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巡礼 | 日本:无惧“死亡之组”,蓝武士再出击
(图源:ghanadailies.com)
日前,日本足协正式公布了出战卡塔尔世界杯的26人大名单,旅欧球员人数高达20名,其中富安健洋(英超阿森纳)、远藤航(德甲斯图加特)、久保健英(西甲皇家社会)、南野拓实(法甲摩纳哥)和吉田麻也(德甲沙尔克04)等球星更是效力于欧洲五大联赛。
作为亚洲最成功的球队之一,日本队早已成为世界足坛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众多年轻的球员前往欧洲效力,让队伍水平较四年前又提升了一个档次。第七次世界杯之旅,“蓝武士”自然期待能有历史性的突破。
01 《足球小将》:一代人的足球启蒙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曾是足球的荒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国内最受大众欢迎的体育项目始终都是相扑和棒球,足球的受众度非常低。日本足球在当时也只属于亚洲二流水准,实力远不如西亚和韩国。
1980年的西班牙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日本0-1不敌中国,痛失世界杯资格,日本足球陷入“冬之时代”,足球在日本彻底遇冷。
次年,高桥阳一创作的《足球小将》开始连载,主人公“大空翼”不断拼搏、带领球队过关斩将的故事吸引了大批读者,也掀起了日本青少年投身足球运动的浪潮。据统计,漫画连载的六年期间,日本注册小学生足球人数从11万增长到24万,参与足球的人数实现爆发式地增长。可以说,《足球小将》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足球在日本的发展,也为日本足球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 在日本流行这样一句话:“日本篮球没有因为樱木花道而变得更强,日本男足却因为大空翼而真的称霸亚洲。”1993年,在首夺亚洲杯冠军的一年后,筹备了六年的日本职业足球联赛——J联赛正式开打,日本足球开始腾飞。1998年,日本队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此后更是成为世界杯的常客,连续7次参赛,3次进入16强。
在亚洲舞台上,日本队继1992年后,又在2000年、2004年和2011年三夺亚洲杯冠军,成为亚洲杯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
根据此前国际足联的一项统计,日本足球总人口已超过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更是高达104万。今年,日本足协发布了全新的足球国家战略白皮书《日本之路(Japans Way)》,调整细化了日本足球发展战略。按照计划,日本足协远景目标是2050年再次主办世界杯并夺冠,男足国家队国际排名进入世界前10,热爱足球的足球家庭人口达到1000万。
02 J联赛:日本崛起的助推器
联赛是一国足球之本,在日本足球崛起的道路上,J联赛的强大输血功能功不可没。
J联赛成立于1993年,由公益财团日本足球协会与公益社团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主办。创立初期,联赛并不设立升降级,但为增加比赛刺激程度,规定每场比赛必须分出胜负。由于90年代初的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财力雄厚的J联赛得以吸引大批球星的加盟,包括济科、莱因克尔等。尽管彼时的他们已处于职业生涯末期,但他们仍为日本带来了先进的足球理念,J联赛也因为他们的到来声名大噪。
▲ 1993年,济科加盟鹿岛鹿角。(图源:VnExpress)1999年,随着参赛球队的数量逐步增多,J联赛拆分为日本职业足球甲级联赛(J1)和日本职业足球乙级联赛(J2),同时引入升降级制度。90年代末,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J联赛的上座率开始不断下滑。为刺激国内观众的观赛热情,日本足协通过发放观赛券的形式引导球迷入场,同时将联赛改为双循环赛制,增加冠军悬念。
J联赛的回暖为国家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以2004年亚洲杯夺冠的日本队为例,当时阵中大多数球员就都在J联赛效力。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闯入16强时,日本队的参赛大名单也还是以J联赛的球员为主。
与此同时,日本足协也在继续推进联赛职业化的进程。2013年,J联赛正式引入准入评价制度,从竞技、设施、组织人事、财务以及法务这5个维度对J联赛球队进行评价和审核。一年后,日本职业足球丙级联赛——J3联赛设立,职业联赛层级扩大至三级。目前,日本国内共有18支球队效力于J1联赛,22支球队效力于J2联赛,18支球队效力于J3联赛。
除不断探索合理的联赛制度外,J联赛对于俱乐部的准入和运营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在硬件方面,球队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球场和专门的训练基地;在经营方面,俱乐部需要有独立的运转能力,不得接受企业冠名,更不能属于财阀私有;此外,俱乐部还要定期与球迷进行交流,协助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当地民众和经济融为一体。更为重要的是,J联赛明确要求俱乐部建立自己的后备培养体系,这一强制性的措施既巩固了球队的人才基础,也为日本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 横滨水手夺得了2022赛季J1联赛的冠军(图源:KYODO)成立之初,J联赛就提出了“提升日本足球水平及足球运动普及化、振兴运动文化及国民身心发展、提升与国际社会间的交流”的理念方针。多年来,J联赛始终按照设定的轨迹发展,现已成为年轻球员的加工厂,优秀球员远赴重洋的跳板。
03 青训模式:双轨合一,体教兼修
日本足球在短短三四十年取得了质的飞跃,除了得益于联赛的发展,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培养同样功不可没。其中独具日本特色的校园足球,更是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
1998年初次参加世界杯后,日本足协便开始了对足球体系的重新规划与构建。在日本,青训体系采用的是“全民足球”基础上的“校园足球+俱乐部青训”双轨模式。这种模式拥有庞大的足球人口基数和层级分明的体系,通过人数的层层堆积,金字塔尖得以更高。
在日本的校园内,足球都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并不会为其开设专门的课程。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主要依托于学校足球“部活”(注:类似于国内校园的社团活动)的形式实现。“部活”每周训练2到5次,周末活动则以比赛为主。为保证孩子得到正规专业的指导,日本足协对“部活”的教练员实施执照制度,并制定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手册。
小学毕业升初中,是学生足球生涯重要的“分水岭”。有些学生会选择校园足球开展较好的中学,进入学校俱乐部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而有些学生则会把足球运动作为业余爱好,延续自己的热爱。据不完全统计,日本U12-15的注册人数近25万,U15-18的注册人数近17万,U12以下的足球人口则超过30万。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日本足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源:日本足协官网)日本的青训理念认为,比赛是提升球技和实战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足协针对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层级的学生,设置了相应级别的比赛。据统计,每个青少年球员平均一年可以打5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
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全国高校足球选手权大会)就是其中最亮眼的名片,这项古老的赛事迄今已举办101届。每年,来自全国各地4000多所高中经过残酷的预选赛,产生出48支优胜队,参加单败淘汰的全国总决赛,决出最后的冠军。本田圭佑、中村俊辅、中田英寿、冈崎慎司等人,正是在高中联赛中大放异彩而走上了职业之路。
除校园足球外,日本青训的另一条轨道则是俱乐部青训。目前,J联赛的绝大多数球队都拥有完整的U12、U15、U18三级青训梯队,U12梯队一般负责接纳大量小球员接触专业的基础足球训练。到了U15梯队,筛选到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球员可以入选。而到了U18青年队,每队通常只有25到35人的配置,九成左右的球员都在各个年龄段被淘汰。而在淘汰之后,不间断的文化课也使球员们不会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即使到达不了塔尖,处在塔底的大量小球员也有办法谋生,或者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其他工作。
与此同时,日本足协还积极鼓励职业俱乐部与学校进行合作,职业青训球员与学生球员之间的壁垒也就此打通。优秀的足球少年既可以从校园走向职业,也可以选择在校园里继续深造,这一设计解决了孩子们的后顾之忧,让更多人愿意投身职业足球。
▲ 从校园足球走出来的36岁老将长友佑都,将第四次征战世界杯。(图源:KYODO)04 冲击八强,“蓝武士”能否成功?
当然,日本足球也并非没有自身的问题。多年来,日本足球一直主打技术流打法,注重球员脚下技术和团队之间的配合,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反映在青训中,一些身体条件不错但技术略显粗糙的苗子往往会被埋没,这也导致日本国家队人才特点趋同,缺少多样性。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日本男足缺少一个身材高大、能充当“桥头堡”的支点前锋,很多时候都是由前腰球员客串影锋,中后场球员身体素质偏弱,在面对欧洲和南美球员时容易被针对。
另一个摆在日本男足面前的现实是,尽管日本足球在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世界足球强国还有不小的差距。技术流打法在对阵比自己弱的亚洲球队时可以实现很好的压制,但一旦面对身体更为强壮、速度更快、压迫力度更大、比赛强度更高的球队,日本队往往占不到什么便宜。因此,日本男足想要更进一步,真正实现与“欧洲、南美强队掰手腕”,可能还需要不少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回想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日本队就给世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1/8决赛2-3憾负比利时的比赛,更是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支支敢打敢拼、团队至上的日本男足。
(图源:法新社)本届世界杯,日本和德国、西班牙和哥斯达黎加分在同一组,这个抽签结果,无疑给日本的出线蒙上了一层阴影。德国、西班牙作为世界杯的夺冠热门,整体实力要远远强于日本,另一只球队哥斯达黎加,也时常扮演“搅局者”的角色。因此,日本想要从小组中突围仍然是一件难事。“蓝武士”的八强梦,或许还要一点点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