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青楼”是正规场所?逛一次要多少银子?换成人民币是多少?
原标题:古代“青楼”是正规场所?逛一次要多少银子?换成人民币是多少?
提起“青楼”,相信大家都会想起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认为那就是现代的风月场所。而在最近大火的剧《梦华录》中,出身贱籍的赵盼儿和宋引章,为了有朝一日脱离火坑可谓费尽心思。
剧中赵盼儿和周舍“双洁”的形象,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也掀开了古代“青楼”不为人知的一面:有人说,古代“青楼”竟然是正规场所!这里面的女子,也可以卖艺不卖身?
那么,青楼是否真如传言所说那样干净?逛一次要多少银子,换成人民币又是多少钱呢?
秦楼楚馆的快乐
虽说大家都叫习惯了“青楼”,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正确的称呼应该是“秦楼”,一般与“楚馆”连用,为“秦楼楚馆”,泛指古代的风月娱乐场所。为什么叫做“秦楼”呢?这就与春秋战国时期一个著名的典故有关。
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才貌兼备,尤其擅长吹箫,深受秦穆公的喜爱,甚至为她建造了一栋名叫“秦楼”的高楼。但弄玉越来越大,眼瞅着就要出嫁,在为弄玉选驸马上秦穆公很犯愁。
不过,虽然父亲一心要为自己选择女婿,但弄玉却自有主张,她深爱当地一名名叫萧史的贵族青年。萧史和弄玉一样擅长吹箫,并且还会用萧声模仿凤凰鸣叫的声音。
秦穆公听说了,就召见萧史。二人在秦楼一见钟情,萧史走上秦楼,与弄玉用萧合奏,动听的音乐竟然引来了凤凰,二人遂乘凤而去。这个浪漫的故事,引得后世的好事者想入非非,慢慢地“秦楼”就变成了风月场所的代称。
不过,秦楼楚馆在过去可不仅仅拥有某一项不可描述的作用,它其实更加类似于今天的各种酒吧、歌厅、舞厅,主要的目的就是令来到这里的人们放松和愉悦。
这里的工作人员,多半都是年轻貌美、才艺双绝的女性,她们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歌舞音乐,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有些人还有诸如琵琶、笛子等一技之长。说是“艺伎”,也不为过。
当年的秦楼楚馆吸引了不少来客,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财力和文化修养的中上层人士。他们在工作之余就会来到秦楼楚馆消遣,欣赏艺伎的歌舞,与她们吟诗作对,获得身心的放松。
在娱乐设施贫乏的古代,秦楼楚馆称得上是“天下第一”高端娱乐场所了。因此,消费它的门槛也很高,里面的许多艺伎都价格不菲,如果是拥有一技之长的名伎,要博得美人儿一笑可是需要一掷千金哪。
有苦难言的生活
前面已经介绍了秦楼楚馆的性质,乃是古代的娱乐场所,那么里面的艺伎,也就可以类比今天的直播间网红、娱乐公司旗下的艺人和酒吧驻唱歌手。这些艺伎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和现代的娱乐公司会专门雇佣“星探”到处发掘年轻的素人进行培养,当年的秦楼楚馆也有人专门挑选艺伎。不过,古代的艺伎身世都要比现代的艺人复杂得多,因为古代有一种特殊的户籍叫做“贱籍”。
贱籍中人有的是落魄的贵族小姐、被贬斥和流放的官员的亲眷、贫苦的民女等等,汇聚三教九流。这些人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年轻美丽、地位低微的中下层女性。
因为是贱籍,她们不具备平等的民权,不能拥有田地和产业,也不能嫁人,除非有人愿意为她们“赎身”。这些女孩们有的沦落为贱籍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什么也不懂。
秦楼楚馆的主人,也就是老鸨,就会派人去她们中间挑选,带回秦楼楚馆正式培训,教她们学习文化艺术,长大了好为老鸨卖艺赚钱。在过去,这种经营模式遍地开花,甚至走出国门,传到了邻国日本。
在一部描绘上世纪“最后的日本艺伎”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中,我们能够窥见艺伎生活的一斑:这些女孩们每日辛苦伺候客人,陪酒陪笑,换来的钱大部分却只能被老鸨盘剥。
她们为了争夺一个“头牌”的席位,不惜勾心斗角,又要时刻小心谨慎,严守社会对艺伎的种种清规戒律。其中最严格的一条戒律,就是不能够与客人恋爱,一旦恋爱失身,她们就会被赶出青楼。
中国的艺伎们,则经常盼望一件叫做“赎身”的事情。所谓“赎身”,就是由艺伎本人或者其相好的“恩客”,出具高额资金,与老鸨协议解除艺伎与青楼和老鸨的人身依附关系,同时也除去贱籍,获得完整的民权。
重获自由身的艺伎,一般都会嫁给某位恩客,成为他的妻子。在白居易脍炙人口的诗歌《琵琶行》中,就描写了一位善于弹奏琵琶的艺伎坎坷的一生:
曾经她是“五陵年少争缠头”的当红花魁,但当年华逝去,她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虽然成功赎身和嫁人,但过得并不快乐。
由于艺伎曾经是为人所不齿的“贱籍”,她们即使成功赎身和嫁人,很可能也不能获得配偶的尊重,她们通常不会是配偶的正妻,多数只是妾室。强如绝代风华的名伎董小宛,在被深爱之人冒辟疆迎娶回家之后,也只是他的宠妾而已。
而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秀外慧中、热烈执着,但因为她的过去,也只能抱着百宝箱投水而死。艺伎们的生活,就是表面光鲜、背后心酸的。
风流一夜的花销
说了那么多青楼和艺伎,让我们言归正传,到底青楼是不是正规场所?逛一次需要多少银子,折合人民币多少钱,普通老百姓能否消费得起呢?
让我们以宋代的青楼作为案例。两宋时期,青楼盛行,为了妥善管理,朝廷曾一度将青楼纳入专门的管理机构“教坊司”,相当于今天的“广电总局”和各路文化艺术协会。
在教坊司的严格管理下,青楼成为了比较正规的娱乐场所,受到朝廷的承认,老鸨和艺伎们也受到一定的管辖。教坊司会将国内的青楼全部登记在册,其工作人员的姓名、身份等也不例外。
但是,严加管理只能规范青楼的从业水准,却不能改变它的本质和盈利模式。当时的青楼,对于客人普遍是阶梯收费:客人一旦进入青楼消遣,首先要支付一笔叫做“花茶费”的费用,相当于服务费或者是小费,不包含在其他消费里。
档次不同的青楼,花茶费相应的也有所浮动,但基本在几贯铜钱左右。几贯铜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宋代的一贯钱有几千文钱,一千文钱可换取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1500元。
进门就要花去好几千块,可见其开销之大。但一般来青楼的客人不会干坐着啥也不干,多半还要喝点小酒、吃点点心,有时候还要好几个人一起来,坐着聊天、看艺伎唱歌跳舞表演节目。
这样加起来,可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了,简直就像一个无底洞。就是现在,一个普通的工薪族一个月也只能赚到几千块钱左右,哪能经得起在青楼里面折腾几回呢?因此,青楼一直都是古代的“高端消费”,普通人是逛不起的。
曾经的青楼,是古人的高端娱乐中心,也是他们忙碌生活中少有的乐子。而今,娱乐手段增多,人们再也不用非得到像青楼这样的娱乐场所消费,也能获得快乐,难道不是时代的进步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