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软不吃硬!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那些事
杆身硬度是购买球杆时的重要选项。那些刻在杆身上用来标记硬度的英文字母,其实是不同英文单词的缩写。而不同品牌的杆身,在判定硬度的标准和标记方式上亦有差别。在市面上,我们通常能看到的产品中,硬度可以大致分为五个等级:
特硬(Extra Stiff,标记为“X”);硬(Stiff,标记为“S”);普通(Regular,标记为“R”);软(Amateur,标记为“A”);特软(Ladies,标记为“L”)。
在这五个等级中间还可以衍生出一些更细化的划分。例如在X与S中间有SX,在S和R中间有SR等。为了适应最大量消费者的需求,除了女子杆会使用L硬度杆身外,市面上大部分球杆的杆身硬度主要都集中在R、SR与S这三个级别中。
硬度标记有水分
尽管大多数品牌的杆身都会使用上述这些英文字母来标记杆身硬度(个别品牌会使用杆头速度来标记),但每个品牌采用的测量标准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甲品牌的S杆身,到了乙品牌处可能只会标记为R的硬度。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家厂商采用的测量方法不同。(下文会介绍几个常见的测量方法。)二是球具厂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往往将杆身标记成更高的硬度等级。总体而言,目前市面上不少品牌的套杆杆身的硬度都存在水分。
球杆杆身硬度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测试杆身硬度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垂吊法、公斤法、CPM测定法。
垂吊法——固定杆身末端(握把处),在杆身前端垂挂一个额定重量的砝码,然后依照杆身的弯曲程度来对硬度进行辨别。
公斤法——固定杆身两端,让杆身产生弯曲,在弯曲处放置一公斤称,测量杆身弯曲产生的张力,从而判定杆身的硬度。
CPM法——固定杆身末端,拨动杆头,让球杆振动,然后通过专门的机器记录下杆身一分钟的振动次数。次数越多,硬度越高。反之,杆身越软。
硬度对击球的影响
球杆杆身就如同一把弓。如果将硬弓和软弓拉到同样的形变程度,拉硬弓所需要的能量肯定要更大,其射出的弓箭也会更远。这放在球杆上也一样。硬杆身能制造更远的飞行距离,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力量“拉”动它。如果你的力量不足,无法将弓拉到足够的幅度,射出的箭自然也会软弱无力。这就是为什么职业球手都会选用较硬的杆身。除了击球距离,杆身还会对杆头速度、击球方向、飞行弹道及手感反馈造成直接影响。
杆身越软,让它产生形变所需的力量就越少,但击球方向的稳定性就越差。因为球杆在挥动时的形变大,其在击球瞬间杆头回复到方正状态的几率就越低。杆面不能以瞄球时的方正状态触球,便造成出球方向与瞄准方向的偏差。同样由于形变的原因,越软的杆身会造出越高的弹道。而从手感上看,越硬的杆身反馈越强烈,越软的则越柔顺。
硬度选择的考虑因素
对于杆身硬度的选择,很多人会笼统地认为,力量足的球手就选择硬杆身,反之选择软杆身。其实决定适合自己的杆身硬度还需考虑更多因素。如杆头速度、挥杆节奏、挥杆方式、年龄、打球频率、伤病等。通常而言,一般以锻炼身体、娱乐休闲为目的球友在选择杆身硬度时,应遵循“就软不就硬”的原则,即既可选择R,也可选择SR时,优先考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