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杯资讯 > 正文内容

教育学知识点

杏彩体育2年前 (2023-02-14)世界杯资讯34

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1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关于“教育”一词的解释:“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2.从社会角度定义“教育”:(1)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又称“三结合教育”。(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3.综合社会和个体两种观点,把教育定义为: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性,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

5.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6.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其中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7.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桥梁)。

8.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的,也是决定性的矛盾。

9.教育的功能:(1)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根据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根据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方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0.神话起源说:它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同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11.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法国)和沛西·能(英国),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该学说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的本能。该学说未能把人类教育活动与动物本能行为进行区分,否认人类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性。

12.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它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13.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学说):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凯洛夫。该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1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和无等级性(平等性)。(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没有脱离生产劳动。(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教育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中的模仿。

15.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阶级性。(3)等级性。(4)道统性。(5)专制性。(6)刻板性。(7)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

16.古代中国的教育:(1)学校最早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奴隶社会初期一夏代。(2)西周时,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官学体系,教育内容为“六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3)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稷下学官成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缩影。(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5)魏晋南北朝在选士方面实行“九品中正制”。(6)隋唐实行科举制,唐朝形成了完备的官学体系六学二馆(等级性)。(7)宋代产生程朱理学,“四书”“五经”成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8)明代以后出现八股文,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9)直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兴学校,1906年停止科举制。

17.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18.古埃及:有三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即官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文士学校是开设最多的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9.古代希腊:两种著名的奴隶社会教育体系,即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1)古代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2)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20.中世纪的西欧: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1)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各科都贯穿神学。(2)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21.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公立化)。(2)教育的世俗化。(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法治化)。

2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早系统地论述了终身教育。(2)教育的全民化(公共性)。(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国际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23.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前提)、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关键和核心)等。

考点2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主要观点有:(1)论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2)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3)论培养目标:培养“资人、君子”。(4)论教育内容:“仁”“礼”为核心(5)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6)论教学原则与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不以三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②因材施教。③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7)教学过程:“学一思一行”相结合。“

3.孟子的教育思想:(1)“性善论”。(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4.荀子的教育思想:(1)“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2)他设定了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贤能之士)和理想层次(圣人)。(3)他认为完整的学习过程即“闻一见一知一行”。(4)荀子强调尊师,曾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观点。

5.墨家的教育思想:以墨子为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现在:(1)论教育作用,墨子提出了“人性素丝说”。(2)论培养目标,培养“贤士”或“兼士”。(3)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4)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亲知”“闻知”“说知”,尤重视“说知”。

6.道家的教育思想: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7.《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学记》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及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其中论述的教育、教学原则有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学不躐等。(3)《学记》首先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把教育视为政治的最佳手段,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其次是它看到了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学记》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指出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8.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法亦称“产婆术”,分为三步:讽刺、助产术和定义。助产术体现启发诱导原则(西方最早提出者)。

9.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其思想集中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10.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著有《政治学》。他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11.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12.1623年,英国科学家培根在其《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结合他对科学的分类,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培根针对演绎法的不足,创立了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归纳法。

1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主要观点有:(1)教育要适应自然。(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提出“泛智教育”,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4)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因材施教、适应自然等)。

14.卢梭的教育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倡导自然教育观和儿童本位观,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卢梭是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爱弥儿》。

15.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他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代表作是《康德论教育》。

16.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最著名的著作是《林哈德与葛笃德》。此外,他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7.洛克的教育思想:一方面,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另一方面,主张绅士教育,认为应在家庭实施绅士教育,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代表作是《教育漫话》,“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均出自该著作。

18.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标志着规范(科学)教育学的建立,被认为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故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主要观点有:(1)教育目的:教育基本目的分为两种,“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2)教学方法:明了、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即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即准备、提示、联想、概括与运用,

(3)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4)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19.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新三中心论”的观点,即儿童(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反映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主要观点有:(1)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后引申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教育无目的论。(3)五步教学法:困难一问题一假设—验证一结论。(4)“从做中学”。

20.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

21.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代表作分别是《民主主义与教育》《设计教学法》。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提出基本主张:(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地增长。(3)学校即社会。(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从做中学,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经验。

2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1917年)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2)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23.文化教育学: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24.批判教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25.现代教育理论的新发展:(1)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一书,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4)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法。(5)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6)1970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7)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闻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也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教学过程最优化》中论述了其最优化教学理论。

26.蔡元培的教育思想:(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①军国民教育。②实利主义教育。③公民道德教育。④世界观教育。⑤美感教育。(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①抱定宗旨,改变校风。②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③调整系科结构,改革教学制度。④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教授治校。(3)教育独立思想:①教育经费独立。②教育行政独立。③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④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7.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1923年,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室——鼓楼幼稚园。(2)“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部分。(3)“活教育”教学的四个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和批评研讨。

28.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主要观点:(1)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29.我国其他著名教育家:(1)黄炎培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莫基人。(2)晏阳初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3)梁漱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认为中国的建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乡村建设”。

二 教育的基本规律

考点1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性质的决定因素: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

3.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大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变化。(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方法与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5.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倡导该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

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8.教育的科技功能:(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9.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3)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4)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5)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10.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1.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第一,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第二,它的实践者本身和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

12.学校文化的概念: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13.校园文化的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14.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规范功能。

15.校园文化的特征:(1)互动性。(2)渗透性。(3)传承性。

16.校园文化的类型:(1)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2)校园的组织与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角色规范、传统等。(3)校园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其中,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17.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18.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促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3)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有助于人口迁移。

考点2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容: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孟子、董仲舒、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霍尔、格塞尔和卢梭(内孟四尔弗卢舒)。

4.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和斯金纳(外荀洛华斯)。

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4)个体主观能动性。

7.遗传素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体现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大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8.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体现在:(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9.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0.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1.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其最高层次表现为创造性。

1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不均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6)稳定性与可变性

13.顺序性:(1)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2)要求教育工作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不能拔苗助长,不能陵节而施。

14.阶段性:(1)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2)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地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上,不能搞“一刀切”;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遵循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

15.不平衡性:(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2)教育应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如新生儿和青春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16.互补性:(1)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2)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树立起信心;其次帮助学生发现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

17.个别差异性:(1)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群体、个体两个角度)。(2)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长善救失。

三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考点1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级各类的教育工作。

2.教育方针的概念:教育方针是国家或党在二定历史济殷提出的有关教有出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1)相同点:都包含“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2)不同点:①教育目的: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人的培养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②教育方针:除了包含“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之外,还包含“怎培养人”;侧重“办么样的教育”和“怎样办教育”。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的内容:(1)我国教的根术性质和服务方向’教滴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服务2)教育目的心即“养德、智体等方面全再层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入的道德发展和个性发展(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7.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是荀子、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普、赫尔巴特、巴格莱等。其主要观点为:(1)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都要受到社会的制约。(2)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不具有任何价值,只有存在于社会之中并为社会贡献力量才能有价值。(3)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社会化。

8.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孟子、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其主要观点为:(1)教育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订。(2)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只在于它有助于个人的发展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目的只在于能使这种本能得到充分的、健全的、和谐的发展,使人成为锋合人本性的真正的人。

9.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10.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11.教育目的的作用(功能):(1)导向作用(规范作用)。(2)激励作用。(3)调控作用。(4)评价作用。(5)选择作用。

1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1)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一层次)。(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二层次)。(3)教师的教学目标(第三层次)。

1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遍与特殊。

14.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

15.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全面发展。(3)培养独立个性。(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1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其中,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形成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17.美育的实施途径有:(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学校美育的内容:形式教育、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

19.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1)“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2)“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是“五育”的灵魂;智育则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体育则是实施各育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具体运用和实施。因此,“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3)“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20.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1.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22.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力度。(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5)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3.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片面迫求升学率的现象和过度的应试倾向给我国教育造成了很大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主要是知识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4.解决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方法:(1)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发展。(2)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3)中小学本身也应积极进行改革。

考点2 教育制度

1.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3,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民族文化传统。(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一是双轨学制(多数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二是单轨学制(美国),有利于逐级普及教育;三是分支型学制(苏联、中国),优点是上通下达、左右互连。

5.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6.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7.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教育终身化等都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6)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

淡化。

10.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校,1906年停止科举制。

11.“壬寅学制”(1902年颁布):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也叫“壬寅学制”,该学制是仿照日本学制制定而成,虽正式公布,但未实行。

12.“癸卯学制”(1903年颁布):我国第一个正式实行的现代学制。1903年,清政府重新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13.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颁布):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在法律上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该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4.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该学制又称作“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该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我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四教师与学生

考点1教师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1.教师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的银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①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②198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③1993年颁布、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

4.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

5.教师职业的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

6.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的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知识的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家长代理人、朋友的角色。(6)研究者、反思者角色。(7)学习者、学者角色。

7.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新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8.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

9.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1)复杂性的表现:①目的的全面性。②任务的多样性。③对象的差异性。(2)创造性的表现:①因材施教。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10.教育机智的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何题的能力。

11.教师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职业心理健康。

12.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核心)。(3)对待集体一一团结协作。(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13.教师的知识素养: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一般性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14、教师的能力素养:语官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此外, 教育理论教师还应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1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①具有先远约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做好教师的第一素养。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教师的人格特征。(4)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1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

1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同伴互助。(5)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18.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关键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19.教师专业化的实现:(1)国家和政府方面:①加强教师教育。②制定法律法规。③提供经济保障。(2)教师个人方面:①善于学习②恒于研究。③勤于反思。④勇于实践。

考点2学生

1.学生的社会地位: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学生的社会地位就是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主体地位。

2.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念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学生的法律地位: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来成年公民。(1)学生作为公民所拥有的基本权利:①生存的权利。②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③财产权。一般而言,学生财产权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等。(2)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权。②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③获得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④申诉起诉权。⑤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又是认识的主体。

5.学生的特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3)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4)学生是贵权主体。

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

7.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表现为自觉性(主动性;最基本的表现形式)、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最高表现形式)。路热()家

8.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9.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晨过程中的人。(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10.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贵权主体。

考点3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概念: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2.师生双方的地位与关系:(1)教师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凯洛夫,他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2)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卢梭和美国的杜威,他进的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成长,因此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3.师生关系的作用:(1)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2)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3)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高

4.师生关系的内容:(1)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2)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3)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5.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1)教师方面:①教师对学生的态度。②教师的领导方式。③教师的智慧。④教师的人格因素。(2)学生方面: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3)环境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7.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方面(关键因素):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④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⑤发扬教育民主。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⑦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⑧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⑨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学生方面:①正确认识自己。②正确认识老师。(3)环境方面: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②加强学公的早国,风教育。③改善校园人际关系。

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9.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1)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3)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五课程

考点1课程概述

1.“课程”一词的澜源:(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释:“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2)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3)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4)1949年拉尔夫·秦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出版,该书被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2.课程的概念: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3.课程类型:(1)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角度,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学校)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来划分,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4)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5)从课程的呈现方式来划分,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6)根据课程任务,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学科课程:指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约“七艺”都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5.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6.综合课程的主要形式: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7.显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显要特征之一就是计划性。

8.隐性课程:(1)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2)“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的。(3)主要表现形式:物质性,制度性、心理性和观念性隐性课程。

9.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求)。(4)课程理论。

10.主要课程理论流派: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布鲁纳)、要素主义课程理论(巴格莱)、永恒主义课程理论(赫钦斯)。

考点2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的概念: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健的准则。

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3.三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是新课程目标的核心。(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生成性课程目标、表现性课程目标。

5.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以泰勒和布卢姆为代表,该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评价的功能。

6.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1)认知领域。(2)情感领域。(3)动作技能领域。

7.生成性课程目标:以杜威为代表,该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

8.表现性课程目标:该目标取向来自艾斯纳,认为除了行为目标外,还应当有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解决问题的目标重点不是放在特定的行为上,而是放在认知灵活性和高级心理过程上,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从事某种活动得到的结果。该目标取向的课程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至于结果是开放的。

考点3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的概念: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和经验体系。课程内容的基本性质是知识性,它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状态。

2.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3.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其中,课程设置(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和中心问题。

4.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的特点。

5.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6.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体现了国家对每门学科教学的统一要求。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目标与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7.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8.教材的构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的合

9.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7)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考点4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念: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2.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1)目标模式。(2)过程模式。

3.目标模式: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泰勒,他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2)怎样选择和行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4.过程模式:针对目标模式过分强调预期行为结果即“目标”,而忽视“过程”的缺陷,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提出了“过程模式”。教师是整个过程的核心人物,斯腾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观点。

考点5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目标评价模式:(1)由“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在课程评价中,确定目标是最为关健的一步。(2)优点:不仅仅是评价学生成绩的优劣,还在于课程开发的改进。且这一模式操作方便容易见效,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在课程评价领域占主导地位。(3)缺点:由于它只关注预期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更忽略了丰富的课程实践过程,因而遭到不少人的批评。

4.目的游离评价模式:(1)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存在问题:如果评价时不考虑目标,结果很可能顾此失彼,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

5.CIPP评价模式:(1)由斯塔弗尔比姆倡导,认为课程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上,而应该是一种过程,旨在描述、取得及提供有用的资料,为判断各种课程计划、课程方案服务。(2)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6.CSE评价模式:(1)课程评价的CSE模式是由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课程评价模式。(2)实施步骤为:①需要评定。②方案计划。③形成性评价。④总结性评价。(3)最主要的特点是把问题而不是目标和假设作为评价的先行者。

考点6新课程改革概述

1.新课程改革的提出: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的趋势。(2)由“双基”到“四基”的趋势。(3)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的趋势。(4)加强课程综合化与实践性的趋势。(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法制化的趋势。

3、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交。(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5.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同平均3课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

六教学

考点1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烦的教与学失的带 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是教学的本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2)教学与智育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3)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复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3.教学的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的统一。

4.教学的基本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筒称“双基”。(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约世界观,

5.教学工作的意义:(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考点2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木要素: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2,教学过程的理论:(1)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一思一行”的统一过程。(2)《礼记·中庸》中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如下概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以“感觉论”为基础提出了有关教学过程方面的进步理论。(4)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或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后由其学生发展为五个阶段),这一理论标态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5)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未成熟的儿童与体现社会目的、价值的课程的相互作用。

3.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引导性、认识方式的筒捷性。(2)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5.教学过程的结构:(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考点3 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1)含义: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性教学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三种形式。(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③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2.启发性原则:(1)含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要问题)。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1)含义: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1)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生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充分了解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③尊重学生的差异。④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⑤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含义: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原则:(1)含义: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考点4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1)概念: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制度和程序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2)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一种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3.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和发晨:(1)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我国,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制。1903年的《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将之确定下来,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厂。

4.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差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3)按时授课。

5.班级授课制的评价:(1)优点:①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③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⑤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教育的作用。⑥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缺点:①过分整齐划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②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③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⑥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6.班级授课制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1)概念: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2)适用范围: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衣村以及偏远地区。(3)主要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7.班级投课制的辅助形式:(1)个别教学。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2)现场教学。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常需要有关现场人员的参加。

8.其他教学组织形式:(1)分组教学。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纵观各国的分组教学,其类型有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等。(2)道尔顿制。又称“契约式教育”,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是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3)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4)设计教学法。也叫单元教学法,它注重学生的自学,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5)贝尔一兰卡斯特制。也称为导生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饺饺者,也就是“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9.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0~30人)。(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撸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秋田型、马蹄型、圆型、模块型)。(4)探索个别化教学。

考点5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概念: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软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其特点有完整性、筒约性、操作性。

2.程序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让学生按照一定程序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技巧的过程程序化,对学生按程序进行独立的、个别化的教学,(2)代表人物:斯金纳。(3)基本原则:小步子、及时强化、自定步调、积极反(强化)。(4)程序教学模式属于个别化教学。

3.发现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以间题解决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行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根本的地方在于让学生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2)代表人物:布鲁纳。(3)基本步骤: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提高。

4.掌握学习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主张教学应该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2)代表人物:布卢姆。(3)基本程序:①定向教学目标。②单元掌握。③形成性测验。④终结性测验。

5.暗示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该模式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是不可分割的,暗示是环境和个人之间一个经常存在的不知不觉的交流因素,能产生巨大的“熏陶”作用。(2)主要目标:通过暗示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以充分发展自我。(3)代表人物:洛扎诺夫。(4)基本程序:①入境(通过对话、游戏进入学习氛围)。②说明内容,揭示教材。③播放音乐、朗读。④角色承担。⑤拓展活动。

6.范例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教师利用“范例”材料教育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2)代表人物:瓦·根舍因、海姆佩尔。(3)基本程序:①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②解释范例的“类”或“属”。③掌握规律和范畴。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认识更为抽象的规律。(4)符合范例的条件:基本性(一个学科基本的知识)、基础性(从学生的基础出发)和范例性(有助于学生迁移和应用)。

7.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主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2)代表人物:罗杰斯。(3)基本程序:①创设情境。②提出问题。③提供资源。④共同讨论。(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

8.自主学习模式:(1)基本含义:该模式非常注重元认知的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最后生成学习结果。其理论基础是信息加工理论。(2)代表人物:巴特勒。(3)基本环节:①设置情境。②激发动机。③组织教学。④应用新知。⑤检测评价。⑥巩固练习。⑦拓展与迁移。

9.抛锚式教学:(1)基本含义: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2)理论基础:建构主义。(3)基本环节: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抛锚)。③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线索)。④协作学习(学生讨论交流)。⑤效果评价(随时观察并记录)。

10.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基本含义:在信息化环境中,该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或家里预先通过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这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日渐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2)主要特点:①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有针对性。②教学信息清晰明确。③重新建构学习流程。④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11.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1)传递一接受模式。(2)示范一模仿模式。(3)情境一陶冶模式(情一知互促模式)。主张利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4)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5)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一发现模式)。(6)目标一导控式。

考点6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的概念:师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1)根据指导思想不同,教学方法可归并为注入式和启发式两大类,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2)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3)衡量一种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单从形式上去加以判断。

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方法:主零有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和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主要是欣赏法。

4.讲授法:(1)含义:教师使用连贯的语言向学生传投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晨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最主要、最古老、最常用)。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2)基本要求:①讲投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首要条件)。②讲投要有系统性和启发性。③讲投方式要灵活多样。④讲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

5.谈话法:(1)含义:亦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恩维活动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包括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2)基本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要讲究提问艺术,善于启发诱导。③要做好归纳、小结。

6.讨论法:(1)含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补充或争论,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的方法。讨论法容易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发展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较多。(2)基本要求:①做好讨论前的准备。正确选择讨论课题,指导学生收集材料。②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中心独立思考,联系实际发表意见。③做好讨论后的小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展时

7.练习法:(1)含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或课外作业,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2)基本要求: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②合理安排练习,及时检查和反馈。③练习方式要多样化。④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

8.发现法:(1)含义: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2)基本要求:①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②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③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

9.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教学的重难点。(3)课程性质和特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6)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10.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2)六步教学法——魏书生。教育的关健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3)尝试教学法—邱学华。主要特点:“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4)愉快教学法——倪谷音。(5)成功教学法——刘京海。基本要素:积极的期望要求、成功的机会、鼓励性评价。

11.教学策略的概念: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12.内容型策略: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可以有两条途径: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13.形式型策略: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下列三种形式:集体教学的形式、个别学习的形式和小组教学的形式。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提出两种策略:以教师为中心的策略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1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这是一个包含着各种各样方法、技术、程序和模式的领域。

15.综合型策略:与内容型、形式型和方法型策略不同,它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因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

考点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

2.备课: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备课包括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和写好三种计划。(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写好三种计划:学期(学年)教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健。片赞参

4.课的类型:主要指课的分类,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1)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3)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和复习课。

5.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其中,讲授新教材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组织教学并不只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而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直到下课。

6.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1)教师教的方面:①教学目标明确。②教学内容准确。③教学结构合理。④教学方法适当。⑤语言艺术。⑥板书有序。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2)学生学的方面:①学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维活跃。③积极参与。④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7.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要求:(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8.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9.学业成绩检查常用的方式:平时考查和考试。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考试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进行总结性检查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

10.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1)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2)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3)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4)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考点8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

2.教育评价的功能:(1)诊断功能。(2)改进与形成性功能。(3)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

3.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4.教学评价的类型:(1)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根据评价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5.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7.总结性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8.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9.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适用于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10.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11.现代教育评价:(1)其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2)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12.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1)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2)由关注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3)评价主体由一元向多元发展,评价对象由被动等待向主动参与发展。(4)评价方法向综合、多层次、全方位方向发展。

13.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1)评价目的。(2)评价功能。(3)评价观念。(4)评价内容。(5)评价方式。(6)评价主体。(7)评价过程。

七德育

考点1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1)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形式。(2)秋人的德育指学核德育。

2.德育的性质:德育具有社会性,历更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3.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4)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

4.我国学校德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使学生逐步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4)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5)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心理和良好的品德能力。

5.德育目标的概念: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得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6.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7.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8.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1)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2)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3)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考点2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教育者按服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3.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

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不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不盾。

5.德育过程的实质:教育者将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恩想品德的过程。6,德育过程的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与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不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7.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1)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2)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3)品德意志是调节学生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8.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品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即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健。但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

考点3德育原则

1.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8)知行统一原则。(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2.疏导原则:(1)含义:也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3)例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1)含义: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坚定不渝地认真执行。(3)例子:“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4.因材施教原则:(1)含义:指进行德育工作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③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3)例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1)含义: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以必要的纪律约来,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1)含义: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7.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1)含义: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②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③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

考点4德育模式

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重知):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该模式主要涉及的是道德判断问题,科尔伯格通过运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探索该模式。

2.体谅模式(重情):也称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由英国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和他的同事所创立,麦克菲尔在对青少年学生的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基础上探计了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道德教育理论,提出了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

3.价值澄清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路易斯·拉斯、哈明、西蒙等人。这种模式着眼于价值观教育,试图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并通过评价过程促进统一的价值观的形成。

4.社会学习模式(重行):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模式,班杜拉认为品德发展是社会环境影响作用的结果,因而十分注重社会榜样、观察学习等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该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5.集体教育模式: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为代表。可简单概括为:在集体中,通过集成,为了集体。

考点5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德育途径的概念: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

2.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展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特殊途径)。

3.德育方法的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各种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它是实现德有任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4.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2)榜样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5)品德评价法(奖惩法)。(6)品德修养指导法。(7)角色扮演法。(8)合作学习法。

5.说服法:(1)含义:又叫说理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2)方式包括: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辫论、读书指导法等。②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如参观、访问和调查。(3)基本要求:①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6.榜样法:(1)含义: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2)基本要求:①选好学习的榜样。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7.实际锻炼法:(1)含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的方式主要是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2)基本要求:①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②生动活波,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随时总结。

8.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1)含义: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昔孟母,择邻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都体现了陶冶法。(2)方式包括:人格腐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3)基本要求: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9.品德评价法(奖惩法):(1)含义: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子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2)基本要求: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④奖励为主,抑中带扬。源面

10.品德修养指导法:(1)含义: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2)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11.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1)德育目标。(2)德育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此外,还要考虑到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学生的思想实际、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及文化传统的作用。

八班级管理

考点1班级概述

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班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

2.班级组织的发展:(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3)18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进一步设计和实施了班级教学。(4)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极大地推动了班级组织的发展。(5)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废科举、兴学校之后,班级组织的形式开始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推广。

3.班级组织的结构:(1)正式群体(按一定章程组织)与非正式群体(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2)参照群体(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4.班级文化的概念: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生活中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

5.班级文化的特点:教育性(首要特点)、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

6.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班级物质文化(基础)、班级行为文化(最活跃的因素)、班级制度文化(保障)、班级精神文化(灵魂)。

7.班级文化的形成阶段:(1)班级组织创立和制度文化形成的阶段。(2)班级组织发展和文化磨合阶段。(3)班级组织健全和文化成熟阶段。

考点2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概念: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2.班级管理的过程: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

3.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4.班级管理的功能:(1)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基本功能)。(2)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重要功能)。

5.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级组织建设。(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4)班级活动管理。

6.班级管理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教管结合原则、全员激励原则、全面管理原则、自主参与原则、平行管理原则。

⑦.班级常规管理: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班级的规章制度的组成:(1)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2)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3)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

9.班级平行管理: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该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0.班级民主管理: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11.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及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

12.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13.当前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具体包括:(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考点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班集体的概念: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群体不等于班集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明确的共同目标(基础)。(2)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3)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最关键因素)。(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特别是当接到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级时,更要做好这项工作。(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重要标志)。

4.班集体的发展阶段:(1)班集体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2)班集体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3)班集体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5.班集体的教育作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考点4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概念: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艺术家)。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班主任在具体操作中运用得比较多的领导方式为“教学中心”和“集体中心”。“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目前用得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

4.班主任工作的任务:(1)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4)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5.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前提和基础、首要环节)。观察法是了解和研究学生最基本的方法。(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环节、首要任务)。(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4)建立学生档案。(5)操行评定。(6)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7)个别教育工作。(8)班会活动的组织。(9)偶发事件的处理。(10)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11)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6.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为四个环节:收集一整理一鉴定一保管。

7.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8.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有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9.个别教育工作包括:先进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10.班会的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班会一般有常规班会、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三种类型。其中,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九课外、校外教育

考点1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1.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课外教育: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选修课、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教育。

3.校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

4.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关系:(1)从两者的联系看,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完成学校的教育任务;两者都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同时,两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互相配合的。(2)课外、校外教育又区别于课堂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而不是延伸,它主要是通过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价值。

5.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6.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活动。(2)社会实践活动。(3)学科活动(主体部分)。(4)科技活动。(5)文学艺术活动。(6)体育活动。(7)课外阅读活动。(8)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7.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其中,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小组大致可分为:学科小组、劳动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8.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激发兴趣爱好,并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考点2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1.家庭教育: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2.家庭教育的特点:(1)先导性。(2)感染性。(3)权威性。(4)针对性。(5)终身性。(6)个别性。

3.教育合力的概念: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4.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3)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4)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5.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方式:(1)互相访问。(2)建立通讯联系。(3)举行家长会。(4)组织家长委员会。(5)开办家长学校。

十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考点1教育研究概述

1.教育研究的概念:教育研究是以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道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的一种认识活动。教育研究最基本、最原始的意义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教育研究的要素 现象与客观事(科学理询和(方法技术)

3.教育研究的特点 :寄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4.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创新性原则、伦理原则。

5.教育研究的类型:(1)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空。(2)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3)根据研究包含着认识客观事物和找出改变客观事物的方法两个方面,教育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6.教育研究的过程:选题 (起始环节送键性的一步)、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推广。

考点2教育研究方法

1.常用的教育研究的方法:(1)观察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行动研究法。(6)质性研究法。(7)教育叙事研究法。

2.观察研究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3.调查研究法:(1)含义:研究者采用 回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2)常 用的调查方法有回卷法、防谈和查表涉,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4.实验研究法:(1)含义: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2)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 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5.行动研究法:(1)含义:指实际工作 (如教师)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 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2)特点: 为育行动而研究“连 教育行动中研究” 教育行动者研

6.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7.教育叙事研究:以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它所关注的是在一定的场景和实践中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主人公是如何思考、筹划、应对、感受、理解这些故事。

8.校本研究的概念:校本研究是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筒称,指以学校自身条件为基础,以导校校长、教师为主力军,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而开展的有计划的研究活动。

9.校本研究的特点:(1)校本研究是一种学校为基础和前提。以校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

10.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其中,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神资讯-领先的体育资讯互动媒体转载发布,如需删除请联系。

本文链接:http://www.tengj.cn/?id=58014

分享给朋友:

“教育学知识点” 的相关文章

给大家科普一下怎样买世界杯足球赛彩票网上(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怎样买世界杯足球赛彩票网上(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每次看网球比赛,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网球到底是黄色,还是绿色? 过去我一直都认为网球就是绿色的,可是,这次无意间,我发现一起观赛的朋友们都认为网球是黄色的…… 于是我上网一查,发现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个问题。推特上有一个调查,大概约3万人参与了,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 网...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用什么app可以买彩票(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竞彩足球周五006推荐:埃及VS塞内加尔 世非预 埃及 VS 塞内加尔 比赛时间:2022-03-26 03:30:00 埃及刚刚才与塞内加尔争夺完非洲杯,现在世预赛又碰上了,看来两支队伍只能有一个胜者,这对于球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虽然当时在非洲杯决赛常规时间平局结...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2022怎么买赢(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2022怎么买赢(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北京时间6月1日凌晨0:00,德甲联赛第29轮,多特蒙德在客场对阵帕德博恩。上半场,双方均未能攻破对方大门,半场两队0-0战平;下半场,多特逐渐找到状态,小阿扎尔破门,桑乔贡献帽...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在哪买输赢网上的票(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在哪买输赢网上的票(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CBA第二次京城德比如约而至,之前两轮的东北客场之行,两支球队均遭遇两连败,东北的冬天果真不好过。林书豪下午训练遭受肌肉痉挛,治疗康复后没有明显效果,赛前决定缺席本场比赛。...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哪里买足球彩票啊知乎(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哪里买足球彩票啊知乎(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足彩分析师】 卡塔尔vs厄瓜多尔【足彩分析师】卡塔尔vs厄瓜多尔 【足彩分析师】 卡塔尔vs厄瓜多尔2022年11月21日 00:00 卡塔尔卡塔尔阵中所有球员都来自本土联赛球队,加上卡塔尔联赛没有过高的关注度,这也...

给大家科普一下赌场输光5个亿犯法吗(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最近上网发现网上的足彩干货五花八门 但是看下去会发现,各种不适应,感觉无从下手,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我个人认为 自己在足彩方面还是有点水平的 兜兜转转10多年 亚盘到欧赔 起起落落数百次 虽然不算是个高手 但是相信比大多数人更有资格分享干货,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别急着抨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