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逛超市的时候豆豆看中了一个洋娃娃,于是妈妈就对豆豆说:“如果你明天在幼儿园能够表现很好,得到老师的2个小红花,妈妈明天就给你把这个洋娃娃给你买回去。”这里妈妈运用的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2.中班的幼儿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时还需要借助水果模型来进行,到了小学阶段,就可以脱离教具直接进行运算,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从零乱到成体系 B.从被动到主动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简单到复杂
3.霍尔提出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一观点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A.成熟 B.环境 C.遗传 D.教师
4.《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了儿童具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 )。
A.参与权 B.受教育权 C.主动权 D.选举权
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上很难区分,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体现出个性的( )。
A.稳定性 B.整体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6.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快的是( )。
A.淋巴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7.4岁的豆豆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属于( )。
A.外部言语 B.内部言语 C.游戏言语 D.问题言语
8.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中以社区为主导,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其中以社区组织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
A.计划性 B.权威性 C.统筹性强 D.覆盖面广
9.以下属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观点的是( )。
A.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B.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C.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D.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10.幼儿听故事时被窗外的汽笛声吸引,不能认真听教师讲故事,这一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分配
二、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1.请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12.请简述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重要性。
三、论述题(共1道题,每题20分,共20分)
13.试论述幼儿游戏的发展价值。
四、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20分,共40分)
14.材料:
教师让芳芳画一个太阳,芳芳认认真真地给太阳画上眼睛、嘴巴、胡子……并和老师分享自己画的“太阳公公”。老师问:“牛牛没看过这个画,等一会儿我要问牛牛里面装的是什么,你猜她会怎么回答?”芳芳很快就说:“太阳公公”。
问题:
(1)材料中,更可能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明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动,明明很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动正在转动的转椅。他上课的时候坐不住,随便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仍然克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答,因此常常答非所问。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明是哪种气质类型,老师在教育活动中该如何根据明明的气质类型进行指导。
五、活动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0分,共30分)
16.海底世界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和向往的,小朋友对海底下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和好奇,小朋友经常会问道:“大海里面都有什么呀?”
要求:请帮助侯老师设计一个“海底世界”主题下的教育活动,领域、题目自拟,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等。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A选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B选项负强化是指摆脱厌恶的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C选项惩罚是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者撤销一个愉快的刺激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D选项消退无任何强化物(不理)来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而题干中妈妈通过买洋娃娃这个愉快的刺激,来增加明明的行为,符合正强化的理论。故此题选A。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C选项从具体到抽象指的是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抽象,越来越概括化。A选项从零乱到成体系是指儿童最初是零散杂乱的,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有了系统性,形成了整体,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每个人特有的个性。B选项从被动到主动是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至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D选项从简单到复杂是指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知识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题干中幼儿一开始只能借助具体的实物模型进行运算到可以独立进行运算,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趋势。ABD项与题目不符。故此题选C。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霍尔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学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作用,而不是改变它。由此可见,霍尔的遗传决定论只重视遗传的作用而低估了环境的作用。故此题选B。
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B选项受教育权是由我国《宪法》确定的,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选项选举权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选项属于混淆选项,故排除。故此题选A。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基本特征。A选项,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现实生活是非常复杂的,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带来了个性的可变性。B选项,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成分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一个人行为的各方面都体现出统一的特征。C选项,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人的个性千差万别。D选项,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在人的个性的形成、发展中,人的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题干描述“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孪生姐妹也存在不同”,这体现的是个性的独特性。ABD项与题目不符。故此正确选项是C。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得最早,淋巴系统发育得最快,12岁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退化,生殖系统在幼儿时期进展缓慢,到青春期迅速发育并达到成人水平,故本题选A。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言语的分类。在幼儿内部言语开始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种介乎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主要有“游戏言语”和“问题言语”两种形式。游戏言语指在游戏和活动中出现的言语,这种言语的特点是比较完整、详细、有丰富的情感表现力。问题言语指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言语。4~5岁儿童的“问题言语”最为丰富。“问题言语”一般比较简单、零碎。题干中幼儿说“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是在游戏中说出的完整的语言,属于游戏言语,故本题选择C。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以社区组织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的特点。以社区组织为主的家庭教育的指导模式下,一般在行政区或街道、居委会范围内,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不同形式、不同对象参与的家长学校,负责对所辖区内的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以及对家庭教育进行评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具有权威性;二是统筹性强;三是覆盖面广。故本题选A。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A项“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属于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B项“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属于杜威教育的本质。C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属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D项“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属于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A项注意的选择性是指注意具有选择信息的功能,使人们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的特定刺激,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B项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个对象上;C项注意的分散主要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D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题干中描述的幼儿听故事时被汽笛声吸引,是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是注意的分散,故此题选择C。
二、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③表情的社会化。
(2)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①情绪和情感的日益丰富;
②情感的深刻化;
③情绪和情感与认知相联系的发展。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③情绪和情感从外露到内隐。
12.【答案要点】
(1)有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2)有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
(3)能为儿童行为提供榜样;
(4)有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5)有助于儿童自我意识和人格的发展。
三、论述题
13.【参考答案】
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3)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4)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2)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3)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
(4)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5)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游戏过程中的心理氛围是宽松、自由的;
(2)游戏促进了学前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游戏可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发散性思维;
(4)游戏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水平。
四、材料分析题
14.【参考答案】
(1)从材料中看芳芳更可能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
(2)判断的依据:
①芳芳的行为体现其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和泛灵论的特点。
以自我为中心是指儿童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并判断事物。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特点的儿童会以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如材料中的芳芳没有站在牛牛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牛牛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一样。
泛灵论是指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材料中老师让芳芳画一个太阳,芳芳认认真真地给太阳画上眼睛、嘴巴、胡子……并和老师分享自己画的“太阳公公”,认为太阳是有生命的。
②“自我中心思维”是前概念阶段(2~4岁)幼儿的典型特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指出,2~4岁幼儿处于前概念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思维”。这一阶段的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不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进行思考,因而其思维是自我中心的。
③“泛灵论”是前概念阶段(2~4岁)幼儿的典型特点。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现功能,或称象征性阶段。儿童可以用一物代表另一物,而后者是与之有意义联系之物,这个阶段出现许多自发的神话故事、拟人化和“泛灵论”的思想。
15.【参考答案】
根据材料描述,可以看出明明是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作为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创造力和集中力。胆汁质的人容易分心。就是说,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要是出现了什么干扰,他就会转移注意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孩子的集中力。
(2)培养韧性。胆汁质的人缺乏一种积极精神,一种促使他们采用一切手段以求反抗攻击、打破现状的精神。在把力量投向外部方面,在为自己开拓道路方面,他们显得软弱。即使面对问题,稍一遭遇困难,他们就失去为实现目标执著追求的意念。胆汁质的人气力一旦衰弱,耐力、集中力和紧张感也会随之崩溃。为了具备干什么就干到底的力量,为了始终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行动,教师应不断提出暗示,进行鼓励。同时,教师应对幼儿不断说:“坚持、坚持、再坚持。”
(3)培养决断力。胆汁质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显得有些畏缩不前、忧心忡忡,决断力很弱。必须积极地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培养自己的决断力。所以教师应培养幼儿决断力,可以从小事做起,进行磨炼,该决断时就决断,决不逃避。这样坚持下去,就会逐渐改变气质中的某些弱点。
(4)培养行动力。胆汁质的人缺乏自信心。而自信心,是通过实践产生出来的。无论多么出色的思想、意图和能力,如果不转向实行,不在实践中尝试,那就只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所以教师应培养胆汁质的幼儿:行动、行动、再行动!
(5)培养表现力。胆汁质的人在吸收知识、积蓄才能方面很出色,但遗憾的是,有效地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不足。他们是用头脑生活的人,他们有很丰富的知识,可无法用到实际中。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多多练习表现,多多说话,多多和人交流。
五、活动设计题
16.【参考设计】
大班体育游戏《捕鱼》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中模仿“渔夫捕鱼”和“小鱼躲闪”等动作,感受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2.技能目标:并按照口令迅速、正确地做出动作反应,锻炼追逐、躲闪的动作。
3.认知目标:理解游戏的基本规则,知道协同跑的方法。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够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感受儿歌口令与游戏结合的乐趣。
2.活动难点:能够在游戏中协调控制身体,提高追逐和躲闪的能力,感受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鱼游》音频和《捕鱼》的图片、空旷的户外活动场地、白色圈圈的地垫若干、纱巾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春雨》的歌曲,会念儿歌“一网不捞鱼,二网下小雨,三网捞住个大鲸鱼”。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律动《小鱼游》,活动幼儿的身体,准备游戏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要当小鱼,老师当大鱼,你们当小鱼宝宝。我们一起做律动,活动活动我们的小身体。
《小鱼游》
清清小水沟
沟里鱼儿游
甩甩尾巴吹泡泡
追着浪花翻跟头
(二)活动展开
1.利用捕鱼图片,引导幼儿感知捕鱼的方法
(1)教师出示捕鱼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中的具体内容。
师:图片中的人们是怎么捕鱼的?你们想一想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捕到鱼?
(2)幼儿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小结:可以用手抓鱼,可以借助鱼叉捕鱼,还可以用渔网捕鱼......
2.教师分组,引导练习2人协同跑
(1)两位老师示范手拉着纱巾跑时的要领。
师:协同跑要求跑方向一致,不能快,手拉着纱巾不能松开。
(2)幼儿两人一组进行协同跑的练习。
指导:两人一组手拉手听口令向指定地点绕过障碍物返回,教师随机指导并提醒幼儿的手不能松开纱巾。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捕鱼》
(1)教师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的规则与玩法。
①教师事先地上画一个大圆圈做“池塘”,两名幼儿各拿纱巾一端,做“渔夫”,其他幼儿充当“大鱼”在池塘内四散站立。
②老师念着儿歌“一网不捞鱼,二网下小雨,三网捞住个大鲸鱼。”同时,幼儿“大鱼”在池塘内四处游动。
③当老师说到最后一个字“鱼”时,“渔夫”立即向池塘跑,用网去“捕鱼”。“渔网”碰到“鱼儿”就算被捕住,需要离开池塘到岸上去,之后游戏继续开始。
④教师可根据时间引导幼儿替换“渔夫”,调换角色。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随机指导。
注意事项:“渔网”碰到“鱼儿”身体任何部位“鱼儿”就算被捕住。“渔夫”要行动一致、配合得好,要用渔网捕鱼,不能用手抓。扮演“大鱼”的小朋友要在池塘里面躲闪,不能跑出圈外,若跑出圈外就算被捕捉。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4.增加游戏的难度,幼儿随口令再次完整进行游戏
(1)教师请6名小朋友分两组当“渔夫”,再次讲解游戏规则。
师:一会儿有三对渔夫,“池塘”设置了许多白色的泡泡“陷阱”,注意“大鱼”在跑的过程中,不要踩到“陷阱”,如果踩到了就算被抓住了,也需要离开池塘去岸上。
(2)幼儿独立随口令完整地进行游戏。
师:这次老师不喊口令了,请小朋友们自己来玩,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都能够做得很好。
(三)活动结束——自然结束
小朋友变身雨滴,一边哼唱《春雨》,一边放松肌肉。
幼儿围成一个圈一个圈,拍打身体放松,提醒幼儿注意拍打的力度,不能过于用力,自然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区角延伸——美工区
师:请小朋友去到美工区动手画一副“捕鱼”的主题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