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经典读好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近日,有网民在浙江省政府网站留言,批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毒小说”,建议把《水浒传》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文读物中清除出去。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作出回应,解释了该书入选教材的原因,表示“重要的不在于‘读了什么书’,而在于‘怎样把每本书读好’”。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书本里的世界也是复杂的。看到了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内心。《水浒传》等经典作品是否适宜中小学生阅读,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但不能偏离基本的评判标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经受了时间考验,抵达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其文学价值毋庸置疑。对读者来说,知少断多、轻下结论是不合适的。可以表达不认可不喜欢,也可以进行学术交流,但不能因个人好恶希望一禁了之。简单狭隘的二元思维不应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占主流,这也是大多数网友反对把《水浒传》赶出教材的原因所在。
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水浒传》诞生于元末明初,作品本身有时代局限,有些内容与当代主流价值不符,实属正常。经典入选教材,既是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古代文学,也需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毕竟互联网时代,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在文学海洋中找书看书,误读错读在所难免,靠堵是堵不住的。正如相关部门回应所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教育者应主动提升文学素养,在经典作品中去糟取精,对错误解读及时澄清,以理性科学态度教会学生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价值观。
事实上,阅读经典不是因为书中有“标准答案”,而是因为读者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宝贵的成长经历。作家米兰·昆德拉曾说:“现代的傻不是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如果阅读仅仅读了文字却无思考,阅读就没有意义。就《水浒传》而言,不仅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也呈现出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和不同人物的道路抉择、命运变迁。如果阅读时只看到其中的暴力打杀等糟粕,而无法透过现象思考更深层次的内涵意义,就无法培养批判思维、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不轻信、不盲从、会思考,是人们在时代洪流中得以立身的定心锚。培养“找答案”能力,人生路才会越走越宽。
由此引发另一层思考,一些人尤其是一些家长的阅读观念是否“矫枉过正”?近年来,家长过度担忧儿童图书问题并不少见。从儿童性教育读本到经典读物中的坏人、坏事,有时不论价值内涵、实际导向如何,只要出现“阴暗面”,便举报投诉。家长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堵恶”行为,扼杀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真实性、深刻性和创造力。贫乏又扁平的阅读体验无疑会成为孩子的人生缺憾。更何况,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物,真实世界也不是“无菌”环境。倘若一个人未曾从书中看过人性的黑白、社会的善恶,又怎能对世界有真实全面的认知?又怎能以强大的精神免疫力直面挫折、明辨是非、避恶从善?只提供全面美化现实的文学,将孩子丢进“温室”,才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
怎样把经典读好,汲取精华,进入更深更广的世界,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噎废食,只会让人错失文学的美好,也错过人生的风景、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