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高尔夫专业都在学什么?
1997年,深圳大学设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尔夫专业。此图摄于2002年,深大高尔夫专业学生在练习场热身。 图/CFP
中国高尔夫本科课程体系偏重理论,学科专业实践不足。
中国大学高尔夫专业使用的高尔夫教材。
中国大学高尔夫专业使用的高尔夫教材。
如今,全国已有近百家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虽然国内的高尔夫专业不断发展,但相比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国内高尔夫专业的细分度、社会实践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7月9日,杨凌坐上了从北京飞往重庆的航班,开启了他正式的高尔夫职场生涯。杨凌是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上了五年学的他毕业后,选择了回家乡的重庆远洋高尔夫球场做草坪管理工作。
百家院校开设高尔夫专业
北京林业大学的草坪管理专业隶属于林学院,为林大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尽管专业名称上没有明确标明“高尔夫方向”,但其主要课程则偏重高尔夫球场的相关内容。这个专业是一个2+2项目,前两年学生在林大上课,后两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老师来中国进行授课,大四上学期学生们将去美国高地牧场高尔夫球场(Highland Meadows Golf Course)等多家球场实习,主要在草坪上进行剪草、防虫害等工作。
马上就要上大四的耿安子是北京体育大学“万柳高尔夫方向班”的第十届本科生。这个夏天,耿安子主动要求进入了万柳高尔夫俱乐部的场务部实习。在高尔夫球场里,场务部作为一个天天要与草坪打交道的地方,可以说是最累的一个部门。而耿安子是整个部门中唯一的女生。
2002年,北京体育大学与北京万柳高尔夫俱乐部合作招收了高尔夫方向班的第一届学生,“面向亚洲,培养能够系统掌握高尔夫基础知识的实用型管理人才”是这个班成立之初的宗旨,在大三时选拔学生进入高尔夫专项班,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耿安子在大二之前的所学专业是运动训练。大二下学期时听说了高尔夫方向班招生的消息,当时的耿安子觉得国内学高尔夫的人较少,作为一个冷门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机会比较多,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高尔夫方向班的申请书。对此,她笑称自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在大三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中,除了《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6门管理学基础课程,耿安子的课表上还有《高尔夫英语》、《高尔夫运动发展史》、《高尔夫设施管理》、《高尔夫草坪养护管理》、《USGA场地评定》、《高尔夫技术训练》、《高尔夫竞赛与组织》、《高尔夫球规则》、《高尔夫球童管理》、《球场设计建造与管理》等13门高尔夫专业课程。作为国内高尔夫专业发展的佼佼者,北体大高尔夫班的课程设置几乎涉及了高尔夫行业的各个方面。
孙光宇是耿安子的同班同学,他在大三之前学的是体育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四级考试还拿到了“良”。孙光宇是一个外形俊朗、阳光活泼的东北大男孩,大三之前,他虽然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自信,但依旧对未来充满迷茫。这时候,老师建议他去报一下高尔夫方向班,因为“英语好在高尔夫行业中比较吃香”。
目前,我国共有包括北京体育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广州/武汉/河北体育学院等近100家本科及大专院校开设有高尔夫相关专业。深圳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所开设高尔夫专业的高等院校,在2001年专升本后,将高尔夫专业划归在工商管理专业之下。曾任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院长的张晓春教授介绍说:“学院的骨干本科课程主要分为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场地管理、高尔夫运动与竞技三大部分,基本涵盖了整个高尔夫行业。”
在这百家院校中,除了林大的本科教育里开设了草坪管理这类细分的高尔夫专业,其他大部分多为综合管理方向。
国内课程内容偏重理论
目前,国内高校的大部分高尔夫专业都挂靠在不同的本科专业之下,而不是分属于独立的高尔夫院系,例如,暨南大学的高尔夫划归旅游专业,北京体育大学划归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深圳大学高尔夫专业划归工商管理专业。在专业归类的限制下,不同的高尔夫班具有不同的培养方向,但课程设置上并无特色,课程内容趋同。
在美国,除了上述的俱乐部管理、场地管理等高尔夫专业之外,美国的院校还开设了高尔夫设施管理以及PGA职业高尔夫管理等专业。
坐落于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州立中央大学,是俄克拉何马州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府。该校提供美国职业高尔夫协会认可的高尔夫管理专业,是美国开设此专业的二十所学校之一。该校还针对职业比赛开设了职业高尔夫管理专业,专业课程细致地涉及了《高尔夫小型企业管理》《高尔夫挥杆分析》《人际交流技巧》等。
除了专业的细分外,中美大学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有所不同。在高尔夫本科课程体系中,中国基本以管理学和理论知识为主,美国则偏重于以学生的职业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应用性与实际可操作性相对较强。
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构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高尔夫课程从大三才开始上,大四下半年又开始准备论文,算下来真正学习高尔夫的时间只有一年多。有些课程只上了几节课,每门都不能学得很深入,甚至连上课的老师都记不清了,”一名北体大高尔夫专项班的往届毕业生直言道:“球场设计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门课,因为觉得技术含量较高。但由于上课时间较短,学到的只是些皮毛知识,并不能成为一项稳定的专业技能。毕业后的学生们也并没有从事球场设计的。”
该情况也得到了从事球场设计与施工的兰星高尔夫工程公司总经理丑晓伟的证实。“公司从成立以来从未招过球场设计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公司的设计员工都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倒是在2006年左右,招了几个工程岗位的毕业生,但他们没干满一年就全走了。”丑晓伟说。
学科的专业实践不足
“理论多实践少”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学制仅两年的北体大高尔夫专项班,林大草坪管理专业的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2的后两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老师会与我们进行深入的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经常带领我们进行实地实践。而国内都是上大课,老师上完课就走,带学生去实际操作的次数也很少。”林大草坪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文安迪说道。
俄克拉何马州立中央大学的高尔夫专业要求学生四年内要修满137分,其中包括66分的实践学分,实践学分几乎占到整个课程的一半。国内深圳大学的高尔夫专业毕业学分总共为120分,而其中实践学分却只有10分。由此可见,中美对学科实践方面的学分要求截然不同。
北体大的孙光宇做过兼职翻译、当过助教,在2014年的美巡中国赛凯迪拉克挑战赛上当过巡场志愿者,“就是在场边举一块写着‘quiet’(安静)的牌子。”他笑着说。过几天,他马上就要作为新东方某个留学项目的带队老师奔赴美国,而高尔夫专业要求的球场暑期实习则是他八月回国后才会考虑的事情。他所在的学院对于学生的暑期实习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深圳大学的张晓春教授也承认了国内高尔夫专业教育实践方面的不足,他指出:“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足。尽管学校已经在尽力确保学生打球练球、考察参观、去球场工作等实践机会,但由于不同专业的课时要求等原因,学生在学校的实践量仍然不能弥补其在就业岗位上经验的缺失。”
仅一成学生留在高尔夫行业
美国大学对高尔夫专业就业方向的描述详细而具体,多达16类,58种职业。明确列出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传统高尔夫职业(高尔夫教练助理、总教练、球场总监)、高尔夫指导和选手发展、经营管理、协会管理、市场营销和促销、咨询业、销售业、高尔夫高科技研究(高尔夫球、球杆、高尔夫设备以及软件研究和开发)、高尔夫传媒业、高尔夫竞赛、高尔夫球场维护等。毕业后的学生由于学习了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在对口的就业方向上工作。
有关数据显示,国内高尔夫专业毕业生在高尔夫行业的就业率只有9%-10%之间。在杨凌的同班同学里,今年6月毕业的一共有四十多名同学,只有三四个男生最后留在了高尔夫行业。他的师妹文安迪放弃了在高尔夫行业从业,她准备考试去美国学人力资源管理。文安迪放弃的理由是“球场草坪工作太辛苦了”。
“高尔夫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也成了大部分毕业生无法就业的一大原因,随着最近一年高尔夫球场的清理整治,球场设计建造业、球具等行业相继进入了末日黄昏,也就无法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即使相关领域愿意提供工作岗位,他们也更偏向低廉的劳动力,比如,球场草坪场务等工作岗位更喜欢选择工资更低的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少球场愿意招聘那些薪资要求远高于基础工人、但工作成效不会带来质的提高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因此,大多数学生在本科毕业,选择考研时也不会再选择高尔夫行业。
高尔夫行业的待遇低、球场离市区太远不方便出行等问题也都成为毕业生不愿选择高尔夫行业的原因。张晓春对就业率低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一份职业对求职者的吸引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好的待遇,二是良好的发展空间。如果一样都没有的话,求职者凭什么要留下来?”
特10-特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蓓蓓 实习生 孟彤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