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体育健身服务⑤ | ABC,篮球健身有等级评判标准了
与国际篮联长期战略合作,持续引入FIBA3x3系列高端赛事,让篮球运动在成都大火起来。在成都,凡是综合健身机构,几乎都有篮球场地。为提升篮球机构的服务水平,成都市篮球协会在《成都市体育局关于促进成都市体育健身服务机构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关于开展篮球运动项目健身服务的指导标准》,要求协会下属会员单位在未来6个月时间,本着自愿申报、协会审核、社会公示的程序,评定篮球项目健身服务等级示范单位,等级示范单位评定由高至低分为A类、B类、C类。
成都市篮球协会负责人表示,围绕三级篮球项目健身服务等级示范单位评定,协会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四条差异化标准,除都需拥有至少一片标准尺寸比赛场地(五人制标准15*28米,缓冲区2米或三人制标准尺寸比赛场地15*11米,缓冲区2米;篮框高度3.05米)、培训班教练基本配置外,对室内场所、固定师资、培训规模、班级训练人数、人均培训面积……都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评判等级评判条件如下:
A类
1. 拥有经相关行政机构安检、批准修建现浇结构室内场所(自有或租赁),至少一片标准尺寸比赛场地(五人制标准15*28米,缓冲区2米或三人制标准尺寸比赛场地15*11米,缓冲区2米;篮框高度3.05米),场地材料为塑胶、硅PU、悬浮式拼装、木地板等;看台容量不少于300人;照明标准要求水平平均照度750lux;同一培训服务机构经本会(或以上部门)注册、认证固定师资(限本驻点机构正式聘用)不少于30人;同一培训时段内人均面积应不低于10.5平方米,每个培训班至少配备1名主教练和1名助理教练,不超过20人/班,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2. 小篮球球场尺寸可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按比例缩减,在26米×14米到12米×7米的相同比例下变化,罚球线距篮板是4米,没有3分投篮线和区域;11-12岁,球篮的高度距离地板2.75米;9-10岁的采用2.60米;7-8岁的采用2.35米;可以有更低的球篮(1.80米以下)适用于幼儿园的孩子;
3. 同一驻点培训服务机构(不超过五所),同一培训服务机构经本会(或以上部门)注册、认证师资不少于10人;同一培训时段内大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8.4平方米,不超过25人/班;小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14平方米,不超过15人/班;精品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21平方米,不超过10人/班;
4. 以上培训班至少配备1名主教练和1名助理教练,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B类
1. 拥有经相关行政机构安检、批准搭建(修建)风雨棚场所(自有或租赁),至少一片标准尺寸比赛场地(五人制标准15*28米,缓冲区2米或三人制标准尺寸比赛场地15*11米,缓冲区2米;篮框高度3.05米),场地材料为塑胶、硅PU、悬浮式拼装、木地板等;照明标准要求水平平均照度500lux;同一驻点培训机构(不超过三所),同一培训服务机构经本会(或以上部门)注册、认证师资不少于20人;
2. 小篮球球场尺寸可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按比例缩减,在26米×14米到12米×7米的相同比例下变化,罚球线距篮板是4米,没有3分投篮线和区域;11-12岁,球篮的高度距离地板2.75米;9-10岁的采用2.60米;7-8岁的采用2.35米;可以有更低的球篮(1.80米以下)适用于幼儿园的孩子;
3. 同一驻点培训服务机构(不超过五所),同一培训服务机构经本会(或以上部门)注册、认证师资不少于10人;同一培训时段内大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7平方米,不超过30人/班;小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14平方米,不超过15人/班;精品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21平方米,不超过10人/班;
4. 以上培训班至少配备1名主教练和1名助理教练,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C类
1. 至少拥有一片标准尺寸比赛场地(五人制标准15*28米,缓冲区1米或三人制标准尺寸比赛场地15*11米,缓冲区1米;篮框高度3.05米),场地材料为丙烯酸、塑胶、硅PU、悬浮式拼装等;照明标准要求水平平均照度300lux;
2. 小篮球球场尺寸可以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按比例缩减,在26米×14米到12米×7米的相同比例下变化,罚球线距篮板是4米,没有3分投篮线和区域;11~12岁,球篮的高度距离地板2.75米;9~10岁的采用2.60米;7~8岁的采用2.35米;可以有更低的球篮(1.80米以下)适用于幼儿园的孩子。
3. 同一驻点培训服务机构(不超过五所),同一培训服务机构经本会(或以上部门)注册、认证师资不少于10人;同一培训时段内大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7平方米,不超过30人/班;小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10.5平方米,不超过20人/班;精品班教学人均面积应不低于21平方米,不超过10人/班;
4. 以上培训班至少配备1名主教练和1名助理教练,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锐凯 图据成都市篮球协会 编辑 王玲 校对 宋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