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字中古音怎么读?现在为什么会有「bó」「bǎi」两个读音?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牵涉到两岸三地因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分隔,而造成的汉语差异问题。关于“柏”字的古音,顶楼已经交代很详细了,我这里就说它现在的读音问题。
1、首先“柏”根据商务印书馆1998年修订版《新华字典》(我身边就有一本)的记述,它一共有三个音。“bai3”是“柏树”的意思,“bo2”是译音用字(如“柏拉图”、“柏林”),此外还有“bo4”这个音,只有通“黄檗”的“檗”这个意思,“檗”字也读作“bo4”。
而台湾只有“bo2”。不管张柏芝、蒋友柏、柏杨、柏林、柏拉图、柏树,全都是bo2。参看民国教育部编订的《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尽管也列出了“bai3”这个读音,但该项没有字义,在大陆读作“bai3”的“柏树”之义,在这个字典里也是归为“bo2”,甚至连“黄柏”也是念成“huang2 bo2”(奇怪的是“檗”在该字典里依然是“bo4”)。
粤语习惯上也只有一个音,读作“baak3”,它和“百”同音。不过我在维基字典上还找到“paak3”这个音,它和“拍”同音,一开始我以为是对应“黄檗”的,结果根据维基字典发现“檗”也是这两个音,并且是可以通用的“又音”,所以这么推下来“黄柏”读成“wong4 baak3”也是没问题的。我粤语其实不是太好,所以这方面希望能有粤港澳的朋友前来指正。
2、虽然在港台所有的“柏”都可以读成同一个音,但“柏”在港台还有一个异体字是“栢”。
这个字在《新华字典》只存在于“bai3”的读音之下,也就是按大陆官方读音,凡是遇到“栢”一律都是“柏树”的意思,读“bai3”。并且“栢”的声旁也恰好是“百”。
而根据台湾字典“
異體字「栢」與「柏」的字義比較”的解释,它只有“柏树”的意思。。其实台湾和大陆“栢”用的都不多,反而在香港很常见。根据维基字典的广东音,这个字只有“baak3”,因为维基不记载这个字的意思而只记载,同时我也没有找到一款香港相对权威的在线粤语字典,故不清楚粤语标准上是如何界定的。
但凭我的经验推断认为:香港的“栢”应该也只有“柏树”一个意思,因为我从没在香港媒体上见过“栢林”、“栢拉图”这样的写法,都是“柏”;而作为“柏树”意思的时候,几乎都用“栢”。另外通“檗”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我见过的也都是“黃柏”。
总结下来,我认为按大陆读法,写成“栢”和有“柏树”意思的“柏”,都应该读作“bai3”;若是外语音译、或是按香港写法写成“柏”的,都读作“bo2”。其中张柏芝正规的写法应该是“張栢芝”,但她自己说普通话时候念作“bo2”,这一点也许是因为她按台湾标准读音的缘故(当然亦有传闻说“bai3”芝听上去太像“白痴”),因为“栢”和“柏”在港台都是不区分读音的,实际上若按大陆划分“栢”字的义项则一定是“bai3”;此外香港还有一位歌星陈柏宇,正规的写法却是“陳柏宇”,以上述规律类推,这里就应该是“bo2”了。
3、对于为什么会在大陆分出两个音的问题,我同意前面几位答主的“方言说”。因为当初制定普通话标准的时候,的确是参考了全国各地的方言。而台湾则基本上是直接继承了民国初年规定的标准;香港因为英国殖民统治绕开了民国统治阶段,所以汉字大多继承清朝的标准。至少按照这两种标准,“柏”都只有一个音。
4、“柏”还用作姓氏,根据《新华字典》记载,只有“bai3”才能做姓用。而台湾《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则跟其他“柏”一样,读作“bo2”。不管中港台,我都没有见过有姓“栢”的。
此外,同样使用汉字的日本,也有很多带“柏”字的地名和人名,同时还有将“栢”作为异体字用的。按大陆标准,这些“柏”和“栢”无一例外读“bai3”(因为日本几乎都用片假名翻译外文词汇,不存在译音用字的情况)。首先日本有一个“柏”(かしわ)市,当地有支著名足球队叫“柏太阳神”,包括中央台在内的所有大陆媒体都读“bai3”。所以类推到姓名中,这些读作かしわ的“柏”、“栢”也应该是“bai3”,以美少女团体AKB48的当红成员“柏木由纪”为例,虽然她自己曾读成“博木由纪”,但别忘了这是她在台湾的时候当地工作人员告诉她的,按咱的规矩还得是“百木由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