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足球队为什么很少用 3-5-2 阵型?
谢谢邀请。
关于三后卫,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68355 当中已经回答过了一些。这里结合问题提出的3-5-2阵型进行解答。
简单的历史:
从传统足球阵型的发展来看,攻守最平衡的、用得最多的有三个阵型,3-5-2就是其中一个。另两个是4-4-2和4-5-1,这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非常流行。3-5-2是“不老松”4-4-2的创新,在1982年,意大利以4-4-2横扫诸强拿到世界杯冠军,但当时意大利击败的队伍当中,基本都在踢4-4-2,意大利在比赛中的表现,个人认为是依靠4-5-1和5-3-2的来回变换。
到1986年、1994年世界杯,以及1996年的欧洲杯,冠军球队使用的都是3-5-2阵型,但从排兵布阵来看,只有1986年比拉尔多执教的阿根廷队是正宗3-5-2,1994年的巴西是4-4-2变3-5-2,1996年的德国亦如此。
3-5-2的好处在于以下3点:
1.中场两个边路的极度补强。利用好场地宽度,在三个中前卫的两边加上两名边前卫(同时也是边后卫,或者一名边后卫一名边前卫),大大加强了中场人数优势,并对对方的四中场(4-4-2)进行冲击,进攻重点往往是两个边路和肋部,那都是4名中场球员无法覆盖的空档(如果是平行站位可能还没这么明显,但菱形站位空档就很大了),说得难听一些,五中场对对方的挤压和逼抢是很残忍的。
2.前腰或者后腰的活动范围大大增强。在五中场的人数优势当中,一个走位飘忽的中前卫/前腰能够吸引对方足够的注意力,并且依靠自己的调动打乱对方四中场的防守位置;而一个后腰顶到中场,加大了中场防守的覆盖面,增强防守厚度,让对方的两名前锋难以直接面对己方的后卫线。现在双后腰的配备正是从3-5-2当中得到的灵感。
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的3-5-2当中,马拉多纳在中场的活动范围几乎覆盖了中圈弧顶、对方三十米区域和禁区,而此时在后卫线上,往上顶的是奥拉蒂科切亚或者库休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以前者居多,这样灵活的阵型在对英格兰队的比赛中“让英国佬的中场十分头疼”。
3.传球路线更丰富。5名中场队员的路线选择上具有WM阵型的纵深,队员和队员之间的距离又不会因为人数劣势而拉大,因此传球和调度的效果更好。1994年世界杯16强巴西对美国的比赛中,巴西的“五中场”让美国队疲于奔命,直到莱昂纳多因肘击对手被罚下,情况才发生略微的改变(后来是罗马里奥回撤充当影子前锋,不过美国人本来就是想拖到打点球)。
但是,导致3-5-2没落的也正是它的优点同时埋藏的隐患。三后卫的防守薄弱之处不再赘述,还是从3-5-2的优点进行针对性说明。
1.两个边路的身后空档过大。当五名中场当中的边路队员压过中圈之后,身后就是两条自由走廊。三后卫面对来自边路和肋部的反击基本上是非常吃力的。事实上训练中的“二攻对三防”是一个重点实战课题,加上反击当中的“4秒过中场”要求,如此开阔的场地下两名进攻队员对三后卫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更不用提后插上的其他人。
2.当时的后腰因为反击被拖垮,或者前腰因为中场人数太多而导致自己的空间被挤占。人数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不好的话也会变成资源浪费。经常发生的现象是,如果两边路当中的某一边被打反击,后腰对该边路进行覆盖,立刻会放空中路,任由对方的的中场长驱直入。
3.在五中场的时候,两名边路球员的“套边”往往会因为对方的中场收缩而获利,直接面对对方后卫线,前提是这需要非常好的传球线路和准确性。但现在每一名球员的活动空间都被大大压缩,两个边路有没有这么大的活动面积尚存疑问,加上由于传球的准确性问题、拼抢和犯规判罚的不确定性,防守方的反击机会也会在此时出现。断转移球、断身后球打反击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比赛是90分钟的过程,来回冲刺会让两名边前卫陷入极度疲劳,无法对后卫线提供良好保护。
个人认为以上三点最终让3-5-2成为了过去式,但3-5-2的最大贡献是促生了现代足球的4-2-3-1,双后腰让攻守更为平衡,同时边后卫助攻也成了主流战术。
关于3-5-2的衰落,天涯曾经有一篇很好的翻译帖子,链接传送门如下: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ans/1/1764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