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的药在“重点监控”目录里,是药有问题吗
两天前,70岁的洛阳市民徐霞(化名)偶然看到一则消息——国家卫健委最近发布的《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简称《目录》),涉及30种药。其中,她正在服用的两种“赫然在列”。
“难不成这两种药有问题?我常吃啊。”她显得忧心忡忡。
事实上,这些药品就像双刃剑,疗效显著却容易产生不合理用药问题,“药物依从性差”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招。
她心里犯嘀咕,忍不住打电话向医生求助
昨日,心里犯嘀咕的徐霞,忍不住向熟悉的医生求助。
“药品没啥问题,关键是得用对。”河科大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忍萍在电话中说,徐霞正在服用的抑制胃酸药奥美拉唑、促进脑供血循环药银杏叶提取物片,因其疗效显著,一直以来颇受医生青睐,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及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长期治疗等,奥美拉唑可是利器。
不过,越是效果好、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越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问题。
李忍萍介绍,除了医生本身的认知局限,还有很多有胃酸分泌过多症状的患者,普遍存在不按疗程用药、不按剂量用药、重复用药、错误联合用药等情况。
这6类药品涉及合理用药问题,老年人更要关注
早在2019年,《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就明确规定,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应当纳入监控目录管理,重点包括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6类药品。
河科大二附院药学部主任刘玉红介绍,本次《目录》中新增了13个品种,多为常用的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精神类药物地佐辛,治疗急慢性气道炎症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布地奈德、人血白蛋白等。这些药物在多个临床科室广泛应用,为了保证合理使用,在医疗管理层面就需要加强监管,保证用药安全。
“对患者而言,特别是老年人,需要关注合理用药问题。”刘玉红说,老年人身体器官和系统功能逐渐减退,对一些药物的耐受性下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泄过程延迟,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升高,药物滥用、错用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严重肝损伤等严重后果。
想用对药要改变这一点,长期用药的老年人要记住这两点
从临床统计来看,“药物依从性差”是导致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主观原因。
刘玉红说,药物依从性,指的是“服用药物听从专科医生或是临床药师嘱咐”,不少老年患者在吃药方面喜欢“自作主张”,“我的病我自己知道”“吃一辈子药了,早摸透了”……这些往往是该类老年患者的口头禅,这样做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容易带来药物不良反应。
“都说‘久病成医’,可还有‘医不自治’的说法呢。”刘玉红表示,还有一些老年患者喜欢盲目跟风,不管是否适合自己,也不和医生沟通,“过来人”说好用就擅自服用,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或错服药物,像徐霞服用的银杏叶提取物片,就是跟风自行添加的,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肝脏的患病风险。
刘玉红指出,尽管《目录》中涉及的30种药物均为处方药,但随着互联网在线医药平台下单购药成为新选择,老年患者在享受购药便捷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需要严格遵医嘱、依据适应证购药,不要自行购买服用处方药。
同时,刘玉红提醒,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平时要做好用药记录,将疾病名称和对应使用药物等相关信息清晰记录,包括疾病、药品名称、开药科室/医院、开始服药日期、结束服药日期、药品规格、剂量、频次、是否有不良反应等内容,一旦用药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