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各种打法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什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都离不开四个基本要素: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乒乓球打法类型多种多样,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四种要素的完美结合。结合这四个基本要素,乒乓球球的打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种:
一,直拍横打型打法。
直拍横打指直拍运动员使用球拍反面的覆盖物击球。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如拉、抽、弹、拨、挑等)更为丰富多样,反手位的攻击力也更强。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由中国运动员发明。
握拍法:相对于通常的直拍握法而言,运用横打时拇指要往里握的深一点,适度用力压拍,而食指则略微上移至球拍边缘处,稍微放松,使球拍背面前倾,握拍不能太紧,以免影响拍形的调节,背后的其余三指,包括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应该略微伸开些,这样有利于发力和稳定拍形。
发力方法:以右手持拍为例,身体从左向右发力,在转腰辅助的同时,伸展小臂和手腕发力,力量由下往上传导,最后直至球,拍子应该朝身体的右前上方用力。通常业余球友在练习时候常见的毛病是随意发力,并且不加以控制,不能用腰部控制手臂,这样就不稳定,手臂一乱晃起来就控制不住方向了,看起来很吓人的动作,结果却打不上球就是这个道理。
技术动作之反面平挡:准备姿势与快推类似,但引拍时前臂稍内旋,手腕略屈,重心更多的放在右脚上。注意拍头不要刻意下垂。以转腰带动手臂自然前迎,在来球的上升期向前略向上击球中上部,以前臂为主,手腕保持相对固定,借力还击。
技术动作之反面快拨:拍面稍前倾,引拍略低,击球的上升期,触球的中上部,以腰带动前臂及手腕,向前略向上发力,稍带摩擦。
代表人物之刘国梁:为传统的直板正胶左推右攻嫁接了横打,多用于反手位大角度来球无法侧身进攻、但又必须进攻时。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连续数次在重大比赛中负于老瓦、佩尔森的刘国梁,在争夺铜牌的决战中,一改习惯的推挡变线,大量使用了横打,从而夺回了主动权,击败了心气正盛的佩尔森,捍卫了直板近台快攻在世界乒坛的地位。
代表人物之马琳:以传统反胶弧圈快攻打法为本,进一步发挥了横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离台进反手进攻的盲点,同时在近台推挡的基础上丰富了反手击球的多样性,如侧拧接发球等。多次夺得世界杯冠军,维持了中式直板的地位,在刘国梁与后来的王皓之间起到了过渡和衔接的作用。
代表人物之王皓:满足正、反两面快速弧圈攻击的需要即可—正手进攻与反横打对球板要求不同的矛盾不复存在,两者基本达成一致,但比横板两面弧圈的装备相对更注重近台性能。
二,快攻弧圈型打法。
这类打法,包括直拍快攻结合弧圈球及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两种打法。其共同特点是站位中近台,以速度为主结合旋转。正手攻和拉弧圈球相结合,快攻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弧圈球是用以进攻的重要技术;弧圈球还用来为进攻开路,被动时并以它相持、过渡、伺机反攻。代表名将有:郗恩庭、曹燕华、陈静、邓亚萍、孙晋等。
三,弧圈快攻型打法。
这类打法,包括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及横拍弧圈球结合快攻两种打法。其共同特点是,站位中近台至中台,以拉弧圈球为得分的主要手段,常以前冲弧圈球代替扣杀,拉出的弧圈球即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强的旋转;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快政技术直拍弧圈球结合快攻以正手拉为主,反手多运用快攻、推挡和反手攻,也重视使用侧身攻和拉后扣杀技术。
这类打法,以郭跃华、金泽洙、刘南奎等选手为代表。横拍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有的能两面拉,以正手为主,反手也有一定的旋转,也能快打快拨。这类打法代表人物有:瓦尔德内尔、萨姆索诺夫、施拉格、鲍罗斯、孔令辉、王励勤、王楠、刘国正、张怡宁等。
四,削球型打法。
削球型打法指站位中远台,以削球等多种技术的组合与变化为主,并配合反攻得分的打法。技术特点是“转、稳、低、变、攻”。分为以削为主、削中反攻、削挡拱攻结合、攻削结合等多种打法。它主要是后发制人,削球时间大都在下降期。如以近削为主的,一般是削球的下降初期,中、远台削球以搞转及转为主的,一般是削球的下降期。削球主要是制造旋转,使对方出现接球失误。制造旋转可以削球的中部,也可以削中下部制造不同的旋转。可以削出很旋的上旋球,也可以削出下旋球。但始终处于被动位置,所以不被大多数爱好者选用。这类打法代表人物有:德国绍勒尔、中国的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陈新华、丁松、范瑛、武杨等。
五,近台快攻型打法。
这曾是我国直拍时代的传统打法,一般左推右攻,强调前三板的功力。不过,这种打法目前已非常少见。随着对攻、对拉和相持能力的普遍增强,多拍回合大量出现,仅注重前三板则显得单薄,故后续多板的相持技术,在实践中得到重视和加强。其后,近台快攻便融入了更多内容,接着,则发展为中近台的快攻结合弧圈和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现在,各种技术打法和风格纷纷呈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春秋战国”时代,目前又有台内小弧圈技术融入其中,可以说,这时的中近台,已容纳了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技术和风格,而其核心,还是中近台的快攻。
这一局面的形成并非偶然,第一,由于当前攻击能力的提高,使球员不得不加强摆短来施加控制,而摆短控制势必将球员拉回到近台;同样由于攻击能力的提高,使得完全的近台又难以抵挡这样的攻击,必须以中台为主进行相持。
第二,首先,快速的近合攻击和调动已不允许接球方退到远台;其次,由于近台衔接和近台相持能力的提高,球员也没有必要再退到中远台去应付攻击。那种中远台平稳的攻防格局,早已成为了历史。
第三,为了提高进攻速度、衔接速度和相持速度,必须打“起跳球”或“上升球”,这就促使球员尽量到近台来“迎前打”,故中近台的拼打便势成必然。
近台快攻打法的代表人物有:江嘉良、陈龙灿等。
总之,乒乓球的发展是以速度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中近台的快攻打法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中近台的相持以及大量台内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将改变乒乓球的格局。此外,横直交替、双手交替、横拍直打等打法是否有可能出现,我们也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