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刘嘉森:从小镇“做题家”到小镇演讲家
解放日报
刘嘉森在演讲中。受访者供图
开场前,刘嘉森走过一排排正大声背书的高中生,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在我的母校衡水中学,每天早晨和课间,同学们也都是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的。”
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站在高中校园的演讲台上,回忆起当年在衡中读书时的学习细节。衡中三年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地刷题、背书、考试,这些经历把刘嘉森送进顶尖的高等学府,又在多年后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
如今,他有多重身份,在出版公司,他是带领团队开发图书产品的高层;在短视频平台上,是传授学习经验的“嘉森学长”;在演讲台上,他是公益演讲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并不是给大家灌鸡汤,“我在高考这方面做得还不错,有东西可以真诚地分享给大家。”从2016年至今,刘嘉森已经在全国各地的中学演讲过800多场。
距离高考过去已经6年,刘嘉森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有了自己的团队,出版了印上自己名字的书。但他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是那个会刷题能考高分的学霸“嘉森学长”。
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有高中生举起话筒激动地告诉刘嘉森,“我特别崇拜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本人。几年前我看到你的故事,我就决定要追随你了。”台上,刘嘉森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一天,他演讲的主题是“榜样的力量”。
演讲
掌声先一步从角落里响了起来。刘嘉森刚刚踏进报告厅的后门口,有人发现了他,高中生们纷纷将埋在书本中的头抬了起来,他们的目光一路追随着这位主角,直到刘嘉森走上演讲台,掌声更热烈了。
离演讲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刘嘉森端坐在桌前,翻开手上已看了一小半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是他从学生时代保留下来的习惯:把一切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他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白色T恤和短裤,藏在一群穿着校服的高中生里也并不显得突兀。背后,大屏幕上红底白字的“衡中学霸”,向学生们介绍了坐在台上的演讲人身份。
有学生家长慕名而来,坐在报告厅的角落里,希望能捕捉一些学习经验。面对记者“认不认识他是谁”的提问,坐在最后一排的男生们纷纷转头附和,“他可是衡中北大毕业的学霸”“练过他的字帖”。他们在此之前都听过“刘嘉森”这个名字,看过他演讲的视频,甚至用过印上他名字的教辅资料。
男生们说完,又举起书高声朗诵起来。阳光透过窗户打在他们的课本上,早上8点,原本是第一节课的时间,学校特意把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集中到报告厅,为的是让学生们亲耳听听这位学霸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
这是一所位于甘肃省民勤县的高中。被沙漠包围着的小城,时不时有沙尘侵袭,人渐渐都往外走。眼看着生源流失,学校想了很多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他们与成都的中学合作,更新了教学设备,开设远程直播班。学校几年前派出教师队伍去衡水中学参观,将年级里优秀的学生送去那里学习几个月,在学校,他们也效仿衡水中学的做法,制定严格的学习作息制度,连衡水式早操也照搬了过来。
其中,也包括邀请校友、外界的专家和学霸来学校演讲。刘嘉森不是第一次来到这所中学,前年,他也坐在同一个报告厅,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学校旁边的书店老板说,几年前也有清华的学生被邀请来为学生们“打鸡血”,“但效果不太好,所以今年还是把刘嘉森请来了。”
演讲是伴随着校领导宣布这一年高考成绩开始的,台下坐着600多名高中生,对他们师兄师姐取得的成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嘉森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2015年,刘嘉森从几十万人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北京大学。他的照片和其他考上清北的同学一样被张贴在学校外的“清北路”上。
逆袭
刘嘉森的演讲,总会以他的母校衡水中学开场。这是一所拥有很多传说的中学,“衡水模式”近些年被河北多所中学效仿,甚至被外界贴上了“高考工厂”的标签。
然而,对于当年的河北初中生刘嘉森来说,考上衡水中学,意味着“一只脚跨进了清华北大的大门”,这让学生和家长们心生向往。因为成绩突出,刘嘉森顺理成章获得了衡水中学的面试资格,15分钟的面试在一辆车的副驾驶座上完成。刘嘉森至今记得,面试中途,为了给孩子获得面试的机会,有个学生家长猛敲考官的车窗。
考进衡水中学时,刘嘉森的成绩是河北保定涿州市第四名。然而,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环节,刘嘉森猝不及防感受到了涿州外的世界带给自己的冲击:这些和他一样提前半年被衡中录取的同班同学,有的已经预习完了大学物理,省城来的同学曾经是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
差距更直接显示在第一次年级考试的排名里:第568名。在榜单上终于找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刘嘉森突然觉得“天塌了”。
他头一次感觉到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来自地域和家庭背景,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且将长期处于普通人的状态。”在演讲里,刘嘉森以告诫的口吻对台下的高中生说。
很显然,他并不满足于568这个排名,即使在刘嘉森多年后的演讲里,每一场的背景板上都标着大大的红字“拼搏,只为逆袭”。刘嘉森认定的是,更好的成绩能够带来更好的排名,与此对应的是未来更好的大学和更好的生活。
在衡中,时间像是被切割成了片段,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每一次演讲中途,刘嘉森会给台下的听众展示一张早已广为流传的衡中作息表:每个年级的吃饭时间是15分钟,每天早上5点30分起床,晚上10点10分休息,睡觉时间禁止学习。
在学校里,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被利用到极致。每天起床后,刘嘉森可以在45秒内叠完一个方块被,因此被学校评为标兵,但更多的同学为了节省时间,会准备两床被子,一床用来睡觉,一床用来检查。800米的操场每个班需要跑两圈,跑步前的间隙,也有学生在大声朗读学习资料。刘嘉森听说过有同学最快9秒钟吃完一碗面,就是为了多出时间学习。
曾经热爱的网络游戏和网络小说,在刘嘉森的高中三年生活里通通消失了。他甚至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了四个象限,除了上课听讲,自习时做题,零碎时间背书外,他要求自己在大脑闲下来的时候也要调整好状态,想积极的事。三年的时间里,他刷完了十几万道题。
努力很快给了他回报。靠着最后一个寒假9天里刷完了36套卷子,他实现了弯道超车,冲进了年级前五,直到高考。
刘嘉森对台下的高中生说:“高考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相对来说最公平的机会。”
选择
“挂了北大招生组的电话,等等,看看清华怎么说。”前不久,刘嘉森演讲中的一个片段在网上爆火,多个平台上,这段视频都收获了超过百万点赞。这是他在演讲时反反复复提及的高光时刻: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清华和北大招生办老师的电话都打进了他家,刘嘉森要在这两所中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中作出选择。
人们乐于听到学子寒窗苦读后金榜题名的故事。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师生,每每演讲到此,台下无一例外爆发出掌声和笑声。
彼时的刘嘉森,正拥有着普通考生无法比拟的优先选择权,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刘嘉森并没有选择看起来很有“钱途”的光华管理学院或是经济学院,用他曾经听过的一句话说,他并没有“用足分数”。
他从小喜欢看书,想要学习与文字有关的知识,做文字相关的职业。在志愿填报时,他没有多少犹豫,填下了北大中文系。
高考后,刘嘉森很快被呼和浩特一所学校请去传授学习经验,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刘嘉森老老实实列了一堆他称之为干货的学习经验,一条条讲给台下的学生听。
有一家出版公司老板曾找到他,买走了他和几位同年级衡中同学的笔记本,说是要做成教辅出版。一年过后,这位老板再次联系他,邀请他带着这些已经被做成书的笔记巡回演讲,刘嘉森答应了。
于是,从大一的暑假起,刘嘉森开始了他的演讲生涯,通常的行程是,每到周五晚他从机场或是高铁站出发,连夜赶到目的地,周日晚再回到北京。
在短短两日里,他经常要马不停蹄辗转多地,在一个学校通常要讲好几场,这些演讲被安排在学校的报告厅、操场,有时是讲给即将高考的学生听,有时是面向整个学校的师生,最多的时候,刘嘉森的听众有七八千人。从一个县城赶往另一个县城的路途中,他才有短暂的休息时间。
额外多出来的演讲把他的大学生活塞得满满当当,但给刘嘉森带来最明显的变化是,大学期间,刘嘉森就可以不靠父母养活自己了。不仅是当初的笔记,他花45天练出的英文字体,后来被出版社冠上了“衡中体”的称号,印刷成一本本字帖,如今,在很多校门口的书店里,都能找到这些书。刘嘉森演讲去过的学校里有很多学生,都是这些教辅的使用者。
讲到80多遍,他终于可以摆脱讲稿,曾经嘴笨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他,已经熟练得像个专业演讲家,要讲的东西已经烂熟于心了。
前路
去年因为疫情,刘嘉森没法到处演讲。他团队的工作人员建议他把内容转移到网络上,他拾起了多年未用的微博,开起了抖音、快手账号。现在,他的各平台账号粉丝已经超过百万,在很多渴求好成绩的学生和家长眼里,他是有着学霸光环的“嘉森学长”。他经常会在公司里直播,背后是放满了书的书柜,直播间里向他提问的,很多是中小学生的家长,刷屏向他咨询“数学学不好怎么办?”“怎么培养阅读习惯?”
这几年演讲时,刘嘉森发现每到提问环节,开始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比如“你能赚多少钱?这些年有多少收入?”有人问他买房的问题,有人想了解如何在大城市立足,甚至有人咨询以后能不能给他介绍工作。这几年,他也反反复复被人问道:“从衡中走出来,能适应大学?能适应社会吗?”
刘嘉森想起高考后,突然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当他走出了衡中这个他心目中原以为竞争压力最大的地方,发现大学和社会仿佛是放大版的衡中。
大四时,刘嘉森进入一家投资机构实习,在那里,他看见了投资人疯狂寻找标的,人们在咖啡厅里高谈“风口”“估值”,焦虑和竞争又朝他席卷而来。
几个月后,刘嘉森离开了这家投资机构,又回到了出版公司,现在的他,做着出版工作、巡回演讲,还得录制短视频,已经成了小小公司里的高层。刘嘉森感慨,衡中的经历,让他抓住了身边出现的机会,可以在各种竞争中游刃有余。但他经常抽离出来问自己,“这一切难道不荒诞吗?”
在最近一次演讲结束后,他被一位和他一样爱好文学,抱有文学创作梦的女孩提问道:“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要如何处理两者间的矛盾?”
刘嘉森给出了与他之前的选择完全不同的建议,“选一个跟文学没啥关系的专业,做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工作,当你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基础后,再进行文学创作”。
“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愿意走的话走下去,但走的过程中先给自己找退路,先别饿死自己。”他对女生说。
调整片刻后,他又将开始新一轮的演讲。
(原标题《小镇演讲家》。编辑吴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