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试析汉代官僚制的起源与发展
原标题:试析汉代官僚制的起源与发展
先秦时期王国的官僚制度为世卿世禄制度,君王统治天下依靠的是贵族利益集团而并非士,所以这一时期的治国理念一般为“刑不上上大夫”,贵族集团的利益高于一切底层百姓集团的权益。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开始搜寻人才,士大夫一族开始慢慢出现成为君王的决策团和执行团,秦国更是在商鞅变法之后建立了依法治国的体制、以耕战为本的晋升渠道。
不过,秦国存在的时间毕竟仅仅只有十余年,真正将“依(以)法治国”推行全国的朝代还得是汉朝。君王毕竟仅仅只是一个人而已,若想好好治理一个统一的天下必须要借助他人的辅佐,这时以君王为中心的官僚体制便建立了起来。
三公九卿制度始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但官僚体制真正全方位推行则是在“汉承秦制”的西汉,也可以说我国的官僚体制制度最初始于西汉。
一、西汉朝廷中枢的官制
1.官员的三种分类
如上述所言“汉承秦制”,西汉初期汉朝的官僚设置与秦朝的制度无异,朝廷中枢的官员大致有三种分别为:外朝官、内朝官和宫廷官。
外朝官主要包括“三公九卿”一类的官员,丞相全权处理皇帝下放的政治事务,国家一旦出现大事皇帝也会第一时间与丞相商议,最终处理的结果由丞相向皇帝汇报。
外朝也即是中央政府由三公领导,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监察系统,这一种交叉性的官僚管理机构属于一个整体,而且皆由丞相直接领导并呈现出分权制衡的状态。
也就是说整个外朝的核心人物不再是皇帝而是丞相,这也是历代皇权与相权皆会出现矛盾的直接原因之一,此时的皇帝虽然位于顶端但却难以达到高度的中央集权。
宫廷官主要包括詹事、内侍等,这一类官员主要负责处理皇帝的家务事,虽然在官僚体制形成前期称不上“官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詹事、内侍等慢慢介入政治成为一种官职。
内朝官又被称之为中朝官,从介入政治的渠道上来看他不属于任何部门直接由皇帝管辖,就好似各个朝代皇帝的决策团体(亲信之人、心腹之人),比如汉武帝的尚书台、明朝时期的大学士制度。
无论是宫廷官还是内朝官皆可视为皇帝的亲信之人,一般有作为、不愿当傀儡的雄主多会更信任此两类人,因为方便推行皇帝的政策和意志,这种官僚关系在不同时期不断发生演变。
2.西汉的博士、外戚和宦官
每一个朝代皆有每一个朝代的政治色彩,汉武帝执政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民间依旧是百家争鸣但官方认可的学问则为儒家学说,一时间儒生开始从百家学子中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西汉设立太学制度,儒学因与汉武帝的政治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以至于“博士”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非常突出。
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太学作为西汉唯一认可的官方学府就成为了官吏来源的重要基地,整个西汉的学子皆以进入太学进而做官为目标。
当然在太学制度的影响下儒学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弊端,学子不再以“治国平天下”为终身目标,而是为了学问而搞学问严重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总的来说博士在促进西汉官僚体制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也变相导致了腐朽的官僚体制在封建王朝中的出现,一直到东汉末年都未能彻底泯灭与解决,博士制度于东汉之后也彻底消失。
宦官算是内朝官的一种体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存在与外戚集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内朝官是一种皇帝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体现,但一个人的能力再怎么出众也需要依靠外来的力量。
君王的权力被高度分化后就会大权旁落于亲信之手,此时外戚尤其是皇后、太后一脉的外戚力量为了稳定朝野便会与宦官实力作斗争,直至皇帝重新掌控朝廷政权、主导局势。
皇帝掌控权力后又会担心外戚势力的壮大,反过来便会重新培养一批效忠自己的内朝官,宦官集团重新得势、外戚集团开始受皇帝的压制,如此一来便会形成一种压制与反压制的循环。
纵览历朝历代的宦官、外戚斗争两汉时期最为突出,这也是西汉、东汉最后都亡于宦官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就在于皇权的分配不断循环。
二、西汉地方官僚体制的体现
1.汉武帝与推恩令
刘邦建立汉朝后地方上推行的依然是秦朝时期的郡县制,但在推行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对“刘姓皇族”裂土封王,即是郡县制度与诸侯制度并存于天下。
刘邦两种制度同时运行本是为了稳固西汉对天下的统治力,然而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壮大,甚至还对朝廷中枢产生巨大的威胁,比如汉景帝时期的齐国之乱。
汉武帝为了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开始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令”,即是不仅各诸侯的嫡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权力和封地,其余的儿子也有资格继承封地和权力。
汉武帝之前“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推恩令之后西汉则“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推恩令的实施让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彻底巩固了中央集权与皇权专制。
诸侯王虽然依旧享有衣食租税、王国之名,但实际的权力等同于汉朝时期的郡县,后期西汉朝廷在各地郡县设立监御史,诸侯王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2.贵族、地主与新兴集团
汉朝初期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察举制的基础建立在家庭经济和家庭背景的基础上,秦汉时期甚至流传着一句话“家贫不得仕”,意思就是家庭条件贫穷的人很难进入仕途。
汉景帝时期甚至有着一种经济标准即“訾算四得宦圆”,也就是说家中需要有四万钱才能当官的资格,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官僚体制离不开贵族和地主集团,亦或者说由地主和贵族来掌控。
汉武帝登基之后西汉社会大部分生产资料被地主、贵族掌控,为了中央集权、皇权专制开始刘彻必须要在政治、经济上取得绝对的掌控权,于是他开始从社会中、低阶层选拔人才。
寒门子弟、太学培养的人才等开始进入朝廷中枢,汉武帝也得以在三公九卿的官僚体制之外建立属于自己的“尚书台”,分化相权的同时加强了自己对朝廷的掌控力,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选官、用官制度。
汉武帝年间西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能够快速爆发有“文景之治”的功劳,但更离不开刘彻对西汉官僚体制制度的各种改善,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远传西域、中东和欧洲等地。
当新兴的利益集团和旧贵族、就地主集团产生冲突时,若皇权能够平衡双方的实力吏治、民生必然大兴,倘若任人唯亲、赏罚不当必然会产生各种弊病,甚至于国家都有衰亡的危险。
三、总结
我国的历史虽然统一于秦始皇时期,但秦朝毕竟只存在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历史真正统一的体现及特征是从西汉时期开始的,而汉朝种种的秩序皆是后来朝代的一种循环。
皇帝需要一群庞大的官僚群体统治国家、管理国家的运行,在管理官吏时又需要一种相互制衡的手段,既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又能维护皇权不被侵犯。
与此同时在治理民生方面则需要从儒家、法家等百家学说中选择一种作为驭民思想,自此之后以儒家思想为官方思想、以法家思想治理国家的统治手段便出现了并不断完善。
封建帝制时代皇帝想要高度集权却又必须依赖官僚去治理国家,这就导致了皇帝与官僚制之间必然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更多时候治国即是治理官僚。
从两汉时期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可以得出诸多的教训和启发,皇帝在不断创设更多的机制去平衡宰相、大将军和高级官员等人的权力,以便于加强、巩固自己的统治力和掌控力。
汉武帝作为西汉时期最有作为的君王,西汉之后历朝历代有作为的君王都可以从其身上看到刘彻的身影,以儒学的忠君爱国驾驭群臣、以法家的依法治国治理民生,以帝王之心驾驭百官,此事在2000年的封建王朝中不断重复。
简而言之,秦建立了三公九卿的新型官僚制度,西汉各时期的君王不断将其完善为后代构建了蓝本,秦汉之后的各个朝代虽然在官僚制度方面不断革新,但基本都摆脱不了西汉官僚体制的影子。
参考文献:《汉史》、《汉书》、《西汉七国之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