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没有爱好,你所谓的爱好不过是消费
任何一个坚持10年的爱好,都可以让你获得巨大的人生优势。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口中的爱好,不过是消费,不过是贪图享乐,不过是享受被人服务的感觉。——安叔
1.
很多人的平庸在于,喜欢上了被消费主义包装的爱好,而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件事。比如,有些人的爱好是旅游,但他喜欢的仅仅是被人安排好,然后看看风景、吃吃土特产,完全不能领略风景名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他们喜欢的是买点纪念品、在墙上刻下XXX到此一游、拍点照片发朋友圈,然后让别人羡慕自己的生活。这是爱好吗?这是纯粹的消费。
还有人喜欢看电影,但是他喜欢的是看各种场面宏大的大片,喜欢被激烈的情节刺激,喜欢被曲折的剧情感染,或者干脆就是喜欢某个明星。但是,这是喜欢电影吗?并不是,他喜欢的是消费。他喜欢的是选一个没人打扰的时间,抱着一桶爆米花和一桶饮料,然后享受视听刺激,仅此而已。他喜欢的是用看电影的方式,消耗一段时间。稍微有点钱的,可能就换成了喜欢脱口秀;再有点钱的,就换成了喜欢话剧;再再有点钱的,就换成了喜欢旅游。
总之,他们喜欢的不是某件事,而是给自己一个打发时间的方式。这个打发时间的方式,是由他有多少钱决定的。
真正的爱好是:不知疲倦地钻研和琢磨,并由此产生价值。
有的人喜欢旅游,会提前做好细致的攻略,然后在旅游路上看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可以一步步兑现,然后把自己的攻略发到网上,让更多人借鉴,顺便缔造了自己的影响力。你可能不知道,一个真正爱好旅游的旅游博主,是不需要自己花钱的。他这一路早就由品牌方赞助了。他的旅游见闻、心得和攻略,还可以顺便挣到不菲的广告费。
有的人喜欢电影,会从技术、故事情节、人物、道具等各个角度分析一部电影的好坏,以及它所传递的信息和内涵。真正喜欢电影的人,是希望电影产业越来越好的人,不是看完一部电影后就点评:好看,或者不好看的人。喜欢电影的人写出的电影评论,都非常有深度,非常有价值。
很多脱口秀演员都是因为喜欢,才进入这个行业的。因为现阶段,脱口秀是一个完全不赚钱的行业。除了头部的明星,比如呼兰、广志、志圣之外,绝大多数演员演一场也就几百块钱。
2.
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周围的同事、朋友,你会发现那些从职场杀出重围的普通人,几乎都有一项或者几项自己擅长的爱好。比如,体制内,很快走上领导岗位的普通人,几乎都喜欢写作。一开始写作可能只是他们的爱好,但是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写作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职业优势。除了写作之外,演讲、主持、摄影、书法等个人技能类相关的爱好,都可以让你获得职场优势。
前几年有个新闻,两个女生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想进同一家国有银行,但是人家只招一个。女生甲比女生乙成绩好得多,女生甲以为对方肯定选自己。
但是,人家对比了两个人的简历后,发现女生乙虽然成绩不行,但是有个爱好是打羽毛球,然后就跟女生乙聊了聊,结果发现这个女生打羽毛球有10多年了,而且还打过比赛,拿过奖。
人家二话没说,签了女生乙。不仅如此,后来女生乙还凭借这个优势,进了银行总部。因为国有企业每年都有比赛,谁都想赢了,给单位争光啊。
任何一个爱好,只要你往深钻研10年,它都可以变成你的特长,然后给你带来巨大的人生优势。
短视频刚兴起那会,有个流水线工人火了。他火并不是说拧螺丝拧得快,而是画得快。他喜欢画简笔画10多年了,你给他出个什么题目,他很快就能画出来。然后依靠这个技能,他赚的盆满钵满。
你看,不管是自媒体时代之前,还是自媒体来了之后,一个拿得出手的爱好,总能给你带去巨大的人生优势。
3.
但是,普通人看不到这么远,他们所谓的爱好,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不是赚钱的。在消费主义的浸润下,他们把感官刺激当成了爱好,把消磨时间当成了爱好,把被人服务当成了爱好,把享受当成了爱好。
就拿楼下小区里下棋的大爷来说,你问他们喜欢做什么,他们肯定会说喜欢下棋,但是他们的棋下了几十年,棋艺还是那个臭水平,没有一点长进,随便找个学过几个月棋的小孩就能赢他们。他们根本不是爱好下棋,而是纯粹因为下棋不花钱,还能消磨时间。
我记得非常清楚,小学五年级时候,我和同学到老年活动中心打乒乓球。我们去的时候,有两个老头已经在那了。我提议加一组,4个人呢轮着打,5个球下台。那两个老头笑话我们,觉得我们太小了。然后,我说咱们打一局,输的人离开。结果那两个老头就都输给我了,然后就走了。
并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从小喜欢打乒乓球,总是琢磨如何提升自己的水平,而且当时我已经在校队集训了半年,一般人是打不过我的。后来直到工作,我在5000人的单位也能轻松拿到青年职工的乒乓球冠军,汗都没出。
这就是喜欢和消费的区别。那两个老头虽然每天都打,但是他们是去消费时间的,并不是真的想提升自己。他们不过是在麻痹自己,骗自己而已。
只有你学会不消费时间,不消费金钱,而是真的喜欢做一件事的过程,那么积累久了,你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武器。
可惜的是,很多人根本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相信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