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界军事战争史-199》西方军事技术和兵器的发展(下)
原标题:《世界军事战争史-199》西方军事技术和兵器的发展(下)
西方军事技术和兵器的发展(下)
4.舰船技术
近代海军首先产生于西方,而近代海军的变革则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并完成的。这一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由风帆驱动变为以蒸汽为动力,由木质战舰变为钢铁战舰,由威力较小的舷炮变为威力较大的套筒炮和可以旋转的装甲炮塔。
蒸汽机出现后,很快被用于推进船舶。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富尔顿制造了一艘名为"克拉蒙特号"、可供长距离航行的实用蒸汽船。这一事实说明,蒸汽机应用于军舰已经为期不远了。有趣的是,在此之前,当富尔顿于1803年向拿破仑建议用蒸汽机作动力建造无帆战舰时,竟被拿破仑当作天方夜谭而轻率地否定了。尽管如此,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们还是很快便敏锐地发现了蒸汽船的潜在的军事价值。1813年,富尔顿采用双船体间夹单明轮的方法,在美国建造了第一艘叫做"狄莫罗哥斯号"的蒸汽舰(后改名为"富尔顿号")。英国也于1827年将蒸汽机运用到军舰上。蒸汽机的应用,使舰船摆脱了风向和水流的影响,提高了航速,增加了机动性。
但是,新的蒸汽舰也带了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暴露在外的机器和大型划水蹼轮易遭敌炮火攻击,而且在船舷两侧的明轮占据了本来可以用于安装火炮的宝贵空间;木质结构的船体防护力很弱。1837年,瑞士出生的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发明了螺旋桨式推进器,并把机器置于舰船吃水线以下的舱室。这一舰船建造史上的创举,解决了明轮和机器暴露在外的问题。在埃里克森的帮助下,美国海军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艘螺旋桨战舰"普林斯顿号",向世人宣告了舰船动力革命的成功。1849年,法国也建造了一艘螺旋桨式战斗舰,并将其命名为"拿破仑号"。
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运用性能良好的钢材制造装甲军舰成为可能,并且因为大马力蒸汽机的运用,可以不必担心舰船重量的增加。由于客观上具备了这两个条件,特别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在装备有新型火炮的俄国海军的攻击下,木质舰船不堪一击的事实,使得法国和英国在战争结束不久即开始建造第一艘装甲蒸汽军舰"光荣号"和"勇士号"。在美国内战中,埃里克森于1862年又设计、制造出了船形较小、具有装甲和装甲甲板、装有威力强大的达格尔伦滑膛炮的全新舰艇"班长号",并在3月份同南方盟军舰队的战争中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美国内战的经验,打破了一些人对以铁代木建造舰船的怀疑,最终敲响了木质战舰的丧钟。
到19世纪60年代,装甲蒸气舰已开始全面取代在海战史上雄踞几百年的木质战舰。许多国家的军舰逐步披上铁甲,并随着火炮威力的增大而将铁甲不断加厚。据1864年6月英国《海陆军报》记载,当时作好战斗准备的22艘英国军舰中,已有一半是装甲舰。
这一时期海军军舰的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舰炮的改进和炮塔的发明。
184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特雷德雷尔运用法国海军军官阿.蒂埃里用铁箍紧套铸铁炮管的发明,为美国造了几门套筒炮。采取这一措施后,炮管的应压强度大大增强。但是,美国海军在一个长时间里却没有采用这种炮,而是用一种改进型的达格尔伦铸铁炮。这种重型铸铁炮口径达15英寸,攻击力很强,可以击穿美国南方联邦装甲舰的钢板。1859年,英国军舰装备了一大批阿姆斯特朗套筒炮;就在这一时期,克虏伯钢炮也开始装备海军。
由于这类炮具有后装、套筒和有膛线三个特点,炮弹的命中精度和末速有了很大提高,因而成为当时对付装甲舰的一种具有较大威力的火炮。这一时期在海军发展上还有一项重要成果,就是炮塔的发明。直到美国内战之前,舰船上的火炮都是固定的,在战斗中成为制约火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内战爆发后,才华横溢的设计家埃里克森于1861年发明了旋转炮塔,将其应用于新建的"班长号"军舰,从而使舰炮可以灵活自如地向不伺方向射击,大大提高了军舰的攻击力。此外,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还出现了潜艇和水雷,并在实战中获得成功。
近代后期舰船技术在以上这些方面的重大发展,使海军建设产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机动力、打击力和防护力的高度统一。到19世纪70年代,蒸汽装甲军舰已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从动力来看,一些大型蒸汽舰已有6千至8千马力,排水量达8千至9千吨;从火力来看,舰上装备有25吨至100吨重的线镗炮,有旋转的炮塔,能将300至2000磅重的炮弹发射到前所未有的距离,而舰艇的装甲厚度则达200至300毫米。这些都标志着海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5.通信技术
19世纪上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有力地推动了军事通信技术的进步,这突出地表现在电报的运用和电话的发明上。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洲先后出现了商用电报机。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发明家是英国的高斯、韦伯和美国的莫尔斯。1833年,高斯和韦伯制作出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电磁指针电报机。此后不久,另一个年轻的英国人库克和伦敦高等学院的教授惠斯登发明了新型电报机,并取得第一个专利。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的发明,把电报技术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他用一套点、划符号代表字母和数字(即莫尔斯电码),并设计了一套线路,发报端是一个电键,该电键把以长短电流脉冲形式出现的电码馈入导线,在接收端电流脉冲激励电报装置中的电磁铁,使笔尖在不断移动的纸带上记录下电码。经过不断改进,这套电报系统于1844年达到实用阶段,在巴尔的摩和华盛顿之间首次建立了电报联系。
由于战争比人类任何其它活动都更加依赖于当时最有效的通信手段,因此电报一经出现,便立即引起了军界的关注。1854年,英军第一次在战争中采用了电报。海底电报约于1851年开始用于多佛和加莱之间,然后发展到一方面用于伦敦和巴黎之间的远距离电报通讯,另一方面则用于协约国克里米亚战争的瓦诺基地。1857年,在印度的独立战争中,设在加尔各答的政府和四处分散的英军所以能保持联系,主要靠的是电报。
1861至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电信技术的战争。战争期间,联邦政府架设了2400公里的电报线路,把北方部队同陆军部和陆军司令联结在一起,共发送了650万份电报。陆军的一名上校迈尔,不仅发明了旗语通信,还于1861年夏发明了一种能够沟通集团军司令和下属部队联系的轻便发报装置,在战斗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恩格斯在谈到近代电报的军事功能时指出:"战略行动-各军队集团行动的协调-应当由一个中枢地点用电报线路来指挥","而不用电报,就绝对不可能指挥他们。"
由于电报在收发时需要转译电码,人们嫌它迟缓不便,于是便进一步寻求更便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也就应运而生。英国的胡克首先提出在远距离上传输语音的建议。1837年,美国医生佩奇发现,当铁的磁性迅速改变时,会发出一种音乐般的悦耳声音,这种声音的响度随磁性变化的频率而改变。他把这种声音称作"电流音乐"。大约在1860年,德国的赖斯第一次将一曲旋律用电发送了一段距离,他把这个装置叫作"电话",这个名称于是沿用下来。直到1876年,美国的贝尔终于发明了第一台电话机。电话及此前发明的电报的运用,使军事通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6.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军事上的革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固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或直接或间接、或多或少地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但军事始终是对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利用得最多和最快的一个领域。而军事技术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会改善军队作战的物质手段,带来战斗力的飞跃。科学家贝尔纳认为:"科学与战争一直是极其密切地联系着的;实际上,除了19世纪的某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大部分重要的技术和科学进展是海陆军的需要所直接促成的","通过改革技术而生产出来的新式的或更精良的武器可以决定胜负"。近代后期军事技术的长足发展,给军事活动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推动了作战方式的改变。
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前的大约200年的历史中,西方陆军采用的大都是线式编队的作战方式。所谓"线式队形",就是将士兵排成线式横队作战。这种作战队形开始是很密集的,其纵深曾达到10列,后来随着弹药装填方法的改进,逐步减少到两三列。在接近敌方阵地时,第一列士兵取跪姿,第二列取立姿,按照统一的口令齐射,然后向反方向行进换药装弹;接着,后面两列已作好射击准备的士兵依次前进一起射击。在实施反方向行进过程中,整个队形仍在向前推进,最后用刺刀同敌人短兵相接。所以采取这种线式队形,主要是因为当时士兵装备的是带刺刀的燧发枪,而这种枪装换弹药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射击精度也不高。为增强作战的火力,也为保证军官能有效地控制战场,就需要士兵排成有一定厚度的编队,并按照统一的命令进行齐射。
线式队形只能用于在平坦的地形上作战,军队移动很慢,不便机动,两翼容易受到敌骑兵的攻击,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战术的采用,最明显不过地反映了作战方法取决于人员素质和武器性能这一客观规律。恩格斯有一段话对此讲得十分透彻:"当时的步兵是由经过严格训练的,但是完全不可靠的诸侯雇佣兵组成的,他们是从社会中最堕落的分子中招募来的,他们只有在鞭笞下才俯首听命……这种士兵能够应用新武器的唯一战斗形式就是线式战术。"同有效射程仅有100米的燧发枪相比,当时的火炮却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大的特点,因而成为占优势的兵器。尤其是在拿破仑时期,火炮担当了攻城战和野战的主角,成为杀伤敌人的主要军种。
进入19世纪以后,军事技术首先是步兵的武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来复枪代替了滑膛枪,后装药代替了前装药,连发射击代替了单发射击,这一系列变化使步枪的威力一时超过了火炮,两者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在美国内战中,轻武器(大多数是步枪)造成的伤亡占86%,火炮只占9%,带刀武器占5%。在普法战争中,步枪造成的伤亡大约为火炮的10倍。
以前步兵射击是从距敌50米到100米开始,现在则从400米就开始。技术决定战术。作战方式和战术必须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变化。在这种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的武器面前,如果刻守传统的、刻板的线式队形,只能遭致失败。在这方面,克里木战争的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克里木战争时期,与英、法联军相比,俄军不仅在军队的数量和火器的数量、质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作战中采取的是过时的纵队突击战术。联军则采用了新的散兵战术,步兵在接敌运动中成疏开队形行动,在达到步枪射程之内时分散成散兵线,一面射击,一面利用地形掩护前进;到达冲击出发地区时再会齐,然后运用火力优势向敌展开突击。这一战法的采用,使全部或大部装备了后装线膛枪的英、法联军能充分发挥自己手中速射火器的战斗力,并将火力、机动与突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达到了歼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这是联军取胜的一条重要原因。美国内战的情况对这一点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战争初期,比较正规的北方士兵在开阔的战场上仍机械地按操典规定,保持整齐、密集的战斗队形,从而成为南军士兵射击的良好目标,吃了不少亏。而半游击性的南军士兵在战斗中则分散为一个个的小群,每两个士兵又拉开一定的距离。当军官挥动军刀下达"冲锋"命令后,所有士兵迅速向前冲进,虽然既不整齐也无秩序,但其力量却是不可抗拒的。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双方都已清楚地出现了将士兵疏散配置的倾向。后来,其他国家普遍认真吸取了美国内战的这一经验教训。战争实践的发展,终于逐步将纵队突击战术淘汰,而代之以散兵线这一新的技术。对此,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军队颁布的一些战斗条令和教令中都作了规定。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