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一首奇诗,每句诗字数都不一样,读完才明白他在用诗画画
喜欢历史的朋友普遍都有盛唐情节,遥想开元盛世,动辄梦回大唐,而且是百梦不厌。这不仅与唐朝富强的国力有关,其实文艺青年更在乎的是唐朝那快要溢流而出的文艺范儿。“唐诗宋词”这四个字,说出来就是满满的画面感:在长安城下吟风弄月的群体醉吟者,用墨色勾勒出满纸烟霞,然后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就形成了,厚重的压在了历史身上。唐诗的领导者首推李杜,如果再往下推举一人,那必定是“诗王”白居易。白居易作为唐朝史上三大诗人之一,留存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大家最熟悉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小解就不赘述了,今天小解为大家带来一首白居易很少涉猎的类型,一首奇奇怪怪的诗。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写手,作品力求真实、接地气,据说他曾经拿刚刚写成的诗给老太太看,如果老太太不懂,那就重新构思更加通俗的句子。如此看来,白居易是个实诚的小伙子。不过有时候他也会偶尔那么高调一下,写点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这首奇诗就是如此。《诗》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首先最吸引读者的应该是诗题,果然是通俗易懂,一点都不掩饰,这的确是一首《诗》,别名《一七令》。然后接下来惹人眼球的就是该诗奇特的句式构造了。除了第一行是一个字之外,从第二行到第七行每一句诗的字数都比前一句多两个字,呈现出等差数列的特征,这在平常见到的普通诗作中十分罕见。但是不要只关注到诗的外观,也不能忽略了它优秀的内在。这首诗以诗本身为题,本来就是不太容易下笔的,但白居易却从自身经验出发轻松写就,既有如白文的大实话,也有高超的隐喻手法,而且诗韵严格按照了平仄格式,足见其文采。
诗歌大意是说:诗,既唯美又瑰奇,在明月的夜晚写,在落花的时节写,能使人高兴,也可以让人伤怀。曲调的凄清能够让金石动摇而心生埋怨,吟诗的苦情也能令鬼神悲叹!天底下唯有我与君清楚这种感受。这世上除了李陵送别苏武的送别诗,就属阁下送我的了。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宴会即兴之作,时间是唐大和三年,位置在长安兴化池亭,当时在场的还有李绅、元稹、张籍等多位诗人,宴会的目的是为分司东都饯行。一般送别诗都显得比较伤感,但白居易选用的这种体裁在伤感之余,却多了一丝俏皮。
其实这种类型的诗有个专业术语,叫做“宝塔诗”,即写成的诗句整体来看形状如宝塔一般,塔尖至塔底的诗句字数逐句增多,而且必须是递增相同的字数才能使宝塔成型。塔尖的字既是诗题,又是诗韵。所以说白居易这首诗实际上是在用诗句作画!由于白居易别出心裁地写了一首宝塔诗,同座的元稹不甘其后,也写下了一首宝塔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茶》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不得不说,元稹此作也是不可多得的宝塔精品,心思细腻,文采斐然,读起来很有味道。不过就是不知道这一对好兄弟用诗画的画,哪一幅更绝妙,该如何一较高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