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应该怎么写?写影评的13个切入点是什么?
追溯至文化极为繁盛的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吟诗作对之外,还有什么文化?诗歌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它必须有严格的韵律和叙事。就古人来说,从社会制度到意识形态,无一不对人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没有上过私塾的人,是没有理解高雅文化的能力的。于是在市井之中,便流传开来一种门槛不高,但极其容易传播的文化样式——皮影戏。
春节档、暑期档、毕业档,包括临近十月的国庆档电影,就是中国古代皮影戏的衍生品。当然,西方对电影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世界各地不同的电影流派也有不同的论调。不过,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在于电影评论,就不展开叙述、以免文章无法收场。
电影最初只是纪实记录,简单的理解就是如今的纪录片。具体来说,所谓的记录就是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整部片子只有一个镜头组成,没有影响和情节设计,更谈不上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直到近代,蒙太奇剪辑手法的出现,使得有故事情节架构的电影不断产生,有故事就有人物,有人物就有情感交杂,有情感就有评头论足,于是影评出现了。但,读故事的评论只是普通大众对影评的认识,专业的影评至少有十三个要说的点。大草也把这十三个点称为影评的切入点,它们分别是: 导演、摄像、演员、剧情、镜头、矛盾、剪辑、色彩、光影、视听、道具、转场、环境。
一篇文章不能囊括一切,所谓包罗万象都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因此,这篇文章大草就以自己认为最有必要和最常见的四个点展开讨论,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此为基础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大草会将这四个点整合为两个大点。
一、电影缔造者——导演、编剧
导演和编剧于一部电影而言,正如一个人与其父亲、母亲。大草日常看到一个人的品性、举止,就会在脑海里为其父母画像。就大概率事件的基础出发,我认为家教是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成为那样的人的关键。
电影院中,一部电影结束总有观众小声评论“这部电影真好看,某某演员不错。”、“这部电影太垃圾了了,某某演员出演的电影果然不中看。”普通观众下意识的把电影的创造者看成了其中的某个演员,而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几乎所有的演员即戏子,他们只是听命于导演的机器,参与艺术创作的部分除了天生带来的皮囊和基础的后天教育,还有什么呢?
电影的每一个剪辑点,摄像机的布局和演员的演绎,都在于导演的场面调度。譬如中国导演吴京于创作的《流浪地球》和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两部电影都是科幻片,但因为导演个人的经历和创作意图不同,对电影的评价就会随着历史的推进逐渐的向导演个人靠拢,而影片不过是导演个人才华和思想的表现形式。如果一部影评对导演的生平过往只字不提,那这绝对是一篇极度失败或者赚取流量的影评。正所谓:跳梁小丑,哗众取宠。 二、世界构建师——摄像、剪辑 摄像机非常奇怪,他对电影创作者而言是观察和捕捉这个世界的眼睛,但对于观影者而言却是了解电影里那个世界的窗口,唯一的窗口。因此摄像和剪辑同时肩负着造梦和还原梦境的作用,造梦对摄像而言即捕捉影像,对剪辑而言即取舍影像;还原梦境于摄像而言就是还原现实世界,于剪辑而言就是归整世界。
正因为不同的摄像和剪辑的存在,我们才看到了无数部视角不尽相同的电影。摄像的偏好和运用摄影机的方式方法,尤其是一些资深的摄像师非常值得研究和推敲,他们对一部电影的影响远远超过演员和导演。譬如中国摄像师顾长卫,他在电影《孔雀》中就多处运用到三角形构图法则,和三点布光原则,对人物的情感表达普通观众无法感觉到是怎么感受到的。可细细研究,正是摄像机的位置、高度和角度,无形中的艺术修养给观众已心理上的审美满足。 影评中如何分析摄像和剪辑呢?摄像师摄像机的指导者,摄像机的位置、所创造的景别、构图都是可以评论的点,而剪辑则更多,他设计电影的视听感受,每一个帧都有评论分析的余地。 归根到底,影评不是主观的吐槽。专业的影评中,作者应该是没有鲜明的立场的,文章是尽力的还原电影本身。帮助观众理解电影是影评的第一层,帮助电影创作者学习、改进,通过影评促进电影事业的发展是更深的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