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88%魔咒”会再次应验吗?专家:大概率不会应验
作为A股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尤其是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关乎着股票市场的涨跌。在A股市场,有这么一个说法,每当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主要是主动权益基金,一旦达到88%左右的高仓位水平,市场就担心,基金手中的“子弹”不足了,股市上涨的动能就会趋弱。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未必尽然!
“88%魔咒”的内在逻辑
在A股市场,基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彰显,机构化时代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的话语权。从逻辑上说,当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比较低时,就意味着基金的仓位提升有很大空间,那么,A股市场上升的潜在动能就很强,因为基金手中有源源不断的“子弹”可以支撑市场的估值中枢不断上移。当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达到88%附近甚至超过这一水平时,这也意味着基金的仓位提升空间已经非常小了,那么股市上涨的动力就会趋弱甚至衰竭。从历史走势来看,当主动权益投资的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水平接近甚至超过88%时,确实有些时候后市是下跌的,但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绝对的。
眼下,权益投资类的公募基金整体仓位水平又达到了88%附近,于是乎,市场上有些人士便根据历史经验,觉得A股市场要下跌了,“88%魔咒”会再次应验。这种观点,从资金接力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从近几天A股市场的走势来看,确实没有应验所谓的“88%魔咒”。“88%魔咒”并非任何时候都会适用,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博弈方都在不断变化,包括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决定了不可能有一个什么时候都会应验的所谓“88%魔咒”。
当基金在A股市场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时候,基金的仓位提升空间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股票市场的走势。比如接近或者超过88%这一高仓位水平时,基金手中的“子弹”不多了,这也意味着市场上的买盘少了,一旦卖盘多起来,股票市场的供需就会失衡,卖盘明显多于买盘时,市场就会下跌。但如今的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除了机构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外,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内资和外资,近期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操作策略,外资连续买买买,而不少内资是在卖卖卖。这种情况下,即便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内资手中的子弹不多了,看好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外资不断买买买,也能维持股票市场的供需平衡,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近期A股市场持续上涨的原因。
与此同时,当下的A股市场,系统性牛市机会大概率很难出现,市场主要是结构性机会。即便公募基金整体仓位达到88%的高位,基金也很有可能适应市场风格轮动的调整,在不同的周期性品种做切换,或者从估值的角度进行高低切换。当系统性牛市持续上涨时,确实需要公募基金的仓位不断提升,后续“子弹”源源不绝,但在结构性机会为主导的市场,公募基金仓位即便高达88%,基金也很有可能卖了这部分高估值或者景气度趋弱的品种,转而投向景气度向上逆转或者估值明显低估的品种。如此一来,基金虽然整体仓位高达88%左右,但因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在不同的品种之间切换,对于结构性机会来说,实际上也是不缺资金来源的。
魔咒大概率不会应验
“88%魔咒”要应验,至少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有系统性的牛市机会,需要公募持续提升仓位,“子弹”充足,才能驱动股市持续上扬,一旦公募基金整体仓位高达88%,意味着“子弹”十分有限了,股市继续上涨的空间就理所当然地变小了;二是股指处于高点,市场的估值明显出现了泡沫,公募基金不仅不会考虑提升仓位,还会减仓,这个时候,“88%魔咒”就会如期而至,一再应验,屡试不爽。
但眼下的A股市场,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一是股指处于低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偏低位置,而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年疫情的打击之后,目前正处于复苏通道。从政策方面来说,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指向拉动经济尽快复苏;而从外围环境来看,美联储会减缓加息步伐,这些内外部条件都有利于A股市场后市向好。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达到了88%的高水平,但只要股市行情继续走好,后续增援资金会源源不断,股市里永远不缺资金,缺的只是机会。当投资机会明显时,即便公募基金仓位很高,但新基金的发行、老基金的持续营销,基民在赚钱效应的驱动下踊跃进场,会给公募基金提供持续的“子弹”,这将会一再降低公募基金的仓位水平。何况,在市场机会明显时,外资、保险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权益投资仓位,带动股票市场水涨船高。
另外,目前A股市场主要是结构性机会,市场上的主力资金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品种之间来回切换,比如去年年末的消费股行情,今年以来又是人工智能大行情。也就是说,即便基金整体仓位没有提升,但因为不是系统性的牛市机会,而是结构性牛市,市场上的存量资金也可以推动结构性机会的持续,何况在赚钱效应的吸引下,增量资金也会不断流入。
综上,这次公募基金的“88%魔咒”大概率不会应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的任务,是加强研究,保持定力,把握层出不穷的结构性牛市机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