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吧,24年
9月1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既要开学,也要上学找小伙伴们玩耍。
要知道,当年的我开学是奔着网吧去的,说来也惭愧(不值得提倡!)。
今天我也刚知道,网吧出现整整26年了。
在不长也不短的历史中,未来它有可能逐渐消失,带走许多人的青春岁月;
也可能焕然一新,重新火热全国。
谁知道呢?
至少它带给我们欢乐的时光。
1994年9月1日,世界上第一家网吧在伦敦诞生。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成为了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 Internet 的国家。
两年后的1996年,我国第一家网吧“威盖特”在上海出现,那时候它的学名还叫电脑房。
高科技的休闲方式很快被当时潮流一代的年轻人接受。
不过接受的代价可有些大,收费达到40元/小时,和当时猪肉2-3块一斤相比,天价啦。
到了1999年,QQ诞生,马化腾扮演女郎和男网友聊天。
后来韩寒在央视节目里被一个大姐教育:“聊天室是小孩子玩的,OICQ(QQ)才是成年人玩的。”
在网吧上聊天室的男男女女们等待着痞子蔡更新《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里面的艳遇情节标志着古早网文的开启。
传奇、CS、魔兽、红警等游戏也开始火遍全国。
网吧里一群人嘶吼着攻城打宝的《传奇》帮陈天桥登顶首富。
姚明带着好朋友刘伟去上海网吧用“大屁股”台式机玩CS,他喜欢用狙击枪爆头对手,没多久他就去NBA扬名立万。
当时的网吧还有最新最快的电影。
随着互联网的渐渐普及,网费也从最初的40元的天价降到了几元一小时。
拥有5家网吧的老板,一年收入可达几百万。
有句响亮的口号喊破天——“要发财,开网吧”。
这一火就是整整十年。
在这把火热之中,越多的网吧形态出现了。
2009年,第一家“网咖”也在上海诞生,网吧和咖啡馆相结合,网咖成为了网吧2.0。
酷爱《英雄联盟》的周杰伦也在深圳开起了1800万元的网咖。
从网吧到网咖,之后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出现了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电竞网吧。
机械键盘、电竞显示器、专业电竞椅是标配。
甚至有些还拥有自己的战队,或者提供网游的陪玩服务。
比电竞网吧更进阶的是电竞馆。
电竞馆常常举办比赛,培养自己的队伍,还和很多游戏商家保持紧密的沟通。
这还不止,现在年轻人更会选择去“电竞主题酒店”吃鸡+开黑。
电脑离床2米,困了睡,醒了接着玩。
但就算衍生出再丰富的网吧模式,也掩盖不了辉煌已过的现实。
2014 年网吧行业转向衰退期,2017年数量负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网吧1557家,同时注销6487家,网吧成为负增长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究其原因是无线网络,个人电脑的普及,移动设备的冲击。
人手一个网络世界,谁还去网吧打游戏,成了经典之问。
以前是想发财,开网吧;如今是着急破财,就去开网吧。
很多人难以想象十年前、二十年前它的一时无两。
滚滚长江东逝水。
不过,也许在很多人眼里,“牛鬼蛇神”般存在的网吧消失了是件天大的好事。
网吧,曾被定义为“电子海洛因”。
早年间,社会大众接触到的网吧新闻几乎全是负面的。
不是沉迷,就是猝死,要不是叫上兄弟去网吧砍人。
人们总以为那里的人三教九流,不学无术。
不停有人抽烟,大叫讲粗话,充斥着汗臭、脚臭。
不过当时确实事端多发,最严重的要属2002年。
北京四名学生在“蓝极速”网吧纵火,无照经营的老板还锁了门不让顾客逃跑,最终25人死亡,一半是学生。
这次事件使得单体网吧在国内受到长达十年的严厉管制。
人们因此对网吧这个存在口诛笔伐。当时,许许多多人由于家境条件,只能去网吧玩;
而网吧又能够成为短时间内暴富的工具,所以很多人私开黑网吧,消防安全等因素全然不考虑。
其中也滋生色情、暴力、未成年人上网,游戏成瘾等问题。
找不到情绪宣泄的人们一时间直接把网吧视作网瘾的罪魁祸首。
当时的网络成瘾没现在这么宽容对待,如今过街老鼠般存在的杨永信那时被很多人视为网吧克星。
网吧似乎带着肮脏的原罪。这种观念到现在依然存在。有人还在怀疑经常去网吧打游戏的男生是不是都不好?
在很多眼里,网吧男性打的不爽就互相问候亲人,组团在街头斗殴;遍地色狼,女生进网吧不亚于羊入虎口。
“网吧都是坏孩子去的地方,好学生去了之后都学坏了,杀人放火打架抢劫!”不过现在的思想总不能和十年前的思想完全没进步吧。
所以追求性别平等的人干脆有了这样的想法:去网吧打游戏的女生都不是好女孩吗?
一句话,上网吧==颓废不上进。
还有一些看似中立,其实偏向性很重的问题:2019年了,为什么还有人经常去网吧打游戏?
看看,游戏身上的枷锁已经转移到了网吧身上。
甚至还有人去批判网吧厕所里的奇葩绝伦的广告。
“当你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尿完尿,就能从墙上了解到中国刑法写了什么。”
这些涂鸦字迹在任何地方的厕所间里都随处可见。
为什么网吧要替很多事情背锅呢?有段话很经典。
每个时代,都有人会为自己的教育失败找借口,40年前,它是“武侠小说”,35年前,它是香港电影,30年前,它叫偶像崇拜,20年前它是早恋,而现在,它叫电子游戏。而网吧贯穿其中30年,很多人骂他不过是因为在为自己的教育失败找借口。
人民日报就鞭辟入里地指出,一言不合就想“关闭网吧”的企图是公权力过度使用。
诚然网吧确实并不那么励志,不过是消遣,甚至玩游戏丧志的地方,有一些灰色的事情。
但随着规范管理和社会发展,更多时候是人放松休闲的地方。
一个人变坏,不会只因为网吧,他不去网吧也会变坏。
看过一个关于去网吧玩游戏的男生的几大优点的分析煞有介事:去网吧的大学男生不懒惰,即使周末也不赖床。
很多网吧规定了不抽烟。
节俭,网吧人均消费30元以内。
还有其他的优点,所以很多人笑称:网吧可能是上大学以后唯一不会学坏的地方了。
毕竟,很多人反而在其中学到了世事的经验。
“自古网吧多神人”绝对不是传说,更是美谈。
有人腿都摔断了,打石膏,拄拐杖,有人头上包着纱布,也要来到网吧里面。
无论自己受过怎么样的伤,都不能往死里坑队友啊。
有人直接把家里面做饭的东西全都带来了,叫外卖太贵了!
新郎在结婚当天出来上网的了,不怕新娘子被别人拐跑了。
毕竟新娘比他更舍不得离开机械键盘。
有人在里面看新闻联播,那可真的是一股清流。
水漫裤裆,他们也不愿离开机子,也要一撸到底。
哥几个的睡姿是一个比一个销魂啊。
激情往往在无人等候的地方产生。
还有清新脱俗的妹子写作业,难怪你们一天到晚要往网吧里冲。
爆炸头悟空惊现网吧,与QQ另一端的MM海聊,聊得可能是非主流,可能是杀马特。
杀马特是那个年代的非主流自恋式表演,在中国还搭上了网吧,成就了一个如今看来奇异的年代。
乡镇青年极欲表达自己的个性,面对整个社会的批评都不以为然。
他们是初代自拍的鼻祖,享受网络上自由呼吸的时光,成为自我感动的新新青年。
没有一个后浪比他们更懂得翻滚。
他们在生活中不被认可和赏识,只有网吧能体谅他们的叛逆。
还有人会遇到网吧断网了,一群人本地服务器玩CS1.6,各种“卧槽”的声音此起彼伏,打了一下午的CS。
就是这样的称兄道弟的感觉,让许多人感觉比家里都好,感觉网吧里各个都是人才。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在网吧里相遇,补充生活所缺的温暖和尊重。
有的网吧会故意多雇用几个拾荒者收拾卫生,让老年的他们有家的感觉。
还有数不尽的网吧从来不赶走蹭睡的人。
有人身形巨胖,家境清苦,玩《劲舞团》打扮得漂漂亮亮吸引吸引,没想到摄像头一开,直接被拉黑好友,失意下一阵痛哭,更糟的是发现父母的钱被他败光了。
有人每天喝大酒、喝的醉醺醺来网吧只玩跑跑卡丁车,去南京参加比赛,拿了一等奖,再去上海参加全国比赛了。
因为要认真比赛渐渐地戒掉了酒瘾。
有大学生在网吧包月打《梦幻西游》,每天都在,饿了吃泡面,渴了喝免费的白开水,打游戏打到发臭。
原来家境贫寒的他,在游戏上挣了两万多块钱,学费和生活费之余寄点钱回家。
网吧有许多平凡人经历的故事,或是悲惨,或是喜极而泣,他们在这里选择一时的躲避风浪。
所以说,网吧更像是有人情味的地方。
它让失意的人有短暂的休息,让追梦的人有便宜的居所,它让人在其中活得很轻松。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时候更像一个家。
下面这样的段子很多:有女士发现她老公手机写着今晚老地方见,她很生气的去捉奸,想着怎么报复羞辱小三。
到地点发现,她老公勾肩搭背地和几个男人进了网吧。
她说自己从来没见过老公笑得如此开心。
如今的网吧对于许多中青年人来说,就像他们开车回家,会故意在车里歇几分钟再上楼一样。
那是独属于自己的时光,不被生活、工作所干扰。
这是最便宜的消费了。
去网吧一次人均只要10块钱,通宵不过三五十。
这几个小时,能把你拉回到壮志未酬、挥斥方遒的青春。
这是许许多多人“克服”中年危机最便宜的方法。
说是克服,其实是逃避。
从新千年的聊天室开始的“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到如今的群贤毕至的网咖里,依旧没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
包括那些三和大神,很早很早地放弃了人生的希望,选择在网吧里堕落一生。
但再无能,在电脑开机的那一刻,你就是你自己世界里的英雄。
英雄自然不问出身。
你买便宜的大瓶1L的可乐,和贵的500ml的茶π没有区别。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里是阶层固化最小的地方。
有的只是你玩DNF,他玩《穿越火线》的区别,是华北网通区和华东电信区的区别。
《2015年中国网吧游戏研究报告》显示,68%的网吧用户每周去网吧一次,有17%的网吧用户每周上网两次,许多用户有较为稳定前往网吧的习惯。
很多人去网吧,就像回家一样是种习惯。
不过网吧也在风口浪尖之中改变,在线主播、电竞或许会成为未来网吧主要的娱乐形式。
这些可以变现的形态更能帮助网吧的死而复生。
当然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在网吧里虚掷太多时光,人生有更多更美好的事值得你去奋斗。
只是,也不要把网吧当做牛鬼蛇神。
它有它的局限性,也有它的消遣价值。
再过一个20年,和父母斗智斗勇、饿着肚子用早饭钱进网吧、翻墙爬出学校的记忆将非常稀薄。
网吧将成为传说中的上古旅游胜地,但至少它陪很多人走过了蹉跎的青春岁月,在他们生命里彷佛带点个性的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