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一览
在藏传佛教体系中讲究大五明和小五明,其中大五明为:工艺,医学,声明学,正理学,内明佛学。小五明包括:修辞学,声律学,辞藻学,戏剧学,星像天文学。在旧时候的西藏文盲非常普遍,识字率不到百分之7 ,在寺院当僧人是当时人唯一可以得到教育的地方,在寺院也有着比较好的教育体系,如工艺明中的,酥油花制作,绘画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佛像塑造,寺院墙面绘画,手工艺簪刻学习。有的人在学习以后成为小有名气绘画师,雕刻师,塑造师有的或许一辈子在寺院,但是大部分会选择还俗,他们在寺院所学习这些技术成为日后养家糊口的一个手艺。由于大批量的工匠学习和为佛教塑造雕塑,佛教宗教用品,这也导致了在西藏的装饰物,服饰,首饰上面有深深的宗教文化。也成为了一种西藏标志。
嵌珊瑚嘎物盒西藏地区政教历史悠久,在古时候佛教发展比较兴盛的地方普遍的当地经济会异常的富足。这是由于寺院在当时是地方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寺院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僧官也就是其中的管理者,在寺院里面的管家,僧官,铁棒喇嘛都拥有极大权力他们掌管着地方事务扎仓内部的事务,寺院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商贸中心原因是因为,寺院需要大量的手工艺品,如佛像,唐卡,木雕,绘画,布艺等,这些都是宗教需用品,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寺院在当时名气越来越大信众越来越多,在寺院周围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些人为寺院提供宗教用品,这里的大批量的人早期的时候也是从寺院学习而来。有的人在寺院学习完以后为了报答寺院,每年会有一段固定的世间为寺院免费打造寺院的需用品,如佛像,嘎乌盒。
藏族六道木念珠藏族是游牧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喜马拉雅一带,在7世纪以后吐蕃王朝开始不断的扩张,领土从西藏一直到了新疆,青海,甘肃,云南,随着领土的扩张民族显得更加有融合性,在民族特色上和地理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青海(安多)西宁一带的藏族在生活上文化上都收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受到了蒙古族的影响,安多一带藏族喜好戴红樱帽,这个在文化上也是特有的。比如在饮食上,安多一带的藏族长期和汉族回族这些民族交流在饮食习惯上也和其他藏区有所不同。正所谓十里不同俗,各个不一样。在西藏地区一般分为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在着装服饰上各有不同。一些原来的实用器物逐渐变成了装饰物。藏族属于游牧民族,在生活作息上不像于汉族,喜油腻食物,多以肉奶为主。由于到处游牧的生活,使得没有办法安置固定的家产乃至于购买房产,所以藏族自古以来喜欢将家里所有的财富都换成精美的首饰珠宝来佩戴,这大大的有利于财产的可移动性和变通性。我们从这里开始今天的嘚吧嘚。
藏袍藏族的传统服饰,因地区不同,藏袍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基本特征都是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袍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藏袍的好处在于那里了,藏族属于游牧民族,放牧累了就在地上躺着过夜了,这个时候藏袍的特色就凸显出来了,解开腰带把藏袍铺在地上,躺在上面即是被子又是铺盖两全其美。第二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差距较大,藏袍非常适合于当地生活,在藏区白天晚上都普遍比较冷,而中午却又燥热异常,一般在时候袒露右胳膊,这个方便于生活,大多数藏袍都比较厚重笨重一些。而中午比较热的时候一般将两个袖子脱下,然后系在腰间。这样干活的时候既不会热,冷的时候也方便及时的穿上。藏袍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袋子一样,全身没有扣子,这也就造就了他的多用性,一般藏袍前面都是鼓起来了人们在胸口的位置放上碗糌粑这些东西,连袋子都省了呢,甚至有的可以用来放孩子,放在胸前或者是将藏袍两个袖子脱下把孩子放在后背的位置,两个袖子一交叉成了一个背孩子背带。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叹人的智慧真的是绝了。
藏袍在品种的衍生和配件上种类更多,我们最常见的藏袍是大襟服装,男式衣服宽松,带袖,女式销窄,分有袖、无袖两种。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袍装,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因袍装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藏袍的衍生物自然不少比如: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女子的话都会佩戴火镰,奶钩子,荷包,藏刀等。藏族是游牧民族藏刀必不可少,防身还有切割肉,火镰自然不用说了,我感觉打火机普遍存在的时候,火镰有的话也就是一种装饰物品了吧。
火镰奶钩子藏族腰带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某些特有的符号并不是贵族的专属物,藏族的服饰上面的布料渐渐的多了起来,大部分以雍仲纹饰,八宝纹饰,团寿纹,龙纹饰为主。改革看开放以后随着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衣服的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此外,农牧区藏装都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珍贵的动物皮毛。
藏族马鞍戒指嵌珊瑚现在藏族的女装有了极大的改变,原来系腰带的步骤省略了,产生了一些具有特色改良藏袍,颜色多,种类多,价格也不贵深受很多游客的喜欢,这个真的是值得购买的东西,毕竟传统藏袍在城市里穿有点突兀,这种改良的即新潮又复古很适合那些小文青。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藏袍改良女装按照西藏传统的地理观念,整个藏地由高至低被划分为上、中、下三大区域,有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茹、下多康六岗的说法。阿里三围,指“古格崖围”、“布让雪围”、“艺域湖围”。地域在今西藏狮泉河、象泉河流域及马泉河上游一带,大体相当于今西藏阿里地区及拉达克,现在有两围(阿里地区)在我国境内,拉达克在印控克什米尔。
西藏传统邦典(围裙)卫藏四茹,指拉萨河流域的“伍茹”、雅隆河流域的“约茹”、 年楚河流域及其以西以北的“叶茹”和“茹拉”。“伍茹”和“约茹”合称为“卫”;“叶茹”和“茹拉”合称为“藏”。“卫”和“藏”合称为“卫藏”。(卫藏地区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西藏自治区除去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不丹、锡金的部分邻近地区。卫,又称前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当雄县除外)、山南和林芝西部(林芝、工布江达、米林、朗县四县);藏,又称后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北方小部除外)。)
普兰孔雀服普兰孔雀服多康六岗,“多”为安多(安多藏区范围大致相当于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及海西五州、四川省的阿坝州北部(若尔盖、红原和阿坝县等)、甘肃省的甘南州及武威市的天祝县。安多历史上称为“朵思麻”,是从“朵甘思”(今康区)分出来的。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安多藏族。),“康”为康巴(康巴藏区范围大致相当于现今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那曲地区东部(聂荣、巴青、索县、比如、嘉黎五县)、林芝市东部(察隅、波密、墨脱三县),青海省的玉树州(治多县西部除外),云南省的迪庆州,四川省的甘孜州、阿坝州部分(小金、金川等)及凉山州的木里县。康巴藏区即康区,旧称“朵甘思”地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现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康巴藏族。),所谓“岗”是藏语对两水之间高原的称呼,六岗就是这片地区的六个高原。即,怒江与澜沧江间的“察洼岗”,澜沧江与金沙江间的“玛康岗”,金沙江与雅砻江上游间的“色莫岗”, 金沙江与雅砻江中下游间的“勃波岗”、雅砻江上游与黄河之间的“玛朵岗”,以及雅砻江中游与大渡河间的“木雅惹岗”。
拉达克服饰西藏自古也有这样的说法: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除了如上藏族还有若干小的藏族种族的分布如:工布藏族、嘉绒藏族、白马藏族、木雅藏族、华锐藏族、卓仓藏族。其中卓仓藏族和华瑞藏族都分布于青海和甘肃一带。安多人在藏文中也称为霍尔人,原指藏北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安多地区受蒙古族和汉族影响极大,所以在习俗和体形特征等方面,也有这两个民族的明显特点,青海(安多)是中国的四大牧场之一,牛羊成群,是藏地的最主要牧区,多出良驹,因而被称为“马域”。
木雅藏族加绒藏族华瑞藏族工布藏族白马藏族安多服饰卓尔仓藏族安多六饰安多贡本哈热头饰安多贡本哈热头饰塔尔寺一带哈热头饰的情况是姑娘出嫁前只梳小辫,小辫上系几枚小铜钱;姑娘举行成年礼前,父母会为其制作一套哈热头饰在成年礼仪式上佩戴,并在结婚时作为姑娘的重要嫁妆带到婆家。在朝见活佛和礼拜寺庙等重大场合中也要佩戴哈热头饰。平时用哈达包裹收藏,禁止随意触摸;如有亲人去世,哈热上的宝瓶需用羊毛包裹后才能佩戴。群加一带成年礼时,辫套戴在胸前。礼毕,将辫套戴在身后的哈热两边。群加、丹麻和红崖一带哈热形制基本一致,但对其称谓有所差异。群加一带将宝瓶状的头饰,称为德乃;而丹麻和红崖一带称为哈热;群加一带称辫套头饰为加须,而丹麻和红崖一带又称为郭董。另外,湟中县马场(历史上属于修巴族)藏族乡和共和乡苏尔吉(历史上属于隆奔族)一带的头饰与其他部族略有区别。因为这一带藏族与其他民族杂居时间较长,且该部族形成较晚。妇女们不佩戴哈热头饰,只佩戴绣花辫套、银元辫套和珊瑚饰银盾辫套等较晚出现的头饰。
旧时西藏官四品太太穆珠头饰藏族发饰牧区藏族发饰藏族银腰带藏族饰品由于自己特定的环境因素导致,藏族服饰配饰华丽,品种多样,颜色丰富。大部分主要配石为珍珠,珊瑚,松儿石,蜜蜡,象牙等,安多一带藏族喜欢带橘红色珊瑚(台湾产)较多,康巴卫藏那个一带的藏族喜欢带红色的珊瑚(意大利沙丁和台湾)我们们可以用这个简单方法进行分辨。藏族的首饰粗狂且颜色搭配较为大胆。用料讲究,极具个性。藏族的服饰不仅是一种取暖的衣物,在更大程度上是艺术品。也是巨大的财富,地位的象征。独特的环境造就了藏族的风俗习惯,由于受到传统的生产方式影响使得藏族过着游牧的生活,藏族的先民早早的就知道选购珠宝从而使的财富可以随身携带,这也造就了藏族粗框的服饰,藏族的配饰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