾或悖论的张力关系;也有可能是指涉和指涉物之差异所产生的特殊关系等等。
段落之间的转承:逻辑关联性
不同语词之间的不同张力关系代表了语词所蕴含的概念有不同的逻辑关联性。Juliette 说,呈现这些不同逻辑关联性的关键就在于段落间的转承。她说,转承的意义在于回顾这个段落的论证,以及显示论证本身的极限与缺陷,用该论证无法说明的部份来引导出下一个段落。
以前面的例题「语言是否背离思想?」来说,如果第一段的论点是「语言可以表达思想」,那么转承处的撰写可能就要举例,或是提到某人指出有时可能并非如此,藉此显示此论点的极限,才能合乎逻辑地带出下一个段落的论点:有时语言会背离思想。接着再用同样的分析写作方法翻转出下一个段论的论点,譬如:并不是语言背离思想,而是思想必须依靠语言而存在。几乎所有论说文都可以用这种三段写作来呈现,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法,Juliette 如此说。
利用古今哲思来发展自己的问题意识
在分析题目的时候,Juliette 建议可以同时把所有想到的相关哲学思想一起列出来,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带来新的想法。譬如说,在回答「语言是否背离思想?」时,她会想到黑格尔曾说:「没有不带语言的思想」。这个援引就可以激发出新的问题意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从题目出发去介绍哲学家的思想,才能避免离题。
所以,要写出一篇好的论说文,一定需要在正式写作之前打出文章结构的草稿,以检视文章中的每个部分,在逻辑上都是紧密扣合的。
法式重结构、英伦要摇滚
目前就读索邦大学哲学博士班的Juliette Ferry,介绍法国论说文写作方法。
曾在英国读过一年硕士的 Juliette,也分享了她对英国和法国在论说文写作时之差异的经验分享。
由于英国的论说文写作只有主题没有题目,而且完全只要求作者写自己的想法,所以刚开始 Juliette 对于这种完全没有结构可言的写作方式感到非常惊讶,也觉得有点迷惘,不晓得要怎么写。
不过她很快就发现完全可以用法式论说文的形式来融入英式的书写方式。她认为英式写作形式的好处在于可以逼自己把想法说出来,也因此论述的论证和反证就变得特别重要、且必须严谨。相对来说,Juliette 认为,法式写作由于比较注重文章的整体结构,所以比较容易将学到的哲学或历史思想展现在自己的论证里。就她所熟知的法式写作和她在英国接触到的这两种不同风格的论说文写法来说,她认为这两种写作形式刚好互补、可以相辅相成。
论说文写作训练能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 Juliette 介绍的论说文写作技巧,可以看出法国的高中哲学教育是透过哲学会考的论说文写作,来训练学生组织思想和清晰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抽象思考、逻辑思辨和组织综合的能力。
清晰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必须能先将思考内容转成概念来处理,而这就需要抽象能力;而要清楚掌握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有能力辨别出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逻辑能力的训练;将思考的对象所包含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分析清楚了之后,还需要将其用有组织的方式综合起来,才能回答问题、或提出相关的解决方式。
因此,学习写论说文写作的好处除了能在哲学会考拿高分的表面好处之外,它的真正好处其实在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任何要解决难题的人都会需要这样的能力。模仿哲学家日常思考的方式去思考一个主题或难题,在经过练习之后,一般人也可以拓展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中美孩子的阅读差异竟如此大!
从小这样阅读,孩子的未来不会差!
美国孩子的写作课
有别于中国的作文
前者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
概念分析和深度思考
偏向于学术性
而中国的作文课
强调的是描写与描述
更偏向于文学性
反应在阅读上
中美两国的孩子
自然就有了巨大的差异
美国孩子往往
会从多角度考察问题
而中国孩子则
更多关注优美词汇和“文笔”
如何让孩子取长补短
提高孩子的深度阅读能力
培养孩子的
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
这套书正好给孩子
提供了专业的训练
《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
等不及的爸妈们赶快下手吧
这套书就是
儿童版的
(哲学园连载过全书,点击蓝字阅读)
我们为什么要孩子多读书?
没有谁只是想让孩子变成一部百科全书,毕竟人的记忆再强大,未来也会被人工智能轻松碾压。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很早就告诉他的学生,“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我想,阅读也是如此。这就是美国8岁小学生就能泡在图书馆里写“论文”——《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的真正原因吧。
可是,在这个集体知识焦虑的时代,我们渐渐习惯于追逐获取知识的效率。
囤了一柜子的好书,督促孩子大量读书,却可能让孩子在囫囵吞枣的阅读间,不自觉忽略了在阅读中思考这个核心价值。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套深度阅读盒子,内含1本《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2套口袋互动卡、14枚精美阅读勋章。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引导孩子在日常阅读时沉下心思,保持深度的思考,享受在阅读中思辨与探究的乐趣。
更重要的是,在童年成长的关键期就能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学会阅读,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儿童版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PISA,在针对儿童组织的阅读测试和研究中表明,儿童阅读培养的重点,是培养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我的第一本深度阅读手册》就是为孩子量身定制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这套深度阅读盒子的绝对主角。
它并不是通过深奥的理论告诉孩子如何阅读一本书,而是利用一个个阅读策略,引导孩子一步步触达一本书的内核。在日常阅读中,自然地学会如何深度阅读一本书。
通俗易懂的对话式语言,给孩子阅读中具体的引导,让孩子轻松理解每个阅读策略。
精心设计的图形化工具,趣味十足。每一次阅读,都有了更加具体的思考和收获。
14枚阅读勋章的里程碑式阶段激励设计,更为孩子带来自信满满的峰值体验。
让孩子能有逻辑的表达思想
阅读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与孩子进行交流。
特别为亲子准备了2套口袋互动卡,让父母可以从这里开始,和孩子产生更具价值的家庭阅读交流。而不是拿起书给孩子讲一通道理,问问孩子记住了哪些知识。
每张互动卡的a面,围绕一个主题列出多个互动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父母就能很轻松和孩子开始一次颇具价值的阅读交流。
互动卡的b面,则用图形形象化呈现了沟通中的思考方式,孩子能非常直观看清自己的思维模式。
像这样交流多了,孩子会自然走进一本书的内核,自我表达欲望也会增强,还能形成结构化思考、表达与解决问题的逻辑。
2套口袋互动卡全部采用纯正荷兰白卡纸,不易弯曲更能长久使用。8×10cm的合适大小,放在床边能丰盈睡前的时间和闲趣。外出游玩也一点不占旅行箱位置,就能充实孩子的整个旅途。
为什么值得买
01
风靡美国、加拿大的国际阅读方法
孩子值得拥有
美国小学在教授孩子阅读课程时,都会教给孩子非常多实用的阅读策略和工具,张贴在教室各处,它们就像一个个脚手架,帮助孩子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提炼、消化、理解。
这套深度阅读盒子,就在美国、加拿大研究几十年的先进阅读策略上,结合中国孩子中文阅读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意研发。
习惯了抄写生词、背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孩子们,能有机会接触这么多的专业阅读策略,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就连大人也会感慨,如果自己小时候就有这些,那读书学习一定大不一样。
如果你正是一名酷爱阅读的家长,那你以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到处“翻墙”网络,没头没尾的零星搜集了。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这套深度阅读盒子通通教给孩子,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真正与世界接轨。
02
32大阅读策略
让孩子触达一本故事书的内核
一本故事书,总能让孩子看得乐此不疲。但除了又多知道一个故事,故事书究竟该读些什么?如何去读?
这套盒子针对故事书这样的虚构类文学作品,提出了5个阅读目标,并对应提供了32个阅读策略,层层推进,让孩子一步步深入作品内核。
再阅读一本故事书时,孩子可以结构化地复述一个故事,洞察一个故事的多个主题和观点,感受书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分析捕捉人物的性格特点,发现不同故事背景对事件和人物的关联影响。
一本好的文学作品,被孩子这样读上几遍,感悟与收获自然不同。
孩子天性善于模仿,他们可以通过感受故事里的人物去学习。所以在口袋互动卡的设计中,还重点加大了孩子对人物剖析解读的阅读策略。
孩子可以和父母通过互动卡交流,捕捉人物的情绪变化、发掘人物多面的性格、比较不同的人物、关注人物关系、思考人物的行为动机、注意人物的变化……这样就能丰满地解读每个人物,无论是书里还是生活中。
而一切你想告诉孩子的道理,不必开口,自在其中。
03
17大阅读策略
引导孩子在知识读物中思辨与探究
读史,为了明智;读自然科普,是要洞察世间万物的规律;读科学,是去满足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道理都懂,可我们仍然很容易把阅读知识类读物,仅仅简单当作孩子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
记忆知识只是基础,思辨与探究才是关键。
对于非虚构类知识读物,也明确了2个阅读目标:
1、确定主题和细节:帮孩子在大脑中把新知识进行分类,然后整理和存储。
2、确定关键信息:帮孩子发现规律,理解世界万物,联结已知和未知的知识,发展积极的探索精神。
拿起口袋互动卡,我们还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思考:
事实和观点的区别?
自己和作者的观点是否一样?
不同书本的观点是否相同?
有没有对书里的文字产生疑问?
……
这套深度阅读盒子里,一共提供了17个非虚构类知识读物的阅读策略,帮孩子迅速抓住知识点,保持思辨与探究的习惯。当然还有更多精彩,等着孩子慢慢发现。
值得立刻下单的理由
01
是时候
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了!
部编语文教材主编、山东大学终生教授温儒敏曾明确表示,未来语文变革有三:
1、大量增加阅读量,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2、将哲学、历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内容放入阅读内容;
3、将提高阅读的思辨性、复杂度和扩展度。
三大变革,条条直击阅读。
《人民日报》也曾发刊文指出,“初中掉下的成绩,可能都是小学欠下的阅读账。”
从看绘本到看大量文字,从看懂故事到看深内容,无论是在书籍难度、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各个方面,小学这个阶段都对孩子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不成长,就消退!在童年的阅读关键期,每个孩子更需要这样一套深度阅读盒子,去对抗阅读难度升级带来的挫败,保护好内心热爱阅读的种子。
02
已被众多夏令营孩子使用
好产品有口皆碑
这套盒子中的很多内容都已被众多夏令营采用,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也特别兴奋,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有趣的第一次尝试。
使用过这套盒子的家长们反馈也很好
03
一份值得什袭以藏的记忆
若干年后,当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过往,除了拿出相册,还有什么能记载孩子的成长?
谁都可以帮孩子完整保留身体成长过的轨迹,那他曾经闪光的思想呢?
如果我们可以为孩子上千元的成长摄影买单,那这记录着孩子隽永思想的阅读盒子,不更该被我们什袭以藏。
一套深度阅读盒子,丰盈了孩子的阅读时光,也在倡导深度学习的大语文时代,提升了孩子最核心的阅读能力。这是我们能给予孩子应对未来最好的学习利器,也是赠予他们最有力量的成长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