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打赏”能退还吗?最高法明确了
炫酷吗?
小编已经并没有抵抗力了!
何况是懵懂的少年呢?
近年来
随着网游游戏以及各类视频平台不断发展
未成年人网游充值
网络主播打赏事件频频发生
充值金额多则十几万、少则几千
而且很难退回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
打赏主播事件频发
少年误入游戏直播间 十天打赏近6万
今年2月份,市民毛女士发现13岁的儿子,通过抖音进入到了一个名叫第五人格琼凉的游戏直播间,之后便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向主播购买礼包。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就刷光了微信绑定银行卡上的近6万元。
少年沉迷网游 偷刷母亲一万六
今年5月3日,胡女士发现自己的微信和银行卡前后被扣去了一万六千多元钱,而这些钱都被12岁的儿子充到了几款游戏的账户上用于购买装备。
熊孩子游戏充值3万多 花掉家中建房钱
今年春节期间,市民王女士9岁的侄子拿王女士姐姐的手机玩游戏,十多天的时间里就充值了3万多元。
熊孩子游戏充值
打赏的金额巨大
且充值容易退款却处处碰壁
未成年人“打赏”能退还吗?
最高法明确了
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发展迅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现象广受关注,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而形成的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新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对这些纠纷的法律解释进行了明确,未成年人“打赏”支出法院应支持返还。
未成年人“打赏”支出
法院应支持返还
《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若支出款项与年龄、智力不相适应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后才能生效
据介绍,未成年人在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过程中,通过充值、“打赏”等方式支出的款项如果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则该付款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才能发生效力,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同意或不予追认,则该行为无效。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八岁以下儿童网游支出一律退还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其参与网络游戏所花费的支出,一律应该退还。这是依法所能得出的当然结论,所以指导意见没有专门规定。
此外,在支出款项的数额方面,规定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将应予返还的款项限定在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这一点在具体案件中可以由法官根据孩子所参与的游戏类型、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综合判定。
怎么追回充值、打赏的钱?
如果属于可以退的情形,想要追回充值、打赏的钱需要先联系游戏公司、直播平台的客服。
如果客服可以直接解决的话当然很好,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家长可以以对方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请求确认充值游戏、打赏主播的行为无效或效力待定的诉讼,提起本确认之诉的家长同时需要承担行为是由未成年人实施、监护人不知情的举证责任。
不少家长得知孩子有充值打赏的行为时都会指责,甚至殴打孩子。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孩子有这样的行为,做家长更需要好好反省!孩子爱玩游戏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缺少家长的陪伴和关心,因此才把注意力放在手机上。
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反省
家长要做好手机支付的各种隐私加密,还要用适当的方式让孩子对金钱有基本的概念,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也应该告诉孩子们,游戏就是为了娱乐和消遣时间,培养孩子正确看待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