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杯资讯 > 正文内容

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摘录: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

杏彩体育2年前 (2023-02-12)世界杯资讯49

前言:

1、当小孩子难以抑制内心的迷茫和惶恐,急匆匆问爸爸妈妈“人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他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别胡思乱想。”

2、

有时我们会问:“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终有一死,我该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唯一的一生,才算没有白活过?”

这些问题很重要,是决定人的一生该怎么活的大问题。我可不可以不听从长辈和课本的灌输,自己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呢?

可以,哲学就是来干这件事的。

上篇:理性的崛起

1、

苏格拉底的人生比较简单,概括起来就两句话:

他喜欢问别人问题,然后被判死刑了。

2、

苏格拉底到底是哪里得罪人了呢?

按照后人的记录,苏格拉底一辈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问问题。当然,他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提问。他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涨。

比如说,他问人家什么是正义,人家给了他一个答案后他不满意,他就不停地追问人家。直到把人家问崩溃了他才收手。苏格拉底的母亲是助产士,他自称为思想的“助产士”,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深入思考。听着是挺不错,但问题是:你考虑了被问的人感受了吗?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人。本来你在马路上走得好好的,苏格拉底突然从角落里蹦出来,抓住你问:

“你说,什么叫正义?”

你还以为这哥们儿是真的不懂啊。你好心啊,你就耐心给他讲,正义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他话锋一转,突然抓住你话里的一个漏洞反问你:“你这样说不对吧?”

不管你怎么回答,聪明的他总能不断追问下去。问来问去你肯定就崩溃了。但就算你想逃跑也没用。按照惯例,他非得问到你满脸羞愧地承认自己啥也不知道,他才能心满意足地放过你。

假如当时就你自己一个人也就算了。要是你身边还带着女朋友,带着奴隶和仆人,你说你还要不要面子了?

3、

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比喻,说人的知识好像一个圆圈,知识越多,圆圈的周长就越长,就会发现自己越无知。所以苏格拉底这个当时雅典最具智慧的人,就是认为自己最无知,乃至于他觉得自己的回答无足轻重,必须通过向其他人问问题的方式来求知。

这条“越聪明越谦虚”的规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方明明很聪明,还偏偏非常谦虚,那不是越发可气吗?

4、

秦始皇是个很有争议的人。但秦始皇办了一件伟大的事,就是统一了中国。

但秦始皇是怎么做到的呢?

都给我用同样的度量衡,不用的,杀!

都给我写同样的文字,不写的,杀!

只能留官方规定的书,非官方的,烧!

秦始皇敏锐地发现,国家统一的关键在于文化的统一。虽然他的手段残暴,但是他成功了。

5、王国维说:“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6、

哲学家永远学不会讨好独裁者。亚里士多德晚年对亚历山大的一个死刑判决提出抗议。亚历山大给他老师的回应是一个赤裸裸的威胁,他说:

我也有能力处死一名哲学家。

7、对于知识来说,宽容永远代表着光明。

8、罗马帝国成立之初的文化界,宛如咱们春秋时代的百家争鸣。争鸣的地方常常是在城市中心的广场上。不同学派的人们可以自由宣讲、辩论自己的观点,那是文化人最幸福的时代。

9、

这里稍微说一下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

犹太教和基督教并不是同一个宗教。首先是在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教,而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发展来的。

犹太教和基督教都信奉上帝,也都相信会有救世主来拯救他们(“基督”和“弥赛亚”是一个词,都是“救世主”的意思)。区别是,基督教认为救世主就是耶稣,而犹太教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他们认为救世主还没有到来。

在对待经文上,两者都信奉《旧约》,但只有基督教相信《新约》。《旧约》和《新约》的区别大致在于,一个是记录耶稣降生之前的事,一个是记录之后的事。

10、

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就有人问:

“那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在干什么啊?”

一一谁知道在干什么啊,人家上帝也不能什么事都跟你说啊。被问急了,基督徒就没好气地回答:

上帝在给你们这些异教徒准备地狱呢!”

回答挺唬人,但总这么回答也不是个事,这时候就只能让哲学上场了。

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在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的一方。

这是因为哲学讲思辨,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强者不需要讲理。

这也是因为,哲学继承了苏格拉底讨人厌的疑问精神。只有弱者在面对强权的时候,才有质疑权威的需要。

处于被歧视地位的基督教正需要希腊哲学的帮助。

保罗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将哲学的思维方式应用到传教中,撰写了大量的神学文章。这些文字后来被称作《保罗书信》,成为《新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罗之后,还有很多基督教的传教士把哲学当作了传教的武器。正因为他们的工作,基督教才拥有了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其他宗教相比,它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同一时期的其他宗教在历史长河中大都衰落了,只有基督教最终成长为世界性宗教。

在哲学史上,这时的哲学被称作“教父哲学”。

(保罗,拥有罗马公民身份的犹太人,早年是犹太教徒,后成为基督教徒,积极传教)

11、宗教要求信仰,哲学要求怀疑,两者相悖。

12、

奥古斯丁早年信仰摩尼教,还沉迷肉欲享乐,有过几个情妇。年轻人嘛,控制不住很正常。他曾经祷告说:“给我贞洁,但不是现在!”

但在本质上,奥古斯丁是一个有着宗教追求的人。内心里,他希望能克制欲望,获得更高级的精神追求。可是咱都知道,克制欲望哪儿那么容易啊。王尔德说过:“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

13、

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之前仔细思考过信仰的问题,也认真学习过哲学,因此他并不是单纯把哲学当作神学的工具,而是真心想通过哲学来探求真理。奥古斯丁的贡献之一,就是解决了一个长久困扰基督教的逻辑漏洞:

《圣经》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那为什么会允许人间存在这么多丑恶和痛苦?

我们知道,《圣经》里说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违反了上帝的禁令,所以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人类才会开始无尽地受苦。

但上帝是全知的,不仅知道过去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还知道未来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那么前面那个问题就可以问成:

上帝既然知道亚当和夏娃会偷吃禁果,为什么一开始不去阻止他们?

奥古斯丁的解释是,关键在于自由。上帝给了亚当夏娃和人类自由意志,所以也必须让人类有作恶的可能。

更具体地说,上帝是善的,而上帝的善表现在上帝对人类的行为要进行公正的赏罚。既然要赏罚,前提是人类必须拥有自由意志,必须有能力自己选择行善还是作恶,否则人类就不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段论证对我们的意义是:首先,它十分巧妙,把一个看似自相矛盾的说法给解释开了;其次,这解释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

上帝允许人类有作恶的自由。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上帝看来,自由比善更重要。

可是等一等,上帝不是全善的吗?

“上帝允许人类拥有自由”的理论是奥古斯丁出于护教目的提出的,其推论却和教义产生了矛盾。

矛盾还不止如此,该理论还可以推论出,上帝不能干涉人的自由意志。因为上帝是万能的,所以有能力预测出人们按照自由意志在未来会作出的各种恶,但是有很多恶上帝都没有阻止。

可是,上帝不是全能的吗?

因此,奥古斯丁的解释虽然聪明,却不是很受基督教的欢迎。很多信众在提出疑问的时候,只是被粗暴地告知“不要妄测神”。

在宗教看来,思考本身就是不对的。

14、

宗教天生拒斥思考。

有个教父哲学家有一句名言:“上帝之子死了,虽然是不合理的,但却是可以相信的。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是不可能的,但却是肯定的。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15、

公元64年7月17日夜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西方世界的中心,全欧洲最富饶、最美丽的城市罗马突然烧起了大火。这火太大了,持续烧了六天七夜,整个罗马城的三分之二都被烧为灰烬。

当时的罗马皇帝尼禄还不错,不仅积极救火,还打开自己的宫殿安置灾民。但随后传出各种猜想。有的说尼禄是想要写出一篇能和描写特洛伊大火相媲美的诗篇,故意让人放火的;也有的说,尼禄是为了扩建自己的宫殿放火的——三分之二的罗马城啊,如果后一条传闻属实,那么尼禄毫无疑问是史上效率最高的拆迁商。事实上,在罗马大火后不久,尼禄的确在废墟上建起了更大、更漂亮的宫殿。

在那个年代,基督徒们相信世界末日就快到来,有些人到处宣传“上天将会降下巨大的火球烧毁一切”。因此当时还有些人认为,罗马的大火就是基督徒放的。或许是为了洗脱自己的嫌疑,不久以后,尼禄正式宣布这场大火是基督徒所放,同时展开了对基督徒大规模的逮捕和残杀。

一般认为,保罗就死于这场大火之后的审判中。基督徒们从此受到了极为残酷的迫害。

16、

我们今天总说罗马教皇、罗马教廷的,为什么教皇一定要待在罗马呢?就是因为基督教会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的,那时罗马是帝国首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自然也就是教会活动的中心。

不过,同时伴随着基督教传播的,还有罗马军队军事暴力的血雨腥风。

从尼禄开始,罗马帝国就断断续续地迫害基督徒。他们用刀杀、用火烧,有时直接把基督徒扔到斗兽场里喂野兽。然而,相信死后会进入天堂的基督徒们无所畏惧。当他们被判火刑的时候,他们对行刑者说:“我遭受的火刑不过只燃烧一小时而已,而等待你们的,将是永不熄灭的地狱之火。”

17、

哲学不可能讨基督教的好。

对于一个把幸福寄托在来生的宗教来说,用来探索现实的哲学完全是无用的知识。罗马时代的基督教神父说:

“讨论地球的性质与位置,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对于来世所怀的希望。”

18、

自从基督教开始剿灭异教徒以来,亚历山大图书馆就不断遭受破坏。公元415年,一伙基督徒冲进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分馆,毁掉了大量的书籍。

在这座城中,住着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哲学家希帕蒂娅。她曾经在哲学的故乡雅典学习过,在当时就拥有很高的声望。她和父亲一起校订的《几何原本》成为流传到今天的几何原本》的主要来源。在宗教冲突激烈的时代,她不带宗教偏见,教着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各种宗教学生。据说她的外貌非常美丽,当时很多人追求她,而她一律以“我已经嫁给了真理”而回绝。

在415年的暴乱中,她被残忍谋杀。其中一个说法是,暴徒们剥光她的衣服,用蚌壳(一说陶片)活生生地割她的肉,直到她浑身血肉模糊,又把她投入到火焰中。

我们可以猜测,那些凶手们一面挥舞着血淋淋的凶器,一面还在互相鼓励着:杀异教徒不是罪,死后能上天堂呢!

19、

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哲学家们小心翼翼地居住在这里。除了少数胆大的跑进了波斯帝国外,大部分书呆子都留在了罗马边境。他们一面要小心边境外强盗的劫掠,一面提防着帝国基督徒们的清剿。他们盘算着,万一基督徒们追杀来,他们就抱着哲学文献逃到沙漠。

就在日夜担惊受怕的时候,边境外的波斯帝国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波斯国亡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信奉“真主”的阿拉伯人。他们有着和基督教完全不同的信仰,还有更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马上就要进犯罗马帝国的边境。更要命的是,这些被称作“穆斯林”的人同基督徒一样,信奉的是唯我独尊的一神教!

20、

阿拉伯人并不像后来的基督教十字军那样,对异教徒进行血腥屠戮,而是对占领区的基督徒非常宽待,允许他们保留信仰。唯一的“歧视”是,伊斯兰教徒可以不缴税,而基督徒要缴税。

更重要的宽容是在文化上。

公元830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叫作“智慧馆”的机构。这座智慧馆有着当年亚历山大图书馆“收集全世界的书”的雄心壮志,而且它还是个学术和教育机构,招揽最优秀的学者、教师和翻译家来此工作。

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种族和信仰的限制,包括基督徒在内的各教各族人民都可以在这里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段时期,被称为阿拉伯世界的“百年翻译运动”。

21、

哲学的魅力如此之大:1215年罗马教皇的使节还禁止在学院里讲解亚里士多德。到了1260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就已经成了每个教会学校的必修课。

这在欧洲又掀起了一段研究哲学的高潮。此时的哲学被称作“经院哲学”。

22、(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纳)

阿奎纳从小就立志要做个禁欲的修士。传说有个年轻的姑娘到他的房间里诱惑他,他拿出一个烧红的烙铁把女孩赶出了房间,并且在门上烙了一个十字架。

他对生活毫无所求,不求名也不求利,一心只想单纯地做学问。据说有一次和法国国王一起吃饭,他仍旧沉浸在神学思考中,想到痛快的地方,竟然猛敲桌子兴奋地大喊大叫。他失礼的样子把同席的修道院院长吓坏了,但是法国国王却很赞赏他。

阿奎纳对基督教极其虔诚,在他著作旁边的空白处,经常可以看到他随手写下的虔诚祈祷的文字。但非常可贵的是,他并不认为信仰可以代替思考。他说:“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没有这种精神,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值得历史大书特书的神学家,顶多只能是一个普通的苦行僧。

阿奎纳的神学水平很高,被人称为“天使博士”,他写过两本巨著《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一听书名就知道,这是两本雄心勃勃、试图包罗万象的著作。不过到了晚年,阿奎纳经过一次神秘体验后,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写不出来的。与他的神秘体验中获得的启示相比,他写过的作品“都是稻草”。《神学大全》写到一半就不写了。

即便如此,阿奎纳仍旧是经院哲学的高峰。他的理论对基督教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新托马斯主义还是天主教的重要思想。

23、托马斯说过:“哲学是神学的婢女”。哲学只能用来服务于神学,不能怀疑神学,更不能凌驾于神学之上。

24、那个传教士还说,下地狱的人会受到多久的惩罚呢?如果我们数海边的细沙,或自亚当以来所有人类及野兽身上的毛发,以每粒沙或每一根毛发比作每一年的苦刑,其代表的时间幅度,只不过是受难者整个悲惨历程中开始的一刹那而已。

25、历史忠实地履行着诗人海涅的那句名言:在他们开始烧书的地方,他们最终会烧人。

26、马丁·路德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作为神学院学生,拥有神学博士学位的人,他的工作是思考。思考就必须怀疑。一般的学者怀疑经院哲学家们提出的论题也就算了,路德偏偏要去怀疑罗马教皇的权威。

27、

基督徒的愿望是洗刷自己的罪恶,成为“义人”。罗马教会看重信徒是否遵守律法、纳税、履行仪式这些外在的行为,认为这些外在行为是信徒成为“义人”的关键,这种观点在神学上被称为“因行称义”。

但是马丁·路德在阅读《圣经》中的保罗书信时,发现保罗所持的是“因信称义”的观点。

“因信称义”的意思就是说,真心相信上帝,就可以成为“义人”。

说白了,罗马教会认为,外在的行为很重要。而马丁·路德认为,内心的信仰比外在的行为更重要。只要内心真诚信仰上帝就能得救;而是否遵守罗马教会的规定,是否上缴税款,是否完成昂贵的宗教仪式,这些都不重要。

显然,马丁·路德的观点是罗马教会不能容忍的。

28、

那时的基督教会里,不少人都热衷于赚钱敛财。原因之一是,有的教士是从世俗贵族转行过来的,把奢靡之风也带了来,以至于作家伊拉斯谟说:“许多男、女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异。”

公平地说,在虔诚的信仰下,当时仍有大批教士坚持清贫生活。但他们拦不住宗教仪式越来越奢华,即便是安贫乐道的教士,在面对信徒的时候也不得不使用装饰华丽的衣物器具。

还有更多的钱则花在了兴修教堂上。

29、

很多基督徒都舍得在教堂上花钱。教堂就拼了命往好里盖,以至于一个教堂盖上几十年都是常有的事。随便举几个著名教堂的修建时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重建):120年。巴黎圣母院大教堂:182年。比萨大教堂:287年。科隆大教堂:632年。

还有一座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从1882年,也就是光绪年间就开始造,直到今天还没造好。

30、

《圣经》里多次提到,教徒要把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献出来。有了《圣经》当靠山,教会便理直气壮地制定了“什一税”,规定欧洲百姓十分之一的收入都要上缴给教会。当各种主教或者修道院院长去世以后,他们的私人财产也归教皇所有。另外还有名目繁多的税费,以至于后来教会的税收远超政府。比如1252年,英格兰全国贡献给教皇的财产是贡献给皇室的三倍。

在中世纪,百姓将遗产的一部分捐给教会本来就是世俗习惯。而且那时候除了神父外很少有人会写字,所以遗嘱多是神父代写的。后来教皇又干脆下令,只有神父在场,所立的遗嘱才有效,这样,教会就进一步垄断了立遗嘱事业。在神父的劝导下,不少百姓在临终前把全部遗产都赠给了教会。

31、

教皇庇护二世在即位前说:在罗马,一切都有行情出卖,没有钱便办不通。

最厉害的是赎罪券。

基督教说每个人都有原罪,再加上出生以后犯的罪,这些都妨碍人上天堂。罗马教会认为,他们有能力来赦免人们的罪行,帮助人们上天堂。一开始,罗马只是用这个权力指挥民众,比如宣布参加十字军的人都可以被赦免罪行。在路德的年代,有位“聪明”的教皇想出了赎罪券的名目,说只要购买教会发的赎罪券,有罪的人就可以被赦免,死后就能上天堂。

32、他(哥伦布)说:“凡拥有金钱者,就具有使灵魂进入天堂的权力。”

33、

在中世纪,老百姓不能私自拥有《圣经》。《圣经》就如同最高机密一样,只能掌握在少数神父手里。普通百姓想要了解《圣经》说了什么,只能通过神父的解说。

最早,形成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客观的。

首先,那时的《圣经》大多是拉丁文的。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拉丁文是知识分子的专用。语言,老百姓不会。而且那时绝大部分平民都是文盲,根本没有阅读拉丁文的能力。

其次,早年的文字只能记录在羊皮纸和牛皮纸上。大家知道今天的真皮衣服、沙发有多贵吧?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一张羊皮纸的价格昂贵无比。书籍还需要人手工抄写,《圣经》篇幅又很长,成本就更高了。有的年代,一本《圣经》的价格抵得上职位较高的神父一年的收入。图书馆里供神父学习的《圣经》要用链子拴在桌子上。12世纪,能收集到24本书就能称得上是图书馆了。一部弥撒书的价值比得上一座葡萄园。

到了13世纪,这一切终于有所改观。纤维纸张代替了羊皮纸,书籍的成本慢慢降了下来。

然而禁止普通百姓接触《圣经》的命令,恰恰就是在13世纪开始颁布的。

因为垄断《圣经》的好处太明显了。既然教会的全部权威都来自于这本书,那么把这本书束之高阁,也就没有人可以怀疑教会了,一切都必须以教会的说法为准。

34、

用《动物庄园》的话来说就是,猪庄严地宣布:在这个庄园里,每一只动物都应该平等地遵守法律。但动物们却发现:法律只有猪才看得懂、有解释权。

教会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万万没想到,先是造纸术从中国传了进来,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古腾堡的人。他使用快捷的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成本直线下降。

很快,书籍变成了非贵重物品,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了,教会再也拦不住普通人阅读《圣经》了。马丁·路德攻击罗马的檄文因之可以在大众中快速传播,而不是只在广场上匆匆作几次口头演讲就被扔到火刑架上。

也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欧洲人才有了众多崭新的思想,有了哲学的复兴,有了科学的崛起,有了现代文明的一切:思想自由、理性、怀疑精神、科学、光明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马丁·路德改变了历史,而是古腾堡成就了马丁·路德。

35、马丁·路德是神圣罗马帝国人。当年西罗马帝国是被北方的日耳曼人灭掉的。日耳曼人灭了西罗马帝国后,经过短暂的统一,随后分裂成了神圣罗马帝国(今天德国的前身)和法兰西王国(今天法国的前身),以及其他一些小国。

36、

罗马神父们用的是惯常的拉丁文和学术文章讨伐路德,只有知识分子才能看懂。而路德用的是德文,以及通俗易懂并穿插幽默的口语文字。路德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文章一写完,不仅立刻在日耳曼各处传播,而且还马上被翻译成各国文字,畅销全欧洲。

路德的影响被越骂越大,再加上各国皇室早就想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和盘剥,宗教革命终于遍及整个欧洲,千百万神父和知识分子卷入其中。几十年后,欧洲支持路德和罗马的两派贵族还打了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

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成了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另外,东边的罗马帝国在此之前还搞了一个东正教。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这就是今天基督教最主要的三大教派。

37、

富有戏剧色彩的是,在这场运动里,最大赢家不是路德,也不是日耳曼贵族,而是一个出身平平、除了读书写作之外一无所长的知识分子。

他叫加尔文。

俗话说“牛打江山马坐殿”。革命的理论者和掌权者常常不是同一个人。就像卢梭成就了罗伯斯庇尔,路德成就的是加尔文。

那时的局势很乱,有无数的人为新教振臂高呼,有无数的人提出自己的教义,有无数的人企图建立新的宗派。加尔文是最成功的一个。

38、

加尔文比路德小十二岁。他和路德同样是先学法律,中途改为研究神学。加尔文认同路德的观点,因此受到了天主教的迫害,一路流浪,来到了瑞士的日内瓦。最终,加尔文在日内瓦确立了他在新教中的地位。

加尔文不像路德那样把新教的传播局限在日耳曼民族里,而是如同保罗将基督教传播到其他民族一样,加尔文将新教的影响扩大到了整个欧洲,并且用庞大、严格的教会系统维持他的统治。很快,加尔文像他的敌人——罗马的天主教皇那样——当上了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

宗教改革最终以天主教和新教各占欧洲一半而告终。

39、

最初的加尔文是个虔诚、博学、勤奋的教徒。

他生活简朴,不为金钱所动。敌人用金钱贿赂他,他嗤之以鼻,甚至坚决反对提高自己的俸禄。

他勤奋耐劳。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工作,从来没有休假。连他的敌人、天主教教皇都夸奖他说:“好个异端,只爱工作不爱钱。如果他能为我所用,我相信天主教定可囊括四海。”

他学识渊博,在26岁时就写成了内容精深的神学巨著《基督教原理》。

他意志坚定,不为任何恐吓与利诱所动。天主教一次次烧他的书,他每次的反应都是增补更多的内容、重新印刷。结果是,天主教越烧他的书,他的新版著作就越厚。

加尔文简直是天生的社会运动家,具有革命者的一切优良品质。

但同时也具备革命者惯有的缺点——不容异己。

新教是靠着路德一篇篇雄辩的文字,从天主教的火刑架下顽强成长起来的。但加尔文和他的继承者们却在日内瓦竖起了更多的火刑架。他们烧天主教徒,烧异端分子,烧跟他神学观点不一致的人,烧所有具备苏格拉底式怀疑精神的人。

在宗教改革之前,只有一个罗马教廷负责审判哲学家。

在宗教改革之后,变成了两个教廷比赛审判。有时为了对付异端,这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竟然能联合起来,天主教的神父被邀请坐到了日内瓦的法官席上。

实际上在近代科学家、哲学家被迫害的例子里,加尔文所干的远比天主教更有名。

40、

抹杀异己言论、杀人、烧书,这些都让我们毫不犹豫地认为,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很坏很坏。它阻碍了科学、哲学和艺术,它阻碍了文明。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开始的基督教不是靠政治力量,而是靠一名接一名教徒的皈依聚沙成塔的。人们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自愿加入基督教。那是因为基督教的教义极为美好:它讲博爱,不讲自私;它讲宽恕,不讲仇恨;它讲施予,不讲索取;它讲众生平等,教徒不分贵贱,都如兄弟姐妹一般。

那么,一个人人都虔诚信奉基督的世界,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岂不应该是一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世界?

可能有人觉得,因为存在残酷的宗教裁判所,不允许一星半点的异端言论,所以中世纪的欧洲并不完美。一个真正完美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裁判所、人人博爱平等的世界。

这个想法虽然好,却是不现实的。

基督教不能容忍其他信仰,更不能容忍无神论。假如任其横行,基督教的教义会受到威胁,上述完美世界也将不复存在。再说教会也不是没给异端留生路,只要你改变信仰,你可以立刻享受到信仰的幸福,我们也会不计前嫌把你当成兄弟姐妹,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所以,即便我们去掉了中世纪教会的那些残酷行为,一个按照基督教教义规划出的完美世界,还是不可能有言论和信仰自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哲学、科学和非宗教题材的艺术品。

那么,这样的社会是应该被保护的,还是需要改变的?

如果你选择后者,我们还要追问:为什么容忍异端比全体人民的幸福还重要?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

41、

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所以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当年的苏格拉底那么招人讨厌,却能被后人奉为圣贤。因为他的怀疑是理性文明的开端和标尺。所有的思想都要因他的怀疑而诞生,最后还要能经得住他的怀疑才算合格。

正是照着这个标准思考,西方人才有了哲学,才有了科学,才创造了现代文明。

42、

教会最可怕的武器是宗教裁判所。在各个国家中,最严酷、最血腥的宗教裁判所在西班牙。而西班牙的历代君王中,最不可一世的是腓力二世(也被翻译为“菲利普二世”)。

腓力二世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住在远离尘嚣的群山里,生活非常简朴,他穿着朴素, 以至于有些第一次来拜访的人把他当成了仆从。

他的老婆是著名的“血腥玛丽”,以屠杀异教徒而闻名。腓力二世则打赢了欧洲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战,阻止了奥斯曼帝国进攻欧洲的企图。他还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无敌舰队”,把美洲变成了西班牙的后花园。因为西班牙的影响,今天的墨西哥、巴拿马、古巴、智利、阿根廷等等美洲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在欧洲,西班牙王国的领地也很大,涵盖了今天的葡萄牙、荷兰等大片领土。

腓力二世的志向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的野心在整个欧洲。他和英国打海战,一度让英国人举国绝望。他和法国打宗教战争,铁骑曾经踏进过巴黎。

43、

荷兰是个很怪的国家。

荷兰的全称叫“尼德兰共和国”,“尼德兰”的意思是“低地”。荷兰的地势很低,这使得欧洲几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都在这里,这意味着荷兰河多。河多了,就等于有便利的水上交通,所以荷兰的商业发达。这让我们想起了什么?对,同样是靠在海边,航海业和商业发达的雅典。

商业和哲学很有关系。

商人善于谋划思考,因此孕有思辨精神。同时,商业城市人口流动大,所以对外来和新兴的文化更为包容。而不像农业社会那样,强调的是社会稳定,强调的是循规蹈矩。

正是因为商业发达,在天主教和新教比赛般绞杀异端的世界里,荷兰拥有全欧洲最开明的言论政策。不久以后,荷兰成为各类异端分子、科学家、哲学家的避难地。它成为雅典之后的哲学的第二个故乡。

44、

如果我们说怀疑精神是哲学的灵魂,那么笛卡尔天生就是个当哲学家的料。

笛卡尔小时候在教会学校上学,功课很棒。但是笛卡尔却认为学校中所教的,除了数学之外没有任何有用的知识。他怀疑学校的课程,决心自己去独立求知。

作为一个基本没什么前人可以参考、没什么书可以相信的哲学家,笛卡尔探索世间奥秘的方法只剩下一种:亲自思考世界。按他的话说,就是读“世界这本大书”。

曾经有一位科学家拜访笛卡尔,说我想看看您的图书馆。结果笛卡尔指给他看一只解剖到一半的小牛。那意思是:我的知识不在先贤的书里,而是在实践检验里。

45、笛卡尔

他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

这句话虽然很有名,但是经常被误读。有的人以为,这话的意思是“我存在是因为我思考”,更有人引申为“人生意义就是去思考,不思考人就无所谓存在不存在了”。

这些解释都是错的。

我思”和“我在”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推理演绎的关系。即:从前者为真可以推导出后者为真。也就是从“我思”为真,可以推导出“我在”为真。而不是说“我不思”的时候就“我不在”了,在不在我们不知道。

从“我思故我在”开始,西方哲学的精妙之处可见一斑。

46、

我们想,在客观世界里,我们能找到一个严格的圆形、三角形吗?找不到。哪怕是用尺子画出来、哪怕是用打印机打出来,都还是会存在一些误差,不可能是绝对标准的图形。

也就是说,自然界里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几何图形都没有。但是几何规律却又无处不在。

这意味着,欧氏几何囊括了复杂的自然现象,本身又是超越自然现象的。因此,笛卡尔时代的知识分子,大都觉得欧氏几何有一种神秘性、超然性。他们相信,这世上有一些理性就像几何学那样,是超越客观世界、高于客观世界的。

欧氏几何启发了笛卡尔时代的哲学家。既然咱们要搞解决人生问题的大智慧,那么像欧氏几何那样,建立一套严密、规整,又高于世间万物的理论体系,岂不妙哉?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那时的一批哲学家都同时还是数学家。笛卡尔就是其中的一个。

47、形而上学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用理性思维去研究那些能统一世间一切问题的“大道理”。就像笛卡尔希望的那样,要寻找到一个能高于客观世界、统领一切事物的真理。比如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啊、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啊之类的问题。

很多小孩喜欢不停地问家长“为什么”,让家长不胜其烦。其实,这个“为什么”的游戏玩到最后,追问的往往就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举个例子。

小孩问爸爸:“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啊?”

爸爸回答:“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不能照顾你呀。”

“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上班啊?”

因为爸爸妈妈要挣钱啊。”

“那爸爸妈妈为什么要挣钱啊?”

“挣钱了才能买吃的啊。”

“那为什么要买吃的啊?”

“有了吃的,人才能活啊。”

人为什么要活着啊?”

......

家长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他们恼羞成怒了。因为孩子最后问的“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正是形而上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研究“人为什么不自杀”,其实就是在研究“人为什么活着”。

48、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本体论”。

“哪些知识是真实可信”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认识论”。

49、二元论

笛卡尔只知道自己的意识存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存在不存在。这个结论暗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

这种观点就叫作“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50、一元论

其中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精神是从物质中产生的。这种观点就叫作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的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51、

假设我们只停留在“我在”的阶段,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不知道,这就叫“唯我论”。

这是怀疑主义常常得出的一种结论,也是哲学家们非常讨厌的一种结论。因为唯我论明明在理,可是太荒谬了。哲学家们不是神仙,也要吃要喝要生存。而对于一个唯我论者来说,外部世界都不存在,那哲学家到底还吃不吃饭、喝不喝水啊。

52、目的论

简单说,目的论就是认为世间万物是因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比如“世上有苹果是为了给人吃”。这种观念经常被宗教使用。既然上帝创造了世界,那么上帝在设计世界的时候,每一项设计都应该带着某种目的。当然,随着神学的没落,这种目的论很容易遭到抨击。伏尔泰就讽刺说:这么说来,神创造鼻子就是为了架上眼镜啦?

但目的论可以成为唯我论的好朋友。在坚持唯我论的时候,虽然我们相信自己是天下唯一的存在,但是我们还能看、能摸、能感受到世间的一切啊。即便这一切都是幻觉,那为什么要出现这些幻觉呢?

假如我是这世界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那么很容易想到,或许这些幻觉都是为了我才创造出来的吧。

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物件都是被别人布置好的。他的整个人生是一个被精心策划的电视直播节目。他拜访哪个商店,哪个商店才开始装模作样地运营。他走到哪里,哪里才会出现安排好的路人。

假如我们带着唯我论的观念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不都是等我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出现吗?如果把世上的一切都想象成只为我一个人安排出来的,也可以说得通啊。没准只有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角,其他人只是木偶、演员或者是幻象。

53、

笛卡尔25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带着一个仆从在北欧乘坐一条船旅行。船员看他一副富人的打扮,随从又少,私下商量要谋财害命。他们没想到,博学的笛卡尔能听得懂他们的语言。这时笛卡尔突然拔出剑,强迫船员把船划到岸边,安然脱险。

不光勇敢,笛卡尔还很有风度,据说有个人因为争抢女人要找他决斗。笛卡尔只说了一句话,就消除了那情敌的敌意。笛卡尔对他说的是:

你的生命不应该献给我,应该献给那位夫人。”

54、

笛卡尔名气大了以后,敬仰他的王公贵族多了。其中有一个就是瑞典女王,“自以为她既然是君主,有权浪费伟人的时间”(罗素语),邀请笛卡尔去做她的家庭教师。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好,笛卡尔一开始百般推辞,但是瑞典女王一而再再而三地坚请,甚至派了舰队司令和一艘军舰来接他。能得到权贵如此恩宠,对于哲学家来说倒也不是坏事,笛卡尔只好从命。

然而一到瑞典王宫,笛卡尔就傻了。

瑞典女王要求笛卡尔每周用三天早晨的时间从5点开始就给她上课。您可以打开世界地图看看,瑞典那地方可比咱们东北靠北多了,跟西伯利亚一个纬度。按笛卡尔的话说,“在这个国家里,人的血也要像河水一样冻成冰”。而且笛卡尔到瑞典的时候还是冬天,然后去上课的时候笛卡尔还要穿过“斯德哥尔摩最萧瑟、最多风的广场”,而且这个女王在他上课时还喜欢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笛卡尔从小就喜欢赖床,结果现在隔三岔五地就要早晨五点前起来到雪地里吹凉风,没待几个月就得了感冒,后来转成了肺炎,治疗无效就去世了。

55、

笛卡尔说过:“不管多么荒谬、多么不可置信的事,无一不是这个或那个哲学家主张过的。”

这句话使他不仅成为了伟大的哲学家,还成为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预言家。在笛卡尔之后,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稀奇古怪的奇思妙想。您会发现,您小时候觉得自己有过的特离奇的想法,这帮哲学家们早就全都给想遍了。

56、

对于被压迫的思想者来说,荷兰是全欧洲最幸福的地方,是科学家、哲学家和异端分子的避风港。

在这个背景下,哲学家斯宾诺莎的故事就很讽刺了。

在自由之都荷兰,为了躲避迫害而聚集起来的犹太教会,却把斯宾诺莎给迫害了。

不过也不全是犹太教自身的原因,还涉及基督教的压力。虽然荷兰的宗教政策甚为宽容,但毕竟整个欧洲都处于基督教严格统治的气氛之中。在荷兰的犹太教会希望能在不违反自身教义的前提下,尽量不得罪基督教。

57、

在斯宾诺莎15岁的时候,有一个犹太年轻人写了一篇评论信仰的文章。那文章并没有严重违反犹太教教义,但是触犯了基督教教义,犹太教会因为担心惹怒基督教,强迫这名青年悔改。具体的悔改仪式是:要这个年轻人躺在教堂门口,让教徒们一个个跨过他的身体。

那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年轻人,他无法忍受这种羞辱,回家后就开枪自杀了。

这件事,仿佛提前宣布了斯宾诺莎继续搞哲学研究的下场。

不过,犹太教会对斯宾诺莎还算宽厚。当长老发现斯宾诺莎有异端倾向的时候,并不打算严惩他,而是希望能“挽救”他。经过反复劝说后无果,长老甚至答应每年给斯宾诺莎一大笔钱,只要他能妥协,哪怕是假装的都行。

提出这样的条件,只能说明长老太不了解斯宾诺莎了。

西方哲学史两千五百多年,我们介绍的哲学家有十几位。如果把这些人按照品德排序的话,斯宾诺莎就算不能独居第一,那也绝对是并列第一的。

他性格温柔,待人宽厚,但又坚强诚实,绝不可能在教会压力和金钱的诱惑下违心撒谎。

他拒绝了长老的提议,教会对他失去了信心,在斯宾诺莎24岁的时候,教会宣布把他开除教籍。在开除的时候,教会用极为恶毒的话诅咒他:“让他白天受人诅咒,夜里受人诅咒;躺下时受诅咒,起来了还受诅咒;出外去受诅咒,回来又受诅咒……将律书中所载的一切诅咒全堆压到他的头上,普天之下都抹掉他的名字……”还禁止任何人与他交谈、通信,禁止阅读他的作品,禁止帮助他,禁止靠近他,禁止和他同居一室。

从此,斯宾诺莎在荷兰的地位一落千丈。人们躲避他、厌弃他。斯宾诺莎的父亲不肯收留儿子。父亲去世后,姐姐又要霸占遗产。为此斯宾诺莎和姐姐打了场官司,最后他赢了官司,但是他马上又把赢得的财产送给了姐姐,自己只留下一张床。

斯宾诺莎教过的学生写信骂他说:“你是世间可悲可怜的小人,而且是供蛆虫享用的尸骸和养料。”

还有一次,一个狂热的教徒试图用匕首刺杀他,幸亏斯宾诺莎在关键时刻及时转身,结果他的脖子还是受了伤,侥幸保住了性命。

58、

后来斯宾诺莎的著作《神学政治论》匿名发表,刚一发表立刻就进了天主教会的《禁书目录》。而且人们很快搞清楚了作者的身份。书中违反教义的言论受到了暴风雨般的攻击,有人说这本书是“一个叛逆的犹太人和魔鬼在地狱中杜撰而成的”。

从他18岁开始的三十年间,教会一共颁布了50道诏令,禁止阅读和流传他的作品。在他临死前两年的时候,荷兰的地方政府命令任何有印刷斯宾诺莎作品企图的市民,都要向政府报告。

用18世纪的作家莱辛的话来说:

“人们谈到斯宾诺莎,就好像他是一条死狗。”

这种种遭遇足以摧毁一个人,或把一个温厚的人变得暴虐厌世。

但当一个人找到自己的哲学答案以后,他是不会被摧毁的。

贫困的斯宾诺莎放弃了遗产,一个人搬到了荷兰的海牙,以磨光学镜片为生。他终身未婚。斯宾诺莎喜欢过他拉丁文老师的女儿,另一个同学则用一条珍珠项链夺走了女孩的心,但是最终也没跟那女孩结婚。

磨镜片的收入很少,斯宾诺莎一生清贫。晚年虽然出了名,却仍旧过着清苦的生活。

曾经有位富商愿意资助斯宾诺莎,被他拒绝了。后来富商临终时要把全部遗产都送给斯宾诺莎,斯宾诺莎说服他把钱财送给了另一个人。那个人很感激斯宾诺莎,送了他一笔钱,确实缺钱的斯宾诺莎终于收下了这笔钱中的一部分。

斯宾诺莎也有结交权贵的机会。

在他出名以后,普鲁士选帝侯称赞他是天才,邀请他去海德堡大学当教授,讲学的待遇很优厚,说只要他讲的内容别触犯宗教信条就行了。但是斯宾诺莎犹豫了六个星期,最后还是拒绝了。他回答说,我不知道怎么把握才能不触犯宗教信条。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暗示过斯宾诺莎,只要他声明下一本书献给路易十四,就可以得到一笔丰厚的养老金。斯宾诺莎回答说,我的确需要金钱,但“我只将我的著作献给真理”。

常年打磨镜片使得斯宾诺莎吸入了过多的粉尘,再加上生活清苦,在拒绝了路易十四的请求四年后,他便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只活到了45岁。

59、

斯宾诺莎是笛卡尔的继承者。

我们说过,笛卡尔有一个很棒的想法,就是按照欧式几何学的模式来建立哲学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先找出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再以这些公设为基础,按照演绎推理的方法建立整个哲学体系。

笛卡尔的想法不错,具体工作却做得不太好。斯宾诺莎则完美实现了这个想法。

斯宾诺莎最有影响的著作叫《伦理学》,在他去世后才发表。这本书的全称是《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

60、

笛卡尔把一切都怀疑了,我们就必须找到个绝对存在的、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作为公设。

既然这个东西绝对存在,那么它肯定不能依赖别的物体存在。

斯宾诺莎把这种东西称作“实体”。

实体的特征是,这东西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不依赖外物存在。这意味着,外物也不可能摧毁实体。否则的话,实体的存在就要依赖于“外物不去摧毁实体”,等于还是依赖于外物了,对吧。

既然实体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外物也不能摧毁它,那么实体肯定是永远存在的。用类似的方法,我们也可以证明出,实体是无限的,是唯一的,是不可分的,是善的。

如果实体是无限的,是唯一的,那么这就等于在说,世间万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实体的一部分。因为只是一部分,所以是不完美的一部分。

这么一个永恒的、无限的、唯一的、不可分的东西,你想到了什么?就是上帝嘛。

斯宾诺莎就是这么想的。因为实体是无限的,如果有上帝的话,那么它一定是实体本身,不可能不是实体。用个通俗点的例子说,如果上帝不是实体,上帝又无所不能,上帝不就可以改变实体了吗?又和实体的定义不符了。

所以,斯宾诺莎承认上帝,但他心目中的上帝不是基督教或者犹太教中人格化的上帝,而是无所不在的实体。

当然,这种观点肯定会遭到宗教迫害了。

然而我们也可以理解,斯宾诺莎的世界观给他带来了强大的信念。

简单地说,世间万物皆为上帝,我自己也为上帝的一部分,那么我与上帝同在,自然充满无限的力量。其他人即便与我作对,他们也是上帝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也都是上帝的意志(这点和基督教是相同的)。所以无论外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坦然接受。

复杂地说,实体永远存在,我属于实体,那么我也可以永远存在。即便肉体消失了,我也是实体的一部分。而且我和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从这个设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限的力量和安全感,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再者,实体是善的,作为实体一部分的事物,即便单独看是邪恶的,它本身也是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也是善的一部分。因此无论多么丑恶的现象,我们都应该宽容接受。

斯宾诺莎的学说大致如此。

61、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写过一套史诗巨著《基地》。在后几本小说里,阿西莫夫构建了一个神奇的星球。在这个星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甚至一草一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大家共享相同的意识、记忆、感情和感觉。星球上的生物个体死亡以后,组成该生物的原子会最终变成星球上其他生物和物体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星球上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死亡,只有各种物体之间的转化。意识是全星球物体共享,因此也不会消失。阿西莫夫的这个设想可能来自于曾经在科学界流行一时的“盖亚假说”,认为地球是一个生命体,能够自动调节地球的环境,为生物创造生活条件。这个假说我觉得不靠谱,但是阿西莫夫的这个世界描写细致、设定合理,让人觉得非常真实。起码在逻辑上这个世界有存在的可能。当然,阿西莫夫描写的世界和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有一定的区别。

斯宾诺莎的哲学指的就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世界,而不是什么外星。但阿西莫夫可以帮助我们想象,如果世界真像斯宾诺莎说的那样是一个实体,那是种什么感觉。

62、

哲学史上有个不难理解的现象,生活越是困苦的哲学家,他的学说就越关注个人幸福。反之,生活富足的哲学家,学说更容易脱离现实。斯宾诺莎就是典型的前者。

当斯宾诺莎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追求的时候,他发现,在得出最终答案之前还需要很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该怎么生活呢?

他总结了几个可以暂时执行的原则,大意是:

第一,说话要尽量让别人明白,只要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不会影响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求知),那就尽量满足。

第二,只享受为保持健康所必需的生活乐 趣。

第三,只求取为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金钱。这些生活准则并非出于斯宾诺莎的哲学思考,而是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一个立志求知者的身份思考出来的。

63、

在斯宾诺莎的时代,哲学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前途。

按照笛卡尔的设计,斯宾诺莎把哲学研究推上了一条井然有序的道路。其他的哲学家可以像做数学研究那样,发明新的体系,创造新的定理。或者按照逻辑规则修改、补充前人的成果。如此,哲学成果也就必然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接近真理。人类找到哲学的终极答案不过就是时间问题了。

但是,有人不服。

谁这么大胆,敢反对数学家?

嗯......是科学家们。

64、

为什么科学家会反对数学家呢?

当然,科学家并不排斥数学,搞科学研究怎么可能不用数学呢?然而在科学家看来,数学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真理。这就好比尺子一样,科学家必须用尺子来观测自然。但尺子本身不代表任何东西,尺子上的刻度、单位都是人为规定的。我们完全可以换用带有另一套单位的尺子,也不影响任何科学结论。

洛克

65、

第一个向数学家发起挑战的科学派哲学家叫洛克。

洛克是个公务员,还是个医生,而且医术高明,使得他在贵族中很受欢迎。他精通医术,在哲学上,自然是科学家这边的。

洛克具备了一个合格科学家应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一瞧见笛卡尔的观点就觉得浑身不爽。

洛克说,刚出生的婴儿,内心就像是一张白纸或者一块白板,什么都没有,人的思想都是靠后天学习得来的。没有什么知识是人不用学习,先天就能领悟的。在洛克看来,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号称的那些公设,全都是无根之木。

笛卡尔说人的心中天生就有上帝的概念,洛克说这不对,在有些原始部落人的心里就没这种观念。逻辑、理性这些东西原始人也很少提,也不是人先天就有的。

洛克也承认人的本能是天生的,比如直觉之类。但洛克认为,这些本能就和动物捕食、生存的本能一样,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习惯而已,并不是什么比客观世界高一等的理性,更不可能由此建立起一个哲学世界来。

66、

无根之木一一科学派对数学派的攻击非常准确。但是数学派没有含糊,他们也找到了科学派的弱点。

这个弱点就是,科学派没法保证结论的可靠性。

67、理性主义

数学家们指出:归纳法永远都只能立足于有限的事实之上,而不可能把所有的现实全部实验一遍。比如你说“空中的石子一定落地”,那你实验过全宇宙古往今来的所有石子吗?你只是观察了一部分石子,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所以,科学得出的真理顶多是一种概率真理。科学家不断做实验,顶多是把科学理论正确的概率提高了一点,却永远不能保证科学理论绝对正确。

洛克的学说给当时的哲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原本数学家一枝独秀的哲学界,出现了数学派与科学派双雄争霸的场面。

由于这场争论是哲学界的一件大事,所以哲学家们给这两派学说分别起了名字。

笛卡尔、斯宾诺莎代表的数学家派,被称为“理性主义”。

68、经验主义

在归纳法里,最重要的是实验数据,是观测结果,它们是科学理论的基础和证据。这些东西可以用一个词来统称:经验。

所以洛克代表的科学家派被称为“经验主 义”。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我们这本书里,会多次用到“经验主义”这个词,它一律指的是我们刚刚说的这个意思,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的“教条主义”“办事只靠过去经验,不懂得变通”的意思。大家不要搞混了。

68、

为了能记得更有条理,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这两派学说的异同:

理论名称: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数学派哲学家 科学派哲学家

研究方法:演绎法 归纳法

优点:严谨 产生新的知识

缺点:不产生新的知识,公设未必可靠 结论不能保证绝对正确,永远有出错的可能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描述这两个学派的特点。假如哲学是一座通向终极真理的巴别塔的话,那么理性主义者的塔高耸入云,每搭建一次,都似乎马上可以触摸到天堂。但是这座塔的根基却是几根破木头,经验主义者们经常溜达过来,随便踹上几脚,这座塔就塌了。

经验主义不同,他们的塔盖得极为结实。但是由于能力有限,他们只能零零散散地在各地建造一些矮塔,这些塔既连不到一块,又没法盖得很高。因此经验主义者们的塔虽然结实,却根本没法满足人类的要求,盖得再多也没有用。

69、

就说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分歧吧,其实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分歧。他们俩对世界的看法就不一样。一个重视心灵理性,一个重视现实经验。

以“人”这个概念为例。

柏拉图说,“人”这个概念比“张三李四”这些具体的人更真实。“张三李四”生了又死,来去不定,只有“人”这个概念是恒久的。

亚里士多德则说,“张三李四”是具体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人”这个概念,完全是我们看过了这么多具体的人,然后在脑子中产生的。所以真实存在的是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观点和柏拉图相悖,为此亚里士多德还说了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你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浓浓爱意。但你也可以理解成:

“有理就说理,别拿辈份压我!”

莱布尼茨

70、(莱布尼茨,德国人,17岁获得哲学硕士学位,20岁造成博士学位的学习)

莱布尼茨是数学家,在哲学上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很快就接受了笛卡尔等人的学说,不仅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还和洛克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洛克说,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莱布尼茨针锋相对地反驳:你知道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禽兽。

71、在论战中,莱布尼茨是非常有风度的。他把自己和洛克辩论的书信集结成了一本《人类理智新论》。但是当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洛克已经去世了。莱布尼茨认为对手不能答辩了,自己发表和他的辩论是不公平的,于是在自己生前一直藏着这本书没有发表。

72、

莱布尼茨是理性主义者,自然他也是使用先公设后推理的那套过程。

莱布尼茨的公设是这样的:

物质是占据空间的对吧?那么只要是能占据空间的东西,就可以被分成更小、更简单的东 西。物质无限地分下去,最后剩下的,一定是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要是占据空间就能再分下去了。

这“东西”不占据空间,所以它不是物质。所以它是精神。

所以一切物质都是由精神组成的。

莱布尼茨给这些不能再分了的、不占据空间的东西起名叫“单子”,他的理论也就被称为“单子论”。

和斯宾诺莎分析实体的方法类似,莱布尼茨用逻辑推导出每一个单子都是不同的。莱布尼茨在给他的贵族小姐们解释这件事的时候,说了一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黑格尔说,据说贵族夫人在听到了这个解释以后,立刻兴致勃勃地去公园里找树叶,看能否找到两片完全一样的。

莱布尼茨的理论让人想起了斯宾诺莎。两个人的公设都是靠几句“凡是......皆......”之类的话凭空推出了公设。然而结论却相差很大:莱布尼茨的世界是由一群极小的精神组成,斯宾诺莎的世界所有物体是一个整体。两个核心观点基本上是相反的。这怎么能让人相信理性主义者所说的公设是真实可靠的呢?

牛顿

73、

牛顿,旷世天才,伟大的物理学家、

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炼金术士、小心眼儿、世界末日预测者。

牛顿最重要的成就是力学。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正确计算了天体运行的规律。他提出的力学定律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都是不可撼动 的。牛顿的第一身份是科学家,自然,在哲学上他倾向于经验主义。牛顿热衷于做实验,他的成就也都来自于实验,因此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潜台词就是,理性主义者们那些坐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假设,哥们儿我是不同意的。

74、

牛顿不仅在哲学上倾向于经验主义,在现实中还是洛克的好朋友。洛克赏识牛顿的才华,依靠他的社交关系提携过牛顿。一看洛克被莱布尼茨欺负了,牛顿二话没说,挽袖子就上:

哥给你报仇!

牛顿说到做到,只不过......他赢得可有点不光彩。

现代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两个人各自发明了微积分,所以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叫“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用两个人的名字合在一起表示的。但当时没人知道真相。人们只知道牛顿和莱布尼茨都发表了自己的微积分论文,而牛顿的完整论文要比莱布尼茨发表得晚。按照咱们今天的习惯,学术发明权的问题很好解决。谁先发表的论文,哪怕早发表一天,谁就应该拥有发明权。莱布尼茨的论文呢?比牛顿早了足足三年。但当时牛顿的声望、权势都比莱布尼茨大,再加上很多英国人出于民族主义心理支持牛顿,所以两个人在学术界大吵了一番。无非就是指责对方某年某月看过自己的笔记、某年某月我给你的通信中透露了我的微积分思想之类。

架吵了很久,莱布尼茨向在学术界有巨大声望的英国皇家学会申诉此事。

不久,英国皇家学会经过详细认真的调查后庄严宣布一-牛顿才是微积分的发明者,莱布尼茨是个大骗子。

备注:此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就是牛顿。而且是他本人起草的这份调查报告。

不仅如此,据霍金说,当时大部分为牛顿辩护的文章都是牛顿自己匿名写的。

牛顿的声望本来就极高,再加上有英国皇家学会的支持,牛顿没事还使两招阴的,莱布尼茨的处境可想而知。

这是科学史上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但莱布尼茨在其他场合表现出了他的大度,他赞扬牛顿,说他对数学的贡献是之前人类所有科学成就的总和。这简直是高到不能再高的评价了。

75、

牛顿的学霸行为还造成了另一个后果。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符号比牛顿的更简单易用,当时整个欧洲都采用了莱布尼茨的符号,包括我们今天用的也是莱布尼茨的。

但英国出于民族主义,坚持使用牛顿符号,

使得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科学交流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一百多年后,英国实在绷不住了,才放弃了难用的牛顿符号,改用莱布尼茨的。这一百多年的死要面子给英国学术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牛顿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万有引力。但牛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能说明相隔万里的星球之间到底是怎么产生引力的。连牛顿本人都不相信,相隔这么远的星球在没有任何媒介的情况下还能发生力的作用,他说:“在我看来,这种思想荒唐至极。”

这也不能怪牛顿,因为直到后来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原理,对引力才有了令人满意的解释。而在当时,聪明的莱布尼茨立刻发现了引力是一个问题,他攻击牛顿说,你如果不能解释物体之间到底通过什么媒介产生了引力,那么你这理论就是一番空话。

莱布尼茨这反驳又准又狠,牛顿真没法招 架。但法国人同样有民族偏见。笛卡尔在牛顿之前提出过“漩涡说”,大意是宇宙中充满了一种叫“以太”的物质,这种物质形成了漩涡,所以才出现了星球的公转和自转。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报复牛顿在微积分上的霸道,法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坚持“漩涡说”而排斥万有引力定律,直到后来伏尔泰对万有引力大加赞扬,情况才有所改观。就像英国在微积分上吃的亏一样,法国的物理学界也因此吃了大亏。

所以说,在学术上,民族主义真是要不得呀。

76、

牛顿留下了65万字的手稿,据说他的藏书中十分之一都是有关炼金术的。

牛顿和化学家波义耳常年沉迷于炼金术,这不是牛顿愚昧,而是因为那个时代化学和炼金术还没有分开。牛顿研究炼金术,是在用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物质,从这个角度上说,牛顿也可以称作化学家。

然而大经济学家凯恩斯不这么看。凯恩斯收集了不少牛顿的炼金术和神学手稿,写了一篇《牛顿其人》。在文章中他说,牛顿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长生不老药、点石成金术、点金石(thephilosopher's stone)之类的东西一一没错,这个“点金石”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的那个魔法石。

77、

据说波义耳逝世后,牛顿急切地想知道他掌握的一切。牛顿找来了波义耳的大量论文,并想方设法从波义耳的朋友那里搞来标本,认为这些 材料中就可能有“点金石”。

牛顿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尸体里发现了大量的汞,很可能是和牛顿长期从事炼金术研究有关。牛顿晚年行事乖僻,举止古怪,有些人认为这也是汞中毒的表现。

78、

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从而想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历史学家们考证,这个故事有很大的可能是子虚乌有的。牛顿只和朋友们说过,他看到苹果落地,从而想到了引力问题。牛顿被苹果砸这件事之所以传播甚广,主要是伏尔泰这个大嘴巴到处宣扬的。

然而,现在的牛顿故居和剑桥大学还各有一棵苹果树,成天被游客们指指戳戳:“瞧,当年牛顿就是在那里被砸的!”

79、

1643年,牛顿出生在英格兰乡下的小村子里。他的母亲只想让他当一名普通的农夫。1727年牛顿逝世后,被安葬在英国最高级别、埋葬众多英国国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英国给他举行的是国葬,送葬队伍绵延好几英里,为他抬棺材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

一个平民出身的人能获得比王公贵族还大的荣耀,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80、机械论

顺着牛顿力学的思路,有人开始想,既然世间万物都要臣服于运动规律,那么动物、人类的身体,是不是也会臣服于这些规律呢?进一步想,是不是人类的思想、感情也会符合运动规律呢?是不是我们头脑中的一切意识其实都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呢?

用物理学来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作“机械论”。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关心的是真理的来源,一个说是归纳,一个说是推理。机械论在这个问题上倾向于经验主义,认为我们能观测到的东西就是真的。但机械论并不真的关心这个问题,当经验主义者们讨论经验到底可靠不可靠的时候,机械论者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它直接说:经验不可靠还有啥可靠?

对于理性主义,机械论者就更不屑一顾了。机械论者不相信这世上存在什么高于客观世界的理性。他们认为精神是由物质决定的,精神世界也要符合物理定律。所以研究这世界,我们只要学好科学就行了。

霍布斯

81、

就像经验主义者集中在英国、牛顿是英国人一样,机械论的急先锋也是一个英国人,他叫作霍布斯。

霍布斯基本上和牛顿是同一时期的人。霍布斯和笛卡尔类似,不大相信书本上的知识。霍布斯说:“如果我读的书跟别人一样多,我就不会知道得那么多了。”霍布斯给培根当过秘书,可想而知他受到了经验主义的影响。

霍布斯拿铃声来说明他的机械论观点。他说,在“铃铛颤动直到我们听到声音”这个事件过程里,铃铛只有运动没有铃声,空气只有运动没有铃声,传到我们的耳朵里了就产生了铃声。所以真正存在的是运动,不是声音。

作为英国人,作为机械论者,霍布斯也参与到了英国哲学同欧洲大陆哲学的辩论之中。他发现了理性主义者的空谈弱点,说斯宾诺莎的哲学结论没有什么意义,推理出来的不过是一堆定义罢了。

82、决定论

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是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中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和桌子板凳、花鸟鱼虫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意识不过是一系列物质作用的结果,随时可以消失,毫无永存的希望,更谈不上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就像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就存在了,消失就消失了。这很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个:决定论。

决定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83、

一个支持决定论的证据是,在20世纪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随机数。

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靠掷骰子获得随机数。但如果以物理学的观点看,骰子最终的点数是被骰子的形状、密度、摇晃它时的手劲等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决定的,骰子的运动也得严格遵守物理规律。只要我们知道之前任何一瞬间的全部的物理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骰子最终的点数。普通人以为骰子是随机的,只不过是因为所有数据的计算量太大,超过了人类的能力而已。

同样的道理,我们今天摇500万大奖的抽奖设备,无论再怎么设计,最终落下的是哪一个数字小球,也要被物理定律严格决定。只不过人们会把各个小球的质量、形状做得尽可能一样,以至于摇奖时间的一点点改变或者一丁点儿细微的震动,都可能改变最后的结果。使得影响最终结果的因素多到人类很难计算的地步,才能导致出所谓的随机效果。

学过计算机的同学知道,计算机里也不存在真正的随机数。计算机生成的所谓随机数,实际上是取一个现成的数字(比如系统时间),经过一系列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

没有随机,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可以计算。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只要他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他就可以按照机械定律推出未来世界的全部面貌。这就像某些科幻小说里设想的那样,假如有一台超级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未来的一切。能预测未来,这听上去挺美妙的,为什么可怕呢?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因为我们的意识是由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决定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又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在前一秒钟已经被决定好了。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我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您看这本书时在头脑中迸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

既然一切都是决定好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为什么还要劳动?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人类只是被操控的木偶,活着听从因果律摆布,死后化为虚无。那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呢?

84、人之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人有自由。

85、

这就像有的人在为罪犯辩护的时候,会列举罪犯一生的种种遭遇,说他如何被歧视、受到多少不公正的待遇,这才铸就了他易于犯罪的性格。这么一看,这人之所以犯罪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都是社会的错啊!推而广之,人的任何行为,我们都可以说是外界环境促成的,那人岂不是做任何错事都不应该受到惩罚了吗?

因而,从决定论-特别是从严格的决定论所导出的结论,是荒谬甚至恐怖的。如果按照决定论的观点生活,人类的社会秩序将会荡然无存,人类的一切工作都会变得没有意义,一切罪行都可以得到饶恕。这世界显然不是任何一个哲学家想要的。

芝诺

86、

决定论在古希腊哲学里也有。当然那个时代没有牛顿力学,但古希腊人知道因果律。既然凡事有因必有果,那么很容易想象世间万物都是在因果律下被严格决定的。

那时候有个叫芝诺的人,他就是提出人永远追不上乌龟那个悖论的人。他就是一个决定论者。芝诺平时总念叨着一切都是注定的。结果有一次,他的奴隶犯了错误,他就鞭挞那奴隶作为惩罚。但是他的奴隶很聪明,辩解说:主人,按照你的决定论学说,我犯错是天生注定了的,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所以你不应该惩罚我。

然而芝诺更聪明,他回答说:你说的没错。

但是按照同样的理论,我鞭挞你也是天注定了的。所以你就挨打吧。

休谟

87、

挑战机械论和决定论的人,乃至挑战整个科学体系的人,马上就要出场了。

这个人叫休谟,也是一位天才。休谟12岁就进入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但是念到一半不念了。

23岁的他完成了名著《人性论》,但是这本书没人愿意出版。休谟非常沮丧,觉得是自己水平不行。实际上休谟小瞧了自己,不是因为他的水平太差,而是因为他太超前了。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就算我们怀疑一切事物,“我”这个概念是怎么也怀疑不掉的。换句话说,“我”的概念可以超越一切事物。可是休谟觉得这个说法不对。

你现在想象一下,“我”到底是什么呢?你心里肯定产生了很多念头,或许是自己的名字,或许是自己的身体,或许是过去的一段记忆。不管是什么,这些念头都属于感官经验,都是由耳朵、眼睛等感官来感受到的。你试试能不能不依靠任何感官经验来形容“我”是什么?形容不出来了,是吧?

因此休谟认为,我们所谓的“我”,不过是一堆经验片段的集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独立于经验的、实在的“我”存在。

笛卡尔认为“我”是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实在是太天真了。在休谟看来,“我”不过是后天学习到的一堆经验片段而已。真正有没有“我”呢?同志们,对不起,咱不知道!

88、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

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结果来,就别想了吧!

89、

休谟想,有什么知识是切实可信的呢?

他找到两种。

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比如几何学,它自身是不矛盾的,完全符合逻辑规则,而且不依赖经验存在。我们前面说过,在现实世界中观察不到任何严格的三角形,但是我们仍旧有三角形这个概念。三角形不依赖外物存在。

第二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经验,摸到什么、看到什么,这些都是可信的。

休谟想来想去,觉得可信的知识就这两种,于是他很彪悍地说了一段话:我们去图书馆随便拿起一本书,问这些书中包含着数和量的抽象推论吗?包含着关于实在事实和存在的任何经验的推论吗?如果都没有,就可以烧掉,因为里面只有诡辩和幻想。

实际上,休谟对知识的界定很靠谱。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论来看,人类仅有两种获得知识的办法,一个是靠演绎推理(而且还没得到新的知识),一个是靠经验。休谟把其中最不靠谱的一一理性主义者们的那些公设都给去掉了。剩下的除了经验之外,还留下了纯粹靠演绎推理能成立的知识。

90、因果律

研究科学,最重要、最基础的一条规律叫作因果律。就是说,凡事有因必有果。牛顿想,苹果落下来一定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蒸汽上升是带动机器的原因,这才能有蒸汽机。总之,万事万物之间必须都存在因果律,我们才谈得上科学研究。

但休谟偏偏就拿因果律下手了。

刚才说,休谟认为只有两类知识是可靠的。一类是像逻辑和几何那样,既逻辑严谨又不依赖于外物存在的知识;一类是我们感官体验到的知识。那么,因果律属于第一类知识吗?我们能不依赖于经验,只靠逻辑推导出因果律吗?

显然不能。

一个因果律是否成立,总要关系到具体的事物。我们知道“点燃爆竹”和“爆竹爆炸”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我们能知道这一点,纯粹是靠经验得来的。假如有一个原始人完全没见过、没听说过爆竹,那他无论怎么演绎推理,也不可能想出爆竹爆炸的原因。

还可以这么说。休谟认为,我们根据理性只能判断事物是不是自相矛盾。就像数学和逻辑都是不自相矛盾的,所以这两者才可能通过理性推导出来。但如果我们用理性去分析燃放爆竹这件事,我们会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没有点燃爆竹,只是一扔爆竹、爆竹就爆炸了的情景。这个情景和我们的理性并不矛盾,只和我们的经验矛盾。所以只靠理性是无法察觉因果律的。

91、

那么,因果律可以靠经验总结出来吗?

比如在地球上,苹果一离开树枝肯定会掉在地上,我们通过日常经验就可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这算不算我们认识到了,“苹果离开树枝”和“苹果落在地上”这两件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呢?休谟说,不能,因为你就算之前多次看到苹果离开树枝落到地上这个现象,你也不能保证,下一次苹果还一定会落到地上。

你怒了,你说,这不是纯粹的抬杠吗?

休谟摇摇头说,这不是抬杠。

休谟认为,人相信因果律其实是一种心理错觉,只因为我们发现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我们就期待它们能再次一起发生。

但这其中并没有可靠的根据。

92、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有一个没有科学知识的原始人,他通过观察发现,公鸡打鸣之后,总伴随着太阳升起,没有一天例外。那么他会认为,公鸡打鸣是太阳升起的原因。这显然是错的。罗素有一个比喻,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会以为农场主和给它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一把猎枪,农夫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观察发现,农夫和喂食这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便以为其中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耗费它毕生时间得到的观察结果,仍旧不能证明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从逻辑上还可以这么解释。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发生了一回,经验只能告诉我们这是偶然的。那么无论这两件事连在一起发生了多少遍,它还是偶然发生的。因为再多次的偶然累计在一起也不可能把偶然变成必然。

93、

统计学上有一句经典的话,“相关性不代表

因果性”。

比如调查大学生的体重和交友数据表明,越是胖的人,身边的朋友就越多。这下调查人员兴奋了,立刻得出一个结论:身体胖是朋友多的原因。身体越胖的人,就越有魅力!

然而,事实或许是这样,这两件事有一个共同的第三方原因,比如这些人都喜欢参加饭局。因为饭馆里的饭菜油水比较大,所以这些人的身体比较胖。同时,参加饭局的人社交范围比较广,所以朋友数量也多。因此,虽然“胖”和“朋友多”这两件事总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但这两件事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自然也得不出来“身体越胖的就越有魅力”这个古怪的结论。

实际上,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不靠谱的结论。比如因为“少年犯中80%的人都玩网络游戏”,就得出结论,说“玩网络游戏会导致青少年犯罪”。那“100%的少年犯每天都吃饭”该怎么解释?

94、

莱布尼茨曾经批评经验主义者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就是,人能得出必然命题;禽兽只有纯粹的联想,只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未来还总能发生。

休谟要听了这话,肯定会反驳说:你错了,我和禽兽不一样,我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未来不会发生。

休谟有一句名言,说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对休谟不屑一顾的人,把这句话当作休谟白日做梦的笑话。而对于被休谟说服了的人,这句话代表的是休谟结论的可怕结果。

在康德以前,哲学家大部分都是业余的。因为那时的大学里还没有单独的哲学系,哲学都是在神学系的神学课上教授的。

休谟也是业余哲学家。他的正经工作是公务员,此外还是一位重要的历史学家,写了本《英国史》。写过《罗马帝国兴亡史》的大历史学家吉本就说过自己深受休谟的影响。

休谟以一种贵族式的悠闲姿态说,哲学对他只是一种个人爱好,业余时间玩玩而已。可是他这一随便玩玩,就把整个哲学都玩进去了。

哲学家们不得不承认休谟的结论在逻辑上是正确的,但仅凭常识就知道这结论是荒谬的。这说明了什么?这只能说明哲学的荒谬。

我们说哲学的一切都是从怀疑开始的。

近代哲学从笛卡尔的怀疑开始,这个怀疑让人们踌躇满志,觉得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然而一路怀疑下去,到了休谟的怀疑,把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怀疑没了,只剩下荒诞。

95、现在有两个会严重摧毁生活的哲学观点。个是休谟的怀疑论,一个是科学的决定论。可怕的是,这两个观点正好是互相矛盾的两个极端。反对一个就等于拥护另一个,采取中庸之道的那些结论,更像是诡辩论而不是严谨的推理。

96、

在历史上,我以为有两个人对基督教权威的打击最大。一个是牛顿,一个是达尔文。

有意思的是,这个对教会打击最大的牛顿,却被教会赐予了巨大的荣耀。这一方面是因为英国教会比较开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牛顿本人是个虔诚的教徒。

率先颁布《禁书目录》的教皇是保罗四世,他以严酷的统治闻名。此外,他还有一大“功绩”。

话说有一天,他来到西斯廷教堂,抬头一瞧,看到墙壁上米开朗基罗所作的绝世精品《最后的审判》里有好多裸体。教皇一看火就上来了:胡闹!这画上怎么有这么多不穿衣服的!太不像话了!他立刻叫人给画里的人物画上裤子和遮羞布,毁了这幅杰出的作品。

保罗四世是罗马教会严酷统治的高潮时期。但就在他死后,罗马连续四天发生暴乱。人们拆下保罗四世的雕像,把它拖到街上,又丢到河里。人们还烧掉了宗教裁判所,释放了犯人,毁掉了文件。

我们在讲哲学史的时候说,笛卡尔、斯宾诺莎的时代还在讲教会迫害,休谟的书也被教会禁了,但是等到说后面的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时候,教会顶多就是在《禁书目录》里添几个书名,已经不能把他们实际怎么样了。

97、

1835年,除了罗马之外,欧洲各地的宗教裁判所都被取消,不久以后,罗马的裁判所也改换名字,很快就失去了逮捕审判的能力。宗教裁判所带来的黑暗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当然,这世上永远不缺少为了取悦神灵而无所不为的人。他们相信神灵会赏赐给他们幸运、财富、长寿和天堂。他们乐于攻击一切和经文相悖的东西,认为只要把经文上说过的话重复上一万次,就可以得到赏赐了。

比如下面这位牧师的话:

“认为太阳的直径有几百万英里,与地球相去9100万英里,这是愚蠢的想法。太阳只有32英里宽,距离地球不过3000英里。情况一定如此,完全合情合理。上帝创造太阳,为的是照亮地球,他必然要把它安放在靠近服务对象的近旁。如果有人在齐翁镇盖所房子,却跑到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去安装电灯为它照明,你会怎么想呢?”

这话不是说在天主教统治的中世纪,而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那时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已经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美国作为20世纪的科技大国,正在科学的天空中冉冉升起。

康德

98、

康德住在当时德国最东边一个偏远的小镇里。这个地方偏远到今天已经不属于德国而属于俄罗斯了。那个时代,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学者大多都要到处游历,为的是增长见闻,也是为了和其他学者多交流。就像笛卡尔为了读“世界这本大书”而两次参军一样。

康德却是个另类。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只短暂离开过家乡的小镇一两次,最远只到过100公里外的地方。他几乎一辈子都蜗居在自己家里,而且终身未婚。其实康德有两次求婚的机会,但全都因为他的优柔寡断,结果错失良机一一完全就是宅男的典范呀!

偏偏这两样康德都不喜欢。宅男康德和这世界的联系除了和友人聊天外,就只有看书和通信了,基本上全是面对着固定不动的文字。那是什么感觉呢,大概就跟在一个老式图书馆里住了一辈子一样吧。

99、

康德的睡觉方式是这样的:

“他先坐在床上,轻轻地躺下,将一个被角拉到肩膀上,再掖到背下,然后特别熟练地将另一个被角用同样的方法整好,接着再将身体的其他部分盖好。这样把自己像茧子一样裹好后,他便等待着睡意的来临。”

100、

那时很多圈内人都瞧不起康德。有一次,康德的学生在柏林一个有很多哲学家参加的宴会上说,康德正在撰写一本新书,完成后会让所有的哲学家汗颜。在场的哲学家笑了笑回答,很难想象一个业余哲学家会有这样的本事。

倒也怨不得那些哲学家短视,这时候康德已经差不多56岁了,想想笛卡尔、休谟都是什么时候出的书?与此相比,康德这岁数早就过了创作的年龄了。

康德的压力也很大,看自己这岁数,可能再写不出来就把满腹学问带进棺材里了。他这才一咬牙,抓紧用了短短四五个月的时间把他最重要的《纯粹理性批判》写完。

写完后康德心满意足地等待众人的反应。结果足足等了一年,才等来第一篇书评,而且完全把康德理解错了。

为啥啊?因为康德的书太晦涩难懂了。

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晦涩难懂,不只是康德,德国哲学家全这德行。要不怎么说德国人缺乏情趣到一定程度了呢。而且康德这人尤其无趣,他说他的书是写给专业哲学家而不是普通读者看的,因此书里没有具体的事例,全都是干巴巴的理论。而且第一版因为写得太仓促,还留下了不少矛盾和漏洞。

康德曾经把《纯粹理性批判》的原稿给他一个脑子特别好的朋友看。他的朋友读了一半,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把书稿还给康德说,我再读下去,就要精神错乱了。

我们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里一个句子可以带上很长很长的从句。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在长句子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一想,这本《纯粹理性批判》里有的句子长到写满一页还没有写完。一整页的文字你在那读读读,读了五分钟还没遇见句号,那是什么感觉!

当然康德后来是出名了。而且他很高寿。他一生写了不少重要的作品。

101、二律背反

为了证明世界上存在着不可认识的物自体,康德还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命题。

所谓“二律背反”,就是一些关于“空间是不是有限”之类的形而上学问题。康德一一讨论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无论是证明为真还是为假,都是成立的。换句话说,要靠理性去研究这些命题,得出的都会是自我矛盾的答案。

102、

康德之前的哲学危机,是休谟对因果律, 乃至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

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

这样,既没有破坏休谟的理论(想破坏也没那能力),又让人类重新信任理性,重新踏实了。康德的学说并不是和我们完全无关的玄学,而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假如我们接受康德的世界观,我们就同意,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要安于在能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对了。

这可以用来应对一些没有确凿根据的阴谋论。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会缺少阴谋论。比如有人说,我们都生活在《黑客帝国》般的虚拟世界里,比如有人说,这世界是由秘密组织控制的,比如有人预测某年某月是世界末日等等。有的人会觉得,不能证明这些阴谋论为假,就活得不踏实。但关键是,很多阴谋论是无法证伪的。我们永远也不能证明我们没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也没法证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全都是假象;也没法证明,下一秒钟世界不会被我们从未认识到的某种力量毁灭。按照康德的世界观,这些阴谋论正是处于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世界里。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一一管它做甚!

103、

莱布尼茨解释说,世间之所以有这么多恶,是因为上帝在若干恶的世界中选了一个最不那么恶的给我们,是“所有可能存在的世界中最好的”。

可是,上帝不是全能的吗?

类似的辩护,总会在逻辑上出现一些漏洞,教会于是说:不可揣测神。意思是,你没资格讨论这些事。

这辩解不太让人信服吧?

此外,前面说过,在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喜欢抬杠的哲学家们提出过很多悖论,也是用逻辑无法解释的。

问题是,上帝一定要遵守逻辑规则吗?康德对理性的限制给了上帝可以不遵守逻辑规则的理由。康德论证了,理性并不是万能的。比如对于“二律背反”问题,理性就无法去讨论。因此,并不是一切事物都会遵守逻辑。

上帝既然是绝对的存在,自然是属于“物自体”那边的存在,那么上帝也就用不着遵守逻辑了。上述对上帝的质疑也就都不能成立了。

104、(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105、康德相貌丑陋,身高只有152厘米,如果你在马路上见到他,没准会嘲笑他外形猥琐。但在哲学史上,康德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巨人,是任何后辈哲学家都无法绕过的高峰。今天我们在谈论哲学的时候,无论讨论多么时髦、多么先锋的理论,都无法绕过康德。用叔本华的话说,任何人在读懂康德之前都只是一个孩子。

106、

大诗人海涅说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康德每天的起床、吃饭、写作的时间非常精确。他每天都要在下午的同一个时间出门散步,一分不差,以至于邻居都根据他散步的时间来对表。

在生活中,康德谨慎得过分。仆人把酒杯打碎了,康德担心遗漏的碎片可能扎伤人,

要求仆人把每一片碎片都收集到一起拿给他看,然后还要亲眼看着仆人把碎片埋在花园里才放心。

在穿着上,康德也尽显“geek”风范。为了防止袜子掉落,他在袜子上系上绳子,穿在裤子口袋里,末端系在一个小盒子内附着的弹簧上。康德还有宅男的闷骚风范。他表面上不苟言笑,其实上课和演讲的时候也喜欢讲笑话。而且在别人哄堂大笑的时候,他还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是一个十足的冷面笑匠。

康德特别反感噪声。据说他忍受不了邻居的一只鸡打鸣,提出愿意用一切代价来买那只鸡。邻居死活都不同意。结果他为了躲避这只鸡,宁愿搬家。

107、

康德身体不太好,有几年,他每个月都要向当地警察局询问死亡统计数字,以便估算自己的寿命。

但是康德又不信任医生,就自己规定了很多古怪的守则,而且严格遵守。虽然这些守则有些非常怪,但事实证明康德是很成功的,在那个医学不发达的年代,他活到了八十多岁。

都有什么怪规矩呢?一一康德觉得吃药多了对身体不好,他就自己规定,无论医生怎么说,一天最多只吃两片药。为了避免伤风,他还规定在除了夏季之外的季节里,自己在散步的时候不和任何人说话。

他规定自己每天只抽一烟斗的烟,但是据说他的烟斗一年比一年大。

他讨厌出汗,一旦发现自己要出汗,就静静地站在阴影里,好像在那等人似的,直站到要出汗的感觉消失。

他还在一本小册子中介绍自己在睡觉时对抗鼻塞的招数:“紧闭双唇,迫使自己用鼻子呼吸。起初很吃力,但我不中止、不让步。后来鼻子完全通了。呼吸自由了,我也就很快睡着了。”对抗咳嗽呢,“方法如下:尽最大的力量将注意力转移一下,从而阻止气体喷出”。

108、

康德的作息时间严格得出了名,但据说有一件事曾经让他主动打乱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读卢梭的《爱弥儿》。

他屋里挂着的唯一一幅画就是卢梭的画像。康德非常喜欢卢梭,而且还关注了在卢梭的影响下那个彻底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件:法国大革命。

在康德65岁那年,1789年7月14日,巴黎的百姓走上街头,推翻了法国皇室的统治。

黑格尔

109、

他要把全世界都统一到他的哲学理论之下。那么,黑格尔的哲学理论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回顾整个哲学史,会发现在黑格尔那会儿,之前时代的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个新的观点,每个人都自以为掌握了终极真理,结果又被下一个哲学家推翻。

黑格尔对这种情况厌烦透了,他形容说,这样的哲学史如同堆满了死人的骸骨。

他要终结这种情况。

那么,之前的哲学家们问题都出在哪里呢?黑格尔认为,他们对于哲学的一个根本概念理解错了。

过去的哲学家们,也就是形而上学家们,他们认为真理是固定不变的,静等着人类去发现。说白了,这些形而上学家们都觉得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叫“真理”的固定的东西,就跟事先写好的考试答案一样,等我们去找到它。因此我们的教科书才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地看待世界。黑格尔认为,这么想就太幼稚了。

110、辩证法

黑格尔认为,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在为人类认识终极真理提供必不可少的贡献。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讲到辩证法了。

我们今天对辩证法有一种庸俗的理解,说辩证法就是“看待事物要分两个方面”。别人批评一个现象,你非要说“要辩证地看这件事,这件事也有好的一面嘛”。这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误读。这不叫辩证法,这叫诡辩法,它的唯一作用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捣成一片糨糊,逃避一切有意义的结论。

这当然不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呢?

传统的逻辑,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能接受的逻 辑,都要遵守“矛盾律”。“矛盾律”的意思是,一件事不能自相矛盾,事物和事物之间也不能互相矛盾。“我长得漂亮”和“我长得丑”两者只能有一个为真,不可能同时为真。否则“我长得既漂亮又丑”这句话会让人感到古怪,无法理 解。可是黑格尔说,一个判断并不是世界的永恒 真相。

他认为,世界不是容不得矛盾的,而恰恰相反,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最适合诠释这个概念的并非西方哲学家,而是我们传统的“阴阳说”。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阴和阳无处不在,凡事有阴又有阳。阴阳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既有冲突也可和谐共存的。就像“阴阳鱼”所画的那样,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互相冲突又互相依存的动态关系。

111、

为何说矛盾无处不在?因为凡是找到一个概念(漂亮),我们都可以找到和它相反的概念(见到“漂亮”,就可以联想到“丑”)。

最适合诠释这个概念的并非西方哲学家,而是我们传统的“阴阳说”。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阴和阳无处不在,凡事有阴又有阳。阴阳也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既有冲突也可和谐共存的。就像“阴阳鱼”所画的那样,阴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种互相冲突又互相依存的动态关系。

黑格尔认为,矛盾的双方可以共存,但是处在互为差异、甚至互相冲突的动态之中。事物的正题和反题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并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而是正题和反题最终化为“合题”达到了协调,升华了。

112、绝对精神

前面说过,有一个正题就可以找到它的反题,因此新的合题产生之后,它的反题也随之产生,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又要有新的冲突和升华,再产生新的合题。

因此黑格尔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发的、抑制不住的。

同时,这种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是较低级的正题和反题不断变成更高级的合题,也就是事物不断在向高级形态变 化。变化到最后是什么呢?

就是黑格尔的终极真理,黑格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绝对精神”。

为什么是精神呢?

在黑格尔眼里,康德与其之前的很多哲学家,还犯了一个大错误。这些哲学家们在研究“我如何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时候,等于把“人的心灵”和“客观事物”当作对立的两个事物。之前我们讲过,这个观点叫作“二元论”。

哲学家们把世界分成了两部 分:“主体”(“我”)和“客体”(客观世界)。既然世界成了分割开的两部分,那么主体中的概念,到底能不能符合客体中的现实,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了。

用通俗的例子讲,我们一般人对世界的概念是这样的:

这世上有两个东西是最真实的。一个是我自己大脑中的思维,一个是外面的客观世界。大脑和客观世界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用什么来连接两者呢?用的是感觉器官,是感官告诉了我们的大脑,身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问题在于,谁来保证这个感觉器官是可靠 的?谁能保证就一定没有一个能力超强的家伙,在歪曲我们的感觉器官?

谁又能保证,我们所有人的感觉器官都是可靠的?根本就没法保证嘛。

黑格尔说,之前的哲学家错就错在认为人的理性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对立的、矛盾的两个事 物。在黑格尔看来,矛盾的东西是统一的,因此人的理性和客观世界之间虽然是矛盾的,但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地辩证统一,最终成为一个合题。这样,人的理性经过辩证运动后,就能和客观世界合为一体。

换句话说,理性经过不断的辩证,就可以完全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理性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理性。

所以说,宇宙的本质是精神,而且是一种理性精神。

这个理性精神,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113、黑格尔是第一个重视研究哲学史的人。今天人们学西方哲学的时候,公认最好的办法是先读一本《西方哲学史》才有资格再谈别的,这个风气就是从黑格尔开始的。不过我们今天这么做的理由和黑格尔不大相同:我们的出发点是,哲学是门没有唯一的最终的正确答案的学科,每一个哲学大家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都值得学习和了解。

114、

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按照我的理解,这里的“理性”指的是绝对精神。“现实”指的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合乎绝对精神的事物,必然会发生。

说白了,意思是历史一定会按照绝对精神的要求前进,不会例外。

黑格尔说世间万物的发展一定要符合绝对精神,因此他的绝对精神观是决定论的,他认为历史不是人类创造的,也不是个别事件的堆砌,历史有自己必然的进程,我们人类只是历史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

就算拿破仑那样的伟人,其实也是绝对精神的工具。并不是拿破仑自己要征服欧洲,而是绝对精神要利用拿破仑来推进历史的进程。所以黑格尔表面上赞扬的是拿破仑,其实是在赞扬绝对精神。

我们知道,黑格尔的历史观后来被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一马克思也认为,历史的进程是有方向的,不可逆转、不可阻止的,但是可以预测的。

马克思预测历史通向的是共产主义,那么黑格尔的历史通向哪里呢?黑格尔的历史通向绝对精神。他认为宗教比自然科学更高级,哲学又比宗教高级。最后,绝对精神会通过哲学完成自己的发展,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115、

黑格尔当时深信自己已经完成了哲学的任务,实现了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他把人类所有的知识,从自然科学到宗教、艺术,全都囊括到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中了。每一门知识都已经符合了他的辩证法,符合了他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到了黑格尔这里,变得史无前例的庞大。黑格尔用理性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形而上学大厦,囊括了世间万物,实现了形而上学家们多年以来的终极梦想。

所以我们说,黑格尔是形而上学的巅峰。可惜,他错了。

116、

我们说过康德的著作难懂,但要和康德比起来,黑格尔的著作更难懂。

诗人海涅说黑格尔的书:“说实话,我很少看懂......以至于我相信他是真的不想让人懂。”这可不是别人对黑格尔的偏见,黑格尔自已都抱怨过,说他的学生无法了解他的思想。当他的著作出版后,他说:“只有一个人理解它,而且甚至那个人也不懂得。”

下篇:理性的陨落

叔本华

117、

他说黑格尔是“一个平庸、无知、愚蠢、令人讨厌恶心的江湖骗子”。

说黑格尔的哲学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不值一文的陈词滥调”“无聊的丧心病狂的叽叽喳喳,在此之前,这些话只有在疯人院里才能听到”“败坏了整整一代学人”等等。

这人还打听到黑格尔小时候喜欢看无聊的市井小说,于是他笑话黑格尔说,兄弟我小时候看的都是古希腊著作,黑格尔却看那么烂的书,什么品位啊。

这人叫叔本华,没什么背景,也没正经工作,整天闲晃着。出过一两本哲学书,写的是什么,不知道,没人看过。

118、

他崇拜康德鄙视黑格尔。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他觉得黑格尔是欺世盗名的骗子。

但是骂归骂,没人理他啊。终于到了30岁的时候,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了。

叔本华特别兴奋,觉得自己这本书太了不起了,解决了所有哲学问题(他心态跟黑格尔一样)。出书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信任出版商,非常不客气地对人家提出无理要求,把那个正直的出版商气坏了,写信骂叔本华说:“我担心您的著作印出来只是一堆废纸,我只希望这个担心不会成为现实。”

叔本华根本不信,书一写完,他就潇洒地去意大利旅游了。第二年回国的时候,一路上想象着自己的书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回去之后将面对潮水般的喝彩,从此就成为学术名人,走上人生巅峰。想想还有点儿小激动呢。

等回家一打听,他那书啊,一本都没卖出去!文化圈也没什么人响应,也就歌德给捧了捧场。就像那位出版商所担心的,过了许多年后,这本书的大部分都被拿去化为纸浆了。

我们还记得类似的情况休谟也遇到过。休谟因此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不行。叔本华正好相反。叔本华为此写了一大堆文字,把读者形容成笨驴,说自己是伟大的音乐家、世人都是聋子,又说他如何超越了这个时代所以被世人所不容。总之认为自己的学说不被接受全是世人的错。就在这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他还赞美自己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叔本华这个人实在是太自信了。他的朋友很少,结果他说:“我没有朋友,因为没有人配得上我的友谊。”

又过了一年,叔本华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被柏林大学聘用(没薪水)。正像前面说的,叔本华终于可以和自己的宿敌黑格尔当面对决了,于是他要求校方把自己的课和黑格尔的课安排在同一个时间。

那时候黑格尔的学生不算多,一堂课也就只有三百个人。那么叔本华的课上有多少人呢?基本不超过五个。

只干了半年叔本华就崩溃辞职了。

119、

34岁的时候,叔本华打算去意大利旅行,去之前还专门托朋友查一查当地书报

提到他的情况。结果呢,自然没查到多少。

大约在快40岁的时候,叔本华眼瞧着自己

在哲学界没什么希望,决定改行当翻译家。但他翻译的作品也屡次被出版社拒绝。

40岁了,他安慰自己说:“任何有出息的男

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

56岁的时候,《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出了,结果只卖了不到三百本。

等到他63岁的时候,他出了一本《附录与补遗》。这本书以格言体写成一一仿佛我们今天的人生小感悟,里面都是诸如什么《论人生》啊、《论女人》啊这种小文章。这是他所有作品里最容易读的一本。他得到的全部稿酬是免费拿十本书。

不过,还是人生小感悟的力量比较大。过了一段时间,这本《附录与补遗》终于让人们接受了叔本华。65岁的时候,叔本华出了名,慕名者越来越多,人们争相给他写信、拜访他。大画家主动免费给他画像,有人声称要专门为这幅画造一间房子来收藏它。

渴望名声的叔本华终于出了名,虽然对他来说晚了一点,但总比没赶上要好。他引用诗人彼得拉克的话说:“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120、生命意志

叔本华认为,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只有一个。

这个物自体,叔本华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 “生命意志”。

既然物自体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而叔本华又认识到了物自体,那么也就等于他认识到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因此叔本华和黑格尔一样,认为自已已经解决了全部的哲学问题,世界的终极答案已经在自己手里了。

同。

121、

我们在谈叔本华哲学的时候,大多就直接写“生命意志”或者“意志”、但请记住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要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除了“生命意志”,后面尼采的“权力意志”,存在主义的“存在”等等术语,也属于这个情况。

那么生命意志是个什么东西呢?

简单地说,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这股力量驱使着万物去运动,去发展。

比如人和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 出的欲望。

动物没有理性,可是动物生下来就知道觅食、交配、躲避危险,在很多情况下比人的求生能力还要强。动物这么强大的生存能力哪儿来的呢?叔本华认为,这是背后的生命意志驱使的。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欲望还要宽泛,还包括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内。叔本华认为,宇宙中万事万物背后都有生命意志在驱动。小到磁石相吸,大到星球运行,背后的本质原因都是 生命意志。

122、

在叔本华看来,生命意志是世界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可抗拒的,是永不停歇的。

因为物自体是非理性的,所以生命意志也是非理性的,也就是盲目的。

举例子说,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享乐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你以为你在靠理性生活,实际上躲在理性背后的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在驱动你作出种种选择。

在叔本华看来,理性和意志比,理性处于劣势。因为理性是短暂的、软弱的。

人类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保持理性。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无梦的睡眠里,理性是停止的,但是生命意志却持续不断,一直影响着人类。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脑力衰弱,人的理智还会变得衰弱乃至终止,生命意志却不会。

生命意志和理性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

意志是个充满欲望的君王,但是它头脑糊涂,只知道发布命令,不知道该怎么去更好地达到目的。理性是个头脑清醒的老臣,它虽然对君王的命令有意见,但是限于身份,只能偶尔劝谏君王,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用它的聪明才智去满足君王的欲望。

理性不是没有用,只是实现意志的工具而 已。

在康德那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井井有条的理性。

在叔本华这里,这个世界的基础是无法控制的生命意志。

因此康德对世界的看法是乐观的。

叔本华对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

123、

叔本华说,全宇宙的生命意志只有一个,这让人想到了斯宾诺莎的实体论。斯宾诺莎说,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属于同一个实体。但是斯宾诺莎的理论里,实体是完满至善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因此得到了幸福。

而叔本华说,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

叔本华为什么这么说呢?

满足欲望会带来快乐,这没错。但是叔本华认为,欲望本质上是痛苦之源。

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还是会痛 苦。叔本华打比方说,满足欲望,就好比施舍给乞丐一个硬币,维持他活过今天,以便把他的痛苦延续到明天。叔本华还引用一句法国谚语,说明人们无止境的欲望:“更好是好的敌人。”

如果人满足了全部的欲望,而且没产生新的欲望,人会幸福吗?不会,人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

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这种情景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124、

我们记得,康德费尽千辛万苦,才给人类找回了自由意志。而在叔本华这里,自由意志又没了。在叔本华看来,人虽然表面上是自由的,但其实是受生命意志控制的。人类就算有自由,也是一种被奴役的、极为悲惨的自由。就好比,人们以为是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的爱人,其实是被生命意志所驱使的。

叔本华证明人生悲观的一个证据是:如果生活是一种享受,那么人人都会不情愿进入无知觉的睡眠状态,而会欣然醒来。但是事实正相反,人人都愿长睡不愿醒。

125、

欲望除了能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痛苦,还有一个坏处,会带来自私和竞争。生命意志就是不顾一切也要自身生存着的意志。在生命意志的驱使下,每一个生物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去抢。人和人之间会因此互相伤害。物种间也是这样,比如一个物种吃另一个物种。

叔本华也不看好爱情。在他看来,爱情是生命意志为了引诱人们生殖下一代所行使的骗术。为了爱情而结婚是非常傻的行为。既然是骗术,那么爱情也不会持久,早晚会幻灭,追求永恒的爱情是徒劳的。因此,如果非要结婚的话,还不如出于功利目的结婚的好。

126、

叔本华认为,追求成功也是生命意志的表现。人越成功,就意味着他的生命意志越强烈,从而也就意味着人生越痛苦。用通俗的例子说,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人会产生更多的欲望,想要更多的成功,就有了更多的压力和痛苦。那么学习有用吗?叔本华说,没用。知识越多反而越痛苦。比如植物就没什么痛苦,而越高级的生物痛苦就越多。(我想说这论据着实没什么道理。)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生命意志是求生的意志,那么我克服生命意志,自杀怎么样?

叔本华说,自杀也没有用。因为肉体可以死亡,但是生命意志是不会死的。自杀不会消灭意志,反而说明人对抗拒生命意志失去了信心,是屈服的表现。

那么什么办法管用呢?

叔本华认为,应当增强自己克制欲望的意志力。

127、

所有需要克制的欲望中,首要的是性欲。我们的很多行为受到性欲的驱使,性欲满足的目的是为了诞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又意味着新的痛苦。所以叔本华认为,生殖行为就好像人和生命意志签订的卖身契。因此在人类社会里性行为总和可耻相连。(我想社会学家不会同意这句话。)

那么意志该怎么控制欲望呢?

叔本华认为,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对这世界的认识(当然是去认识叔本华所理解的那个世界),增强我们的理性,用理性抑制和控制感性冲动。然后,把自己的感情和欲望上升为全人类的感情和欲望,这样就可以尽量消除个人的欲望。

接下来,我们要强迫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反而去做不想做的事,抛弃一切现实的理想。像苦行僧一样地修行,通过苦行来抑制生命意志。不反对别人损害自己,欣然接受任何损失,把这当作考验自己战胜生命意志的机会。最终欣然接 受死亡。

当我们实现了这一目的后,就可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降服生命意志了。

顺便一说,因为叔本华认为生殖冲动是生命意志的阴谋,所以他说:

天才总有超越自己的生殖冲动,所以天才和女人之间存在着敌意。

128、

除了苦修禁欲之外,叔本华还给出了另一个方法:欣赏艺术。他认为,人在欣赏真正的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

为什么艺术这么厉害呢?

因为最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努力审视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而且艺术是感性的、非理性的。

这就是说,最伟大的艺术品反映的是“生命 意志”的真相。

所以虽然欣赏艺术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可以让我们把握到这个世界最本质的真相,超越生命意志,获得暂时的解脱。

在所有的艺术中,叔本华最推崇音乐。当然,他喜欢的都是他那个年代的流行音乐一一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古典音乐。

129、

叔本华认为,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就是生命意志,基督教鼓励的赎罪精神就是要求人们去克服生命意志。所以基督教比其他宗教在欧洲更受欢迎,因为它认识到了生命意志的悲观主义精神,而其他宗教都是乐观主义的。

佛教比基督教更重视禁欲。基督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禁欲,比如鼓励人多生养,鼓励人勤奋工作。佛教不同,佛教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来源,主张彻底摒弃一切欲望。这和叔本华的观点很像。这不是巧合,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深受印度佛教的影响。据说他的书桌上经常摆放的是一尊康德像和一尊佛像。

130、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这么概括:康德说物自体是人不能认识到的,叔本华则详细描述了一番物自体,指明了物自体就是生命意志,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欲望。

叔本华强调非理性的欲望比理性对人的影响更大,这和后来的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潜意识的观点很像。但现在的心理学一般认为,潜意识虽然会影响我们,但没有叔本华的生命意志那么无孔不入,人类理性的控制力还是很强的。

叔本华的理论和进化论也很像,都强调物种的生存本能。

131、

固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有点道理,却不能当成对这个世界的合理解释。

而且叔本华认为欲望是人类理性不可控制的,这未免有些武断。

接下来讲点好玩的事。

叔本华告诉别人要禁欲、要苦修,然而有意思的是,叔本华本人完全没能以身作则。通过前面的故事大家也能发现,叔本华很自负、关心名声、特喜欢骂人,脾气也很不好。

或许是因为叔本华言行不一,各类哲学史都特别喜欢收集他的负面故事。不好说这是不是后人的偏见。我们把这些段子收集一些,大家只当猎奇吧。

首先是叔本华非常地谨慎胆小,这点挺像康德。叔本华担心各种可能损害他的事,简直事无巨细。

比如他的住房必须在底层,以便可能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迅速逃离。

睡觉的时候,床边总是藏着上了子弹的手枪。他还故意给私人笔记写上错误的标题,给自己的物品贴上错误的标签,比如在茶叶罐子上贴上“毒药”,为了迷惑可能到来的小偷。

他从来不让理发师的剃刀接近他的脖子。他的墨水瓶下面藏着几个金币,以备不时之 需。外出的时候,他不管到哪儿都自己带着水,以免喝到不干净的水。

他害怕自己还没真的死亡,就被人粗心地埋起来,特别嘱咐说,当他死后,在他的死亡确认无疑之前,装他的棺材不能盖盖儿。

132、

欧洲爆发革命后,叔本华害怕街头愤怒的群众会伤害自己的财产,他欢迎政府军进入他的房间射击示威群众。政府军官需要观察敌情,叔本华立刻递给军官一副观看歌剧时使用的双筒大望远镜。

叔本华宣扬禁欲,但他本人却很会享受。他经常去最上等的饭馆吃饭,点昂贵的饭菜,有时还会点两份主食。在西方,人们习惯吃完饭把小费放到桌子上。叔本华呢?他每次吃饭前,先把一枚金币放到餐桌上一一注意,是金币哦一一看得侍者们满眼发光。但每顿饭吃完以后,这位大哥又把金币放回到自己口袋里了。

有一次有个侍者实在崩溃了,问叔本华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叔本华朝他一白眼说:这是我自己跟自己打的赌,一旦有一天在这里吃饭的英国官员在马、女人和狗之外还谈点别的东西,我就把这枚金币捐到慈善箱里去。

133、

叔本华很精于计算。

他怕人骗他,他是德国人,记账就使用英文,后来又改用更生僻的拉丁文和希腊文。

他也不信任银行,要求银行职员把他财产的利息每个星期送到他家里,让他亲自数一数。还有一个段子:

叔本华的母亲和妹妹的全部财产,以及叔本华自己1/3的财产都存在同一家银行里。银行按时给他们一家人支付款项,供他们生活。结果这家银行因为经营不善,无法再给叔本华家付钱了。

银行家给叔本华的母亲和妹妹提出一个建议,答应给她们一部分钱,从此大家两清。银行家的意思是,你们要是不接受这个条件,我就破产了,到时候你们一分钱也没有。

这个合约中没有叔本华什么事。在叔本华的妹妹看来,她签署这个合约是抛弃了叔本华,光在为自己和母亲争取利益。

然而当过商人的叔本华老谋深算。他知道这个合约后,没有出言阻止。不久,银行家和叔本华的母亲妹妹签了合约,理清了债务,银行的经营渐渐地又上了轨道。叔本华找到了银行收入的证据,突然冒出来找银行家要钱。这时银行家没有理由不付款了,他只好乖乖地把叔本华的钱全都支付了。

这事的结果是,叔本华的母亲和妹妹损失了全部财产的3/4,叔本华一分钱没有损失。在这件事里,叔本华等于间接地利用了母亲和妹妹的损失保护了自己的财产。而他在银行里存的钱,不过是他全部财产的1/3而已。

134、

叔本华很刻薄。

叔本华不信任朋友。他说:“凡是对敌人保密的事也要对朋友保密。”他甚至刻薄地说:“患难朋友并不是真朋友,他不过是个借钱人。”有一次叔本华要开除他的女佣,只是因为那女佣违背了不许给书房的佛像掸灰尘的命令。叔本华特别不能忍受噪音,他说“一个人能安静地忍受噪音的程度同他的智力成反比”。他对看戏的时候的各种脚步声、咳嗽声非常愤怒。他还写信给当局要求采取严格措施制止。

说到他的刻薄,下面这件事最有名:

有一次,叔本华的女邻居、一个47岁的女裁缝在叔本华的房间外一连几天和朋友聊天,叔本华嫌她太吵。两个人在争执中,叔本华把她扔下楼梯,造成了她终身残废。

扔了人之后,叔本华拒绝承认是他干的。官司打了五年,最终叔本华被判每个季度向受害人支付一定的金钱。对于叔本华来说,这完全是一笔小钱。但是可以想象叔本华当时有多恼火。女裁缝去世后,叔本华用押韵、对称的文字写道:“老妇死,重负释。”(Obit anus,abit onus)。这段故事因为被罗素写在了《西方哲学史》那本书里,所以被引用的次数特别多。不过也有同情叔本华的人认为,是这位女邻居趁机敲诈,没病装病。

135、

对于哲学史来说,叔本华最大的价值不在于悲观主义的世界观,而在于他暗示了一个巨大的危机。

理性没落的危机。

我们研究西方哲学一直到黑格尔这里,不难看出,哲学家们都在坚守着理性不放。没有理性,我们就谈不上怀疑,谈不上辩论,谈不上构建理论。然而在叔本华的理论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

是非理性的生命意志,比理性更本质、更重要。人类的理性永远认识不到生命意志,反倒只能做生命意志的奴隶。

尼采

136、

在莱比锡的旧书店里看到《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时候,他才21岁。

尼采回忆说,那天他无意间拿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突然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拿起来吧,拿回去读吧!”

于是他买下这本书跑回家读,很快就对叔本华的学说着了迷,甚至于崇拜叔本华本人,模仿叔本华那极有规律的生活。

一年以后尼采参军,他把一张叔本华的照片放到自己的桌前,一遇到困难就大叫:“叔本华,救救我!”

137、

尼采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喜欢音乐,喜欢爬山,崇拜音乐家瓦格纳,他大喊“上帝死了”,还自比是太阳。但是与激情的理论相对的,是他温厚的性格。这或许和他从小生活在女人圈中有关系。由于朴素的生活、温厚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

尼采常被称为“圣人”。

138、

叔本华,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

尼采,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一一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尼采一生只当过很短一段时间的教授,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旅行和陪伴朋友中度过的。早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著名音乐家瓦格纳。

尼采认识瓦格纳的时候,瓦格纳已经如日中天,尼采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尼采非常崇拜瓦格纳,跟瓦格纳的见面总是让他激动异常,据说他还为瓦格纳跑腿买过丝质内衣。

瓦格纳正好和尼采一样喜欢叔本华,瓦格纳的人生和创作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两个人有共同点,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还是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

他最重要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之后,别说卖了,送也只送出去七本。

在他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他前后花了五百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没拿到半分稿费。

139、

在尼采21岁那年,发生了一件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事。有一次他在科隆游玩,无意中闯进了妓院。据尼采自己说,他在妓院中慌慌张张地弹了一首钢琴曲就出来了。但是很多人认为尼采就是在这个时期染上梅毒的。

尼采原本就身体孱弱。年轻时他当过兵,在骑术训练中受了伤,动了手术后落下了病根。再加上可能存在的梅毒,随着年龄的增长,尼采的身体越来越差。

在他快45岁的时候,1889年1月3日,尼采在都灵看见一个马夫在虐待马。尼采跑过去抱住马的脖子昏了过去。

从此以后,尼采疯了。他受到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但很少恢复过理智。

然而,这对于一个曾经充满激情和绝望的人来说,或许是一种幸福。

据说有一天,尼采的妹妹坐在尼采身边,看着发疯的哥哥忍不住流眼泪。尼采望着他的妹妹大惑不解地说:

“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呢?难道我们不幸 福吗?”

讽刺的是,在尼采疯了以后,财富和荣誉接踵而来。他出了名,人们像对待圣人一样崇拜他,王公贵族争相拜见,就好像只要看一眼这位已经失去了神志的可怜人,就可以沾上一点哲人的仙气一样。

在这个时期,尼采的妹妹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

尼采发疯以前,他曾经哀求过妹妹:“请答应我,我死后,只有我的朋友才准站在我棺材的周围,不允许好奇的人们围观。”

然而他妹妹却故意把疯了以后的尼采打扮成展览品,让尼采穿上白色的袍子。尼采原本就有一把浓密的胡子,这下他更像是古代的先知了。我们都知道,尼采的超人理论后来被希特勒利用,成为了纳粹理论的一部分。但其实尼采本人非常憎恨反犹主义者。

当年尼采的妹妹和一位反犹主义者结婚,受到了尼采的强烈抵制。尼采甚至称他妹妹是“心怀仇恨的反犹母鹅”。在尼采发疯以后,他妹妹利用整理尼采著作的权利,任意增删、篡改尼采的作品及信函,编成了适合她自己口味的《权力意志》。因为她还撰写和尼采有关的著作,她还两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尼采的妹妹把尼采的学说变成了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武器,法西斯分子纷纷拜在门下。尼采的妹妹85岁生日的时候,墨索里尼致电祝贺,还赠送了2000里拉。希特勒甚至暂时中断竞选活动,专程去看望她。尼采的妹妹去世时,希特勒带着大批纳粹党人参加她的葬礼。

因为尼采妹妹的这些行为,尼采的学说成了法西斯国家官方鼓吹的哲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尼采的名声也随之一落千丈,直到后来才慢慢恢复。

140、权力意志

尼采继承了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叔本华说物自体是“生命意志”,尼采给改造成了“权力意 志”。

“权力意志”一词中的“权力”容易引起误解。这并不是政治权力的意思,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

尼采把人分成了强者和弱者。强者体现了权力意志,他们的特征是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勇于牺牲、善于创造。弱者相反,特点是胆小、保守、善妒、虚伪。

传统欧洲人相信基督教的普世精神和卢梭的人文主义,两者强调的都是对弱者的关怀,强调人人平等。

尼采不同意。他认为,同情弱者没错。但弱者不能以此为理由,去要挟、榨取强者,去拖强者的后腿,这样做是可耻的。

打个比方,强者看待弱者,就跟人类看待猿猴一样。猿猴对人类有用吗?如果不关在笼子里而和人类混居,那一定会给人类添乱。强者眼中的弱者也是一样。对弱者不应该光是怜悯,还应该限制他们的能力,免得他们给强者捣乱。

所以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

他谈的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

表面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其实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

比如现在社会的道德,大部分都是禁止型的命令,如“不许占有别人的财产”“不许欺骗”。这些禁令,保护的不是强者一一强者不会让自己的财产被人占有一一保护的是那些不能保护自己 的弱者。

弱者对强者感到恐惧,因此奴隶道德强调 “仁慈”“谦卑”,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作是危险人物,要求社会限制他们的能力。

弱者又因为自私就强调“同情”“分享”,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

我们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尼采却反对平等。他认为平等主义者本质是嫉妒成性,看到别人有什么,他们就也想要什么。

实际上我们细想,这个所谓的“奴隶道德”,不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道德吗?所以尼采说:“迄今为止用来使人变得道德的一切手段都 是不道德的。”

尼采说的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它可以叫作贵族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尼采认为,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做那;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人们自由创造。

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强加在强者的身上,他认为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

那有人说了,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

这是因为,权力意志是物自体,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自然也是弱者的本质。因此弱者本性也像强者那样,希望能彰显自己的意志,驾驭弱者。但是弱者他自己弱啊,没能力啊,因此弱者只能躲在“奴隶道德”下,掩盖自己残忍的本质。弱者是虚伪的,而强者的残忍是彰显自己的本性,是正当的。

141、超人

尼采认为,基督教道德是典型的奴隶道德,本质是伪善的。基督教鼓励人们变得谦卑,其实就是鼓励人们做弱者。

所以尼采大喊“上帝死了!”意思是,他想去掉上帝。如果没了上帝,人们也就不需要无条件地遵守基督教道德了。

尼采反对人人平等,这和法国大革命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法国大革命中,带着民主之名的雅各宾派进行了恐怖统治和血腥屠杀,这让很多欧洲思想家看到了“多数暴政”的危险。在尼采看来,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在这个社会里是少数,庸人总是多数,而原始的民主模式总是要少数人听多数人的话,这就等于让少数的聪明人屈服于庸常的大多数。

尼采推崇强者,可是尼采发现,大部分强者都被奴隶道德压抑着,不能摆脱弱者对他们的束缚。因此,尼采希望“超人”出现。

“超人”这个词在尼采的理论里不是指拥有强大权力的人,不是说这人一定要当总统、当将军,而是指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且能摆脱奴隶道德、不被弱者束缚的强者。超人是尼采对人类的一种理想,在尼采眼里,整个人类历史里也很少有人能成为真正的超人。

尼采和叔本华一样,认为这世界是悲观的。但他的解决方法和叔本华不同。尼采的世界观带有强烈的激情,他认为叔本华的禁欲是胆小者的逃避行为。他觉得人不应该像叔本华宣扬的那样避免痛苦,而是应该承认痛苦,迎战痛苦。

142、

比如那句可怕的“敬畏”。

有些从不学习科学的人遇到了科学进步,他们不是感到欣喜,而是会胆战心惊地提醒人家说:“科学家,你别搞了,你得敬畏呀!”一一你得敬畏先辈,敬畏传统,敬畏神秘......

问题是,在旗帜鲜明地反对一件事之前,难道不需要知道自己在反对什么吗?可是这些人在发出哀号的时候,并没有先去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其实,这些知识都公开且免费地存在于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里,只要肯学,触手可及。可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学,只喊敬畏呢?

事实上是,这一类人因为自己懒,不去了解现成的知识。又因为胆小,没头没脑地反对一切新变化。甚至把自己的怯懦堂而皇之地搬出来,起名叫“敬畏”,同时还要逼迫那些有进取心的人们和他们一起安于现状和传统。这些人不正是尼采所说的弱者吗?

143、

权力意志是征服的意志,在权力意志的驱使下,人类去研究世界不是为了简单地求知,而是为了能更好地控制世界。比如,人研究世界就要给世界下定义,这些定义是人强加给这世界的,这便是权力意志控制世界的表现。

既然人类的知识只是权力意志用来控制世界的工具,那么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真理。人们追求所谓的真理,只是因为人们需要合乎真理去征服世界。所以尼采说:真理就是一种如果离开它、某种生物便不能活的错误。

换句话说,在尼采看来,所谓的真理和错误的区别是:真理有用,错误没用,甚至有害。比如因果律的问题,尼采的解释是,根本就没有因果律,相信因果律是因为我们不相信它就没法生活。

144、

尼采和叔本华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鄙视女性。

其实,歧视女性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比如康德就很瞧不起他的妹妹。那时的男人都觉得女人没头脑、没文化,不是值得与之聊天的对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妇女被歧视在先,因而普遍缺少教育,这点反倒又成了性别歧视的依据。只不过在众多性别歧视者中,叔本华和尼采骂得尤其狠。

尼采说妇女是猫、鸟、母牛,是男人的“一件危险的玩物”,说:“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其余一概是愚蠢。”叔本华则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

“女人最适于担任养育婴儿及教育孩童的工作,为什么呢?因为女人本身就像个小孩,既愚蠢又浅见......她们的思想介于男性成人和小孩之 间。”

叔本华还觉得女人虚伪、善妒、喜欢奢侈、不懂得欣赏艺术,认为说“女人缺少任何高等的能力”这话,“除了少数的例外,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克尔凯郭尔

145、

克尔凯郭尔说,真正的选择是一种飞跃;信仰上帝这件事,是一个“信仰的飞跃”。

更进一步说,上帝拥有无限可能性。自由的选择是实现无限可能性的过程,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接近上帝的过程。

克尔凯郭尔的“信仰的飞跃”的宗教观不难让我们理解,很多人信仰宗教的过程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精神突变,说不出道理,突然就信了。而用理性思维在那里客观、严谨地讨论宗教,就算讨论得再多,恐怕对信仰也没什么帮助。

有的神学家虽然认为上帝是超越理性的,但是觉得理性可以为信仰服务,比如可以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比如用理性去证明上帝。克尔凯郭尔则认为,理性和信仰是对立的,必须要抛弃理性才能信仰。相反,“如果有一天人似乎成功地使基督教变得合理了,那么那一天就是基督教寿终正寝的日子”。这正好符合前面教父们说过的那句话:“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

146、

禅宗认为,理性妨碍了我们把握佛性,不是对信仰的帮助,反倒是对信仰的阻碍。所以有的禅宗法师拒斥一切理性思维,他们常说各种看起来词不达意、答非所问的怪话,为的是阻止修行者的理性思考。

更为极端的做法,是一言不发,或者用棒喝之类非常规的办法,让修行者完成“信仰的飞跃”。

147、科学打击宗教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断创造科学奇迹增加人类的自信心;一个是公布各种和《圣经》记载矛盾的科学结论。就比如日心说之于地心说,进化论之于神创论。

148、宗教一直号称神迹可以让人们获得丰收、治愈疾病。但在近代,是科学不断在提高粮食产量、治愈疾病,而祈祷并不是每次都管用。

149、科学主义

随着科学成就的增加,人们相信科学

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甚至有人提出来,以后没必要有哲学这个科目了。哲学问题不过都是人的心理活动而已,以后哲学只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就足够了。这种用科学代替哲学的想法,被称为“科学主义”。

150、

进化论一发表,立刻引来了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一次最有名的咒骂是在进化论发布不久,一个护教人士毫不留情地攻击维护进化论的赫胥黎说:“你的人猿祖先是你祖父那边的,还是你祖母那边的?”赫胥黎反击说:“如果让我从人猿和你那样的人当中选一个当祖父,我宁愿选人猿。”

151、进化论

进化论的关键内容有这么几条:

第一,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第二,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

第三,整个生物种群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每一代新生物的数量却大于自然资源能够供养的数量,因此每一代新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会死掉;

第四,生物后天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

152、

进化论也是一门被广泛误解的理论,我们要拿出很大的篇幅来解释这些误解。

误解一:进化论就是生物“从低级到高级” 的“进化”。

实际上,“进化论”这个词不太准确。更准确的叫法应该是“演化论”。

进化论的意思仅仅是,基因中那些适合环境的部分被保留下来了,不适合的部分被淘汰了。这中间并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

有些人会觉得从单细胞生物进化为人类,是从“低级”生物“进化”到“高级”生物的过程,人类比单细胞生物更“高级”。然而,人类的机体构造虽然比单细胞生物更复杂、人类的智慧比单细胞生物更高,但这并不一定就是进化的 方向。

假如“高级”生物指的是更复杂的生物体,并且进化论是“从低级进化到高级”的话,那么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为什么今天还会有细菌、有昆虫呢?为什么比细菌构造更复杂的恐龙反倒灭亡了呢?其实,为了生存,有很多生物的构造从复杂演化为简单。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里画了一张插图,画的是一棵巨大的树,树根是原始生物,越往上树的分叉越多,生物越复杂。这张图暗示了生物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生物越进化,构造越复杂。这是《物种起源》里唯一一张插图,我们的课本上过去也有这张图,然而这张图是错的。目前生物学界更喜欢的画法是把所有的生物画成一个圆形,越靠圆心的生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越早,人类和今天所有的动植物平均分布于圆形的边缘,看不出谁比谁更高级来。

这幅圆形图的意思是说,不管生物的构造是否复杂,大家都是演化的幸存者。

正因为有些人误以为生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有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因此产生了一系列误解进化论的结论。比如在基督徒那里,从低级到高级的趋势成了上帝意志的体现;在叔本华那里,这成了所有生命都有某种生命意志的证明。澄清了这个误解,这些观点也就不成立了。

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今天的猿类为什么不会再变成人了?”这个问题的错误之处就在于把进化的过程想象成是一棵大树,根部的生物都要想办法向顶部生长,所以误以为任何时代任何情况下猿类都有变成人类的可能。如果换成圆形图,就不会有这个误解了。人并不比猴子更高级,因此猴子即便再进化,也不一定就会朝着人类的方向进化。到底进化成什么样子,取决于它们受到了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153、

误解二:生物的后天努力可以改变基因。这种观点叫作“拉马克主义”。我们都知道“用进废退”的说法,如果我们总用左手工作,那么左手就会比右手更粗壮、更灵敏。拉马克主义认为,这种“用进废退”的现象会影响到下一代。也就是说,以前的长颈鹿因为够不到高处的树叶,就使劲地伸脖子,把脖子伸长了,它生出的下一代的脖子也就变得更长。

达尔文的进化论则认为,长颈鹿并不是自己把脖子伸长的,而是每一代新出生的长颈鹿因为基因的变异,脖子有长有短,脖子较短的长颈鹿很难生存下来,都死了,只有长脖子的基因才能留下来。久而久之,长颈鹿的脖子也就越来越长了。拉马克主义同样给进化论加入了一种“生命意志”的味道,给进化论增加了方向感。因为生命拼命地想活下去,拼命地要努力,所以某个地方就“进化”了,进化就是生物生命意志的体现。这个假说很容易检验,有人把每一代小老鼠的尾巴都剪短,坚持了好几十代,最终生下来的老鼠却仍旧长出尾巴。

虽然理论不成立,但是拉马克主义在感情上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它赋予生物在进化道路上的主观努力,让人觉得,生物在进化中是“奋勇向上”的。相反,在达尔文这里,生物的进化完全是被动的、无知的。基因并没有“想”变成什么样,完全是随机变成各种样子,再由残酷的淘汰一一生物个体的死亡一一来把不适合生存的基因淘汰掉。

虽然达尔文的理论很冷酷,但是他的理论很简洁,进化完全是客观发生的,不存在主观因素的参与。

154、

误解五:那么雄孔雀的尾巴呢?这玩意儿纯粹是累赘!

这个疑问乍一看的确是对进化论非常有力的攻击,所以达尔文说:“每当我凝视雄孔雀的尾羽,总感到一阵恶心!”

解释是,进化中除了生存选择外,还有生殖选择。

雄性想要让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就必须和其他雄性竞争。

最常见的竞争方式是武力搏斗,也包括用华丽的外表、漂亮的巢穴等等东西去吸引雌性。所以在有性繁殖的动物里,我们会

发现,最漂亮的动物常常是雄性的,和我们今天的社会正相反......

155、

误解六:进化论还只是一种未经验证的假说。反对进化论的宗教人士特别喜欢这么说。但有两个解释可以反驳、否定进化论的倾向。

第一,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要费这么大力气解释进化论的细节,我是想让大家明白,达尔文进化论是目前最合理、佐证最多、反证最少,也是最简洁、最聪明的假说。

第二,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增加了进化论的可信度。除了现实中可以观察到活生生的进化过程外,最有力的证据,是在不同地质层里发现的化石都符合进化论的预言。

另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人工培育。我们今天接触的大部分生物,粮食、蔬菜、瓜果、家畜、宠物,全都是人类选育出来的。今天的小麦也好,家猪、宠物狗也好,放到野外去就都不可能生存了。人工选育的过程是加速版的进化论,是进化论的应用和证据。

在生物研究中,我们还会发现很多“笨拙”、无用的设计。假如生物真的是由一位最智慧的神灵设计的话,这些地方本可以被设计得更好,这也可以反驳“神创论”。

156、

误解七:把进化论推广到社会学领域。

在接受了进化论以后,有些人试图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其他领域,就像哲学家把力学应用到机械论世界观中一样。其中给人类造成最大恶果的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了。

简单地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意思是,我们的社会也应该像优胜劣汰的大自然那样,有很高的淘汰率,把不适合生存的人都淘汰掉,以便达到最高效的进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纳粹认为只有“优等”种族才有权利在资源有限的地球上生存下去,其他的“劣等”种族必须淘汰掉,以免和优等种族抢夺资源,以免他们以通婚方式“污染”优等种族的基因。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给纳粹迫害犹太人找到了理论借口。

毫无疑问,这种观念和我们今天奉行的人道主义严重相悖。

157、

进化论不是说基因的遗传一一即个体的生存、生殖一一是最重要的吗?换句话说,人类基因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自私的基因都没得到遗传。那么,自私不就是人类的天性吗?这样看来,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便形成了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相反的、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了。

怎么看待这两种观点呢?

英国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自私的基因》,解释了生物种群中的利他行为。比如有的蚂蚁为了其他蚂蚁的生存,会牺牲掉自己。这是因为,在有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把某一个生物群体看成一个基因单位。当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的时候,基因中可以带有一些牺牲自己帮助他者的“利他基因”,这样更有助于整个种群基因的延续。当个体牺牲自己利于他者的时候,就等于通过他者延续了自己的基因,并不违背进化论的模式。

158、

无论是天性自私论,还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全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我们为何成为这样”和“我们应该怎样”等同在一起。这些观点的逻辑是,既然人类的基因是经过生存斗争而来的,那么人类就应该把这种斗争精神延续下去,继续通过竞争来筛选基因。

但是,为什么呢?

进化论仅仅阐述了一套基因变化的规律,这中间并没有任何道德含义。而且正是进化论把神创说从生物界赶走了,才把生物学中的道德元素降到最低的程度。

在整个进化论学说中,有任何的观点能说明,进化论是道德的吗?是高尚的吗?是人类不可干涉的吗?

实际上,就像人类利用力学改造自然一样,人类早已在插手生物的进化过程。这才有了不适合野外生存的家畜,才有了农作物。

所以,把进化论的观点和道德连接在一起,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159、

在所有的科学发现里,基督教最讨厌的就是进化论。

《圣经》里用了很大篇幅写上帝怎么创造万物,写洪水来时诺亚方舟是怎么回事,更关键的是上帝造亚当夏娃的故事,并由此引出了人类灵魂较之于其他动物的高贵性,以及人类的原罪。可假如承认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一点点进化来的,《圣经》的说法不就都不成立了吗?

在基督教和进化论的对抗中,有一些有趣的言论,比如有神创论者认为,之所以在不同的地质层中会出现进化程度不同的化石,是因为每一个地质年代都有一次类似诺亚方舟时代的大洪水让所有的生物灭绝,随后都伴随着一次类似《圣经》描述的上帝造物的过程。还有人解释说,化石是上帝最初创造生物时的实验模型,或者干脆说,进化论是上帝为了考验信徒而创造的。

人类原本还以为自己是万物之首,和其他动物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高贵地位,所以在基督教里,只有人类才有灵魂。

然而进化论把这种自满也给消灭了。人类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在进化论规律下随机突变出的一种生物而已。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也没有什么高贵性、神圣性。

161、

推论一,叔本华说生物有生命意志,其中生殖是最重要的。生物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殖。这个观点正好符合进化论。进化论也认为,为了能将基因保留下来,一切都应该以生殖为目的。所以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一旦过了生育的年龄马上就会衰老死亡。人类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一旦停止分泌,身体马上加速衰老,疾病增多,就是这个道理。

推论二,尼采说权力意志,说每个人都想成为强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进化论。因为生物在进化中必须变得越来越强,才能不断增强种族延续的可能。雄性动物都占有欲超高,要经过激烈的斗争,选出最强的,才有资格和雌性 交配。

推论三,有的老师说,劳动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这是对的吗?

答案很简单,不对。因为劳动会带来肉体痛苦(劳累、枯燥等)。愉悦和痛苦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套奖惩系统,为的是指导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概率。在远古时代,会导致愉悦的行为都是利于生存的,是人的天性,会导致痛苦的行为是不利于生存的,是违反天性的。

在远古时代,能量是生命最稀缺的资源。劳动会让人消耗能量,因此基因让人体在劳动的时候获得疲劳的痛苦,用来警告人体,能不动尽量不动,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能量,提高生存的可能。所以从进化论的角度说,劳动是违反天性的。认为劳动违反天性是在否认劳动的价值吗?恰恰相反,正因为承认了劳动违反人的天性,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劳动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和歌颂。他们是在忍受天性带给他们的痛苦,为人类创造价值,因此是伟大的。

162、

虽然身居剑桥的象牙塔中,罗素一生却撰写了大量诸如《幸福之路》之类适合平民口味的通俗书籍。甚至他的《西方哲学史》在讲哲学的过程中都穿插着玩笑。他的名言是:

“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话广为流传。

罗素出身英国贵族,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一战的时候他就说过“爱国就是为一些很无聊的理由去杀人或被杀”一一这话要放在今天,恐怕就会被人肉搜索了。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代,89岁的罗素积极倡议核裁军运动,因此在高龄中坐了牢。

维特根斯坦

163、

维特根斯坦是犹太人。他的父亲是个商业奇才,用了三十年时间,从一个普通的绘图员一路奋斗成为钢铁大王,基本上垄断了整个奥匈帝国的钢铁产业。他们家的财产是世界级别的。他们家在维也纳的住宅无比豪华,外人都称作“维特根斯坦宫殿”。

164、当时有人问他你为什么把钱给自己的家人,怎么不给穷人啊。维特根斯坦回答说,金钱让人堕落,而他的亲人已经够堕落了,所以再堕落点也没关系。

165、

在他40岁的时候,他决定回到剑桥。那时的维特根斯坦已经身无分文,到剑桥还是靠了罗素的资助。

维特根斯坦到了剑桥继续念博士。交了学费之后,他已经没有钱继续生活。在凯恩斯的建议下,维特根斯坦向剑桥申请津贴。但是剑桥难以理解这事儿:你家是世界富豪啊,这津贴怎么说也轮不到你呀。

于是在申请津贴的时候,发生了如下尴尬的对话。人家问他:“有别的金钱来源吗?”他回答:“没有。”“有能帮忙的亲戚吗?”他只好回 答:“有。”

好在有很多理解他处境的老师,在他们的积极争取下,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富豪终于得到了一点微薄的津贴。

后来,维特根斯坦发现用不着读完书,只要交一篇论文就可以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是他就把那篇《逻辑哲学论》交了上去。

负责审阅该论文的是摩尔和罗素。摩尔也是个有名的哲学家,当年给维特根斯坦当过老师。维特根斯坦上大学的时候水平就比得上罗素了,而且这篇《逻辑哲学论》已经成名多年,被当时很多哲学家当作经典阅读,你说摩尔能怎么评价呢?自然,他说这篇论文是“天才的作品”,水平已经超过了剑桥哲学博士学位所要求的标准。论文答辩那天,罗素和摩尔一起走进考试的房间,罗素微笑着说:“我一生从未有过如此荒谬的事。”在正式答辩之前,维特根斯坦先跟罗素和摩尔闲聊了半天。聊到后来,罗素跟摩尔说:“咱还是答辩吧,你好歹也得问他几个问题,怎么说你也是教授啊。”答辩的时候,罗素对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观点产生了疑问。维特根斯坦解释完了,然后拍了拍两个老师的肩膀说:“别介意,我知道你们永远都搞不懂我在讲什么。”

166、

最后还有两个小八卦。

一个是,毛姆小说《刀锋》主角的原型就是维特根斯坦,两者在经历上有很多呼应的地方。还有一个是,作为罗素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和罗素之间有一个有趣的小区别。

维特根斯坦喜欢看侦探小说和电影,而且对质量不怎么挑剔。据他的学生说,每次教完课维特根斯坦都快步走进电影院,哪怕是很烂的电影都看得全神贯注,不许别人打扰他。这大概是他强迫自己暂时停止思考的办法。

而罗素说自己从来不看电影,直到有一次因为研究生命哲学的柏格森的文章中拿电影举了个例子,罗素才勉强去看了一次。那时候他还安慰自己说,我那是为了哲学研究才去看的。

167、逻辑实证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者就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争论了那么久都没有结果呢?因为他们争论的全都是没有意义、不可能有答案的问题。人们没办法靠实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年轻的维特根斯坦写了一本《逻辑哲学论》,完成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工作。

写完这本书以后,维特根斯坦以为自己解决了所有的哲学问题。语言都被他用逻辑工具分析光了,他觉得所有用语言能表达的句子他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凡是可说的事情,都可以说清楚,凡是不可说的事情,我们必须保持沉默。”对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凡是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内容都很清晰准确;凡是不符合逻辑实证规则的语言,说了也是没意义的,就不用说了。

这么一来,维特根斯坦觉得他没有困惑了,就去乡下当小学老师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儿。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当老师时他学生的课堂笔记,以及他留下的那些思考笔记,都在他死后被他的学生整理集结成书出版了。这本书显示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之后的哲学思想和逻辑实证主义完全不同。维特根斯坦发现,原先用逻辑去分析语言的想法太天真了。

维特根斯坦发现,语言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逻辑分析上。同样的一句话,说话的情境不同,说话人的语气、表情、手势不同,常常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换句话说,每一个情境都给语言制定了不同的规则,语言得和规则结合在一起,才能显示真正的意思。而这规则又是没有逻辑可言的。

维特根斯坦揭示的,其实是理性思维和现实的矛盾。

逻辑实证主义的理想很好,要坚持绝对的理性、绝对的正确,可是最后发现,这个绝对的理性却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结论,连一个普遍的理论都得不出来。可是另一方面,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有灿烂的文化,有日新月异的科学知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理性根本无法担负从总体上解释世界、指导生活的任务。

维特根斯坦建立的逻辑实证主义,又被自己亲手毁灭了。

168、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者觉得,哲学也得像科学这样,不再说空话,不再讨论空泛的大问题,而是重视哲学的实用性。

这和尼采的真理观很像。尼采说,真理和谬误其实全是虚构的。区分真理和谬误的关键是真理实用,而谬误不实用。

实用主义者从进化论中给自己找到了根据。说思想是什么东西呢,从进化的观点上看,思想起源于动物对环境的反应。那么,思想真理什么的,其实就是人们应对环境的工具,源自于人类繁衍自己的需要。所以真理的价值就和工具的价值一样。我们评判一个工具,看的是它好用不好用,而不是评价工具本身。我们评价一个真理,也应该只看它的使用效果,评价思想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169、

对于上帝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实用主义者说,假使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那么我们就相信上帝是存在的。这观点恐怕宗教信徒和无神论者都没法接受。

实用主义在美国很受欢迎,实用主义哲学家也大多是美国人。有人说,这是因为实用主义正好契合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的说法是美国人世俗功利。

但这种实用主义未必不能收到好效果。

比如美国的司法采用判例法。意思是,过去类似的案子是怎么判的,这回的案子就参考着判。或许有人认为这过于儿戏了,难道国家制定的法律不是最大的吗?但判例法认为,一次性制订的司法是很难完善的。那么我们就通过每一次的审判,来不断纠正、完善国家的法律。你看,这不正好和实用主义者的真理观吻合吗?

再看经济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非常尖锐,很多西方政治家都认同他的观点。

但是这些西方政治家不认同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的路子,觉得这事儿动静太大了(当然,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说,是这帮人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他们采用了实用主义的方案,一些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党在西方国家兴起。他们不搞武装革命,也不想消除阶级差别,而是搞工会,搞社会福利。不像马克思那样试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从小地方一点一点改良,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资本家对工人压榨得太厉害了,国家就制定法律保护工人。垄断企业影响市场竞争,就制定反垄断法律限制垄断企业。工人购买力下降,就设置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实际上,马克思当年为了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提出的很多要求,大部分都被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并且实现了。如今这种改良式的资本主义在西方颇受欢迎,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实用主义在西方的用处。

也不要以为实用主义只有西方人才喜欢。实用主义离我们也不远,有一句话我们很熟悉:“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凡研究人生的切要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作哲学。”他所持的,也就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

但要注意了,实用主义并不代表着只要观点对我们有用,我们就能没有原则地拿来相信。对于咱们前面提出的各种人生问题,最容易接受、效果又最好的观点,莫过于相信这世界上有神灵,公平地赏罚一切,而且人的灵魂不灭。

以上这些观点是最“实用”的了,但我们绝不会因此就认为它们是真理。我们依旧严格按照逻辑、按照理性思辨来寻找我们的答案。就算我们得到一个让人绝望的结论,我们也会坦然接受。

170、

罗素反驳实用主义的时候说,圣诞老人存在比不存在好。照此说来,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了?

我可以反驳说,假如我们确实相信圣诞老人存在,那么在圣诞节夜晚飞行的飞机就有危险。圣诞夜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检测圣诞老人的行踪,甚至要求全世界的飞机停飞。这还会引发物理学上的困难-圣诞老人是如何在一个晚上给全世界的孩子都发礼物的?如果以此为证据,我们就必须改变物理学上的时空观。那么,是改变整个物理学实用呢,还是认为圣诞老人不存在更实用呢?因此,最实用的结果是成人不相信圣诞老人而孩子相信,这正是西方社会所遵守的。

171、

绝大部分科学理论都是无法证明的。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我们应该如何证明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唯一的做法,必须检验全世界所有的乌鸦颜色。更有甚者,把全世界的乌鸦都找到也不够,还得找到过去历史上出现过的,以及未来即将出现的所有乌鸦,全都检查一遍它们的颜色,才能证明上面的理论是对的。

显然,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波普尔

172、

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一样,都生于奥地利。他比维特根斯坦小13岁。

波普尔12岁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奥地利当时还叫奥匈帝国,是参战的一方。就在波普尔14岁、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波普尔通过自己的思考,认为祖国在战争中是不正义的一方。

我们知道,战争是爱国情绪最高涨的时候,14岁又是最容易被热血情绪冲昏头脑的年纪。而且波普尔所有够年龄当兵的堂兄弟,当时都在军队里当官打仗(维特根斯坦也在哦)。在这种情况下,波普尔还能得出和爱国主义相反的结论,说明他非常善于独立思考。

第二年,波普尔就意识到,在中学里除了数学学科外,学其他的科目都是在浪费光阴。16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学校自学。

独立思考是创立一门理论必备的精神。弗洛伊德当时是奥地利的大红人。波普尔的父母和弗洛伊德的姐妹是很好的朋友。波普尔很小就接触了弗洛伊德的学说。他没有被弗洛伊德的大名吓倒,很快发现了弗洛伊德的问题。我们大都了解一点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他这派的心理学家把患者的梦境与童年经历、与性联系在了一起。患者说梦见了一座山,医生就会解释一番,这座山象征着什么,说明你潜意识里有什么。患者说梦见了一条河,医生也会解释说,这条河象征什么,说明你潜意识里有什么。这里的问题是,无论患者梦见了什么,医生都会进行解释,都会说这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论。

换句话说,无论患者出现任何情况,弗洛伊德都不可能是错的。

这样的理论,的确不会和现实产生任何矛盾,但是,能说它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吗?

波普尔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证伪。

什么是科学理论,什么不是?其中关键的标准,是看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具体来说:科学理论必须能提出一个可供证伪的事实,假如这个事实一经验证,便承认该理论是错的。

如果暂时没有人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暂时就是真的。

比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这就是一个可证伪的命题。这等于说“只要你能找到一只不是黑色的乌鸦,就能说明这个命题是错的”。既然我们尚未找到不是黑色的乌鸦,那么到目前为止这个命题就是暂时正确的。

换句话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假说,科学家没有办法证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但是科学理论可以给别人提供验错的机会。在没被检验出错误之前,我们就姑且相信这个科学理论是正确的。

173、证伪就如同自然环境对基因的筛选,经不住证伪的假说都被淘汰,留下的都是经得住检验的,也就是暂时正确的科学理论。

174、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非常好用。

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标准可以很方便地把巫术、迷信和科学区分开。

算命、巫术为了吸引人,不得不作出预言,但是他们拒绝把这些预言说得很清楚,而是用尽量模糊的话预测,如“你过几天要倒霉”“你过几天要遇到贵人”。问题是,“过几天”是几天呢?什么样的事算是“倒霉”呢?因为他们没有明确下定义,当事人在未来的任何遭遇都可以用这个预言来解释,因此这些预言是不可证伪的。换句话说,这些预言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但有些预言家提出了精确的预言,在遇到和他们预言不符的事实时,他们不会承认自己错了,而是用自己的理论进一步诡辩。如预言某人该遇到坏事,结果没遇到,就解释说“是因为有贵人帮助你啊”。预言该遇到好事,结果没遇到,就解释说“你心不诚”。这些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正是这些解释使得他们的预言变得无法证伪,他们的预言也就不可信了。

175、

再看宗教,大部分宗教理论都是不可证伪的。如宗教说,“神灵存在,但是人类不可主动检测神”,我们无法设计出任何一个实验来证明不存在“一个人类不可主动检测的神”,因此这个命题无法证伪。

要注意,不可证伪的命题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命题,而是属于无法用经验检验的命题。假如你说,我这个人就不相信客观经验,就相信主观臆断,那你是可以相信不可证伪的命题。假如你坚持“未经检验的道理不值得相信”,坚持苏格拉底的怀疑论,那么不可证伪的命题就等同于“没有意义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出什么有用的结果,把它们扔到一边不去相信,是最好的办法。

证伪主义对社会哲学也有影响。

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刑事司法都接受“无罪推定”原则。意思是说,假如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一个人是犯罪嫌疑人,那么就应认为他是无罪的。

176、历史主义

波普尔还根据证伪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有一种社会观念,认为历史的发展轨迹是必然的,这种观念叫作“历史主义”,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持这样的观点。

波普尔不同意这样的看法。

历史主义的逻辑是,既然自然社会存在规律,那么历史也应该有规律。我们历史主义者像科学家一样揭示了这个规律,人类按照我们揭示的规律奋斗就可以了。但证伪主义认为,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所有的理论都可能是错的。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历史的必然规律”。而且科学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难以预测的。就比如在牛顿时代,没人能够预测相对论的出现,也没人能预测牛顿理论将会在哪里出问题。因此,预测未来的历史规律,一劳永逸地设计一种绝对正确的政治制度,也是不可能的。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要求下生长。”

波普尔因此主张应当建立“开放社会”,要求执政者能够广泛接受意见,赋予大众质疑政策的权利。因为执政理论和科学理论一样,永远都可能是错的。必须要不断地接受证伪,才能保证理论的正确。

这正是现代民主思想的核心精神。我们有的人可能会简单地以为,民主就是“大家一起投票,多数说了算”,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其实这种原始的民主制度有极大的缺陷,这个缺陷在雅典人判苏格拉底死刑、法国大革命的屠杀、希特勒被民众选上台等事件中已经暴露无遗,早就被现代社会抛弃了。

我们常说“人民大众的意见最正确”,这句话对吗?在证伪主义看来,这话就有问题。因为证伪主义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那怎么可能说某个意见“最正确”呢?就算全世界99%的人同意的一件事,也不能说这件事最正确。否则,布鲁诺时代就不用怀疑地心说了。

证伪主义的政治观,最关心的不是谁制定的政策,而是无论谁制定的政策,都不能成为绝对真理。不管是美国总统下的命令还是全世界人民投票的结果,都要给别人留出修改、推翻它的机会。在这种制度下,无论谁被民选上台,也不会给世界造成太大伤害。因为他上台后的个人权力非常有限,哪怕加个税都需要国会批准。他还必须随时面对全国媒体的质疑、随时可能被弹劾、干四年就得重选、干八年就得下台。这制度不能保证总统想出“最正确”的决策,但可以保证一旦总统作出“错误”的决策,举国上下有无数可以阻止它的机会。

可以随时“纠错”而不是“多数说了算”,这才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

177、

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有一些相像的地方。他们都是出生于奥地利的犹太人,从小都有较好的艺术环境,他们两人都喜爱音乐。在纳粹德国崛起以后,他们都受到了迫害。

前面说过,维特根斯坦家族在纳粹的迫害中算是侥幸生存:先是在通货膨胀之前转移了财产,又支付了大笔财富从而使家人免于迫害。维特根斯坦本人去了剑桥避难。

波普尔家就不同了,他原本家境不错,但是因为通货膨胀,全家变得一贫如洗。波普尔年轻时生活贫寒,甚至干过筑路工的苦活儿。纳粹掌权后,波普尔的母系家族里有16人死于大屠杀。那时波普尔也想移民英国,但他没有维特根斯坦那么有名,申请了两次都没有成功。后来他终于得到了剑桥的聘书(这次申请时,为他签名的人有爱因斯坦、波尔、罗素、摩尔......),波普尔本来也想去剑桥,但是为了照顾维也纳小组的一位哲学家,他把聘书让了出去,自己去了新西兰教书。

二战结束以后,波普尔终于得到了英国的公民权,进了英国的经济学院任教。不久,他去剑桥访问,给罗素和维特根斯坦谈了自己的哲学观点。然后,他就和维特根斯坦打起来了......

这是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事件。

波普尔访问剑桥那天,来到罗素他们平时聚会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牛顿还住过),向剑桥的哲学家们宣读自己的论文。当时有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场。

结果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在哲学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维特根斯坦越说越激动,突然拿起烧壁炉用的拨火棍向波普尔比画。这大概只是维特根斯坦内心激动的下意识表现,但要别人看上去,像是个非常挑衅的动作。

波普尔当时生气地说:“不要拿拨火棍威胁来访学者。”

一旁的罗素觉得这实在不像话,出言阻止维特根斯坦,这让维特根斯坦觉得非常委屈,故事的结果是维特根斯坦怒气冲冲摔门而去。

这是哲学史上少有的戏剧性事件,也成了当时学术界最大的八卦之一。

178、

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有一个比喻,原本是来说宗教信仰问题的,我给改写了一下。

说有一个小伙子想要向一个女孩求婚。这个小伙子只想和美若天仙的女孩结婚,但除非结婚,否则他没办法知道这个女孩的相貌,于是小伙子就很纠结。因为女孩的外貌不能被检验啊,按照科学的原则,就得当作这事儿不成立。那么小伙子一直犹豫,也就一直没跟那女孩求婚。

小伙子对待女孩子外貌的原则和我们对待隐形龙一样:女孩的相貌我没法知道,那我就得存疑,我不能证明女孩是一个美若天仙的人,我就一直不能做出结婚的决定,婚事就得一直拖着。但詹姆斯说了,小伙子对结婚犹豫不决,拖着没求婚,这不也是一种选择吗?这不就等于选择了相信“女孩并非貌若天仙”了吗?换句话说,怀疑论者以为自己把所有可疑的东西都悬置起来了,不当它是真的,实际上,这就相当于你当它是假的了!

所以怀疑论者以为自己是谨慎的、中立的,但是怀疑论者对可疑的事情采取了不相信的态度,本身还是一种独断的选择。按照詹姆斯的话说,怀疑论者觉得“与其冒险步入谬误,倒不如冒险丧失真理”。这和盲目相信有什么区别呢?

179、从逻辑上说,怀疑主义的问题就是那句老话:这怀疑一切的原则本身难道不应该怀疑吗?

180、

什么叫“迷信”呢?不经思考的相信,不允许别人质疑,就叫“迷信”。假如一个人在没学过哲学史的情况下,认为科学代表了终极真理(在哲学中叫作唯科学主义),不承认科学的局限性,认为不能证伪的观点就是错的(我认为,不能证伪的命题仅仅是不可知的),那么这的确可 以称作“迷信”。

但是,如果他了解科学的局限,仍旧相信科学的结论,那就不叫迷信了。在这点上,我认为科学和宗教、巫术不是对等的,科学比宗教和巫术更“不迷信”一些。

关键不仅在于科学理论可以证伪,还在于它的检验是开放的。

科学理论的语言基于严谨的逻辑,任何人只要花一点时间学习都能读得懂,科学没有权威(有的宗教教义只有神职人员才有权解释,教众不许有不同的说法),任何人只要有技术条件,都可以去证伪、推翻最权威科学家的理论(有些宗教拒绝教外人士参与讨论,而科学不会歧视人的身份,只要你拿出证据来就行)。因为这些原因,科学虽然有局限,但科学比其他不允许质疑的理论,要更“不迷信”。

萨特

181、

萨特是个典型的6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

这里的“知识分子”和咱们日常用语中的“知识分子”不同。在咱们这里,读书人、大学生就可以叫“知识分子”了。萨特那个时代文化语境里的知识分子,指的是对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的现状保持关心,并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者。

182、

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是说:你们这些形而上学家们、人类的导师们,说什么人类的本质如何如何,人类的使命如何如何,都是不对的哦。你们说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真理,只有人类的存在这件事,才是最最根本、不可撼动的事实。

在萨特看来,最应该关心的,是“我存在”这事本身。

萨特和克尔凯郭尔一样,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反对随波逐流的行为。

我们现在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呀。”意思是说,我现在的选择是环境所迫、是各种现实逼着我做出的,不是我自己想选的,我也就不应该为此负责了。

萨特反对这种借口。他认为,人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既然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都负责任。

萨特说这话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经历过德占时期,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很多法国人都面临着良心和生存的选择。有些人就会为自己的选择错误辩护说:我出卖良心,不是我自己选的,是迫不得已啊。

萨特的回答是,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强迫每个人都要大义凛然地去牺牲,不,选择牺牲也是一种自由,也可以选择。问题不是你选择了什么,问题是无论选择什么,你都要为此负责任。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那是什么构成了“我存在”呢?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既有选择。你自己选择了出卖良心,这个选择就成了“你存在”这个事实的一部分。

你不能说这件事和你自己无关。

183、一个成熟的社会,如过去的封建社会、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对每种身份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规定。过去我们的儒家社会讲的是“三纲五常”,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是“职业道德”,都是社会对人的规范。如果我们要符合社会规范,就必须规范自己,接受规范的束缚,规范也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你认为它约束了你,你不自由了,就不是“我存在”了,而是“我为他人存在”了,你丧失了自我。你可以不选择,你就与这社会脱离了、决裂了!

184、

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规则下的异化-你要么不遵守社会规则,成为社会嘲笑的loser;要么就必须扭曲自己,去符合社会规则,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在”。按照萨特的价值观,存在是先于一切的本质,自己都不存在了,那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到底是选择财富、尊严、社会承认,还是选择自我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作决定。

萨特提醒我们,既然有选择的自由,就要承担选择的责任啊。而且萨特还强调,不能逃避选择,哪怕是什么都不选,你也是在选择,也要承担责任。因此自由多了并不是好事,反倒因为责任的增多给人增加负担。

加缪

185、

加缪和萨特的境遇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他们都是法国人,萨特比加缪大8岁。二战的时候,法国沦陷,两个人都以写文章、演话剧等方式参与地下反抗活动。二战后,两个人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两个人小时候都落下了病根。萨特小时候得的是眼疾,以至于终身丑陋;加缪小时候得的是肺结核。在那个年代,肺结核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加缪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是肺病伴随终身,到了中年,肺已经很不好了。

萨特和加缪的主要区别是,萨特生活安逸,加缪却生活贫苦,出名前一直为生计发愁。加缪和第二任妻子结婚的时候,没有钱买金的结婚戒指,只能买两个铜戒指代替。后来萨特和加缪分别获得了诺贝尔奖,萨特大方地拒绝了,加缪却接受了。除了个人立场的区别外,恐怕和加缪急需奖金也有一定的关系。

186、

哲学的结论告诉我们:人生其实是没有目的的。

当人意识到人生没有目的的时候,对目的的本能渴望和没有目的的现实就会发生强烈的冲突,让人产生荒谬感。

我们为什么要孜孜不倦地询问,渴望别人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

实际上就是想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目的,祛除虚无主义带来的强烈的不适感。

但是形而上学告诉我们,没有办法祛除呀。所以加缪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187、

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严格遵守开头、情节、高潮、结尾的故事模式,这样的模式符合人类对故事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全人类共有的。

真正的人生,故事忽然开始,忽然结束,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感到世界荒谬。

对于普通人,最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的,是死亡到来的时刻。

现实中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并不是在人生故事完成了高潮、进入结尾的时候才来。可能从故事刚开始、故事讲到一半、马上就要进入高潮等等每一个时间点,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刚才,您对人生还有种种规划:未来想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伴侣;明年想去一个渴望已久的地方旅游;这几天有一件工作即将完成;有几部特别想看的电影还没有看;待会儿打算吃顿好吃的,等等。

突然间,一下子就结束了。

188、

真实的生活是平淡的。在得知死讯以后,人会因为一时的激情暂时改变对生活的看法,但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决定,人不会长时间保持激情。时间稍微一长,生活又会变成普通的样子。琐碎无聊的生活依旧琐碎无聊。一开始亲朋好友还会对你付出热情的关怀与照顾,但是随着时间延长,热情也会散去,久病床前无孝子,疲惫和厌倦接踵而来。过去让人感到烦躁、无奈、绝望的琐事,会依旧让人烦躁、无奈和绝望。

很多人都想过,在得了绝症之后一定要去做之前想做而还没有做的事。比如,一定要去梦想中的地方旅游。在想象中,这个旅游是人生最后的一次华丽,是对自己一生的犒劳,自己在如画卷的美景中畅想人生,然后心满意足地去迎接死亡。实际上呢,这个旅游当然是挺美的,但一样有平时的劳累、无奈、烦躁,在从旅游景点回到自己城市的路上,和平时旅游回来一样,充满了倦怠和空虚-这就完了吗?我期待了一辈子的梦幻旅游就这么结束了吗?又回到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我想象中的脱胎换骨的感觉在哪里?其他想象中的人生高潮也是一样。

总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的评价、规划,一定是个故事模式,一定有高潮和结尾。但现实并不是如此。当现实和我们的印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荒谬感就产生了。

那么,面对这荒谬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呢?加缪的名篇《西西弗的神话》里讲了一个希腊神话。说西西弗被众神惩罚,必须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是石头一到山顶,马上又自己滚下来。西西弗必须再次重复这苦役,一直到永远。

加缪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生活的荒谬。人们的世俗生活就像工人每天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却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何在一样。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加缪说,西西弗的胜利在于他意识到了这种荒谬,他从此不再是荒谬的奴隶,而是自己的主人。虽然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他内心是充实的,所以他可以在荒谬中寻找到幸福。

189、

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维克多·弗兰克是一名奥地利犹太人。二战的时候他被关进纳粹集中营,经历了地狱般的磨难后侥幸逃生。战后他成了一名心理学家。他在治疗的时候常问病人:“你为什么不自杀?”因为借助病人的回答,他可以“为一个伤心的人编织出意义和责任”。

假如你能顺利地回答“我为什么不自杀”的问题,如“我不想死,是因为我还想到处旅游,吃好吃的”“我不想死是因为我不能让父母伤心”。那么,这些答案就是你现在的人生意义。

190、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

这个道理体现在生活中就相当于,人小的时候要问“人为什么活着”,长大了就不问了,不一定是因为知道答案了,而是因为某些原因让他觉得不再需要问这个问题了。

当你不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了答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财神资讯-领先的体育资讯互动媒体转载发布,如需删除请联系。

本文链接:http://www.tengj.cn/?id=56925

分享给朋友:

“林欣浩《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摘录:来自权威的理论是最薄弱的” 的相关文章

给大家科普一下2022世界杯门票在哪里买(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2022世界杯门票在哪里买(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网球王子》是一部十分经典的运动老番,相信里面各种神奇而又强大的网球招式,给各位看过这部动漫的朋友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不过在整部动漫里,有着一种堪比各路神仙打出来的网球招式还更具有杀伤力饮料,尤其青学的主角团们更是“谈汁色变”,今天我们就聊下这篇文章的主角——乾汁。...

给大家科普一下卡塔尔世界杯赌徒(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卡塔尔世界杯赌徒(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关于瑞士网球天王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相信已无需赘言... 征战网坛多年,收获各项赛事大小几十个冠军头衔... 进入2017年,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费天王更是势不可挡,击败宿敌纳达尔,收获了自己第18次大满贯... 像往常一样,...

给大家科普一下2022世界杯比赛怎么买(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2022世界杯比赛怎么买(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提到哈弗汽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作为长城旗下的独立品牌,哈弗在汽车界里有很高名气,旗下产品众多,并且销量口碑都很不错,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哈弗H6了,凭着极高实力和性价比,以连续多年获得“销量王”称号,被人们视为“国...

给大家科普一下手机买世界杯彩票用什么软件(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手机买世界杯彩票用什么软件(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对于我来说,足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足彩领域奋斗数年之久,刚刚接触足彩时,并不像如今的环境(商业足球)这样困难,当时的足彩相对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足彩也在一步步的改变。现在,大部分接触足彩的朋友,都是抱着盈利的追求,希望通过...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比赛怎么买输赢(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给大家科普一下世界杯比赛怎么买输赢(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盈亏指数   盈亏指数:庄家盈亏动态尽在掌握   从庄家不输钱说起,通过发掘市场投注分布与庄家预先设置的概率之间的差异,观察每场比赛庄家的盈亏情况,并且量化成指数形式。负数代表庄家盈利;正数代表庄家亏损。通常说来,指数越低越利于该项打出,负数绝对值越大表明庄家盈利...

给大家科普一下对赌 赌博罪(2022已更新(今日/知乎)

专家推荐  智能预测  彩票首页 开赛时间 对阵 贴水 让球 贴水 胜 平 负 21日21:00(周一) 01 英格兰 vs 伊朗 1.94 球半 1.86 1.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