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海小家”温暖异地就医患儿:提供免费住宿,照亮小家希望
原标题:“上海小家”温暖异地就医患儿:提供免费住宿,照亮小家希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雨菲 | 上海报道
5个月的妍妍,身型比同龄孩子显得更娇小。受先天性的胆汁淤积症的影响,她的皮肤巩膜黄染、生长发育迟缓。从出生到现在,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度过。11月21日,听从当地医院的建议,妍妍的父母带着她从甘肃老家赶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
妍妍的母亲正在哄妍妍睡午觉
住院一周并完成各项检查的妍妍还需要出院观察,并在一周后入院复查。妍妍所在的肝病科负责人得知妍妍一家从甘肃辗转过来求医,便主动跟妍妍的父亲周永清说,可以在出院期间为他们申请入住“小布家园—同心圆上海小家”,能够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
“小布家园—同心圆上海小家”
这个“小家”,是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与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爱心项目,可以帮助异地求医的大病困难患儿家庭,解决短期(7-28天)住宿问题。这里不仅各项生活设备齐全,而且是免费入住。
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上海救助中心负责人王英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这个项目从去年11月14日启动,最初只有3个房间。如今,这幢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疏影路泊寓公寓的4层小楼,已有17个房间专门用于“上海小家”住宿,为400多个家庭提供了将近4000个晚上的温暖安睡。
7岁的伊卜拉伊木一家来自新疆和田地区。这已经是他们第四次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先天性膀胱外翻,以及伴随而来的尿失禁等症状,不断折磨着这个小男孩。这一次,刚刚结束手术14天的他,身上还挂着尿袋。但他依旧活泼、健谈,跟记者介绍着“小家”的设施。
“小家”里的公共厨房
多次入住“小家”,伊卜拉伊木对这里格外熟悉。他的妈妈每天在“小家”的公共厨房给他煮饭,他也经常跟在旁边看。伊卜拉伊木妈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孩子肚子总不舒服,所以必须少食多餐,她每天要为孩子烧五六次饭。这里的锅具、电饭煲、甚至餐具消毒柜都很齐全,她自己什么都不用准备。
“小家”里电饭煲、锅具、餐具、消毒机、洗衣机、床上用品、盥洗用品等设施一应俱全
与复旦儿科的合作模式,让项目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更加谨慎。据王英解释,项目经过初期试点后,推行到各个科室,覆盖了复旦儿科17个病区。每个科室认领专属的“小家”房间,按照既定的评估和审核机制,由医院社工部和护理部牵头,科室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组成评估小组,选出的患儿家庭交由社工部和北京同心圆基金会专人审核后方可入住。
王英还表示,由于当下房源有限,审核严格是为了能帮助到“困难中的困难”。“当然,我们是‘急难救助’,所谓的‘困难’不仅指经济困难,还包括一些紧急情况下的需求。”她还透露,基金会也在积极进行扩容计划,希望帮助更多患儿家庭。
妍妍的爸爸称,为孩子看病,已经花了12万元多,未来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钱。陪着孩子跑医院,他也没时间打工,没有了收入来源,日常的开销能省则省。“上海小家”帮他们省下的住宿费有几千块钱了,更重要的是,“小家”的便利帮这对90后夫妻省去了太多麻烦和顾虑。
伊卜拉伊木的妈妈用不太熟练的汉语与记者交流
伊卜拉伊木的妈妈也坦言,住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和邻居们也成了好朋友。而且她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乡求医,还能每天亲手给孩子做饭吃。吃完午饭,伊卜拉伊木就来到公共休息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做游戏。伊卜拉伊木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很满意,不过他也悄悄告诉记者,他很想念家里的同学和朋友,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回去和他们玩,和他们分享在这里的生活。
“小家”的楼道,每层有5间房
这幢彩色的小楼里,每一扇门推开,都是一个家的故事。病魔、拮据、舟车劳顿、独在异乡……或许他们是不幸的。但还有复旦儿科的努力救治,有“上海小家”的给他们温暖,有紧紧依靠的一家人彼此鼓励照顾,有坚强懂事的孩子,都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
愿每一个家庭都能笑着离开这个暂住的“上海小家”,健康平安地回到自己的家乡。
“小家”外墙上的缤纷色彩
(文中视频和图片均由《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王雨菲拍摄)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