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寺桥下可以打篮球!立交桥下有“空”当填
明黄色的秋千,蓝灰色系的篮球场,星球造型的钢筋滑梯……西城区天宁寺桥下的空地近日“变出”诸多活动器材。据北京晚报报道,天宁寺桥桥下空间被改造成了兼具运动场与儿童乐园功能的休闲场地,场地被划分为儿童游乐区、综合运动区和配套服务区。这一近5000平方米的桥下空间改造是北京首个多元复合的既有桥下空间提升利用试点项目,目前已经正式完成改造建设。变空地为乐园,这一试点可谓是桥下空间治理的样板间。
天宁寺立交桥下的儿童乐园。图据本端北京市立交桥众多,桥下空间面积十分可观。据交通部门统计,北京五环路内(含五环路)立交桥下空间可利用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但桥下空间的利用并不尽如人意,比如此前的天宁寺桥下总是封闭昏暗、通行不便。部分桥下空间还存在卫生状况差的问题,还有的交通流线混乱有一定安全隐患。广阔的桥下空间成了闲置空间、灰色空间,既影响城市的形象、行人的安全,还浪费了寸土寸金的桥下空地。早在两年前,北京晚报就发出《谁来唤醒立交桥下灰色空间》的呼吁。
城市的边边角角,用好了就是金角银边。对桥下空间的治理不仅能够解决桥下普遍存在的现有问题,还将大大提升市民的活动范围、拓展公共活动空间。以天宁寺桥为例,通过改造,桥下空间可以融入周边的开放空间中;功能区的增加,让市民可以就近活动,尤其是孩子们有了更多玩耍的地方,还避免了天气影响。据近期发布的《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桥下空间通过“一桥一策”,可以改造成“舒适安全的公交场站”、“快速便捷的停车设施”、“韧性可靠的市政保障”等8种利用类型,成为市民的活力空间。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桥下空间的合理使用让城市与市民之间产生联动,也让小微空间之间产生联动。桥下空间变废为宝,彰显超大城市的精细治理思维,能够激发城市细微空间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当前,上海、苏州、无锡等多地均开始了桥下空间的利用实践,把桥下空间打造科普、休闲活动、慢行步道等多种功能区。
当然,公共活力空间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每座桥下不仅有难以利用的荒地,还有必须直面的顽瘴痼疾,以及市民各种各样的需求。据报道,天宁寺桥桥下空间改造设计团队先后走访了相关街道、部门及60个社区,并对周边15分钟生活圈内的35个社区的居民开展问卷、访谈调研,扎实开展历史文化挖掘,优化方案布局。
立交桥上车水马龙,桥下空间蕴含无限可能。期待更多桥下空间成为金角银边,为市民生活增添多彩空间。
来源:北京晚报 | 实习记者 张悦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