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亡了,中国足球的辫子还没有剪掉
说实话,国足对阿曼这场比赛没什么好聊的,要总结国足的12强赛,要给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方向找一条好的出路,先要从于大宝的“保护性接应”说起。
我们该相信谁?
对阵沙特时,年轻国脚戴伟浚带球突破,杀进对方包围圈,而最靠近戴伟浚的老国脚于大宝自始至终晃晃悠悠散步,跑得比裁判慢多了。于大宝该不该前插?成了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咱们这边都说于大宝不应该前插,他的选择是对的,反倒是戴伟浚一头扎进人堆里不够理智。但有人采访了好几位国外教练和葡萄牙国脚,人家都说于大宝绝对应该前插,这次进攻无疾而终是于大宝没有及时穿插接应造成的。
这么说吧,10个国内专家起码有8个支持于大宝,而国外专家10个里面至少有8个认为于大宝应该前插。各有各的逻辑,而且逻辑都非常严密,我们究竟该相信谁?我肯定相信国外专家,因为中国足球非常落后。听国外专家,可能这次错了,但听10次,大概率8次是对的。
首先声明,讨论这个话题,我不想把矛头对准于大宝一个人。因为换了其他人,多数国脚的选择可能和于大宝一样,而且在这种局面下,球员的选择和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以及主教练的战术安排息息相关。戴伟浚从小就在英国踢球,他是彻头彻尾的英格兰青训出品的球员,也就是他,在获得反击机会而没有队友跟进的情况下选择了突破,换其他国脚,可能是回敲,可能是放慢节奏。
问题恰恰在这里,戴伟浚可能想不明白,为什么队友没有及时跟进?而队友们也不理解,戴伟浚为什么拿到皮球就非要往前冲?戴伟浚想让队友快起来,队友想让戴伟浚慢下来。
我想说的是,这是中国足球传统思维传统理念和欧洲足球思维的巨大碰撞。中国足球该不该在基本认知、基本思维方面来一次更新换代?比国足对阿曼的比赛结果重要得多。
我以前曾多次比喻过,中国足球这几十年就和拉磨的毛驴一样,一直在原地转圈,这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中国足球一直在传统思维传统理念中转圈。
谁要把这头毛驴牵出去,特别难,因为这是一头倔驴。不仅倔,而且自以为是。里皮为什么辞职?
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里皮为什么要两度辞职?第一次是亚洲杯0比3输伊朗,国足首发三个中卫一人一个低级失误,送对方三个进球,里皮怒不可遏,愤而辞职。第二次是世预赛40强赛输给叙利亚,第二次辞职非常蹊跷,因为输给叙利亚不是世界末日,国足杀入12强赛并不难,而且国足随后将获得好几位归化球员,局面将大大好转。
但里皮毅然果断辞职了,放弃了2千万欧元左右的年薪,那可是一亿多人民币呀。这一亿多,里皮只要不辞职,肯定到手,因为即使中国足协让他下课,也得付这么多违约金。里皮辞职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球员的执行力出了大问题。那场比赛有一个镜头非常能说明问题,国足中场拿球时,里皮在场边挥手让往前传,右后卫王刚给持球队员指了一个后面的位置,那位队员居然就回传了。
外籍教练在执行方面遇到问题,里皮不是孤例,米卢执教国足时遇到的阻力更大,一批核心主力公开质疑米卢。但米卢是个老江湖,此前他执教过四支不同国家队创造了世界杯最佳成绩,执教的都是弱队,他肯定遇到过各种各样沟通上的麻烦、文化上的沟壑,所以他在国足非常耐心地与国脚们周旋,最终取得成功。
但里皮不一样,里皮拿过冠军杯冠军、世界杯冠军,行业地位比米卢高几个档次,而且他此前一直在欧洲执教,没有遇到过中国特色的足球问题。在里皮的执教思维里,“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他需要的是绝对执行力,他没有耐心和一帮井底之蛙进行理念上的说服,也不愿和不支持他的足协领导进行妥协周旋。
里皮就是草原上的骑士,喜欢驯服烈马,一次驾驭成功,次次驾驭成功。但中国足球不是烈马,是一头自以为是的倔驴,把这头倔驴从转圈推磨的固有思维中走出来,米卢比较擅长。
我们从外籍教练那里学到了什么?
但其实米卢并没有成功,他虽然死磨硬泡把这头倔驴带上了正轨,杀进了世界杯,却并没有改变这头倔驴的思维方式。世界杯后米卢为什么会下课?因为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可,他杀入世界杯被归为两个原因。第一是抽了一个好签,在这个小组出线被认为是实力使然;第二米卢只是善于调整球员心态,在技战术上并无过人之处。
这是一个天大的谬论,米卢如果只是善于调节队员心态的话,那国足用不着请职业教练了,直接请一位心理医生该多好。亚洲杯小组赛2:2打平韩国时,有一个进球是国足经历了十几次传递后打进的,这难道和米卢的技战术调教没关系?三四名决赛再遇韩国,国足伤停一大堆,谢晖都打了左后卫,国足小负却并没有崩盘,战术框架屹立不倒,这也仅仅是心理按摩的作用?
所以,要问中国足球到底从外籍教练身上学到了什么?我的回答是,屁都没有学到。连一个率领国足史无前例杀入世界杯的教练都能否定,都认为技战术上没什么东西,我只能说,这帮人跟着米卢只是本能地顺从,压根就没动过脑子。
跟着里皮学到什么了?都把里皮称为“意大利骗子”了,连基本的敬畏心都没有,能学到什么玩意儿?
至于其他外籍教练,几乎每个人身上都被打上了失败的标签。施拉普纳,乱点鸳鸯谱;阿里汉,亚洲杯亚军有什么用?世预赛还不是输了;卡马乔,也不知道凭什么当过西班牙国家队主教练;佩兰,都赢不了香港,有什么水平?总是在否定,一直在否定。
但其实,任何一位外籍主教练,不管成绩如何,都有中国足球需要吸取的营养,都会让中国足球受益匪浅。包括我以前讲的施拉普纳,提出了进攻球员必须防守,不使用不拼不抢硬度不够的中场球员,现在回头看,三十年前提出这种概念,那真的是真知灼见,可惜,施拉普纳遭到了抵制,而且是整个足坛的集体抵制。
日本足球90年代的迅猛崛起,是他们从每一位外籍教练身上孜孜不倦地学习,而中国足球永远是那头愚蠢的倔驴。
井底之蛙,何以进步
前几天,我的一位同行前几天在微博里分享了一个故事。在一次教练员培训班课堂上,意大利专家还在讲台上讲课,有的教练都走在外边抽烟了,因为他们认为讲的没有新鲜东西,他们都懂。
这条微博被广泛转发,很多记者都说出了类似的故事,有一次青训教练培训,国外专家明明讲的是国际足坛最新的青训动向,我们的学员居然认为他是老生常谈。2010年的时候,一位经纪人给我说,不要相信那些去海外深造的教练,因为他在欧洲俱乐部遇到很多来自亚洲的教练员,日本韩国教练一堂训练课从头至尾认真做笔记,中国教练基本背着手视察工作,而且今天还在,明天可能就没影了。
很多本土教练挺会讲客套话,非常谦虚地表示要向外籍教练学习,但实际上多数人从来不认为外籍教练有太多过人之处。好几位教练给我发自肺腑地感慨,“你们记者动不动说外籍教练有什么先进理念,他们的训练和我们根本没有区别。”这几位教练还都是国字号教练。
我刚当足球记者那七八年,特别喜欢倾听圈内人的观点,后来逐渐发现他们说的好像不对,但又没办法反驳,因为人家毕竟是专家,我是外行。
最近十几年,我和认识的圈内人就保持单纯的朋友关系,中国足球人做朋友一点毛病都没有,做事情是真不行。朋友仅仅是朋友,在业务问题上我基本不采访他们了,少了很多信息,也少了很多干扰,那么多记者也认为米卢技战术没东西,他们不都是受圈内人影响吗?
我朋友圈里有很多圈内大拿,但我写东西从来不征求他们观点,从来不问,“你怎么看这场比赛?”
反正我自从不做采访后,感觉自己把中国足球看得更清楚了。前段时间网络上关于球盲的话题炒作得非常厉害,我现在强烈怀疑,中国可能就没有真正懂足球的人,孙继海除外。
国足输给阿曼后,黄健翔老师发了一条微博,谈了谈中国足球的基础问题,说得非常对。但我补充一点,不把圈内井底之蛙故步自封的行业风气改变,什么都是白搭。
百日维新失败后,大清注定完蛋了。同样,中国足球这帮人脑袋上的辫子不剪掉,什么都是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