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的记忆:三皇寨、少林寺、观星台
记忆中的嵩山,就是小时候看过的那部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少林寺就是嵩山,嵩山就是少林寺。长大后的我终于知道,这嵩山不仅仅有少林寺,还有三皇寨、观星台。令人向往的嵩山幽谷,一直都是我的一个旅行梦想。所以那次来郑州旅行的时候,嵩山之旅就成为我最热烈的期待。
早上6点钟就坐上了网上“拼车”的郑州到三皇寨的私人出租车前往中岳嵩山。
嵩山分为太室山和少室山。太室山有嵩山最高峰峻极峰,而著名的三皇寨和少林寺则在少室山里。一般游览嵩山都是游玩少室山。而最好是的线路就是三皇寨进、少林寺出。可以游览全部的景点,不走回头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少林寺这边出租车相对比较多,回郑州或登封市区都比较方便。
少室山西麓的三皇寨景区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少林寺景区接连交壁,自然风光奇特,人文景观丰富,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诗云:“嵩山天下奥,少室险奇特,不到三皇寨,不算少林客”。
整个景区山体陡滑,山顶平宽,在有限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远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多种地貌,因而被地质学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这里还有为纪念人祖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建立的庙宇。里面敬奉的神灵游离于三教之外,以人祖为宗,因此有对联称:“跳出红尘三界外,人住白云一洞中”。
我们包的出租车在早上8点半(大概2个小时左右)就赶到了三皇寨山脚下。
三皇寨入口是现场买票,不支持网络换票,因为预先做了攻略,没有购买网络票,所以不用到少林寺那边兑换,省去了麻烦。售票处旁边就是好汉坡,好汉坡爬上去经过登天梯到达南天门,走走停停爬了50分钟左右。开始比较陡峭,连绵不断的台阶,海拔从530米左右提升到960米,对体力绝对是个大考验。然而一路上古木参天、满目苍翠,这些奇特地貌为此山增添了神秘魅力,也减轻了疲惫的感觉。
到南天门差不多就是山顶了。南天门经三皇禅院到三皇殿20分钟,也是整个行程里最为辛苦的一段。
三皇禅院全称“三皇寨嵩山禅院”,是佛教禅宗祖庭少林寺永化堂禅武医法门修行道场,也是嵩山少林寺佛教活动场所的重要部分。这座魏、唐风格的现代建筑群以三皇庙为中轴线,有山门、禅塔、钟鼓楼一、文殊殿、观音殿、达摩堂、洗心地等建筑及嵩山禅武医研究院等,其藏匿于山林之中,看上去很气派,很可惜我们去时嵩山禅院没有开门,只能在周围观望了一番。不仅如此,从此处上到上面的三皇殿居然无路,只能从右边的乱石堆爬上去才得以见到上去的阶梯,从那里上到一个小平台可以看到对面少室山谷的美景。
因为一心想着少林寺,有些“归心似箭”,一路走得太急,及至于满头大汗,在三皇殿那里转了一圈又休息了片刻,这样逐渐恢复了体力。从三皇殿这个平台起算,前面还有一段大概三千米的悬空栈道。
这条栈道是用钢筋混凝土特制而成。升腾的云雾笼罩周围,犹如身处仙境。这整段上上下下的路程到吊桥为止,也是少室山的精华,有许多绝佳的美景。
印象中首先看到的是书册崖。这里的岩层是竖向排列的,貌似一本即将打开的地质史书。这是嵩山石英岩地貌的标志性景观之一,造山运动将原本近水平状的岩层经皱褶在此处变为直立状的“书册”,成为近在眼前的绝佳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偶尔驻足停留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沿途居然看见有松鼠飞跑而过!为苍翠的山景增添了一番灵动。
卓剑峰也是这里的一景。山崖上的那座山峰如同一把宝剑横插在之中,故名。
最令人惊异的是那座“象鼻石”。
它同桂林象山公园里的那头低首饮水的大象截然不同。此石又称之为象门关,是岩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自然形成的一个大象头部的造型,仔细欣赏你会发现大象头部的鼻子尤其逼真,简直就是天公造化,鬼斧神工!
印象中还有一线天、石桥迎宾、悬天洞之类的,只是没能占据记忆的深处,这里暂且就不做一一介绍了。
栈道的终点就是著名的连天吊桥。
这里是三皇寨人流密集之处。因为在三皇寨景区有短中长三条游览线路,短线书册山返回;中线在吊桥返回;长线在三皇寨返回。一般游客都是在吊桥这里返回,所以吊桥处几乎“人满为患”。
这是一座在山崖之间由两条钢索固定的吊桥,全桥呈天蓝色,用铁架子围住,木板地面。桥下就是万丈深渊。刚走上吊桥就感觉山风扑面,吊桥好像也开始微微晃动,起步时当然心惊胆战。但是抬脚走起感觉却是稳稳当当,“万无一失”。真是一次神奇的“天险”体验!
走过连天吊桥,此处是三皇寨的最高处,差不多有1136米左右,远远能看到悬挂于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
再往前面走20分钟左右就到了一号索道。从那里乘单程索道大约15分钟左右就到了少林寺西约三百米处的少林寺塔林。
少室山脚下的这片塔林为中国最大塔林。
它是少林历代高僧、住持方丈的墓寝。塔林中现存从唐至今的各类石塔256座,其中元塔47座,仅次明塔的存量。据说现存塔仅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其余被历年来山水所冲毁。这里的47座元塔的建筑风格、砖石雕刻为研究元代建筑艺术留下了宝贵实物。更可贵的是,几乎每座塔都有塔铭留存,为研究少林寺历史和元代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塔林中部偏东有一座建于后至元五年(1339年)的“菊庵长老灵塔”,这座单层密檐式五重叠檐砖塔后壁镶嵌的“显教圆通大禅师照公和尚塔铭并叙”石碑出自“当山首日本国沙门邵元”之手,文辞书法都具有相当高的造诣,尤显珍贵。
因为离14:30的少林功夫表演还有一段时间,便先在寺里游览。
嵩山五乳峰下这座少林寺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小时候看过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对少林寺“十八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记忆犹新。所以哪怕明知这里的古老建筑多已不存,为着“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发源地之一”这样的文化底蕴,少林寺在我的心中仍是心之所向的圣地。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都城洛阳东南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了这座寺庙,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又因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
现在的少林寺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塔林在寺西,寺北有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寺西南有二祖庵,东北有广慧庵。寺周还有同光禅师塔、法如禅师塔和法华禅师塔等古塔10余座。只可惜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冯玉祥部下石友三于纵火焚烧了少林寺,所有殿堂、大批珍贵文物及5480卷藏经化为灰烬 ,少林寺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加上 “文革”期间的动荡,少林寺名存实亡。文革结束后少林寺开始修缮重建,现存建筑当中包括著名的大雄宝殿、达摩面壁石等均属仿古重建建筑,但一些地方如古代练武场、塔林、初祖庵及寺内部分石刻仍属于古代遗存。
因为寺内古迹多是新修,便主要游览了各处保存的唐以来碑碣石刻,这些石碑有《唐太宗赐少林教碑》、《武则天诗书碑》、《戒坛铭》、《少林寺碑》等,都是原物,非常珍贵。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西北约一千米外的五乳峰下的小山丘上,创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是宋人为纪念初祖达摩面壁而修建的一座庵院,又称“面壁庵”。其三面临涧,古木掩映,为山中胜境,历代每有修葺。建筑主要构件仍为北宋原物。
初祖庵建筑格局分别是山门、大殿和千佛阁三座建筑,里面还有面壁亭、圣公圣母亭等建筑物。其中的大殿是河南省最古老的一座木石结构建筑。殿的檐柱、内柱、墙下雕石以及神台周围都有浮雕。大殿神龛内供有达摩祖师像。大殿东、北、西三壁尚存人物彩绘23幅,制年代约在明末,形象质朴古拙。
初祖庵后五乳峰中峰顶下10米的山坡有达摩洞一处。此为天然石洞,深约7米、高宽3米,传说是初祖达摩面壁九年之修行处。洞北额有燕都近溪题刻“东来肇迹”。洞内石壁上遗有高1米多、宽约60厘米的凹槽,为当年挖凿达摩面壁石的痕迹。内供有达摩及其弟子的石像四尊。传说达摩曾在此面壁十年,由于功夫深厚,他的身影形状被印在山石上,留下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达摩影石”。
本来想去少林寺西南方向钵盂峰峰顶的二祖庵,因为14:30的演出时间快到了,便打消了前去拜访的念头,赶紧往少林寺武术馆去了。
这边路过大门牌坊后步行100米就到了少林寺武术馆。
少林寺武术表演的演出场所不叫“演义馆”,而是“演武厅”。这里的表演都是免费的,每天有6场,上半天都是整点,9:00、10:00、11:00各一场;下半天都是点半种,14:30、15:30、16:30各一场。每场表演将近30分钟。 表演舞台的灯光效果也很好,有童子功、气功、一指禅、硬气功、枪械等十八班武义,还穿插有银枪刺喉之类的杂耍。每个环节都挺短,但表演绝对精彩。小师傅们个个身怀绝技,武功高强,令人回忆起电影《少林寺》里的镜头。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个表演,十八般兵器在宏大的背景音乐中同时亮相,场面震撼!
可惜当时我入场迟了,没能坐在前排,只在靠近中间的位置“抢”到了一个座位,所以在武术表演过后的互动环节里,就没有机会“露脸”,争取到观众参与的武术模仿。只能眼巴巴地看见最前排的观众“近水楼台”上台模仿,大多数都得到奖品,还有机会同小师傅们合影留念,看得我那叫一个羡慕嫉妒。但是这样也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想,以后有机会再来,一定要抢得“先机”,争取到互动环节的机会。
这边出了少林寺就打车去了登封市东南7.5公里的告城镇,那里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郑州观星台。
颍河之滨的这座著名天文台北依嵩山,南望箕山,曾是古代阳城所在地。观星台建于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当时的科学家郭守敬动用全国的物力、财力,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并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而登封这座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这座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建筑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天文科学建筑物。
进入观星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青石结构建筑,顶层的二个天窗仿佛一对高出地面的眼睛,使人感受到古人天文观测视角下,与天空那遥远而又接近的空间距离。天文台由台身与量天尺组合而成,台身形状是覆斗状,其作用是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潮汐。前后院落共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七进,现在的院内复制安装了各种天文仪器十多种,为参观者还原了元代天文观象的实景,感觉是一处为学校的学子们科普天文学知识的教育基地。
当天回到郑州已经晚上七点钟,因为明天要去新郑黄帝故里,专程去葛记吃过一大份焖饼后就早早回酒店休息了。
晚上做了一个美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少林寺,坐到了演武堂的头排位置看武僧表演,演出结束后还获得主持人的“点评”跑到了舞台中央模仿少林拳术,之后又美滋滋地同武功高强的小师傅合影留念!那种甜蜜的梦境,直到第二天早晨醒来还那么记忆犹新。看来,这嵩山的记忆,还真的就是这么难忘和甜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