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汉 | 模范村下有个“高尔夫”球场
原创 鲍启新
据邢文军博士与迈斯特先生的《中国最早的“高尔夫”球场在汉口,不是上海》一文所载,汉口开埠后,服务于“中国商人航海公司”的苏格兰卡奴斯蒂人詹姆斯.菲利尔先生来到汉口,于1870年与朋友合伙购置了,现“模范村”墩下的一块缓坡地,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开始只是两洞球场,后足部完善为九洞,于是中国最早的高尔夫球场在此诞生,并于1878年注册了“汉口高尔夫俱乐部。另据该文所述1884年6月23日《北华捷报》刊登的汉囗高尔夫俱乐部的文章说道:“外界可能不知道,汉口的高尔夫俱乐部活力四射的活动”。“会员们感谢菲利尔先生自俱乐部成立以来给予会员们各种各样有关运动的谆谆建议”。可见那时模范村下的“高尔夫”运动已经有声有色了。
原英文标注为“清军在汉口的高尔夫球场”
詹姆斯.菲利尔先生不但是汉口高尔夫俱乐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1894年上海高尔夫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并上海主持了汉口俱乐部与上海俱乐部的比赛。詹姆斯.菲尔夫先生是最早将英国皇家古老的“高尔夫”运动带入中国人,并被该运动爱好者誉为传播这项运动的“民间使者”。
彼时的球场路从三十中的东院墙到废品公司宿舍不到200米,南北从现金门路三十中的大门起,跨苗栗路过小麻油厂不过300米成为了“高尔夫“球场的运动场地。1955年建三十中占有昔日球场的近一半的区域,另该校南墙沿球场路往南,解放初铁路部冂当街建起了青砖小楼房两座,背后仍有同样小楼房。从第一排青砖楼左侧进入巷里,左有沿边砖瓦平房两座,每座有住户三、四家,巷尽头有对相球场路口的四排房屋,第一排房左拐可以去一、二、三村直上解放大道的台上,右拐可直抵三十中院墙,可以说这条道是模范村的内部主干道。第一排南墙边隔巷另有同款平房,四排各有巷道相通,四排房的南侧有通向牛路口桥到西马路旧时道。这一区域的砖混平房和铁路宿舍的青砖楼房50年代初所建的冠名“模范新村“
沿球场路继续南行20来米有一银行,当时是球场路以北唯一的银行。记得在惠济路副食品商店做出纳的大姐每每都要来此银行存营业款。过银行几米右拐进入有一小广场,约40来米见方,上述的内部主干道从广场的西沿穿行。此进口对向“六大堆”的北边沿,广场为多份民国地图上的小坑塘,以北基本都是旧时“高尔夫“球场的旧地”。
从“力托”孙老师出示的,1945年美军的航拍地图上可看到清晰的坑塘边当时并无房舍。大致推测是1945年后,随着“抛球场”(天上飞的球,中国多地把高尔夫球场叫抛球场)的颓废,这一带又增加了一些无序的房屋。汉口地区历来有渣土填坑的习惯,由于生活废弃物的填埋渐成一块空地。环广场分别有王友来.芦莲芬.刘三毛(女).赵永強、胡寸心等同学家居于此地,小学时常在此玩。这一区间的房屋基本都是板壁平房,只有胡寸心家,房屋是空间较高的板壁两层楼房,他家大门与“六大堆”相对,约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1930年武汉三镇图“高尔夫球场”附近截图
环广场巷道纵横交错有如秘宫般地延升,从这里经一村可到模范路西边“亚当一巷”路口的茶馆兼评影戏馆。从二村小巷经线厂巷道可到模范路“亚当”三、四巷间的同学王文杰家祖孙三代经营的“老虎灶”澡堂。二村斜穿经“小麻油厂”、模范村小学北侧院墙可到模范路与“牛路口”拐角处座土地庙,过“牛路口”桥可到西马路。从二村、三村中间向北穿行是条较宽的路,可达铁路宿舍与“新村”新平房区的分界线,往东去球场路,往西则去牛路口、西马路。
从广场口沿球场路往南继续前行,是一排70来米的两层楼板壁房,楼层较高有3米5以上,沉于路基下而建,胡寸心家在其中部。出解放大道西拐有约三栋青砖两层楼房,一层为店铺,二层板壁上为全木扇玻璃窗。转过这几栋房7路公汽站处,徒起高坡四米坡,坡上一字排开约70来米的两层楼木板房,同学吴汉臣家在其中部。从解放大道模范路囗“培养学堂”侧拾级而上,坡上有一对向解放大道的粮店,我们叫它“高级粮店”经营品种众多,有当时少有的五谷杂粮。粮店门墙高大,约有六米之高,白墙当街。据说以前是座庙宇(“破旧,立新”时,曾有有关人员将该店遗存的一些雕塑一、一铲除)。上坡后粮店与吴汉臣的第一排之间有一巷道,进巷右拐前排房后,有两排相对成巷的二层木板楼又一同学刘真光家住吴汉臣家背后。这条巷约走二、三十米处就要下坡了,坡下西边有我哥同学“三胖”家,他家的小院门隔“模范一村”对面是同学王建华家的厨房。这条巷的中部对坡是以前的“西马派出所”(后为西马卫生院)。直行可到“亚当一巷”。
从解放大道进入“模范路”,东坡边“培养学堂”高达五、六米的院墙,有近30度坡拾级进入院的门。(据相关文献记载“培养学堂“这块地于1924年以5600银两购得),有175方丈。坡尾是表兄“权权”家,拾七、八级台阶方能入,这里基本就到“模范路”,“模范一村”“亚当一巷”的十字路口了,整座高台长100多米、宽50来米。高台上房屋整齐划一、中规中矩的排排新屋,当时相对周边散落的茅草小屋,俨然一新村范本,特别是高大庙宇的黛瓦白墙高耸台上,远远望去分外耀眼,“模范村“冠名的由来出于此,当时来说应该是源于此吧!
台下模范路与模范一村、亚当一巷路口东北角有一茶馆兼评影戏馆,茶馆为青砖山墙木楼混合型楼房,白天茶馆,晚上上影评影戏。有道是“评影戏“开茶馆,人旺茶不旺“。这也是兼营的无赖“,茶馆虽不大,却是模范村、亚当巷一带唯一的。从茶馆沿模范路北行,左有“亚当”。
一至六巷,右有三、四十米民国流行的,青砖骑马墙两层带花栏走廊的楼房,空间高约4米,有点气派。前行就到前述所说的线厂巷通了,线厂下分别是傢俱厂和模范村小学。过小学“牛路口”与“模范村”通道的路口是一条不长的便道(以前是一条堤埂路,后成三十中与废品仓库分隔院墙),所以这条路只十来米,同学周水清家在此路的右边,从他家右拐进一小巷后进入了“模范新村”两行各四排房屋的主干路,尽头与内部主干道相交。右边第一排第一家是同学霍保成家。(他爸是南下的军人)。他家这排房后与前面各排房一样,有一四米的通道,西侧为板壁民房,我小姐有个同学住这边。保成家北四排砖混红瓦平房,中间巷道北行都可底三十中院墙,沿院墙到铁路宿舍,有板壁房近百米,直至余今只有这一小块变化不大。
据家住球场街的,90多岁甘木想老人所说“抛球场“解放前叫“三德”公司是否易主了暂难探究,但市警察博物馆收藏的1949年中共汉口地下党所绘制的地图上标注仍为“原德国抛球场,1920年参谋本部的地图上为“球场“而现球场路则标注为“球场正街“,邢文军先生收集的日本人员,1912年的地图标明“ゴルフ俱乐部“并标球场路为“北京街道“近期在红网上看到,当时汉口有个“北京街“而恰好“北京街正好在中山大道的旧时汉镇城堡的大智门处,而球场路是连通大智路至北京街的一条路,可能当时这条路还没冠名之故,才有“北京街“的“道“一说。另“人文武汉“曾出示了一张“阳夏“之战的老照片,清军为避开各国租界区曾在“高尔夫“球场设炮位,炮轰黄兴“满春茶馆“指挥所和老城区起义军,致使汉口老城区残垣断壁经年难复。
解放后随着市区的发展,球场的废弃。二村,三村居民建房渐多,特别是50年代初,市三十中,铁路宿舍或范模新村的形成,旧时“高尔夫”球场彻底划分殆尽。
1949年汉口市街道图“高尔夫球场”附近截图
余曾在三十中读书多年,初中、高中都在此校度过,高一课间操时,南墙小学部背后居民区发生火灾,烧毁了十几间房屋,重建时将我校南墙拆了一段,正好可从此处就近回家。过该区域时见工人开挖基础沟,有五、六付裸露骸骨的棺材,棺中膏灰没受多少侵蚀仍为白色,不知是建“球场”之时就有还是球场颓废后所埋,此处应为“球场”的中部了吧!
三十中建于1955年占“球场”近半的面积,据1958年就职该校的杜永哲老师说:“初入校时校内还有些小坑塘,还可以抓到鱼”而这正好符合“高尔夫”运动所必须的缓坡、坑塘的条件。
昔日“高尔夫”球场北抵金门路”三十中院墙,南跨苗栗路不到300米,宽不过200米 为椭圆形区域。
沧海桑田,事事如新。在“高尔夫“球场的遗址上除学校仍然依旧外,如今夹苗栗路两侧渐成居住小区,昔日墩、台扶平已成“港监”大楼或“电力”大厦。
文/鲍启新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老照新赏
阳夏保卫战期间在汉口高尔夫球场的清军大炮
编辑: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