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小知识
※春节的起源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后续的历史长河中,春节的名字经历了数次的演变“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等。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这个传统节日被正式冠名为“春节”。1911年12月31日,革命党人的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同谕》中,明确地将(农历)年节称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正式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俗称阴历年,进一步明确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被传承至今。
※春节的小故事 年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凶猛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每到岁末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后来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村民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敲敲打打,“年”吓得逃出村庄。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庆祝胜利。 除夕的传说: 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每到腊月底,人们就躲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有一年,村里的一个孩子告诉大家有方法除掉夕,子夜,夕来了,这时候人们往火里扔竹节,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发出巨响,夕被吓跑了,以后每年的腊月,打架都烧竹节,后来演变为放鞭炮,希望早日除掉“夕”。
※福字的传说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两手捧酒浇于祭台之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由此可见,“福”的原始含义是“向上天祈求”。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曾提到“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卸载红纸上贴在大门前。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就开始,可谓历史悠久。
※春联的起源
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春联的小故事 王羲之智斗盗字贼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末,于是王羲之写了一副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敬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去贴。写的是“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可这天已经是除夕,第二天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下,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粘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可在月色下一看发现这对联写的不太吉利,纵使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满是凶兆的对联取走张挂呀,来人只好叹口气,灰溜溜走了。
初一早晨 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B站地址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