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排球运动影响比较深远的几条规则
中国的很多体育观众对“三大球”运动 The Big Three是比较钟情的,尤其是排球运动。由于中国女排、女足在世界大赛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女排五连冠辉煌,2016年奥运会又获得了冠军,共获得了三次奥运会冠军,而目前正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锦赛(四年一届),中国女排顺利进入四强,而夺冠的几个对手:巴西、美国(上届冠军)、俄罗斯都相继出局了。
前面我也写了很多关于排球运动和三大球运动的文章,前文链接:
本篇文章主要是讲述对排球运动影响最深远的几条规则改变。我们知道一项运动从刚开始发展,到普及,到流行,中间会经历很多规则改变,随着规则越来越完善,运动在发展的过程中,规则也会根据运动需要进行改变。
体育比赛改变规则主要是由于:1.利于运动的推广,世界国家的普及;2.利于公平原则。
很多时候,一个规则的改变,可能对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些特定的运动员有影响,而对整体运动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而也存在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国家在这项运动中实力太强,垄断了太多年,运动组织反复修改规则,想削弱这个国家的统治力,便于运动发展,比如乒乓球运动规则就经常修改,从单局得分数,到乒乓球大小,到比赛项目等....
我和叶枫同志总结了对排球运动影响比较深远的几项规则的改变,有些规则一改,有些排球强队就暂时退出了强队行列。
1.标志杆的设立
球网的两侧各树立了一根标志杆,规则规定球必须在两根标志杆之间的区域过网方为合法;而且球若触了标志杆也视为出界。
1968年国际排联修改了规则,设立了标志杆。标志杆的出现,使得排球比赛的进攻宽度受到了限制,有利于平衡攻守(排球运动总体来看是对进攻方有利,接发球方有利的运动项目),增加了双方对抗的回合数。
而且随着排球的发展,男子排球运动,大部分运动员身高都非常高。我们在看过规则后,甚至经常看比赛,觉得以后有可能规则还会变化,还会把男排的网高度增加,甚至有可能把标志杆距离再往里缩小,进一步限制进攻范围,这样可以增加攻守平衡,双方来回的回合数目,增加比赛的观赏性。
排球运动1964年进入奥运会。第一届奥运会男子排球冠军是苏联队,此前他们也连续获得两届世锦赛冠军。1968年第二届奥运会,苏联卫冕奥运会冠军。此时,男子排球在东欧国家发展迅速,以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波兰等几个国家排球迅速发展。特别是民主德国,运动员选材身高非常高,高举高打策略。1972年奥运会,半决赛,民主德国3:1击败此前两届奥运会冠军苏联队,而在决赛中,由于有标志杆的作用,民主德国的进攻优势(高举高打)受到限制,防守更稳定的日本队获得了冠军。
图1:1968年奥运会比赛,排球还没有设立两侧的标志杆2.拦网规则的变化
1965年之前,排球运动允许过网拦网;1977年修改规则,拦网不算入本方三次触球之内。
拦网规则的修改使得拦网技术对于防守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而拦网也逐渐从一项被动性的防守方式,发展为转守为攻,甚至是直接得分的利器。特别是拦网后,允许三次触球,大大增加了防守方组织防反进攻的机会。
拦网规则的改变,直接导致日本女排在70年代后,退出了争冠队伍行列。昔日的东洋魔女日本队,虽然身材不高,但是过去凭借出色的地面防守能力称霸世界。在新拦网规则实施以后,她们的优势很快荡然无存。
女排同样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此前三届世锦赛,女排冠军都是苏联队。1964年,东京奥运会,东洋魔女日本队和红色女巫苏联队争夺冠军,结果日本队3:0击败苏联队获得了奥运会冠军。此后的几届奥运会,日本、苏联轮流获得奥运会金牌。1968、1972年苏联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1976年日本女排3:0击败苏联获得奥运会冠军。此后,1977年,拦网规则修改,拦网的一方,不算一次触球,这样日本女排的地方防守优势就削弱了,此后日本女排再也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
图2:1976年奥运会,日本女排获得的最后世界冠军图3:1972年奥运会,苏联3:2击败日本,获得第二个奥运会金牌3.发球规则变化
1984年一项规则修改,不允许拦发球。以前,有身高优势的队,偶尔进行拦发球,可以争夺发球权。这项规则修改以后,发球变成了一项进攻武器。1998年,修改了规则,发球擦网后过对方场区不违例。这样的话,发球擦网,经常能改变线路,造成发球直接得分,增加了发球的进攻效率。
过去由于有拦发球以及发球不得触网的限制,发球方只能发出又高又慢的球,难以破坏接发球方的一传,使得排球的攻守不平衡。如今,规则改了,很多队都采用搏杀式的大力跳发,增加发球进攻威胁。
如今的男排,基本上强队都采用大力跳发,而比较奇怪的是,中国男排,好多运动员还采用发跳飘球这种威胁比较少的球。这也难怪中国男排一直打不出好成绩,世界四流,亚洲二流水平。
4.从发球得分制到每球得分制
排球比赛长期实行的是发球得分制,一局先得15分者(若打成14:14平,则需净胜对手两分)为获胜。这种规则使得,一局比赛时间十分昂长,不利于电视转播。为了控制比赛时间,国际排联对于计分规则做出了多次修改,先是规定在决胜局中实行每球得分制,而后规定在前四局中若双方比分为14:14的话,先到17分的球队获胜(无需净胜两分)。最后在1999年,正式实行每球得分制度规则。在新的计分规则下,比赛的时间变得可控,有利于电视转播,也让比赛变得更加紧张激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偶然性和悬念性。
1996年以前的奥运会排球都是发球得分制,2000年奥运会排球变为每球得分制。
在发球得分制和每球得分制都获得过奥运会冠军的国家有:男子:苏联(俄罗斯)、美国、巴西;女子:古巴、中国。每球得分制以后,女排强队俄罗斯,连续几届奥运会获得亚军,决赛均是2:3被逆转,也是非常可惜。而和俄罗斯一样不走运的有美国女排,巅峰期10年,没有获得奥运会冠军。最倒霉的是意大利男女排,意大利男排是90年代强队,连续三届世锦赛(1990,1994,1998)获得冠军,结果奥运会始终是无缘金牌,而意大利女排也获得过三次世界冠军,但是奥运会连前三都没有获得过。
图4: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排巅峰对决,俄罗斯3:2逆转巴西,获得奥运会金牌5.自由防守球员的引入
1997年起,排球比赛正式引入专职后排防守,且不计算换人次数的自由人,其影响是排球加快的向高大化的发展。
过去由于没有自由人,因此副攻到了后排仍要留在场上,因此副攻普遍身高一般,而且也要掌握防守和一传技术。
有了自由人位置后,一些身材高大,进攻突出但一传和防守能力一般的球员也有了用武之地(例如俄罗斯的加莫娃)。
图5: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俄罗斯3:2逆转巴西。注意下方,俄罗斯队,穿蓝色队服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红色队服)人为自由人6.鹰眼挑战
增加了裁判判罚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让某些“影帝”“影后”原形毕露。2012年伦敦奥运会,排球就增加了鹰眼,如果对裁判判罚有异议,可以挑战鹰眼。
目前,鹰眼技术在很多体育比赛中都有应用。如网球、足球、排球。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第一届世界杯引入鹰眼技术的。这个技术有好有坏,不过整体来说是好的,增加了公平性,避免了一些明显的误判漏判和裁判的干扰。
总结
好久没写体育文章了,本期主要是介绍一些排球的规则改变对比赛的影响。大家可以发展,一项体育运动,随着发展,规则是在不停的转变的。而有的国家,可能由于规则变化,就从此退出了强队舞台,有些国家则适应规则,吃透规则,继续称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