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历史【来自一个脑洞世界】
千年以降,广袤的国土,大陆上的财富不断吸引着中国人的注意力,为了保护帝国的边界线与绵延的贸易线,保护关内的财富,农业帝国与那些疾驰着的草原征服者和游猎民族们展开了交锋,金戈铁马间,入主关内的征服者们融入华夏。一切的一切的就犹如重演,在中国的历史画卷中上演。
四百年前,游牧帝国腾里斯突然勃兴,顷刻间,草原上的怒潮便将阻卜人,萌古人等民族都卷入了帝国的战车,他们彻底切断了大陆商贸路线,不断侵入边关。对于汉人而言,这也是一段沾满了铁与血的时代。与游牧帝国在北方的百年拉锯战损耗国力,“北境数省之民疲矣,国帑尽空,输粟百斤不存一也”。旧帝国凭借着帝国当时发展的魔石生产工艺和强大的物质资源实力,最终战胜草原上席卷而来的怒潮,国内的矛盾却在随后骤然兴起,倒在了残酷的内战之中。新的帝国依托海洋而兴起,起兵南方的英国公建立了自称英的帝国,这些赵姓天子们,身上有着浓厚的民族融合印记。在玄兴宫之中闻歌而起的新皇帝奠定了开放包容的帝国文化基础。
海洋的财富数倍于陆,且航运能够提供更多的魔石,依托海洋的帝国怎会不知?在边陲定都的帝国建立起了密集的内河航运网,通过海河联运带来的财富和魔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彻底统治了从奇塔安岭到咸海的广袤土地。海洋给予的利益如此之大,重建起中华秩序的新帝国年轻气盛,儒家的教化员、帝国的工商业者、满载炮火的军舰、流放的死囚奔赴四海。艰难世事下重建的帝国,依托强大的控制力,让整个帝国行动起来,他们要控制浮于海上的金山,彻底攥紧对于世界的魔石的控制权。这个开放包容的海上帝国迸发出了汉民族初创时的勃勃生机。
终于,在大势所趋下,665年,当时的今上皇帝颁布了《南洋教化殖民上谕》,宣布鼓励支持引导帝国臣民的对外探索。
时间前推50年。
615年统治希尼亚王国的艾奇森家族刚刚击败了卡里兰齐的远征。兄弟睨于墙,望着燃烧的黑海城市克里兰,国王托里逊解除了危机。希尼亚这个位于南落洲的尤兰西半岛上的地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地理决定命运。在此之前,梅兰帝国是落洲的统治者,武功之盛,莫出其左。但是盛极而衰,月满而亏,落洲纵横的山川和崩腾的河流,随着帝国中心的衰落,隔断了一个统一的国家继续统治的可能性,一朝崩解,帝国的辉煌远去,落洲也失去了统一的能力。
历史的巨变,也让希尼亚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变成了一个地理名词,混战竟然让小小的希尼亚拥有十多个国家,托里逊的父亲,征服者耶齐,带领着强大的舰队,从克里兰起航,建立了庞大的联合帝国,实现了希尼亚的统一。但北方的拉吉沃山脉隔断了两国的陆上联系,效忠托里逊的将军在阿苏山口击败了远征的卡里兰齐陆上部队。而哥哥托里逊则在海上击败了无敌舰队,安苏的教皇亲口赐予的名字葬身在了黑海10月的湍流中。乘胜追击的他将泊于港口的剩余舰队染为灰烬,“耶齐火”之名,一时震动落洲。魔石这个新发现的神奇产物也随着这场战争的威名在落洲上传播开来。
港外的牧师在教堂的尖塔上盯着港口滚滚的浓烟和冲天的大火,用不无恐惧的笔触写道:“这燃起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黑烟在夜晚如柱,犹如死神临世。”
这以后联合帝国土崩瓦解,以海而兴的卡其森王国衰落了四十年,而希尼亚则在托里逊的治下牢牢掌控着黑海的制海权,这个国家迎来了“希尼亚统治下的和平”。
这个三面环海的国家天生就有发展海军的潜力。励精图治的希尼亚国王因地制宜,建立起的皇家舰队在印度、非洲登陆,通过握有国书的外交使节们在两地与希尼亚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贸易通道。在印度,希尼亚人遇到了来自于传说中的东方“丝国”的商旅。东西方的商队所携货物都赚取了巨额财富。东西方金价与物价的巨大差异,令这些初批商旅,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希尼亚人,都满载而归。而印度本土商人,也因为有利可图而乐意双方前来。这些一夜暴富,资产增加了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财富传说在希尼亚与大英帝国的商贸中心、市井街头传播。不断加工,不断改造的神话传说吸引着人们前来。在非洲,象牙贸易,奴隶贸易,也带来了令希尼亚人为之兴奋的利润,而非洲更广袤的未知领域也等待着希尼亚人去发现,丛林和草原深处藏着惊人宝藏的故事随着吟唱诗人在希尼亚人的耳朵间传播。
在这段时间的史学文献中,两国都对于远洋航海贸易的利润都有50倍,70倍,100倍,甚至200倍的惊人记载。
海关的税收在希尼亚成为了支撑帝国之梦的主要支柱,占据了全部税收的35%,显示出远洋贸易的重要意义。在大英帝国的北疆拓殖活动也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这笔财富的支撑,帝国只会在灾难般的三年岁月中走向崩塌,帝国对外穷兵黩武的缺点也被弥补了。
两个民族尝到了甜头。
由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带动下,印度洋大扩张开始了。
“进击的浪潮”从震中的发源地大英与希尼亚不断冲击印度——中南半岛的广袤土地,良性的商贸活动让印度洋贸易圈在七世纪中叶,一跃而起,成为了世界贸易中的一颗明珠,光芒映照,一时令富饶的东央洲贸易圈和北落洲的地中海贸易圈难以匹敌。
“此实宝地也。”666年,一位来自中国的行商在印度给家人的书信中用如此兴奋的语气结尾。
在668年,于印度通过商业贸易攫取了巨额财富,成立了拥有巨大财力坦皮李商行的拿廷尔·坦皮李写了一封信给年轻的新女王伊丽莎白。
拿廷尔是一位新贵族,也是这位刚年满18岁的年轻女王的老师,他的信不仅代表了王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了他对于女王的教导。这位新贵族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权力让王国的统治者认识到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这位卡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用其精妙的文笔,对商业贸易进行了辩护,并认识到了以下几点:“女王治下的土地仰赖商业的繁荣……,国家对于殖民所投入的每一个希元都将以几倍的回报滋养国家。……,国家能获得商品的市场和殖民地,并且能彰显国家之威,而且在这商品交换中,人们不仅变得富裕,而且国家能收取更多的税收。对于国家来说,这是赢两次,是一种双赢……,如此一来,商人不仅不是奸诈的、狡猾的,反而是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只有奖出限入,维持商业贸易,保护商人利益,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
这封信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代表了王国主要势力的想法。受此激励,年轻的女王开始采用一种全新的思想执政:重商主义。而这封信也被日后的史学家认为是此后持续百年的印度洋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在宽广的印度洋上,在这片热带海洋上,又见页页白帆,被历史所垂青的真正的玩家上场了。
这些渴望有所作为、开明的君主所领导的国家在这段不到5年的时间里共同转向,海洋中的财富吸引了这两个国运蒸蒸日上的国家。两个富有进取心的民族迎来了历史性的第一次真正的接触。
对于后来的印度官方而言,这段历史也是其悲惨民族历史的序幕。不过,有趣的是,印度此时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这座庞大的半岛此刻正由一个大国和数个小国组成,双方之间虽然偶有争斗,但仍然维持这一个平稳的,类似于盟主的关系,这些扈从国唯恰梅鲁王朝马首是瞻。
对于骄傲的恰梅鲁王朝而言,他们并不在乎这些外夷。受制于希尼亚与大英帝国军力投送能力的限制,这些商人以及两国的外交使节对于印度的中央政府显然毕恭毕敬。
恰梅鲁王朝的大臣如此说道:“这些东方与西方来的异教徒并不配得到我们的贸易,我们和他们进行贸易是为了宣扬我们的威名。”
正是由于如此的傲慢,因此,大英与希尼亚获得了属于他们在印度的第一块土地。希尼亚是孟买郊外的一块土地。大嘤是加尔各答外的万亩平原。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是698年。
这件事情,掀开了印度政府的弱点,受此激励,希尼亚人决意不断进取。这些希尼亚商旅穿行于西高止山脉,挑起土邦之间的矛盾,将整个西印度变成战场,“让印度人杀死印度人”。混乱产生真空,一处地缘政治家最喜欢的破碎地带由此产生。希尼亚人巧取豪夺,签订协议,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正好,这个时候,英国人缺席了。
这个时候的大英帝国,国内的重农主义占据了上风。
一直以来,大英帝国内部便存在着。
争论起源于英国的经济转变。三十多年来的向海进军,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养育了一长串的富饶州郡,这些州郡贡献了整个英帝国大半的赋税,“以数省之地养亿民之国”。但是这些州郡吸收了帝国大部分的流动资本,以及技术和劳动力,彻底撕裂了帝国东西部的关系,地主们的产品受到来自东部沿海和殖民地的冲击,同时中小地主收税的佃农们也因此无法交租,一场场的破产潮席卷了广大的中国腹地。后来的史学家们说:“中国广大腹地的中小地主们在当时成为了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批受难者。”
这些地主们,一部分承受力较强或能够审时度势的,多与沿海的资产阶级新贵们站到了一起,而更多的中小地主们则决心用手中的权力来保卫自己的财富。又恰逢新皇登基,他们决定让帝国认识到这件事情的可怕。
36岁的明靖皇帝继位一年后,也就是701年,代表儒家农本党的重农主义者袁本初【字绍操】宣麻拜相,商用党大臣全部下野。在这场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对抗中,资产阶级暂时失利。
连锁反应让帝国对于南洲的开发提上了日程。
这是给予支持他们的广大内陆中小地主的一份大礼。
为此,这些拥有广阔战略视野的重农主义者们还亲自策划了南洋长城防卫计划,第一岛链在这一时期连接了起来。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大小澎湖岛-四国岛-本州半岛-东和列岛-东和半岛,这一连串从印度洋到北太平洋的珍珠,扼守着至关重要的航道,犹如一道高墙垒砌在东央洲的陆缘海上。游弋的舰队警戒着帝国的国门,将不怀好意者阻挡在帝国藩篱之外。难怪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难以攻克的国家便是英国,他们的珍珠实在是太坚硬了。”面对这堵高墙,就连最好战的国家也不会选择从这里介入。
在安全的藩篱之内,英人迎来了新的生活。富足的南洲用肥沃的土地吸引着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北归的候鸟的叫声不断呼唤着人们向南眺望,看向那片肥沃的大陆。来自南方殖民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加速着大英帝国的原始工业化。藏于农村的乡镇企业利用人们农忙时的劳动力,不断进行着生产。英国在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原始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跳出了可怕的马尔萨斯陷阱。
但是,将目光放得长远些,会发现中国人在外海似乎又无所事事了。
不过,无须担心。繁荣的生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仅仅数年后,716年,商用党重新执政。
拜相的是陈光亮【字子正】,一位有着“狡猾如狐,勇猛如虎”赞誉的官商之子。
因为日益富足的生活,英国人又自诩武力第一,于是便又想起了过去的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隐藏于心中的理由:殖民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这些是具东方的人将目光重瞄回了西方,越过了南中国海,越过了东印度洋,想起了巍峨的东高止山,想起了稻田遍野,一年三熟的恒河三角洲,想起了拥有优质棉花,拥有亿兆生灵的印度,当然了,在拥有战略眼光的帝国文官群体中还有谣传的印度魔石,以及最终从商人手中带回的魔石样品。
正在执政的内阁利用了人们的心理。
不过英国人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风险。幸运的是,智慧的中国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股份制。
726年,一位出身宁波的商人联系自己的妻子亲家与本家还有同村、同镇的人,发展出了现代的股份制,每人一股,一下子就募集到了十万元。这个方法是如此巧妙,很快便在远洋商人周围传播开来。现代公司制度也应此应运而生。
虽然,坊间流传的关于疯狗浪的传说依然让人心惊胆战,未知的恐惧使人惊悸,在农耕民族的心中,海洋依旧是桀骜不驯,脾气让人难以捉摸。但股份制让人不再那么的害怕海洋,“讨海人的生活”开始了。
早期的对外经商和殖民活动,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这一切让这些身负巨款的商人深感自己武力的不足。进行远洋贸易的英帝国急需与之匹配的海外投送能力。
于是在长寿的宣德皇帝御宇的第二十五个年头,应商人们的请求,五艘强大的真理级战列舰下水:真理号、礼仪号、东风号、白杨号、民兵号。
另一方面,在这一年的十二月,经过深思熟虑,还颁发了特许证,建立了大英印度公司,与希尼亚的印度公司展开竞争。经过了路线变更、思想转变,在英国人传统意义上的南洋兜兜转转了74年之后,一波三折的英帝国总算大步迈向印度洋了。现在,各项准备已经齐全,只差希尼亚人加入印度洋这个棋盘了。
而在698-739年的这四十年时间里面,希尼亚人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印度洋大扩张(698-710)、七年战争(713.8-720.9)、战后时代(728-739)。
在第一阶段的扩张显然是成功的,在印度建立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非洲建立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显然让希尼亚王国大受其益。
这些财富的流入的流入刺激了希尼亚王国进行战争的欲望。她早逝的丈夫来自神圣梅兰帝国下属的梅利坚公国,没有继承人的公国由此也并入了希尼亚王国的版图,同时继承自父亲统治所获得的拉吉沃山脉以北的土地。希尼亚的落洲领土达到了有史以来第二广阔的范围,而且是稳固的。在芙丽尔宫,女王的幕僚们甚至谈论起吞并西北方的山地之国赫尔维特联邦。这些幕僚出生在希尼亚王国成为落洲第一流列强的时代,在他们眼中,希尼亚族的落洲帝国已经建设完毕,现在是四处出击,用来自非洲和印度的财富争夺落洲霸权的时候。立克次皇帝的名言成为了希尼亚的政治家们的座右铭。他们都在追求如何让自己的名字从爱尔堡到秋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他们也相信,自己能够凭借魔石的力量,在陆地上再次来一场克里兰之战。
这种紧张的局势传遍了落洲,人们都在焦急和不安中等待靴子何时落下。
围绕着神圣梅兰帝国,存在着几个强国:梅尼亚王朝、露奇皇国、瑞典帝国、阿尔扎克王国、希尼亚王国。平衡很脆弱,握有梅利坚公国而实力大增的女王决意打破这个平衡。各国的外交官因此行动起来,经过了密室中持续的谈判,这些历史上的敌人结成了新的同盟。整个落洲的秩序发生了反转。
实力上处于劣势的北方同盟的阿尔托克王国率先发难,威廉领兵夺取了卡明自由市。行动快速的希尼亚人则按照战前的计划夺下了相邻的高里希公国。而伴随着初场运动战的落幕的则是吹着高地风笛的梅尼亚军队与沉重的露军之间的激战。在海上,瑞典人也与与露国、梅尼亚海军展开了激战。
要是非要形容的话,整个落洲这个时候就像是被打翻了的颜料盘。
七年的激战蒸发了大量的财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阿尔托克每5人就有1人加入了军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经济接近崩溃,此外青壮年劳动力遭到巨大损失。露奇皇国在715-720年爆发了总计107次农奴起义,“帝国的监狱以及填满了犯人”,此外,进入西落洲世界的露国军队也接触到了理性主义这些新思想,动摇了皇国的统治。瑞典人则在战略上遭遇重大挫折,不仅丧失了面向大洋的直接出海口,还丧失了大批有经验的海军士兵,从地中海的海洋霸主地位上掉下,且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夹击。希尼亚也是债台高筑,付出了大量士兵死伤的代价,且丢失了山北一半的土地,帝国雄心大为受挫。梅尼亚王朝的巨大债务将在之后的岁月中将她拖垮,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后来参战的瑞兹尼亚王国则在高地军团全军覆没以及红海海战的失败之后,退回本土,消极应战,勉力维持着战争。而大战的中心,神圣梅兰帝国内部各邦和自由市则遭到了各国,主要是希尼亚王国和阿尔托克王国的疯狂剥削和掠夺,经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落洲大陆用血一般的事实教训了高傲的希尼亚人,告诫他们,魔石的力量在陆地上并不是万能的,况且,魔石的技术随着各大国的使用和诸如瑞兹尼亚第比利斯魔田,露奇皇国卡兰斯谢尔堡魔田等魔石产地的发现而大大削弱了其作用。并带来了一句名言:希尼亚永远不要再参与大陆上的战争。
巨额的战争亏空对于希尼亚而言无法从陆地上来,那么就只能由海上来弥补。
既然战争之前,殖民地和贸易产生的利润能够支撑希尼亚的战争,那么这些利润也能弥补希尼亚所付出的损失。
这些君主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很快,战后时代的标志:希尼亚东印度公司宣告成立。印度洋进入了新时代。
迫切渴望扩张的希尼亚人希望迅速使得自己的殖民地翻倍与英帝国的强势对外政策,这让印度恰梅鲁王朝刚刚形成的中兴之势立刻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之前的希尼亚第一阶段的扩张终止的标志是702年的桑吉迪之战,印度人在英帝国的武装下实际上拥有了对于希尼亚人的抵抗能力,这使得希尼亚印度总督不得不考虑英帝国对于希尼亚人扩张的态度。
对于英帝国,希尼亚人的态度是尊敬,这一点可以在695年,希尼亚掌玺大臣坦佩恩爵士给出访中国的马刺葛尼的要求中看出:“女王与我都相信,中国人是优秀的民族,或许也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民族,他们卓越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可以显露出这一点。此行你只有一个目的,和英国的君主与大臣们建立友好的关系并尽你所能与中华帝国之间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与贸易关系。”
在这种复杂的关系背景下,希尼亚人将目光投向了非洲,与瑞兹尼亚人在非洲的殖民扩张展开竞争。因此,当英国和希尼亚这两个主要的外部势力离开印度后,在混乱不朽的印度形成的几个军阀势力之中,恰梅鲁王朝竟然因为拥有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而有了中兴之象。对于印度次大陆的人们,和平似乎来了。
显然,对于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言,英帝国与希尼亚王国的重新归来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强大的实力戳破了恰梅鲁王朝的夷务运动糊起来的窗户纸。直接宣告了恰梅鲁王朝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的破产。直接促成了恰梅鲁王朝的灭亡和整个印度的殖民地化。
造成印度殖民地化的元凶之一便是伊丽莎白女王的儿子,正值壮年的波明亚·艾奇森。他在722年1月2日即位,与经历了七年战争,信奉“再糟糕的和平也比战争好”的母亲不同,他更加雄心勃勃,在启蒙思想家的号召下,这位“开明专制”的国王决意展开改革,他右手开明,左手专制。张口“崇尚理性”,闭口“人民公仆”。他在议会堂上立下了壮志豪言:“我将会在这一生让希尼亚成为落洲的第一强国!”
他的改革措施很激进。效法威廉,制定新法,解放奴隶,尊重知识,建立国王图书馆,“向全世界的思想家们开放”,且在全希尼亚建立起小学,让全希尼亚人都能识字。同时,年年增加军费,其中绝大多数用于扩充海军,到731年,更是达到了相当于落洲世界第二名与第三名的总和,号称“千帆海军”。这以外,为了使海军战舰制造成本下降,精简工艺,还专门成立了皇家理工学院,雇佣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伯尔,建立了第一所现代大学。在如此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他更是宣布,希尼亚海军将会执行“两强标准”。
对于这位雄心勃勃的国王,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雄踞东方的英帝国。
他认为自己可以终止在印度洋上与英帝国之间的争夺,用自己国家的强大军事实力来终止。他不奢望可以彻底吞并中华帝国在印度洋的全部势力范围,但是他认为自己可以依靠几十年的奋斗,拥有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独占权,并迫使大英帝国承认这一点。
双方之间矛盾的升级使得印度半岛上两国所支持的印度土邦首先开战。十多年矛盾的酝酿,两国对于印度洋世界不断填充的军事力量,让印度洋充斥着火药味,一丁点的火苗就可以引爆两国紧张的神经。人们的目光都在印度德干高原上聚集,政治家们毫不怀疑这里将会点燃整个印度洋战争。
又将会有大量的生命在战争中消耗。
一封封甲级的文书从印度传入两国的政治心脏,军队登上了战舰,火药准备完毕,各国休假的军官都被征召回军队,一切似乎就等互相递交宣战国书,大战就会爆发。
但是,北方的露国人来了。
749年,印度洋战争爆发的前夜,一份紧急文书从印度次大陆北方的山口被送入了两国驻恰梅鲁王朝大使的办公桌上。这两个之前还互相仇视的国家忽然明白不得不面对一个共同的敌人,从北国来的敌人。这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两个国家百年的恩怨,就这样子不得不搁置一边。让人不得不感叹历史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