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高尔夫业余球友使用错误球杆杆身(迈克·史塔丘拉)
今年波多黎各公开赛场集结132位挥杆完美的选手同场竞技,但是走近一看,就会发现他们使用的杆身五花八门,金属蓝,烟雾黑,闪亮银,火焰红,太阳黄,无奇不有。但是每一支杆身都在双手和杆头之间画出完美弧线。PGA巡回赛职业球员的球鞋、帽子、甚至身材都相差无几,但是1号木杆杆身却出乎意料之外的琳琅满目,颜色和款式皆然。波多黎各公开赛的132位选手使用68种不同杆身。职业球员的挥杆速度都大同小异,为何需要这么多不同款式的杆身?真的有差别吗?
真实原因尚未完全理清,不过一般球友也和职业球员一样,有必要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杆身。高尔夫传媒和Club Champion调杆中心针对差点10球员的测试结果显示,1号木杆搭配类似杆身的击球距离差异可多达17码。在高尔夫方方面面数据化的时代,杆身性能似乎是最后一个有待解开的谜团。但是就和所有难解的谜团一样,目前尚无头绪。
职业球员寻找完美杆身的过程从精准量身调杆开始。“职业球员利用出球状况监测器调校最佳出球数据,出球角度精准度可达数十分之一度,旋转率精准度在每分钟50转以内,”True Temper Sports研发副总裁唐·布朗说,该公司生产Project X杆身,包括HZRDUS和EvenFlow两个系列。“换作是20年前,他们只能在练习场和杆弟一起盲目揣测。”然而,昔日职业球员专属的击球状况监测器,如今已成为每一家球具专卖店的标准配备,寻找完美杆身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最优秀的调杆师手握出球状况监测器的精准数据时,也只能凭“感觉”落实在对面这位差点12的球友身上。
德州调杆师、杆身制造厂TPT顾问强·辛克莱对杆身有深入研究。辛克莱收集了数以千计3D挥杆影像,他在其中只找到三、四个共通点。“我研究这些3D挥杆影像后,发现挥杆动作宛如指纹因人而异,”他说。“无怪乎杆身款式会如此多样化,这是值得鼓励的现象。”对照挥杆多样化和杆身选择,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业余球友都使用错误的1号木杆杆身。然而,一般球友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和动力去寻找适合的杆身,又是另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Club Champion创办人尼克·谢朋指出,90%业余球友使用不是最适合自己的杆身。
“他们大多使用制式杆身,”他说,不过他也承认更合适的杆身通常价格也更高。“并不是说制式杆身一无是处,而是不见得适合特定球员使用。杆身是发挥最佳表现的失落的环节。合适的杆身会使挥杆更轻松俐落。杆头设计可以解决出球方向的问题,杆身则在于改善挥杆稳定度和速度。”然而,对一位球员而言,适合的杆身或许数以千计,该如何挑选是一大挑战。Fujikura、Mitsubishi和True Temper等杆身厂商各自提供数百种1号木杆杆身,有时候同一型号又细分数十种规格。以PGA巡回赛使用率最高的Fujikura Ventus杆身为例,官网上的规格就有23种之多。True Temper Project X HZRDUS杆身规格多达70种。Mitsubishi Tensei 1号木杆杆身规格更是有111种之多。而这些杆身厂商每天还不断推出更多杆身。尽管规格、重量、硬度多有重复,但是个别杆身之间仍存在细微差异,唯有调杆师和设计师有办法精确掌握。1号木杆杆头设计五花八门,再加上个别杆身可经由裁切尖端改变硬度,一般消费者完全不知道如何着手寻找正确的杆身。
许多杆身厂商都已推出线上互动工具和指引,帮助一般球友根据挥杆特性和理想弹道缩小杆身搜寻范围。GolfShaftReviews.info是杆身达人们经常参考的网站,搜罗超过2,000款1号木杆杆身的规格资讯。TrueFitClubs.com透过21项条件设定推荐合适的球杆。Mizuno Shaft Optimizer可以根据你的挥杆特性推荐最适合的杆身。人工智慧也被用于杆身媒合。SwingFit利用挥杆动作捕捉技术将挥杆动作转化成超过3万个资料点,决定最佳球杆和杆身组合。然而,无论分析再精细,都无法捕捉球员实际击球感觉。
“2千万名高球员就有2千万种挥杆方式,这是一个亘古难解的谜团,”30年杆身设计经验的Ping杆身研发总监约翰·奥登伯格说。“不过杆身的确可以改变球杆性能。”这是杆身设计师和调杆师的一致看法。而且有科学根据。加拿大法兰西斯沙勿略大学人体动力学教授萨索·麦肯锡研究高尔夫杆身将近20年,他的博士论文花了37页篇幅分析过去的研究成果,证明杆身特性和挥杆方式之间存在明确相关性。不过他也指出,个别球员的人体动力和握杆差异,会相当程度扰乱这种相关性。
萨索和你我一样热衷高尔夫。他坦承正确搭配挥杆和杆身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结果真的很难预测,”他说。“不过其中的确存在因果关系。”调杆师都知道,杆身不仅只有软硬之分,更重要的是杆身设计师所谓的弯曲模式,尤其是EI曲线。大体而言所谓EI曲线是一条上升曲线,反映杆身多个部位的受力情况,显示了杆身末端相对于中段和尖端的硬度,可以用于和其他标示相同硬度的杆身进行比较。Golf Shaft Reviews网站首席调杆师以及EI曲线测量仪设计者鲁斯.莱登指出,杆身有一些明显相似的类型,也就是他所谓的“原型”,而中段较柔软的杆身是目前较受欢迎的类型。另一种类型则是末端到尖端硬度递减。第三种类型的硬度递减情况在靠近尖端部位最为极端。
“受欢迎的设计类型得以存活下来,”他说,“中断柔软的设计最适合大多数球员使用。或许因为柔软的中段可以吸收不稳定的下杆所产生的振动。无怪乎每一家厂商都推出各种价位的这类型杆身。”高尔夫球员的挥杆方式、速度和力量会使杆身朝多个方向产生不同的弯曲形式。若是使用不合适的杆身,就必须更动1号木杆的挥杆方式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击球状况。“一位年轻球员来向我求救,他的6号铁杆挥杆时速93英里,但是1号木杆却无法超越这个速度,”高科技连锁调杆中心Cool Clubs执行长马克.提姆斯说。“我测量他的1号木杆杆身后发现比标示更软,于是他不得不降低挥杆速度,以免开球失误。更换正确的杆身之后,他的1号木杆挥杆速度立即提升。”
所有调杆师都普遍采用下面这些原则:(1)重量较轻的杆身利于增加挥杆速度和出球角度。但是务必配合你的体力。(2)相对于末端弹性更佳的尖端有助于拉高出球角度。相反的,重量较轻、尖端相对于末端弹性较差的杆身出球较低,适合快速挥杆的球员使用。但是即便用尽一切测量和分析工具,莱登仍旧无法位结果打包票。“并未目睹球员的挥杆动作以及测试不同杆头和杆身组合,就盲目给予调杆建议,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他说。“最好不要寄望你的40码右曲球或低落的出球角度可以获得改善。第一步应该是找教练上课,调校杆头也会有帮助。杆身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舍布鲁克大学机械工程教授马丁·布鲁列长期担任高尔夫文摘技术顾问,帮助高球员量身调杆已有20年经验,他主张采取更简单的方法。他认为每一位球员都有一个理想的杆身重量,足以提高杆头速度,营造最佳出球状况。出球状况监测器的数据清楚证明这一点。但是不要只锁定击球距离,他说:“使用你可以忍受最硬的杆身,有助于限缩击球分散程度,增进准确度。”由于碳纤维材质不断改良,所以推杆款式也随之推陈出新。举例而言,巡回赛职业选手目前使用的轻量杆身在120英里挥杆时速依旧可以保持原本的硬度。现今60公克杆身的硬度可以达到10年前的两倍。科技和材料的进步也使得一般市售石墨杆身的重量只有之前的一半。
“时下杆身设计和10年前截然不同,”Fujikura副总裁和老牌设计师艾力克斯.戴伊说。“目前碳纤维层数是过去的两倍以上,碳粒子含量增加,更能够微调杆身结构,增进强度和耐用度,强化感觉和性能。我们因此可以设计出重量更轻、性能更优越的杆身,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当然,绝大多数业余球员无法使用这种特制的杆身,而是迁就市售的制式杆身。但是市售杆身是针对一般情况设计,不见得适合特定球员。就好比腰围34英寸的裤子并非完全适合腰围33.25英寸的你。你当然可以迁就34英寸的裤子,但是穿着尺寸完全合适的裤子不是更舒适美观吗?测量腰围易如反掌,但是媒合挥杆方式和杆身规格的测量工具则尚未问世。提姆斯专研这种特殊的测量方法和工具数十年之久,至今仍在努力当中。
“目前所有量身调杆基本上还在尝试错误阶段,”他说。“理想的杆身弯曲状况因人而异,现在我们只能在尝试中找到正确的组合。”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杆身厂商无不埋头研究,努力突显杆身性能的细微差异。 Fujikura的 ENSO高速相机系统每秒可拍摄 2,000格影像,可有效分析一位球员的挥杆动作和杆身效应。 Mitsubishi采用的碳纤维材质原本用于强化飞机、建筑和桥梁结构。
“过去我们必须调整杆头来搭配杆身,现在则可以找到正确的杆身来搭配杆头,”Mitsubishi产品研发经理赞尼.努塔尔说。“杆身款式越多,变数越少。”这正是巡回赛职业选手每个星期的例行作业:确认双手和杆头无缝衔接。过去可能必须历经数天或数周的测试,但是现在借助可调式杆颈设计和出球状况监测器,只须挥杆两次就搞定。辛克莱建议一般球友仿照职业选手的方法寻找最合适的杆身。“如果连职业选手都无法打好未经调校的球杆,一般球友更是无法办到。”
历经长时间摸索,杆身厂商已经能够让某种杆身规格搭配特定挥杆类型。一如医生对症下药,下错药只会让病情加剧。对高尔夫球员而言,选对杆身至关重要,千万不可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