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器材革命最终带来技术革命,这种说法你认同吗?
如何理解羽毛球器材革命最终带来技术革命?
(槐序)
天堂有羽(《羽毛球》特约编辑):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把革命的内容讲清楚。我所认为的器材革命是“木拍——金属拍——碳素拍”,因此,它们带来的技术革命是网球派生——力量下压——短发力化。
这要从羽毛球的起源谈起。在它出现后的相当长时间内,羽毛球运动被认为是缩小后放进室内的网球运动。这也要拜起源地英国终年雾雨的气候所赐,才会想到把户外的网球运动搬到室内马厩里举行。因为天气与空间限制,从传统网球运动,结合从印度回来的英国军官建议的普纳运动,最终派生出了羽毛球运动。
当羽毛球拍跟网球拍都是纯木制几乎一样重、上面拉的线也一样紧不起来的时候,打羽毛球就只能跟打网球一样,一样大发力,简单说就是动作大、节奏慢,力量没有办法爆发,只能紧拉慢吊打落点,进攻什么的都少之又少。当时的速度球或许只能跟我们现在的点杀球相比较,当年的人认为羽毛球运动很绅士,所以这项运动发源在绅士国家英国,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金属材料开始进入羽毛球拍制造,这是第一次器材革命。这个时期,球拍的中杆开始变成金属的,开始允许你瞬间传导更大的击球力量。于是,我们看到当年的一些资料,像汤仙虎用木框铝杆拍已经可以杀上网了。这个我们司空见惯的技术,在手握一支一百多克、现在看起来非常笨重的球拍时是多少不容易。你有机会找一支120至150克重的特殊加重训练拍,拉个19磅上场,我保证你会一点进攻的想法都没有,只会想着如何不受伤。我觉得汤仙虎先生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穿越回去的人,不仅在器材受限制的年代就发展出后场下压技术,同时也在国内力量训练理论几乎空白的时候,就开始强调核心肌群的训练。
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碳素球拍诞生,让羽毛球运动跑步进入“后现代”。这个时间仍然可以分成两阶段,里程碑大概是2003年世锦赛男单决赛夏煊泽对黄宗翰,一个人拿cab20,另一个拿cab21,被称为圆头球拍的闭幕之战。其实,何止球拍,这也几乎是黄宗翰那一代队员所代表的长发力技术派开始走下历史舞台。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家级裁判,他说他最不喜欢执裁黄宗翰的比赛,原因只是黄的打球动作不好看。当时我没懂他的意思,后来听说是因为黄的动作偏大、发力路径偏长。黄宗翰作为一名老将,是在老派教练的训练下出道的。当年的羽毛球运动节奏没那么快,发力路径长,引拍动作大,尤其强调拉吊技术的单打,劣势还不是特别明显,还能打成一个千年老二。但后期羽毛球的节奏越来越快,这成为了制约黄宗翰的最根本的技术瓶颈。后现代的羽毛球运动,跟李小龙倡导的武术中的“寸劲”一样,都追求发力方式的短平快。现在的网红教练老李(李士伟)同样强调短发力,他在教学视频里强调拉后场,引拍时一定不能向后倒拍倒得太厉害。同样的错误,李在福教练的描述是,过度旋转会毁了你的击球,这个动作相当于网球上手球中的“搔背”。双打的变化就更加明显,如知乎大神逾晖所总结的,以前的双打即视感是如吴俊明、陈甲亮一般一直后扣前封,而现在的即视感是像享德拉、阿山一样一直在前场纠缠。
后现代的羽毛球器材,让球拍越来越轻,强度越来越高,拍线越来越紧,击球节奏越来越快。这些主客观因素进步后,羽毛球运动才能全面消除网球派生的迹象,成为一项更有个性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