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少林:1637-1987史实与传统的重建》自序
《寻路少林:1637-1987史实
与传统的重建》
自序
岳晓锋
“一法元无万法空,个中哪许悟圆通。将谓少林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
北宋禅僧芙蓉道楷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也许忘记了跋陀曾封存的那个秘密:“此少林精舍,别有灵祇卫护,一立已后,终无事乏。”
在开创少林寺之前,跋陀曾驻锡会善寺。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会善寺几度易名。先后改为嵩高道场寺、石窟灵岩寺、安国寺、天中寺、封禅寺、祝圣寺和护国万寿寺等。其名僧林立得益于主僧的选任制:《会善寺志》上说,“唐宋已前之名山古刹,皆是王公大人与护法缙绅居士等互相推请,不辞千里致币相迎。而主其席及住持自举其人,或法嗣接踵、或让位退居、或遗嘱别传,盖彼时高僧辈出……故虽天子不得臣,诸候不得友,不敢以王法加佛法之上,所以佛法愈尊而王道愈明矣!”为了确保寺院灯火相继、传承不绝,寺僧择“十方住持之式为制度”以使“诸法之化自振。”为了让寺院秩序井然,寺僧还制定了“跪香巡察”和“不共住”等规条。可惜种种努力,会善寺仍然法道不传,最终成为一座没有香火的博物馆。
跋陀他之所以看中今天少林寺这个位置,是反复斟酌对比之后的选择。众所周知,嵩山附近被称为天下形胜之区的是法王寺。跋陀为什么舍法王寺而让皇帝为他兴建少林寺呢?
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密林深处。最早把少室山称为莲花山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她说,“瞻少室若莲,睇颍川如带”。一千多年来,少室山一直被称为九顶莲花山。旗鼓剑印钟五座山峰与五乳峰像莲花的花瓣儿,少林寺正处于花蕊位置。清澈的少溪河犹如一条丝带,从山门前自西向东缓缓流过。依山傍水的环境让人赞叹不已。明代武术家程宗猷说:“少林形胜,有文武两山加峙,故棍法与禅宗并传不替”。明代的诗人谢榛写道“苍苍列峰峦,郁郁挺松柏。少林当形胜,登攀几词客”。清代诗人朱枫写道:“翠岭回幽谷,清溪锁少林。山围双树迥,云起五峰深……”
嵩山脚下的登封,土地贫瘠,十年九旱。而距少林寺不远处便是土地肥沃、粮食高产的偃师。隋文帝赐给少林寺的100顷良田就在偃师的孙家村。
从交通上看,少林寺的优势也得天独厚。距离少林寺只有几里远的轘辕关,是洛阳通往许州、陈州的必经之路。
少林寺能够屹立千年不倒,除了环境清幽、紧邻粮仓、交通便利之外,还源于自跋陀开始形成的独特的主僧遴选制、任期制以及寺产的保护制。
正因为如此,在每一次改朝换代、焚寺杀僧之后不久,四处逃散的僧人们总是重新聚集在常住院并开始重建;在每一次僧诤和佛道辩论中,少林寺也总有大善知识全力维持道统。
应该说,传承了1500余年从未中断的少林寺,是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
近年来,研究少林寺的论文、书籍不断涌现,为人们解读和认识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佛教考古学家温玉成的《少林访古》,自1999年面世以来已经重印了8次,被誉为了解少林寺的必读书籍。
可惜囿于资料缺乏,温玉成对于清代少林寺的历史记述有很大的偏差,对近、当代史又着墨甚少。
作为本地人的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少林人,掌握更鲜活的少林史实。2003年,在少林寺工作的郝建统曾经扛着摄像机遍访知情人士,意在保留当代少林口述史。我有幸翻看这些资料,遂对近、当代少林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信息时代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查阅奏折、上谕档、皇帝实录、起居注、碑刻及诗文集,让我有了很多惊人的发现;翻看民国报刊、电文、影集及中外游记,让我得以重新审视历史;通读近年发表的研究生论文,文件汇编,让我有信心对少林寺350年的历史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顾。
《寻路少林》写的虽然是正史,但并没有正史的体例和结构。为了让本书读起来更有韵味,我引用了一些古人的文字和诗句,用以实现跨时空的对话;为了让本书看起来更精彩,我穿插了一些小故事,用以化解历史过于板正带来的压抑;为了使本书更容易传播,我对相关背景知识进行了解释,用于丰富读者的视野……
唯愿读者以少林寺这个切面,更加喜欢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