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冷战胜德国,什么才是日本足球的核心秘密?
日本对战德国之前,朋友圈基本都是看好德国赢。
这里面不仅有纸面数据的依据,更有民族感情的支撑。
但结果却是日本赢了,而且赢得非常漂亮,非常顽强。
其实德国输给这样的日本,并不丢人。
常年看球的球迷,就会注意到,这次日本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球员是在欧洲踢球的。
比如进球队员浅野拓磨,就是德甲波鸿的前锋。还有富安健洋,英超阿森纳主力右后卫,深受信赖,实力并不差。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是如何拥有这些优秀的球员的呢?
这,就是一个长达30年的崛起之路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足球陷入低谷。
足球运动员川渊三郎说:“当时人们对日本足球不抱希望了,因为我们太弱了。我想做的事情就是能让人们对足球感兴趣。”
而就在此期间,一个叫《足球小将》的漫画开始连载,后来改编的同名日本动画片更是风靡全国,让许多日本小孩喜欢上了足球。
就连齐达内、阿奎罗等世界级球星都曾受到《足球小将》的影响。
在这部动画中,以大空翼为首的日本少年为了进入世界杯,不断奋斗拼搏的故事感染了无数人。
这部动画带来了什么呢?
1981年,《足球小将》出现的那一年,日本注册的小学生足球人口为11万,到了漫画连载结束的1988年,人数已经达到24万。
1993年,日本J联赛成立,不过同年日本队并没有和漫画里的剧情一样,他们冲击世界杯失败了。
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中,只要战胜伊拉克,日本就可以晋级世界杯。
可惜比赛结束前日本被追平,2∶2的比分让他们哭着回家。
1996年,川渊三郎提出日本足球百年计划。
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1000万人规模的足球人口,球队进入世界前十,再次举办一次世界杯并获得冠军。
当然,说这些你可能觉得泛泛而谈,中国不也有什么青训计划吗?
但日本不同的是,他们订出了看似不切实际的目标,但却脚踏实地去一个个地完成了。
比如每年都会将固定的资金到设施建设和青训、草根的培训中去,所有日本孩子可以从6岁开始自愿接受足球训练。
更厉害的是,川渊三郎所创办的日本J联赛,起初就明确了职业联赛一切以市场为准则,不受日本足协领导,而且每年只向日本足协缴纳很少的一部分分红。
因为以市场为导向,日本足球不讲政治,靠纯职业化的操作吸引了斯托伊科维奇、利特巴尔斯基、莱因克尔、邓加、贝贝托等诸多超级巨星进入。
这些外来巨星,让日本联赛的观赏水平、训练科学、战略战术焕然一新。
同时,日本也有不少球员因为转会的自由,可以去欧洲的顶级联赛发光发热。
中田英寿、本田圭佑、冈崎慎司、香川真司……这一代代球员的薪火相传,见证着日本足球的成长。
1999年的世青赛上,日本队一路杀进决赛,虽然不敌拥有卡西利亚斯、哈维等人的西班牙,惜获亚军,却赢得了世界的惊呼。
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18岁以下的球员为4万余人,日本是480多万。
日本足球兴起之际,中国足球也在大力追赶。
只是追赶的路程中总是缺了点什么。
同样是动画,《喜羊羊》的团队打造了国产《宋代足球小将》,波澜壮阔地介绍了中国的蹴鞠文化是怎么传入西域的,抱着那点老祖宗的遗产疯狂歌颂。
而不是像《足球小将》那样,着重传递“友谊、信任、热爱”的理念。
可此时《足球小将》的衍生新作《足球小将世青篇》却大力强调,巴西和欧洲的青训体系和战术素养,呼吁日本足球学习。
同样是引进外国教练。
足球媒体人赵宇回忆:
“川渊三郎当时跟我说,你们中国的考察团来了一批又一批,我们每次都毫不保留地把经验进行分析,但中国足球好像也没什么太大改变。”
后来有个日本人私下问他:“你们中国搞足球的教练,怎么换得那么快?”
日本足球发展至今,基本上就是沿着川渊三郎的那套战略走下来的。
但中国足球近二十年来,足协领导换了好几任,发展方向已经换了好几拨,精神指导换了好几套,战略方向换了好几种。
我们怪过人种不行,怪过体系不行,怪过理念不行,怪过钱没给到位。
但现在看来,我们只是没有搞明白足球而已。
在上届世界杯中,日本队虽然被顶级强队比利时绝杀。但连续六次的世界杯之旅,日本队从未缺席。
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实现着“脱亚入欧”的梦想。与任何一支世界强队交锋,也都是踢得有板有眼。
对于这样的一支队伍,我们可以不喜欢,但不得不为他们献上尊重。
最后,说点无关紧要的。
在日本队战胜德国队后,现场的球迷并没有到处撒欢,而是带着自备的垃圾袋在体育场停下来收垃圾,捡瓶子。搞得一些别国球迷都感染了,加入了捡瓶子大军。
就连FIFA主席都发文赞叹,感谢日本队把换衣间打扫的那么干净。
这个习惯不是本届世界杯才有的,而是持续了数十年的。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荣誉?
我想有这样的自律和坚持,哪怕是输了,也会在世界播种他们的一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