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的双向影响
在初步浏览了《译龙风云》与其他相关资料之后,终于对翻译与跨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有个更深的理解。站在整个人类的宏观角度看问题,翻译不再仅是一门技术,它的背后站着文化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而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也只有借以更好的翻译,才得以更顺畅的流通。
首先,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既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跨文化传播,首先要跨的就是语言关,这就需要谈到另一个名词——翻译。翻译说到底是一种转换,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2]定义简单但实践起来难:如何让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读懂一部全英文小说?怎样让热情外向的欧美领略到中式礼节内敛谦逊的美?这些都对翻译提出了考验。
在文化差异不可忽视的今天,我认为翻译的质量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质量。如果把不同的文化比作从未沟通过的两块土地,那么翻译就是跨文化传播的桥梁。桥的宽阔程度与平坦程度决定了两岸通过桥的人流的多少——而桥的容纳量与流通量正由翻译所能传达到的意思决定。只有更准确严谨、更立足于两岸文化的翻译,才能让参与者更广泛更热情,从而使文化更顺畅的传播。
那么怎样才能使翻译更好的承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呢?我认为,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应关注并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歧义。什么是歧义?这里谨以译龙[3]为例:如果我现在问dragon是什么,大多数国人肯定会回答龙,并配上炎黄子孙特有的自豪笑容——我们是龙的传人嘛。但我们眼中象征福瑞祥和的dragon,在西方人眼中可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它是邪恶、贪婪的代表——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之所以会产生认知差异,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不同。因此在文化差异存在而且不可更改的大环境下,一个好的翻译,不应只是滞于表面的字词翻译,而更应该具有put himself into other’s shoes的能力,也即双文化能力——能够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帮助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双方克服文化差距。
第二,也是我更深入的学习思考加上恰好生活中有所启发后的感悟——翻译不仅是文化传播的枢纽,也是一个国家政治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趋势的体现。翻译无小事,由小见大,可见一般。在最近的英语阅读课上,我发现很多西式菜品都以音译(直译)的方式进入了中国,如圣代(sundae)、披萨(pizza)、切达奶酪(Cheddar)、凯撒沙拉(Caesar salad))等,觉得有些奇怪,在传统的中国语言系统中毫无妥协地加入截然不同的外来语音,且能如此广泛而普遍的被群众接受,这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查询相关资料后发现,西餐是在鸦片战争时期由西方传教士或侵略者带入中国——那么是不是可以解释为,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微,处于弱势,文化系统自然也抵挡不住的接受了强势的西方文化,且倾向于西方化的全权翻译了过来,这才导致了现在直接音译的局面。同样的,如今日语中含有的大量英语发音的词汇(如篮球直接读为basket、牛奶读为milk等),是明治维新后时期日本向西方世界学习的产物,也体现出当时日本弱于西方的世界局势。
常用的社会词语的翻译可以体现一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地名和国名的翻译,则是一个国家政治主张的体现。正如我们不会把“钓鱼岛”译为日本人所称的“尖阁诸岛”,而日本人也不会把他们的“竹岛”译为韩国人口中的“独岛”;“前苏联”和“俄罗斯”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政体,美国选择“Taiwan”还是“Chinese Taiwan”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译名的不同实则是政治主张的不同,对翻译的选择更是看不见的政治抉择、文化倾向——文化政治深深影响着翻译,不同的翻译背后有着文化政治的决定。
总而言之,翻译与跨文化传播是相互反映、相互影响的,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更要加倍认真,加倍揣摩,选择能够最精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词汇与句子,让文化传播中少一些歧义,多一份理解。
PS: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提问,多多交流哦
[1]百度百科跨文化传播网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7%A8%E6%96%87%E5%8C%96%E4%BC%A0%E6%92%AD/3374715?fr=aladdin
[2]百度百科翻译网址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F%BB%E8%AF%91/32864
[3] 黄佶 著《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