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争相去上市 致命库存问题未解决
转自:中国新闻网客户端
原标题:服装企业争相去上市 致命库存问题未解决
来源: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近日浙江羊绒世家披露了招股书,公司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羊绒世家所处的服装行业曾经历下行时期,到2021年产业逐渐复苏,多家服装企业相继谋求上市,包括戎美股份、嘉曼服饰、玮言服饰和迪柯尼等。在服装企业上市热潮中,主营羊绒服饰的羊绒世家计划上市并募资3.51亿元,然而对比2021年以来谋求上市的服装企业,羊绒世家的收入规模也不高。
服装企业都面临存货高企的情况。以“库存之王”海澜之家为例,截至去年三季度存货规模高达90.55亿元,较2021年增加9.34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近四成。羊绒世家也同样面临存货高企的情况,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合计均超90%。而羊绒世家的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均值。
如今服装行业整体下行表现为产量下降、销量下滑、规模增长停滞,最终导致存货高企。存货高企显然会影响公司的营运效率。究其背后的原因,还在于大部分服装企业和中国主流消费结构有着过于牢固的绑定。在设计、面料、成本基本同质化的情况下,最后的成品也只能是同质化。当折扣已经越来越低、质感越来越接近的情况下,依靠一般性的品牌来拉动就显得勉为其难。稍微提升价格想获得溢价,马上就会被便宜一截的竞品抢过去了。
诚然,民族品牌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正在做起高端服饰,尤其表现在女装市场上。其原因主要是原创设计与门店数量带动的,于是形成了一定的忠实消费群,进而构筑了一定的护城河。但是更加广大的中端市场,无数的企业因为长期习惯了互相模仿,反而造就了自身调性和定位的凌乱。还有时尚设计抄来了,但是面料质量太差,门店不起眼,品牌认知就无法起来,只能走低价路线,越低价品牌就越差。为了生存下去,于是品牌也不重要了,直接甩卖。
反观国外某些成功的服饰品牌,如果走快消路线,那么赢在第一的是设计,第二就是速度,第三是门店。比如ZARA在全球的店铺均保持一周两次的上新频率,而捕捉T台上比较新的流行趋势并于总部进行模仿、改造和设计再到搬进服装店,只需要2周的时间。因为上新速度如此之快,购买ZARA就成了很多人逛街随手能买的廉价东西,能迅速满足许多人穿上T台设计的想法。同时,订单还能根据顾客的喜好和需求来添减产品数量来迎合市场变化。由此,相比于传统品牌的周转期和存货会更有优势。
有些服装企业认为只要通过网上销售,就能避免门店与人力成本居高的问题。只要把营销费用花在网红和KOL上就行了,恰恰相反,服装的购买依然有着明显的社交属性。购买服装的细微体验千差万别,尤其是动辄上千上万元的服饰,购买衣服就是购买那一丁点的尊贵感。因此,把门店网络乃至客户服务经营好,这是对品牌的最好背书。国外成功的“快消”服饰店也是依赖于此的,尽管已经是比较廉价的服装,依然要通过大门店来形成品牌影响力。这方面,如果国内企业只收缩到网上的虚拟生存,往往只会陷入价格透明且无从显示价值的状况,那么品牌的建立就会更加虚无,更容易被人取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