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场合,交战国的官员就应该衣衫不整?先看看伊拉克和叙利亚
最近,我写了个微头条,说的是几轮俄乌的谈判中的一个“现象”。
大致上看,俄罗斯代表显得比较正式,按照外交惯例,人人都是一身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但乌克兰代表则穿的不是迷彩T恤、军装卫衣,就是运动外套、棒球帽的搭配,有几个留着一把胡子,显得很随意。
这是前几次的。
下面这张是本次的。主持谈判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穿得很正式。而且,按照国际外交惯例和礼节,室内活动,是需要摘帽子来表示尊重的。
但明显看出,有一个大胡子老汉,在几次谈判中,都坚持带着棒球帽。
这样的装扮出席外交场合,确实很少见。
而且,他们也并非就是没有条件穿正式些。
如今,被围了一个多月的基辅,多数超市还在正常营业,水电暖和网络也一如既往。
毕竟,这些高官们,也都不是在战壕里面蹲了几个月才走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前线指挥人员。
可能,乌克兰方面样随便的着装,是在刻意表达“不在乎你”的情绪吧?
但尴尬的是,最终说了算的,还是实力。
也可能,他们是在呼应司机总统的着装和胡须的风格
结果,这个微头条一发,竟然引来了一些“专业人士”的批评,说我——谈判是谈判,跟穿衣服有什么关系,又不是靠颜值、靠品牌,你个妇道人家懂个啥,不要随便谈论国家大事了,无知的让人耻笑!
这....我都不知道如何回复是好,抛开其言语间浓郁的性别歧视色彩,就事论事的话,也只能说,这位大哥,您还是多读书,多看看新闻吧。
关于外交礼仪和国际准则,鉴于毕业院校和专业的缘故(我毕业的高校就是中国驻美大使秦刚的母校)...可能...应该....还是比这些“专家”大哥们,多了解了一些?
穿衣戴帽,在国际场合都有相应的礼仪和规矩,可不同于去你家周边大街上随便逛一逛。
更何况,外交人员和国家领导人的着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气神。
阿富汗塔利班领导层在国际场合,也穿皮鞋,身着究统一款式和色调的民族服装,并且非常干净整洁
特别是在战争中,作为领导人,上镜或者出席外交场合,穿得跟散兵游勇似的,不但显得不体面,也容易影响士气。
一般情况下,只要条件允许,即便在交战中,甚至是在很被动的包围圈中,大多数的国家领导人和高官们,也都会在出镜时,尽可能地正式和体面。
比如,下图的这位大叔,叫做赛义德·萨哈夫,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政府的新闻发言人。
当美军已经高歌猛进,已经开始攻入巴格达时,作为伊拉克新闻部长的他还坚持召开新闻发布会,当着全世界记者的面,痛骂美国卑劣的侵略行径。
到了巴格达战役的最后阶段,4月8日,英美联合部队的坦克都开到了伊拉克总统府门前,炮火打进了伊拉克国会。
此时,萨哈夫的“舞台”,伊拉克新闻部也遭到了美军的精确打击,被炸成一片废墟,新闻发布的地点,不得不改为巴勒斯坦饭店。
但像往常一样,萨哈夫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穿着笔挺的制服,对着面前排山倒海的麦克风,依旧激情回答着各国记者的提问,继续保持着他的“萨氏”风格,用诙谐嘲讽的语言高呼胜利,把布什、布莱尔骂得狗血喷头,谴责美军的入侵,坚定的宣称——伊拉克必胜,美军要么投降,要么在坦克里烧死。
而他身后,早已是炮火隆隆,山崩地裂,浓烟滚滚。
此时,美军的坦克就停在离新闻发布会300米的地方。
萨哈夫最后一次发布会的现场
有意思的是,这位萨哈夫部长虽然满口“放嘴炮”,但无意间,竟然感动了全球观众,甚至连美军,都没怎么难为他。
以至于有人评价道——在那场战争中,除了共和国卫队的麦地那师,也只有萨哈夫领导的伊拉克新闻部,真正抵抗到了最后。
后来,萨哈夫带着老婆孩子移居阿联酋,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专长——成为当地一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和评论员,在电视上接着骂美国人,以此来赚钱养家。
晚年的萨哈夫,靠自己的大嘴巴,活得很是自在
老实说,2003年的伊拉克和巴格达,可比如今的乌克兰和基辅,不知要难了多少倍。
当年美军打伊拉克的战术战法是——先进行电子压制,再以海空优势摧残敌人,同时瘫痪对方的电网、通讯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导致,巴格达的水电供应和生活物资,都很成问题。
即便如此,这位萨哈夫部长依旧能把胡子刮干净,穿得整整齐齐,按时出现在发布会现场,毫不畏惧地坚持“岗位工作”,直到美军坦克开过他的身旁....
更近的,还有前些年的叙利亚战场。
这是2015年11月,战争异常焦灼之际,凤凰台记者傅晓田受邀对巴沙尔·阿萨德进行专访的现场。
巴沙尔亲自在总统府的楼梯口微笑着迎接,每次进门,都很绅士地要让客人先走。
后来傅晓田还在节目中回忆过这段经历。
当年,衣装很精神的巴沙尔春风满面地将她们迎了进来,握手问候之后,就非常热情地说——请请请,喝茶,还是喝咖啡....给人一种非常谦和,乐观又轻松的感觉。
采访中,巴沙尔还非常认真地询问傅晓田名字的含义的发音,当场重复了几遍,请她纠正(下图)。
而这时候,叙利亚政府正处于反政府武装和伊斯兰国的双重打击下。当日,政府军跟反对派的交火前线就在约50公里外的大马士革郊区。
要知道,在信息化战争的“五环打击理论”中,敌国的国家领导人,可算是对方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关照”对象。
然而,即便阿勒颇已经被战火包围,但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巴沙尔,却公开留在了首都的总统府内,大大方方地接受采访。
相比之下,再看看如今扑朔迷离的“司机去哪了”?确实有点尴尬。
俄罗斯女记者来个“同款直播”
况且,相对于被西方指控为“暴政独裁者”的巴沙尔,泽连斯基的人身安全,并不是那么的危急,任何一方,都没想弄死他。
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旦弄死了司机,会彻底激怒乌克兰的抵抗者,来个鱼死网破,国际上更是说不过去,后果将非常麻烦。
弄死司机,真的不能给各方带来实际利益和想要的效果,性价比不高,没太大动手的必要。
不过,现在看来,司机还是相当惜命的。
可令人迷惑的是,刚开战的那个星期,他每次发视频,都会先“悲壮”地来一句——这可能是你们最后一次见到我活着了。
二月底的时候,司机在视频电话会议上对欧盟多国领导人们,也是这么说的
相比之下,前几年的巴沙尔,就特别豁得出去了。
虽然他也是叙利亚的合法民选总统,但家族性质的统治,已经被西方打上了“专治暴君”的标签,国内的一大帮反对派武装,伊斯兰国极端组织武装等等,想弄死他的人,多了去了。
然而,当情况非常恶化的时候,他选择留在了首都,拒绝跑路。一旦有了好转,就会走上街头,宣示自己的真实存在。
比如,下图,这是2018年3月,巴沙尔自驾,去视察东古塔前线。
他一身商务休闲装,开着个有点年代的本田,从大马士革出发。
视频中,巴沙尔戴着墨镜,坐在驾驶座上,一边开车一边介绍沿途所见所感。
在城区的路段上,巴沙尔戴着墨镜气定神闲的等红绿灯,一副平常人的做派。
到了前线,巴沙尔深入了基层官兵,走进战壕,没有一点领导人的架子。
脱下西装后,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巴沙尔并没有穿防弹衣。
战壕中,还和官兵们一起吃了顿传统的抓饭。
当然,巴沙尔之所以这么大胆又接地气,也并非是硬要拿生命来“作秀”。
此时,叙利亚政府军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东古塔地区虽然是前线,但巴沙尔去的位置是政府军在此的总驻地,不算特别危险。
那么,暗杀呢?
比如,极端分子趁机混入官兵中行刺巴沙尔。
巴沙尔的安保人员的身手都特别厉害,具体都是什么样的高人,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查查,里面还很有故事,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找找看,哪几个,是保镖?从眼神上,就能看出来
可无论怎么着,巴沙尔这样的行动,仍旧冒着巨大风险。
但这也是相当值的——总统在以身作则,深入前线和民间,告诉国民和世界,叙利亚政府军已经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国内已经开始走向安定团结,老百姓们可以正常生活了。
更可贵的是,这样行动,巴沙尔不止一次,甚至成了常态——这些背景,可真的不是ps上的,有现场记者为证。
反观司机总统,去年夏天和年末的时候,也曾经去过次前沿军营,下了战壕。但那都是开战前,而且,防护的还特别周全,全程防弹背心,进了室内,才摘下了头盔。
自俄乌开战后,司机就开始以视频的形式,继续和乌克兰军民们在一起了。
似乎,他还在乌克兰高层官员中,引领起了留胡须,穿便装出席外交场合的“潮流”。
即便,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种风格,在国际场合中很少见,哪怕是出于交战中,非常被动的国家领导人或者涉外官员,也是要尽量正装出镜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你自己穿什么不重要,你开心就好;但国家领导人,外交人员,他们形象、他们的行为举止,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气神和尊严,并不完全由得个人喜好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