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与英语口语学习
十四年前,我们搬到这个市的一个“新区”上班,当时这里还在大建设当中,除了几栋办公楼和零星的一些住宅,基本没有什么其他建筑,特别是下班后,路上“撂棍子也打不到人”。所以,我们这些中午没有午睡习惯的人,在一位热心同事的带领下,开始练习打乒乓球。
起先有十几个人参加,因为单位人员流动和大家兴趣点的不断转移,最后沉淀下来常年打球的人有七八个。我们成立了兴趣小组,建了个微信群,“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打球已经如吃饭、睡觉般,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熟能生巧,从技术水平上来说,也从当初的“小白”慢慢地可以打很多回合,乃至于出门参加一些比赛了。
从锻炼的角度来说,打球比在跑步机上跑步更容易坚持。再业余的选手,打球时也会有一点竞技、协作的成分,紧张的工作之余,大家打球时大声喊一喊、出一身汗,是一种极好的减压和放松。坚持下来的人都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这期间,不断地有新人加入,也不断地有人离开我们的队伍。对于刚加入的同事,我们一般会建议他们先练基本功。就是二个人练习,球打出去的目的是让对方接住,尽可能地多一些回合,能够持续60个来回算及格,才能开始正式的比赛练习。
我们这些“老运动员”也每天这样练习,我们创造的记录是持续475个回合球不落地。这种看似枯燥的练习方法有三个好处:一是能够快速热身,特别是在冬天不至于越打越冷;二是可以极大提高初学者的兴趣,激发继续打球的热情,三是训练“球感”,逐渐找到打球的感觉,慢慢爱上这项运动。
这是我们这群业余选手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系统”训练方法。有些同事本来有一些基础,“急于求成”,一上来就急着比赛,急于找到那种“赢球”的快感,结果如我们老师所说“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几个月下来见不到有什么长进,以至于放弃了这项运动。这种情况十几年中也是有很多的。
最近二个月多月来,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们办了一个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班。在口语的学习训练过程中,我感觉到在某些方面,和十几年来打乒乓球的经验有一些相似之处,或许颇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就我们这代人来说,就是大学专科毕业的人,英语学习也至少有八年的时间。就我个人来说,正儿八经持续学习英语的时间在十三年以上。但是我们当时学英语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考试,学的完全是“哑巴”英语。前年去一个英语国家呆了一个月,可以说是一句话听不懂,更谈不上和别人交流了。
出国前的几个月我也曾经试图通过各种途径“突击”训练一下口语能力。我念过“英语口语三百句”,试着找老外聊过天,零星看过学习视频《走遍美国》,也跟着一些APP每天学一句日常用语。但是到了实际生活场景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从打球的经验来说,这就如一个新手上来就急着参加比赛。特别想找到那种“fluent speak”的快感,没有大量基础系统的训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近几个月来,因为要办这个兴趣班,我这个业余选手开始尝试“系统”训练方法。先把《走遍美国》的文档资料看一遍,掌握大概的情节;再看视频,像追电视剧一样把每一集的剧情看明白;最后是睡觉前在喜马拉雅上反复听音频,直到每句话都能听得明白。另外,对于个别发音、语调比较难的单词和句子,反复跟读,直到脱口而出为止。
二个多月下来,在不知不觉间,再打开英文频道的时候,能捕捉到的单词明显多了起来,就像打球的“球感”一样,我感觉到了语感的细微变化。
确实如此。语言神经和运动神经一样,都需要大量反复的刺激训练,才能达到“机械反应”的水平。很多考过托福的同学都会告诉你这样的经验:“听着听着就听懂了”。简单的一句话背后实际上长年累月、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和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上周三,我们的兴趣班已经开始了新年第一课。经过各种尝试,我们最终决定放弃“零打碎敲”,锚定一套教材,从单词、句子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开始、直到各种场景对话展开“系统”训练。“功到自然成”,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训练,必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明天应邀去一个社区给孩子们讲阅读的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道”的角度来说,阅读之于写作,和打乒乓球、练英语口语不都是一样的道理吗?
相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