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不需要”还暴打电话,如何守护我们的安宁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崔文佳
贷款、卖房、课程……几乎每天,我们都要接上一两个推销电话。即便明确表示“不需要”,或是直接屏蔽相关号码,对方仍可能换号再打过来。
这些年,相关部门多次对骚扰电话开展专项整治,但效果不尽人意。有报告显示,骚扰电话标记量近四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骚扰电话标记总量超4.99亿次,较2021年上升了36.33%。屡禁不止的乱象甚至让一些人被迫接受了被骚扰的现实,认为这是信息时代“必须承受之痛”。
每个人都拥有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侵扰和破坏的权利。从民法典,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了这样的事实:电话号码属于个人信息,处理个人信息需征得自然人的同意,否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在今年1月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也包含了某通信公司擅自多次向用户进行电话推销的典型案例,最终判决亮明了司法态度。
既然如此,为何推销者仍肆意妄为?一来,“骚扰电话”其实没有明确定义,究竟是确有所需,还是造成骚扰,根本上是用户的主观判断。二来,即便有法可依,“一告一个准儿”,但真正能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一通电话而费时费力去起诉呢?绝大多数人都是挂断电话、暗骂一声罢了。也正是这种“民不举官不究”,让推销者在灰色地带任性游走。
守护用户的安宁权,不能总指望用户去打官司,这决定了我们应当探索更加有效的源头治理。这里头,电信运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就前者来说,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增加骚扰电话识别、拦截、溯源等能力,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后者来说,则要加大受理投诉和追责惩罚的力度,做到件件有处置、事事有回音,让屡教不改的企业有痛感、长记性,也倒逼出更多企业的敬畏心理。对于个人来说,要尽可能少留痕。不论是在外登记,还是网络注册,都三思而后行。若感觉遭受骚扰,不妨保留好骚扰电话的录音等证据,以便在投诉举报时缩短处理周期。
还要看到,骚扰电话的拨出仅仅是最后一环。在其前端,还有电话号码从何而来的现实问题。据公安部门透露,源头主要有两个,一是合法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部门单位出了“内鬼”,二是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撞库”方式攻击一些收集信息的公司数据库。这也意味着,真正还人们“耳根清净”,还需要全链条治理、多方面联动。当个人信息保护到位,商业推销管理到位,我们的生活才能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