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展|他们的100个小梦想和艺术实验课堂
原标题:有进展|他们的100个小梦想和艺术实验课堂
hi,大家好
我是计划要每天更新推文的松果仁
至于为什么是计划
主要是因为基金会的各个项目都在推进落实
项目小姐姐每周的项目进展报告都很值得分享
除此以外,还有各种工作花絮、活动新闻稿……
感觉我连主编大大的小饼干都没时间偷吃了!
上上上周,我们为大家推送了
《我们想要照亮100个小朋友的童年》
让大家了解乡村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
到了上周,我们就请来3名青年艺术家
为清远市禾云镇鱼坝学校的孩子们和老师们
送上一节趣味横生的美术课
随后,我们还做了一期话题征集
《话题征集|我的美术是历史老师教的》
(就是从这篇推文开始被催稿的)
而这周的第一条推文
我决定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的项目进展
振乡村美育 兴师资发展
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打造艺术公益教育新模式
11月30日,“华夏之光照亮童年”关爱儿童公益行动走进清远市禾云镇鱼坝学校,邀请热心企业代表、青年艺术家、社会工作者和支教志愿者们携手为当地留守儿童圆梦。一方面,大家为该校百名孩子送去100个小梦想所需的学习和生活物资;另一方面,结合“希望乡村教师计划”、“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前期调研师资队伍,为该校教师代表以及2、3、6年级的120名小学生分别开设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乡村艺术实验课。
据悉,该公益行动由爱德基金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清远市社会工作师联合会、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和澎湃新闻共同策划举办,缘起于鱼坝学校100个留守儿童小梦想的众筹实现,并在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创新中心的支持下,着眼于孩子们最渴盼的“大”愿望是能够拥有真正的美术老师和艺术课堂。这也是上述各合作方以艺术助力呼应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华夏之光 照亮童年”关爱儿童公益行动走进鱼坝学校
小小梦想 大大抱负
“我想做一名画家”、“我想要一套画笔”、“我想画一张车票,去看看大城市、去看爸妈”;“我想参加奥运会,但我的鞋子总是磨破”、“我想要一双跑步鞋、这样我能跑得更快”;“我长大要做一个飞行员”、“但我现在想要一架遥控飞机、载着大家飞去爸妈打工的城市”……其实我们只是想和你们一样,快乐成长。
此次公益行动前夕,志愿者们在清远市禾云镇鱼坝学校走访收集100个留守儿童的心愿时,见证了孩子们朴实的小小梦想,流露着对爸妈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大大抱负。
据该校一名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近8成的劳动力人口陆续迁往城镇工作和生活,留下儿童、老人在村里甚至山里居住。孩子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学校也亟需青年教师力量的补充。
而2016年广东地区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共有249846人。2018年第四季度数据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97万人。留守儿童通常需要等待半年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
一个个小梦想牵动着孩子们一缕缕充满期盼的目光,在企业和媒体的呼吁助力下,鱼坝学校100个留守儿童的小梦想得到许多热心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均已全部一对一顺利实现。
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执行会长邓红兵、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刘新毅为孩子送上小梦想礼物
乡村美育成留守儿童最渴盼的“大”愿望
在此次100个留守儿童小梦想当中,有一个最显特殊、最受渴盼的集体“大”愿望,就是数十名孩子不约而同表达:自己想要学画画、想和同学们一起上美术课,并且希望学校拥有职业艺术教师,可以长期、固定地开设艺术课堂。该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一共43名老师,但美术、体育、音乐教师属于结构性缺失,如要保障学生一周一次的美术课,那么至少需要3位美术教师。
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爱德基金会、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共同整合“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和“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的支教志愿者、青年艺术家等师资资源,为实现孩子们的特殊梦想助力。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通过选拔优秀的应届生、在校大学生(以师范生、大四保研学生为主)、社会爱心人士,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培训。经过培训、考核后,志愿者于学期伊始奔赴支教粤东、西、北偏远山区学校,服务1至3年时间,教授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科目,组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项目实施至今,已完成2015~2018三个学年的教学任务,共计招募青年志愿者987名。”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吴阳平称,“乡教计划”志愿者平均每名志愿者每周承担了15节的教学任务,累积每学期为全省乡村学校提供逾10万堂精品课程,惠及4.7万名山区学生。项目的愿景是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老师执教乡村三尺讲台,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的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根据此前3年的招募经验总结,青年支教老师最缺的是音乐、美术、体育三类科目。
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郭媛与孩子一同作画
“这也是‘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与‘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结合的依据和重点。”爱德基金会品牌传播督导、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秘书长郭媛表示,“我们将充分整合两个计划的平台资源,更加有针对性地合作招募优秀的艺术专业应届生、青年艺术家成为支教志愿者,一方面跟随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定向进驻乡村学校担任1至3年的艺术老师,另一方面集中、定点培育乡村教师的艺术教学能力和提升乡村美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带动他们长期学习、坚持教学。同时,该计划也将对接乡村学校在地社会服务组织,以及尝试联系高校在校学子、社会美术教育者等开展假期返乡送教,一起建立更加稳定的美术教师志愿者队伍,助力这种公益性乡村美育持续性、普及性、长效性地发展。”
据了解,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设立于2018年,依托“许钦松创作奖”的青年艺术家资源,期望发挥链接社会资源的优势,从广东的乡村开始选点进行培训,运作成熟后在全国铺开。
“艺术+支教”成艺术公益教育新模式
在当天的乡村艺术实验课堂上,3位来自“许钦松创作奖”的历届获奖青年艺术家代表林思思、柯佳敏、罗佩欣分别为乡村孩子带来了3节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
“从青年艺术家到美术教育者,唯一的转变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到对别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希望艺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快乐。”林思思分享道。对青年艺术家个人来说,从艺术出发,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去打开他们内心的丰富世界,激发出他们无限的可能,从一张白纸和一支画笔开始改变他们的未来。“艺术创作来自于对事物的真实体验,来到乡村跟孩子们一起,这种天然的互动更帮助创作,像我就特别关注村里的孩子们,我想邀请他们一起成为作品的创作者,一起分享美,创造美。”
“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最好的手段,通过艺术+支教的艺术教育形式,链接更为持久的艺术教育资源给到乡村学校,给予留守儿童持久的关爱,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并改善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教研组指导老师唐雪娟提到。她倡议,各方都要出力为乡村美术教师建立全新的艺术教育观念、系统的艺术教学方法,帮助艺术教学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基础艺术课程教学的乡村中小学代课(兼职)教师实现艺术课程的专业系统教学,实现乡村地区学校开好艺术课程。
爱德基金会广州主任、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主任高绮君为孩子们当绘画“模特”
“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是不可或缺的;而乡村文化振兴和教育振兴中,乡村艺术教育尤其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由各方共同搭建乡村美术教师培育计划,通过艺术公益教育在孩子们和村小老师们心里播下艺术的种子,期待自己生根发芽成长,他们将成为乡村发展的力量,成为未来乡村振兴的骨干,希望未来这个计划可以让贫困的乡村借用现代艺术的力量焕发青春。”爱德基金会广州主任、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主任高绮君提到。
“乡村学校因为受地域和师资的影响,较缺乏高水平的美术教师,并且大部分美术教师都是兼职,在先天上对美术本体认知有欠缺,更不用说前沿的艺术观念和美术教育理念,而通过’艺术+支教’参与公益性乡村美育的一般是艺术家和高校教师、学生,可以在专业性和艺术前沿性上对乡村美术教育进行补充。”广东省社会工作协会执行会长邓红兵强调,党的十九大之后,教育部、文化部等相关部门提出了乡村振兴、民族艺术复兴、乡村美育、均衡教育发展等诸多有利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美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各级教育部门对乡村美育日益重视。“这将是上述两个计划发力发展的关键依据。”
- 摄影姜立松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
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