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称谓的由来
“文庙”源起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鲁国以曲阜阙里的孔子“故所居堂”藏其生前“衣冠琴车书”“后世因庙”。据现存曲阜“阙里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的东汉《史晨碑》记载,当年鲁国执政者组织官员士人等九百余人在孔子故居祭祀孔子。那时依宅所立之“庙”,显然只是一处追思纪念之场所,遂成为后世各地“文庙”建筑体系的起源。
关于“文庙”的称名问题,历朝历代并没有通过国家法令的形式给予明确而统一的规定,其称谓有个约定俗成的问题。例如,我们不把“曲阜孔庙”称作“曲阜文庙”,也不把“南京夫子庙”称为“南京文庙”,因为父老乡亲长年口耳相传,早已经习惯这么称呼了。然而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文庙”的一些不同称谓,与历代统治者给予孔子的封号有着密切关系。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开帝王追谥孔子之先河,拉开后世对孔子持续加封的序幕,“文庙”的不同称谓就是对这种变化中的封号不断调适的结果。例如,北宋初年,江阴文庙始创,景祐年间,范仲淹在《重建文宣王庙记》中把江阴文庙称为“文宣王庙”,原因就是此前宋真宗追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明嘉靖九年(1529年),明世宗重新厘定祀典,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于是江阴文庙又奉诏改为“先师庙”。
“文庙”称谓的发展变化总体上体现出文庙由孔子的弟子、后裔祭师拜祖的“家庙”,向代表中国文化的“国庙”的转变。随着师生情、血缘性的消解,其文化、政治的意义逐渐凸显,一直以来处于自发、散乱状态的各种名称也逐步向“文庙”的称谓过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从唐玄宗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开始,后世对孔子的封号中大都含有一个“文”字,这准确表达了孔子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文庙”后来属于国家行为的礼制建构,代表民族精神,彰显家国情怀,乃正统之象征。明洪武年间一位叫程徐的官员说:“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皆圣人也,然发挥三纲五常之道,载之于经,仪范百王,师表万世,使世愈降而人极不坠者,孔子力也。孔子以道设教,天下祀之,非祀其人,祀其教也,祀其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