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的陕北方言
图1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荣获茅盾文学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实主义文学名著,路遥为其呕尽了最后一丝生命。小说中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北方言为营造氛围、塑造环境、凸显人物增色不少,与之带来一个问题是,可能陕北区域外的读者对其中一些词句无法准确理解,进而会影响对书中情境的体会。
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中,演员说着带“陕北味”的普通话,又引起了陕北观众的“鄙夷”,不土不洋的,丢了原著风味。事实上,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也没有完全用陕北方言写,很多佶屈聱牙的方言已转用普通话写了。为了帮助读者对书中引用的一些陕北方言进行理解(重点对第一部进行剖析,理解了,后两部就能驾轻就熟了),同时也对原著中一些方言用字,挑选几处,提出个人之见,抛砖引玉,供大家探讨。
(一)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虚词
1.圪。
图2 圪针
第六章“尽管现在看起来,也大部分是塌墙烂院,但总还有一些表明以往富有迹象的破旧的院门楼和扎着朽葛针的院墙。”“葛针”,本意是指植物枝梗上的刺儿,在陕北惯指一种山野常见的植物——酸枣树(或酸枣树枝)。其干枯后,枝细硬多刺,旧时常被扎在墙头,防人翻越,类似于后来在墙头扎碎玻璃片。葛针的常用写法是“圪针”。“圪”读ge,轻声,助词,在陕北方言中简直是个万能字,可以搭配多种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球形物体叫“圪蛋”、再小一点叫“圪瘩”,一堆叫“一圪堆”,低下叫“圪低”,弯了叫“圪弯”,简直不胜枚举。
关于“圪”系列词的来源,有众多学者做过研究。有人认为是吸收了边塞少数民族的发音,也有人认为是正宗的汉语,而且是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的残留。什么是“复辅音声母”?如kl:“克廊”(腔)、“圐圙”(圈quan),tl:“特拉”(拖,古音ta);xl:“赫廊”(巷);bl:“卜拦”(拌)、“卜拉”(拔);sl:“撕拉”(洒);pl:“扑揽”(攀);ml:“木拉”(抹,ma);gl(gr):“圪溜”(勾)。最后一个gl(gr)音,就是“圪”字头系列词汇的来源。
2.价。
图3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祈雨调”
第二十章田万有一首信天游中唱到:“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第二十五章另一首信天游《祈雨调》中“龙王佬价呦,救万民!”。“价”是又一个使用相当频繁的语气助词,无实际含义,通常跟在一个形容词或名词后面,表示一种强调语气。其发音,在陕北不同地县念“见”、“俭”、“紧”、“介”等声,均以喉塞尾浊音收。
这个词的用法至迟在宋朝已出现,如宋·严仁《一落索·清晓莺啼红树》“日高花气扑人来,独自价,伤春无绪。”,元曲使用更多,《西厢记》三本第二折“张生近问,面额瘦的来实难看,不思茶饭,怕见动弹。”,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冯梦龙《醒世通言》“老尼净了手,送汤送水价看觑郑夫人。”,刘鹗《老残游记》“如质恶的,只好慢慢价熬,终究也是要活的。”
3.则。
图4 豫剧《铡美案》
第三十二章“阿呀呀,我咋盼到包文正了,我再一世都忘不了你们两个青天大老爷…”。这是柳岔公社一位民工妇女,听说自己可以回家了,跑来感谢田福军和张有智两位县领导。这句话从字面看,按普通话理解,是一句反问句,而实际上,在陕北方言中,这是一句完完全全的感叹句,其关键在于“咋”这个字。
在实际生活中,这句话的“咋”字发音为zà,去声。个人认为应写为“则”。“则”字在“原则”中读za,轻声,在这个句子中读zà,即“我则盼到包文正了”,这就很明显是一个感叹句了,而且可以看出,这与古汉语的用法一致,是古汉语在陕北方言中一个遗存。“则”这个字,在陕北话中使用很频繁,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一种腔调语气,例如“如今这日月好过了,你老人家则好好享上几年福!”。
4.也。
图5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哭俊斌”
还有一个助词,使用的也很多,也是古汉语的一个遗存。第二十八章“俊斌本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入土呀?叫他田福堂来!”,“我把他的尸首往田福堂家门上抬呀!”;第四十三章“他回到自己的宿舍,收拾东西,准备明天一早就回家呀!”等等,书中还有很多处。在陕北语境中,这个“呀”字都发ya,轻声,但如何写?窃以为,应为“也”字。
在陕北方言“也许”、“也是”等词中,“也”读yǎ,上声,但在前几个例句中“也”位于句尾时,则读ya,轻声,是一个时态助词,表示一种将来时,用于描述将要发生的一个动作。这也合乎古汉语“之乎者也”中“也”的用法。因此,上述例句其实可写为“俊斌本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入土也?”,“准备明天一早就回家也!”。
(二)陕北地方特色的几个实词
1.盛。
图6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斗少安”
第二十二章“他父亲说:‘我在家里心焦得盛不定,跑来看人家倒究怎样处理你呀…’”,第二十八章“你先在金家门上盛两年,以后再说以后的话”,这两个例子中都出现了“盛”字,但其在陕北话中的读音和含义,与普通话常见用法是完全不同的。
在普通话中,读chéng,指把东西放到容器里(另一个读音,shèng,与文义不搭)。而在陕北话中,前两个句子中的“盛”读shéng,通常指人住在某个地方。这种用法在陕北语境中很常用,但在陕北以外区域似乎比较少见。
2.龟子孙。
图7 龟兹石窟壁画
第六章“鬼子孙们!安安死了,你们哭,为什么不让我哭?”这是少安他奶奶误以为是少安出事了,在咒骂她的儿媳和孙女兰花。“鬼子孙”,常用语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不轻不重的责骂,类似的还有“鬼子子”。
某陕北文化名家曾考证,认为该词应写作“龟兹”,源于唐末五代,西域龟兹胡人流落陕北,无地为生,多以歌舞卖唱为生,过一种流浪生活,遂被本地人拿来形容那种生活无着、不成事的人。此外,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与四川话中“龟儿子”词义比较相近,能互借互通,因此可不妨写成“龟子孙”、“龟子子”。原著第四十九章“孙玉亭那龟子孙又跑到俊斌家去了”,已如此写了。
篇幅所限,不可能将《平凡的世界》中陕北方言的词汇、成语、歇后语等说穷说尽,读者可以细读文本慢慢体会。
图8 晋语系分区
从汉语体系划分上来说,陕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晋语系,涉及多个片区。由于其鼻音浓重、保留了大量古汉语入声发音、以及与官话差异巨大的特有词汇,使得陕北人常觉得自己方言土的掉渣,即便到省城西安都难为情开口。这一点,我相信陕北出身的路遥到省作协上班后也一定曾有过这种体会。然而,即便如此,路遥仍然顽固地采用了大量陕北方言用于写作,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图9 路遥
通过本文的浅显分析可以看出,陕北方言貌似粗鄙土气,实则富涵文化、甚至一些字词还很“古风文气”。这或许也是《平凡的世界》与陕北以外的读者,能快速形成共鸣的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