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羽毛球的发展历史及比赛规则
起源在日本
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这种球由于球托是樱桃核,太重,球飞行速度太快,使得球的羽毛极易损坏,加之球的造价太高,所以是该项运动时兴了一阵子就慢慢消失了。
出现在印度
大约至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与早年日本的羽毛球极相似的游戏,球用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类似我国的毽子),板是木质的,玩法是两人相对站着,手执木板来回击球。
诞生在英国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我们可以注意到现今的羽毛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年,英国公爵鲍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窄,窄处挂网,直至1901年才改作长方形。
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即全英公开赛的前身。
1992年起,羽毛球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877年,英国的巴斯羽毛球俱乐部成立,并且第一本羽毛球比赛规则在英国出版。
1893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羽毛球协会。
1899年,该协会举办了第一届“全英羽毛球锦标赛”,每年举办一次,沿袭至今。
1934年,成立了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
1939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通过了各会员国共同遵守的《羽毛球竞赛规则》。
1981年5月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重新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从此揭开了国际羽坛历史上新的一页,进入了中国羽毛球选手称雄世界的辉煌时代。
1988年汉城奥运会(第二十四届)上,羽毛球被列为表演项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第二十五届)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二十六届)混双列为比赛项目。从此羽毛球运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羽毛球的新规则在试行了3个月后正式实施,在该年汤尤杯赛中首先采用。
羽毛球场为一长方形场地,长度为13.40米,双打场地宽为6.10米,单打场地宽为5.18米。球场上各条线宽均为4厘米,丈量时要从线的外沿算起。
球场界限最好用白色、黄色或其它易于识别的颜色画出。按国际比赛规定,整个球场上空空间最低为9米,在这个高度以内,不得有任何横梁或其它障碍物,球场四周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
任何并列的两个球场之间,最少应有2米的距离。球场四周的墙壁最好为深色,不能有风。
羽毛球比赛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男子团体、女子团体。
单打由两名运动员在场地上将一个羽毛球相互交替击打,使球不落地。落地的一方为输,或没有使羽毛球击打到对方场地,既没有击打过球网,赢者加分。
双打由四名运动员在场地上进行,方法如上,但双打极讲究配合。
1)羽毛球比赛采用21分制,即双方分数先达21分者胜,3局2胜。每局双方打到20平后,一方领先2分即算该局获胜;若双方打成29平后,一方领先1分,即算该局取胜。
2)新制度中每球得分,并且除特殊情况(比如地板湿了,球打坏了),球员不可再提出中断比赛的要求。但是,每局一方以11分领先时,比赛进行1分钟的技术暂停,让比赛双方进行擦汗、喝水等。
3)得分者方有发球权,如果本方得单数分,从左边发球;得双数分,从右边发球。在第三局或只进行一局的比赛中,当一方分数首先到达11分时,双方交换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