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场连环画大展打开父辈的话匣子
新民晚报讯(记者 乐梦融)上海是中国连环画的发源地,也是中国连环画创作出版发行的大本营,曾经涌现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连环画家,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创作出版反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海派经典。近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学院主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协办的“2022上海连环画作品展”在马利艺术空间迎接观众,带大家重温经典。
上海马利艺术空间举办的这场“2022上海连环画作品展”是因故从去年推迟到今年春天举办的。它面向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广泛征集作品,共收到投稿214件,共计1329幅作品,创近几届展览之最。入围的88件(共600余幅作品)中,90后和00后年轻作者的作品从题材、材质、形式到观念意识都有很大的突破和探索性,为上海连环画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连环画在上海是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群众生活,新民晚报记者在20世纪80年代采访小姚明和他父母的场景,也被连环画家定格。50后、60后和70后谈起连环画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此次展览是2023年上海的首次连环画大展,为上海广大中老年群众提供张找回童年时光的旅行票,邀请他们回味青春的甘甜。
展厅分为“致敬经典”“名家特邀”“征集入围”等板块。“致敬经典”板块人气最旺,展出了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创作的一批深受几代读者喜爱的连环画作品,贺友直、陈光镒、颜梅华、汪观清、徐宏达和顾炳鑫等老一辈画家的经典登场,如《李双双》《城濮之战》《风云初记》《红日》《火焰山》《黎明的河边》等,这些作品经过时间洗礼,如今依然焕发出不褪色的魅力;“名家特邀”板块展出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著名作品,体现了中国连环画全盛时期的艺术景象,夏葆元的《孙中山伦敦蒙难记》、徐芒耀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施大畏的《三斧头程咬金》等连环画精品都在其中;投稿海选的舞台留给了“新鲜血液”,如今,连环画也进入了艺术教育、插画出版,乃至商业品牌用途,可见海派连环画在当下依然有蓬勃生命力。展览共展出了1300多件展品,经典与新作穿插辉映,让观众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作品的不同风味。
上海美术家协会(简称:市美协)连环画年画艺委会主任桑麟康认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是新中国成立后了不起的绘画成就之一,在当年的创作环境中,连环画已经能够用娴熟的笔触和丰富的画面叙述完整故事,成为中国几代百姓接受知识、移风易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是一道光彩的风景。市美协秘书长丁设提到,为持续擦亮并打响海派连环画这张文化名片,不断推动海派连环画在新时代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市美协依托所属连环画、年画艺委会将两年举办一次“上海连环画作品展”,反映连环画创作的新发展,鼓励思想性、叙事性、艺术性兼具的优秀作品。
展览期间,以“中国连环画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众多理论学者,共同探讨上海连环画的新方向。丁设在分享筹备过程时说,此次入展的作品受到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鼎力支持。一方面,展览上的一批曾印刷在小人书里或连环画作品集里的经典作品,让观众感到亲切;另一方面,海选入围的连环画艺术家画风别开生面,不拘一格,还有不少面孔是来自国画、油画、数字媒体、艺术版画的跨界,他们正在探索、研究、创作出不同种类的“新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