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陈庄镇薄家小学的“双减”秘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杨珣通讯员党英伟
利津县陈庄镇薄家小学是一所黄河岸边不足百人的乡村小学,相较于城市而言,当地的教育更依赖于学校,“双减”政策落地后,老师们正在不断探索符合校情的教学秘诀,学校将减负增效与优化作业、课后服务、特色课程有机结合,健全学校教育质量服务体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质,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走向高效。开学以来,学校积极开展周研究课活动,各学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备课-看录像课-听课-评课等方式,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和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带徒活动,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学校还不定时的召开班教导会,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在一起分析本班学生近期情况,交流提高教学成绩的方法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创设作业超市,让作业“活”起来。小班化教学、个性化辅导,这在很多人印象中该是“贵族学校”的待遇,而我们这所乡村小学,却在“双减”语境下深耕“小班化”、彰显个别化,我校凭借小班化的优良条件积极创新了自主作业模式,各科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作业,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呈现作业单,让学生在作业购物车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各教研组也在实践过程中一遍一遍地修改,使自主作业的形式更加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由班主任对各班每天的作业总量进行汇总、平衡并围绕教师在作业布置和批改中的“精选、先做、全批”开展专项指导。
打造多元课程,让学生“动”起来。为了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特色教育,学校创新构建10多种特色课程,舞蹈、合唱、简笔画、折纸、硬笔书法、篮球、英语表演、口才、跳棋、羽毛球等课程遍地开花,满足了不同个性、不同兴趣学生的需求,既弥补了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短板,让乡村学生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又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让家长省心、安心。
优化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结合“双减”政策精神,我校低年级从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积极探索阶段性测试改革途径,推出以发展性评价为策略的“快乐闯关、我能行”活动,用轻松愉快的闯关形式代替原有的纸质测试让孩子在乐考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展现自我。学校还充分发挥现有的体育特色及资源优势,在体育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大课间花样跳绳韵律操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阳光大课间”活动质效。学校结合农村特色,规划精细的劳动内容,为学生量身打造层次不同的劳动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劳动课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校内种植园等不同的劳动实践场所,劳动技能比赛、丰收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过程中得到锻炼,促进农村学校劳动教育扎实推进。
让学生“你追我赶”的星级评价制度。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学校推行了星级评价制度,星级评价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学习,在锻炼中健康生活,在自主发展中发展个性。(星级评价流程设计:日常评星---汇星---用获星数兑换状元币---持状元币到“红领巾超市”购买学习用品。)通过这一措施,变被动管理为学生自我约束,在整个校园营造了一个“你追我赶,人人争当星级少年”的良好氛围。
家校合力,强化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双减”不仅要减轻学生负担,更要减家长的焦虑。着力帮助家长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更新家庭教育理念也是学校的一大责任。我校经常召开家长课堂活动,帮助家长真正了解“双减”政策出台的意义,详细解读“双减”期间学校的具体做法,并提出需要家长配合支持的内容。促进家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积极应对“双减”后带来的变化,助力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双减”是一项长期工程,大家将奋力扛起教育担当,统筹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为每位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做到“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效”,全力推进“双减”落地,为打造乡村“小而美”的学校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